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一中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溪一中2003—200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部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部分。
2.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和作文纸上,考生只交答题卡和作文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
一、(共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拓.(tà) 孱.头(càn) 打点.(diǎn) 勒.索(lēi)
B. 讥诮.(qiào) 蹩.脚(biè) 癸.丑(guǐ) 凫.水(fù)
C. 执拗.(niù) 揣.度(chuāi) 谪.戍(zhé) 剽.悍(piāo)
D. 扎.手(zhā)畏葸.(xǐ) 喁喁.(yóng) 胡诌.(zhōu)
2.下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蛮横形骸病入膏盲沸反盈天
B. 悲悯寒喧战战兢兢藕断丝连
C. 谄媚歆享自怨自艾语重心长
D. 怂恿辖制走头无路谆谆告诫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 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提高关键人才的待遇 , 留住、稳住,______ 吸引“二八”比例中的重
要人才 , 是为当务之急。
②我们______ 强调“看问题要‘全面 ' 不要‘片面 '”, 如此褒“全面”
贬“片面”, 在生活中习以为常 , 谁也不觉得它有什么不对。
可细细推敲 , 却值得商榷。
高一语文试卷第 1 页共 13 页
③致力于语言文字的改革 ,______ 使我们的语文既保留了优良的传统 , 又吸收了许多新的东西 , 建立了新的规范 , 有了一次大发展。
A.甚至总是因而
B.进而常常从而
C.进而总是从而
D.甚至常常因而
4 下列各句中 , 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
..的一句是 ( )
A. 五十年来 , 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 , 这同几代科技工作
者殚精竭虑
....、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B. 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 , 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
形象栩栩如生 ,美轮美奂
....。
C.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 , 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 , 现在一
下子成了炙手可热
....的商品。
D.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 , 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 ,
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A. 为迎接 WTO 后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的挑战 , 上海举办首届人
力资源管理高级研修班。
B. 我们的很多地方和部门 , 特别是部门的负责同志 , 是否把消防安全放在应
有的重要位置 , 决定着他们在安全工作中的态度和做法。
C. 清华大学毕业生综合魅力的实现 , 靠的是在保证主修课质量基础上 , 对公
选课和辅修课的拓展取得的。
D. 一个做学问的人 , 若没有理论感 , 其研究很难有大成果 , 我们有些人写
了很多书 , 却都平淡无奇 , 就在于理论感。
高一语文试卷第 2 页共 13 页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道山如屏,溪水如歌,鹅卵石铺就的古道,将你带入古老意境的同时,也将你引到了爱莲堂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多是周敦颐和他的两位优秀后裔鲁迅、周恩来的名言警句。
伫立堂中,你会情不自禁地去寻觅三位周氏奇人之间千丝万缕的牵系。
①大门旁一副“心传承孔孟,道学启程朱”的对联
②一副“心传承孔孟,道学启程朱”的对联刻在大门旁
③言简意赅地道出源远流长并对后世有极大影响的周子理学
④言简意赅地道出周子理学的源远流长和对后世的影响
⑤堂中悬挂着好些字画,争奇斗妍的字画中
⑥堂中悬挂着好些字画,这些字画争奇斗妍
A.①④⑥ B. ②③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⑤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天下云集响.应
②籍.吏民,封府库
③会盟而谋弱.秦
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⑤道芷阳间.行
⑥或棹.孤舟
⑦拔剑撞而破.之
⑧园日.涉以成趣
A. ①③/②⑤⑥/④/⑦⑧
B. ①⑤⑧/②⑥/③⑦/④
C. ①⑤⑧/②④⑥/③⑦
D. ①②⑤/③⑥⑦/④/⑧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 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称楚辞。
高一语文试卷第 3 页共 13 页
B.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风云
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荷花淀》。
孙犁的小说融写景抒情于一炉,充满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C.契诃夫,俄国浪漫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变色龙》、《樱桃园》、《万尼亚舅舅》等。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3题。
梁彦光字修芝 , 安定乌氏人也。
彦光少有至性 ,其父每谓所亲曰 :“此儿有风骨 , 当兴吾宗。
”魏大统末 , 入太学 , 略涉经史 , 有规检 , 造次必以礼。
及高祖受禅 , 以为岐州刺史。
开皇二年 , 上幸岐州 , 悦其能。
后数岁 , 转相州刺史。
彦光前在岐州 , 其俗颇质 , 以静镇之 , 合境大化。
及居相部 , 如岐州法。
邺都杂俗 , 人多变诈 , 为之作歌 , 称其不能理化。
上闻而谴之 , 竟坐免。
岁余 , 拜赵州刺史 , 彦光言于上曰 :“请复为相州 , 改弦易调 , 庶有以变其风俗 , 上答隆恩。
”上从之 , 复为相州刺史。
豪猾者闻彦光自请而来 , 莫不嗤笑。
彦光下车, 发擿奸隐 , 有若神明 , 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潜窜 , 合境大骇。
初 , 齐亡后 , 衣冠士人多迁关内 , 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
由是人情险诐 , 妄起风谣 , 诉讼官人 , 万端千变。
彦光欲革其弊 , 乃用秩俸之物 , 招致山东大儒 , 每乡立学 , 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
于是人皆剋励 , 风俗大改。
有滏阳人焦通 , 性酗酒 , 事亲礼阙 , 为从弟所讼。
彦光弗之罪 , 将至州学 , 令观于孔子庙。
通遂感悟 , 既悲且愧 , 若无自容。
彦光训谕而遣之。
后改过励行 , 卒为善士。
以德化人 , 皆此类也。
吏人感悦 , 略无诤讼。
( 《隋书·列传第三十八·循吏》 ) [ 注 ] 诐(bì): 不正 , 邪僻。
高一语文试卷第 4 页共 13 页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 彦光前在岐州 , 其俗颇质.质 : 质朴
B. 上闻而谴之 , 竟坐.免坐 : 因为
C. 庶.有以变其风俗 , 上答隆恩庶 : 希望
D. 发擿.奸隐 , 有若神明擿: 揭发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
..的一项是 ( )
A. 有规检 ,造次
..必以礼
B.衣冠
..士人多迁关内
C. 唯技巧
..、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
D. 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
..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 , 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的一组是 ( ) A.其父每谓所.亲曰
吾少孤 ,及长 ,不省所.怙
B.为之作歌 ,称其.不能理化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事亲礼阙 ,为.从弟所讼
有如此之势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以.德化人 , 皆此类也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12.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 ,全都表现梁彦光的为政之道的一组是 ( )
①略涉经史 ,有规检 ,造次必以礼
②发擿奸隐 ,有若神明
③每乡立学 ,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
④彦光弗之罪 ,将至州学 ,令观于孔子庙
高一语文试卷第 5 页共 13 页
⑤彦光训谕而遣之
⑥吏人感悦 , 略无诤讼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13.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 梁彦光品行和学识皆佳。
他年轻时就性情纯厚 ,他的父亲对他寄予厚望 ,
认为他一定会兴盛宗族 ;他就学于太学时 ,治学泛览经史 ,行事严守礼法。
B. 梁彦光性情执着 ,不因挫折而屈服。
相州民风不淳 ,有些人诽谤他任刺史不
善为政 ,使得他获罪免官。
但他后来重被起用时 ,却不惧失败 ,主动请求再回相州任职。
C. 梁彦光为政始终是惩恶和教化兼施。
他一方面严厉打击强横狡猾、不守法纪
之徒 ,另一方面以圣贤之道教育感化民众。
他的政绩深受皇帝赏识。
D、梁彦光的德政使得过去善变狡诈的相州民众转而向善。
酗酒不孝的焦通 ,
经过教育感化而幡然悔悟 ,弃恶从善 ;相州官吏民众的好争执的习俗也为之改变。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 题。
找到了另一个太阳系
距离我们 44 光年的奎宿四是一颗与太阳极其相似的恒星 ,其体积稍大于
太阳 ,但质量比太阳大得多 ,发光强度是太阳的 3 倍。
以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
高一语文试卷第 6 页共 13 页
的默西和英奥天文台的巴特勒为首的天文小组对它不间断地观察了11年 , 在所积累的观察数据的基础上 ,结合另一小组的观察资料 , 确认奎宿四有 3 颗行星。
距主星最近的一颗行星 A, 其质量约为木星的 3/4, 与主星的距离只有水星到太阳距离的 1/8, 其绕主星运行的情形也与水星绕日运行的情形相似。
水星绕太阳公转周期为 88 天 , 行星 A 绕主星公转周期却只有 4.6 夭。
奎宿四的另两颗行星 B 和 C 的质量分别为木星的 2 倍和 4 倍 , 它们绕主星运行的轨道为偏心的长椭圆形。
行星 B 的公转周期为 250 天 , 距主星最近时 , 两者的距离接近于金星与太阳的距离 , 而最远时接近于日地距离。
行星 C 的公转周期为 1200天 , 与主星的平均距离等于太阳系内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与太阳的距离。
鉴于这三颗行星的宠大体积 ,天文学家们认为三者与我们太阳系中的木星、土星、天王皇和海王星相似 , 是由气体组成的巨行星。
默西和巴特勒在探测新太阳系的工作上成绩卓著 , 多年来 , 他们已成功地确认了 10 多颗太阳系外行星的存在。
他们采用的方法能暴露一颗恒星由于其大行星的引力吸引而行动异常的内情 , 只要常年累月不间断地跟踪观测 , 积累
数据 , 即使行星太暗弱 ,不能被现有的大型望远镜观察到 , 也能推算出行星
的大小和它与主星的距离。
默西和巴特勒发现 , 只有一颗行星的模型不能满足从观测数据所计算出来的奎宿四的摆动。
他们认为 , 还应有第二颗行星的引力在拖曳主星。
14、根据原文的阐释 , 对奎宿四的有关说法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在距离我们 44 光年的地方新发现了一颗恒星一一一奎宿四。
B 、奎宿四的体积与太阳相当 , 但它的质量比太阳大得多 , 发光强度是太
阳的 3 倍。
C、奎宿四像太阳一样有自己的行星 ,已经发现的奎宿四的行星有 3 颗。
高一语文试卷第 7 页共 13 页
D 、奎宿四带有自己的行星,也构成了一个星系 , 所以标题说“找到了另
一个太阳系”。
15 、对第二自然段内容的概括 ,最恰当
...的一项是 ( )
A 、介绍奎宿四以及它的三颗行星的大小形态 , 相互间距离等方面的情况。
B 、介绍奎宿四的三颗行星的大小、与主星相互间距离以及它们公转的情况。
C 、介绍奎宿四的三颗行星、水星、木星、金星、火星等行星的情况。
D 、介绍奎宿四星系和太阳系的各行星的各个方面的情况。
16、对文章划线的句子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
A 、他们认为 , 主星奎宿四所带有的所有的行星都对其有吸引力 ,
B 、他们认为 , 主星奎宿四除了行星 A 对它有吸引力外 , 行星 B 对奎宿四
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 两颗行星拖曳着奎宿四。
C 、他们认为 , 主星奎宿四虽然带着三颗行星 , 但是有吸引力的只有两颗 ,
行星 C 对主星没有什么影响。
P
D 、他们认为 , 根据数据推测 , 奎宿四的行星不应只有三颗 , 应该还有一
颗未被发现的行星。
17 、下面的阐说 , 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默西和巴特勒等不间断地观察了 11 年 , 终于又发现了一个新的类似太
阳系的星系。
B 、默西、巴特勒等人不仅观察到了新的星系 , 而且较准确地计算出了这
个星系的有关数字。
C 、他们通过长期地观察和精确的计算 , 得出的结论是 , 三颗行星与太阳
的行星各方面都很相似。
D 、这个行星家族的发现 , 说明一个事实是 , 宇宙中拥有的带着众多行星
的太阳系 , 应该不止一个。
高一语文试卷第 8 页共 13 页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9分)
四、(15 分 )
18.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 分 )
(1) 彦光弗之罪 , 将至州学 , 令观于孔子庙。
(3分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后改过励行 , 卒为善士。
(2 分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选做4题,4分)
(1)____________,揭竿为旗,_____________,赢粮而影从。
(《过秦论》)(2)质胜文则野,_______________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3)今者项庄拔剑舞,________________。
(《鸿门宴》)
(4)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兰亭集序》)
(5)________________,风飘飘而吹衣。
(《归去来兮辞》
(6)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___________,非澹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
20.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 , 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
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 , 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句中的“诗眼”是哪一个字 ?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试卷第 9 页共 13 页
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4题。
无土的兰花
天依然阴沉沉 , 云一块块堆积 , 像是沙场上弃置的堡垒。
风叫着牛声 ,
拍打涡水上边的天空 , 还拍打天空下面的涡水。
涡水汤汤 , 卷了残秋往东南去。
水汛还没有过 , 高高低低的水声敲击堤岸 , 敲去郑思肖的无眠之夜。
大
宋子民郑思肖已经面河而居三年了 , 一顶草屋将他和尘世远远隔开 , 郑思
肖的面前就只有水声风声了。
看残阳如血 , 或者冷月似铁;听河流低吟 , 或
者劲风长号。
郑思肖站在河边 , 让日子慢慢从面前逝去。
郑思肖面前还有他的兰。
郑思肖是大宋画兰名家。
兰本柔弱之物 , 有叶无茎。
画兰者或写其飘逸或状其洒脱 , 如此而已。
郑氏画兰却迥异他人。
郑氏画兰时 , 其笔或斜走 , 或直行 , 从不画弧状。
他的兰就仿佛有骨有节,或植跟厚土,或临崖垂挂,兰的铮铮傲骨与耿耿劲节就如天地间奏起的绝响。
郑思肖一大早就起来了 , 面对汩汩滔滔的河水站着。
风吹动头上的方巾 , 灰白的丝绦像飘摇的纸幡。
他在等待施子雨 , 施子雨要来看他的画。
施子雨是陈州府尹。
郑思肖没有办法像拒绝其他为官者一样拒绝施子雨 , 施子雨是他的莫逆之交 , 两人已睽隔三载。
施子雨远在吴越做官 , 郑思肖却孤守长堤默默度日。
近日施子雨移官陈州 , 做了府尹。
施子雨上任之后便打探郑思肖的下落 , 僚属终于在涡河岸边找到了郑思肖。
一顶青纱小轿飘然而至 ,身着便服的施子雨走下来。
老友重逢 , 施子雨
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游动 , 郑思肖却一脸淡然。
施子雨要去抱住老友 , 郑思
肖却退开了 , 然后朝施子雨深深一揖说 , 草民恭迎府尹大人 , 弄得施子雨
呆愣良久。
后来 , 施子雨提议看郑思肖的兰。
每次见面 , 施子雨是一定要看
兰的。
郑思肖说 , 怕是要污了府尹大人之目。
高一语文试卷第 10 页共 13 页
进了屋 , 都是兰 , 四壁挂满了。
看了半日 , 施子雨击掌而呼 , 还是那样骨气清奇 , 还是那样傲然不群 , 只是又增加几分沧桑了。
郑思肖淡然一笑说 , 我的兰没有变 , 却有人晚节不保了。
施子雨脸微微一红 , 然后尴尬一笑。
又看了半晌 , 施子雨皱起了眉头 , 一脸迷惑。
施子雨说 , 这满室兰花 , 为何都无凭无依 , 连一片土也没有 ? 你往年画兰可不是这样啊。
郑思肖说 , 土都让元人夺走了 , 哪还有土让我的大宋兰花生长。
施子雨瞿然一惊。
三天后 , 陈州人纷纷传言 , 陈州府尹施子雨辞官而去 , 不知所往。
21.(1)“无土的兰花”喻指什么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兰花”象征什么品格?(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小说的主旨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的主旨是通过刻画郑思肖这个人物来表现的。
小说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他的个性的 ?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简要分析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的作用。
(4 分 )答:———————————————————————。
24.下面各项对小说的鉴赏 , 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4 分 )
A.第二段“高高低低的水声敲击堤岸 , 敲去郑思肖的无眠之夜”。
动词
“敲”形象地刻画出郑思肖满怀亡国之痛而辗转难眠的心境。
B.朋友相见之时 ,“施子雨要去抱住老友 , 郑思肖却退开了 , 然后朝施
子雨深深一揖说 ,草民恭迎府尹大人”, 郑思肖已无朋友之情 , 表达出
高一语文试卷第 11 页共 13 页
郑思肖对屈服者的疏远、鄙视。
C.“郑思肖说 , 怕是要污了府尹大人之目”。
“污”字是自谦之词,意思是兰花平庸,不堪入朋友之目。
D.“施子雨脸微微一红,然后尴尬一笑”。
施子雨的脸红和笑,是他听懂了郑思肖的话是批评他投靠元人毫无气节。
E.结尾写施子雨“不知所往”,说明他逃避现实,与郑思肖再次形成鲜明对比。
25. 把下面的长句改成较短的句子 , 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不得改变原意 , 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2 分 )
那时总以为只有庄子的汪洋恣肆一泻千里 , 战国纵横家的辩才和词锋 , 苏东坡的豪放潇洒 , 再不然就是六朝文章的华丽铺陈 , 才称得起文“气”。
改为:————————————————————————————————————————————————————————————。
26.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话 ,使前后内容、句式对应 , 修辞方法相同。
(4分)
给生命一个微笑 , 无论你是伫立在成功的顶峰,还是______________ ,
无论你是在为爱而陶醉,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给生命一个微笑。
微笑着的人并非没有痛苦 , 只不过他们把痛苦锤炼成绚丽的诗行;微笑着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生命一个微笑,我们便拥有了人生中无可比拟的美丽与洒脱。
|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第 12 页共 13 页
七、按要求作文(60分)
27. 阅读下面的文字 , 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太太多年来总是嘲笑对面太太很懒惰 :“那个女人的衣服 , 永远洗不干净 ,看 ,她晾在阳台上的衣服 ,总是有斑点 ,我真无法想象 ,她 ,怎么会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直到有一天 ,有个朋友到她家 ,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
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 ,把她窗户上的灰渍抹掉 ,说 :“看 , 这不就干净了吗?”原来 , 是自己家里的窗玻璃脏了。
其实 , 在现实生活中 , 一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 , 而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更简单。
因此 ,我们每个人更应时常检省自己 , 扪心自问 :“自己的窗子擦亮了吗 ?”
请以“擦亮自己的窗子”为话题 , 写一篇作文。
[ 注意 ]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
⑤不少于 800 字。
⑥不得抄袭。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第 13 页共 13 页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答题卡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第Ⅰ卷答题栏
共51分,每小题3分。
第Ⅱ卷答题栏(共99分)
18.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9.默写(选做4题4分)
(1)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21.(1)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2(1)小说的主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从哪些方面来表现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3.开头环境描写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4.()(4分)
25.改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6.仿写:
给生命一个微笑 , 无论你是伫立在成功的顶峰,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无论你是在为爱而陶醉,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生命一个微笑。
微笑着的人并非没有痛苦 , 只不过他们把痛苦锤炼成绚丽的诗行;微笑着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生命一个微笑,我们便拥有了人生中无可比拟的美丽与洒脱。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