2019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专题4 第2单元 第1课时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NO+O2===2NO2 。 ②NO 在空气中易被 O2 氧化为 NO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③NO2 与 H2O 易反应生成 HNO3 和 NO,化学方程式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3NO2+H2O===2HNO3+NO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1课时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学习目标:1.了解氮氧化物产生的反应原理及应用。(重点)2.了解NO、NO2 的性质及应用。(重难点)3.了解氮氧化物的污染与防治。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③最后试管
内剩余无色气体 (2)NO 1.0 mL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常见的环境污染与保护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1.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 (1)硝酸型酸雨的形成: 放电 O2 H2O N2、O2――→NO――→NO2――→HNO3 (2)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①汽车尾气排放的 NO 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 NO2; ②在日光照射下,NO2 与 O2 经过复杂的反应生成臭氧; ③臭氧与空气中的一些碳氢化合物发生作用后,形成光化学烟雾。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 基础自测]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约为78%。( ) ) ) (2)N2在高温条件下与O2发生反应生成NO。( (4)NO在空气中易转化为红棕色NO2。( (5)NO2与H2O的反应,NO2只作氧化剂。( 粒。( ) ) )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C [A 项,NO 为无色气体;B 项,常温下 NO 易被氧气氧化;D 项,根据 3NO2+H2O= = = 2HNO3+NO 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均为 NO2, 二者质量比为 1∶ 2。]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2.化合态氮的形成 (1)少数植物将 N2 转化为化合态的氮,如植物的根瘤菌。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2)“雷雨发庄稼”形成化合态的氮的反应过程。
放电 N2+O2=====2NO 。 ①放电或高温条件下,空气中的 N2 与 O2 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 对点训练]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1.最新的病毒学研究证实,一氧化氮对 SARS 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下列 关于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B.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 C.一氧化氮可由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得到 D.二氧化氮与 H2O 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1∶1 )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自 主 预 习· 探 新 知]
1.氮元素的存在
化合态 存在于铵 游离态(N2) 存在于空气中,少数氮元素以_______ 大部分氮元素以__________
盐、硝酸盐和蛋白质中。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3)自然界中只存在游离态的氮元素,不存在化合态的氮元素。(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ຫໍສະໝຸດ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6)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大气污染物包括CO2、SO2、氮氧化物、固体悬浮颗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答案】 (1)√ (2)√ (3)× (4)√ (5)× (6)×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解析】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1)通入的 O2 与 NO 发生反应:①2NO+O2===2NO2,所以看到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有红棕色气体生成。生成的 NO2 溶于水:②3NO2+H2O===2HNO3+NO,①② 两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4NO+3O2+2H2O===4HNO3,气体消耗,又会看到液 面上升。V(NO)∶V(O2)>4∶3,故最后 NO 气体剩余,为无色气体。 4 4 (2)1.5 mL O2 全部参加反应,反应的 NO 为 V(NO)=V(O2)×3=1.5 mL×3= 2.0 mL,由 NO 总体积为 3.0 mL 可得剩余 NO 气体为 1.0 mL。 【答案】 (1)①试管内气体变为红棕色 ②试管内液面升高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洁净 能源;②为汽车安装尾气转化装置, (3)氮氧化物污染的防治:①使用_____
二氧化碳和氮气 ;③对生产氮肥、 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化成________________ 废气 进行处理。 硝酸的工厂排放的_____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4.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
氮肥 冶炼和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使用等, (1)氮氧化物的来源: ____的生产、金属的____
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火山爆发、雷鸣电闪等也会将氮气转化为氮氧化物。
2.如图所示,室温下向盛有 3.0 mL NO 的试管中 缓缓通入 1.5 mL O2(所有气体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观察到的现象(可不写满,也可补充):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终试管中剩余的气体是______,体积为______。
2.NO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NO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NOx的排放。当尾气中 空气不足时,NOx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N2排出。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硝酸盐 ,其中 NO- ④雨水中的 HNO3 渗入土壤中与矿物质作用生成_______ 3 被植物
的根系吸收,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3.N2、NO、NO2 的物理性质 N2 色态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毒性 无色气体 无味 比空气的_____ 略小 难溶 无毒 NO 无色气体 无味 比空气的_____ 略小 微溶 有毒 NO2 红棕色气体 有刺激性气味 比空气的___ 大 与水反应 有毒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答案】 (1)3NO2+H2O===2HNO3+NO 催化剂 (2)2NO+2CO ===== N2+2CO2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合 作 探 究· 攻 重 难]
NO、NO2的主要性质探究
[ 思考交流] (1)二氧化氮溶于水和 NaOH 溶液的实验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NO2 不但能形成酸雨,在日光照射下, (2)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空气中的 _____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NO2 还能使氧气经过复杂的反应生成 ________ 臭氧(O3) ,_____ 臭氧 与空气中的一些碳氢化 _____
光化学烟雾 。 合 物 发 生 作 用 后 , 产 生 了 一 种 有 毒 的 烟 雾 , 人 们 称 之 为 ___________ 光化学烟雾 对人体的健康、植物的生长都有很大的影响。 ____________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2)氮氧化物溶于水的不同情况及剩余气体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①NO2 与 O2 的混合气体溶于水(反应③)。 =4∶1,恰好完全反应 当 V(NO2)∶V(O2)>4∶1,NO2过量,剩余 <4∶1,O 过量,剩余O 2 2 ②NO 与 O2 的混合气体溶于水(反应④)。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1 【提示】 ①无 上升 3 ②全部充满 ③上升 全部充满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2)将 NO2 和 O2 的混合气体充满试管,倒置于水中。若试管充满液体,则 NO2 与 O2 的体积比为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3)氮氧化物对臭氧层的破坏: 飞机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 和 NO2)对臭氧层(含 O3 和 O)破坏的反应简单表 示为: O3+NO===O2+NO2;O+NO2===NO+O2 在低空,氮氧化物是空气中氧气转化为臭氧的催化剂,造成臭氧污染;在 高空,氮氧化物是臭氧转化为氧气的催化剂,破坏臭氧层。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4∶3,恰好完全反应 当 V(NO)∶V(O2)>4∶3,剩余 <4∶3剩余O 2 注意:氮的氧化物或氮的氧化物与 O2 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剩余的气体可
能是 O2,也可能是 NO,但不可能是 NO2,因为 NO2 会与水反应又生成 NO。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图1
图2
图3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①图 1 实验试管内气体的颜色慢慢变为________色,水面________,最后 静止在距试管底部的________处。 ②图 2 实验把充满 NO2 的试管倒立水中,试管内水面上升且液面不变后, 再通入氧气,最后试管________液体。 ③图 3 实验试管内液面________,最后试管________液体。
【提示】 V(NO2)∶V(O2)=4∶1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有关数量关系 (1)相关反应原理 3NO2+H2O===2HNO3+NO 2NO+O2===2NO2 由方程式①×2+②得: 4NO2+O2+2H2O===4HNO3 由方程式①×2+②×3 得: 4NO+3O2+2H2O===4HNO3 ④ ③ ① ②
当 堂 达 标 • 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难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自 主 预 习 • 探 新 知
2.常见其他环境污染 (1)温室效应——主要是由大气中 CO2 含量的不断增加造成的;会使全球气 候变暖。 (2)白色污染——形成原因是聚乙烯塑料的大量使用,随意丢弃;会破坏土 壤结构和生态环境。 (3)赤潮和水华——形成原因是生活污水、农业废水和某些工业废水的任意 排放,使水体中的 N、P 等植物营养成分大量富集,导致藻类过度繁殖,鱼类死 亡,水质恶化,若发生在淡水中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水中称为“赤潮”。 (4)水俣病——含汞的工业废水引起的水体污染,可使鱼类中毒,人食用中 毒后的鱼会造成人体汞中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