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二单元 青岛版(六年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太阳的光和热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太阳能够发光,太阳能够发热, 初步感知太阳的光和热。

2.能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探究过程,能与同学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石块、玻璃杯、铁片和太阳伞。

三、教学重难点
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由太阳的光和热引发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探究。

四、教学设计
(一)提出问题
太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们热爱太阳,崇拜太阳,赞美太阳,把太阳看作是光明和生命的象征。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一起来认识太阳,同学们你们对太阳了解多少呢?
(二)动手探究
1.找证据证明太阳发光和发热的特点。

(1)发光的特点,学生们很快从直观体验中找出证据(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实验发现太阳是一个能自己发光的球体。

特别强调学生在感受太阳的光时,要注意“安全提示,保护眼睛”。

正确地进行观察,不要直视太阳,以免伤害眼睛。

)
(2)课前让同学们分别摸一摸背阴处的墙和阳光下的墙,谁来说
一说感觉如何?(引导学生说出背阴处的墙凉阳光下的墙热)
2.摸教室内石块、玻璃杯、铁片,再把它们放到阳光下晒一会再摸。

(三)合作交流
1.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表格。

摸教室内和阳光下物体的感觉: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后汇报:
用手摸教室内和阳光下物体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用手摸教室内的石块、玻璃杯、铁片的感觉,用手摸阳光下的石块、玻璃杯、铁片又有什么感觉?)
3.师生总结:太阳是一个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巨大球体。

(四)拓展延伸
1.在阳光强烈的日子里,和家人进行户外活动时,应注意什么?(事先准备防晒品,引导学生把准备的防晒品写一写或画一画。


2.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可以回家分享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或其他的家人。

青岛版二年级科学上册6太阳和生活
6、太阳和生活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和有重要影响。

2、在教师引导下,初步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探究太阳对动植物影响的兴趣。

4、了解人类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收获资源。

二、教学准备:
学生活动手册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说出太阳对人类生活和植物的影响。

2、难点:能说出太阳对人类生活和植物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太阳能够发光发热,那么太阳对人们的生活和动植物有哪些影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太阳与生活》这一课。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同学们看书P14的图中,比较一下白天与晚上的区别有哪些?
(预设:白天太阳出来了,工人叔叔和农民伯伯在劳动,小鸟和小狗在活动。

夜晚月亮出来了,工人叔叔、农民伯伯、小鸟和小狗在
休息。


活动二:探究与发现
结合周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说一说太阳的光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
(预设:晒干粮食、晒被子(杀菌)、让水变热、发电……)
活动三:引导学生理解:人类的衣、食、住离不开太阳;
1、大家在一起找找看,太阳对我们的衣食住行有那些影响?
2、说一说太阳对人们生活和动植物有哪些影响?
(预设:白天,太阳出来了,鸽子在飞;鸡妈妈领着小鸡在寻找食物;小鸟在树上活动;治疗在树上唱歌;太阳花、芍药花开放晚香玉、昙花闭合等……)
3、夜晚,月亮出来了,猫头鹰出来活动了;太阳花、芍药花闭合,晚香玉、昙花开放。

4、那么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吧!
(引导学生,太阳带来的影响有好有坏。


三、本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四、课堂练习:(课件出示)
五、拓展:
1、关于太阳,你还想研究什么?
2、制定作息时间表
板书设计:
6、太阳和生活
人们的活动与太阳的关系:
太阳对动物、植物的影响
二年级科学7
7春夏秋冬
一、教学目标
1、能直接感知各种常见的春夏秋冬四季自然现象。

2、知道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点及人们的日常活动。

3、初步认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二、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课前准备春夏秋冬图片
2. 教师准备:与四季常见自然现象相关资料。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认识春夏秋冬四季特点,知道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2. 教学难点:知道四季特点及相应的人类活动。

四、教学设计
(一)提出问题
4、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夏秋冬四季中的另一个季节呢?四个季节各有什么特点呢,你们有什么发现?
5、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春夏秋冬四季在着不同的特点,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春夏秋冬》(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
1.观察春夏秋冬四季自然现象图片。

(1)教师谈话:我们观察自然现象时应注意什么?
(2)学生讨论并进行观察春夏秋冬四季自然现象。

(3)教师谈话: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4)继续交流:通过这些自然现象的信息,你在什么问题?
(5)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观察我们总结了很多有关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春季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夏季荷花盛开,蛙声一片;秋季硕果累累,万物丰收;冬季白雪皑皑,天寒地冻。

2、讨论人们的穿着和活动
(1)出示人们穿着和活动图片
(2)学生观察讨论
(3)交流发现
(4)教师总结: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这方面的知识,如夏季穿单衣,冬季穿棉衣,秋冬季节穿夹衣。

春季耕种;夏季游泳;秋季收获;冬季滑冰。

3、动物在不同季节的变化
(1)出示动物在不同季节的变化
(2)学生观察讨论
(3)交流发现
(4)教师总结:由于夏季天气火热,所以小动物的毛比较短而稀少,利于散热;冬天天气寒冷,所以小动物的毛比较多而长,利于保温。

(三)拓展延伸
教师谈话:要想深入地认识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就要仔细观察春夏秋冬四季各种自然现象,并进行长期细致地研究。

下面谁能说说动植物与人类有怎样的关系?
二年级科学8
8看月亮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看到的月亮形状是发生变化的,画出几种不同的月相。

2、了解月亮运动的轨迹,知道太阳和月亮一样也是东升西落。

3、了解月相的变化需要制定计划。

二、教学准备
课件、简易天文望远镜
三、教学重难点
知道我们看到的月亮形状是发生变化的,画出几种不同的月相。

四、教学设计
(一)提出问题
1、你们看到月亮的是什么形状的呢?拿出笔,画一画你们看到的月亮。

2、展示学生画的月亮
3、教师出示月相图,引导学生观察,从而明白,月亮的形状不是一成不变的。

4、解释“月相”
(二)动手探究
1、做观察月相的计划
讨论交流做法
2、教师出示观察计划
地点:小区花园
观察方法:从农历初三开始,每隔两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两周。

记录方法:画出月相。

3、阅读科学史
视频:嫦娥奔月的故事出示简易望远镜,介绍使用方法。

(三)拓展活动
是否在每个晴朗的夜晚都能看到月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