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落实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落实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杨继红
(湖北省枝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湖北 枝江 443200
)作者简介:杨继红,职称:一级教师,学历:学士学位,出生年月:1979㊁09,性别:女,籍贯:湖北枝江,职务:高中语文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的有效性㊂
ʌ摘要ɔ 文言文教学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也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㊁提高自身文学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㊂由于时空的原因,加上现代人语言和思维习惯的变迁,学生阅读起文言文来遇到不少的困难㊂而当前的文言文教学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教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表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使得文言文教学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尚未得到实现㊂本文中笔者从深入挖掘文言文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加强学生的文学审美鉴赏等方面谈谈落实文言文教学在传承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㊂
ʌ关键词ɔ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教学方法ʌ中图分类号ɔG 424.21 ʌ文献标识码ɔA ʌ文章编号ɔ1009-9433(2020)07-0291-01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先秦诸子百家学说到明清的戏曲小说,几经千年的沉淀而绵延不绝㊂这其中,文字发挥了载体的作用㊂可以说,近代新文化运动以前我国的文章典籍都是用古汉语即文言文写成的,因此阅读古代的文章典籍和诗词歌赋就必须要学习古代汉语即文言文㊂高中生学好文言文,不仅能够阅读文言文,而且可以与古人对话,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㊂但是由于语言和时空的原因,学生普遍地对学习文言文不感兴趣,而教师的教学则集中在字词句的讲解和文章内容的翻译上,存在重 言 轻 文 的情况,阻碍了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㊂笔者以为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工作:一㊁深入挖掘文言文中的优秀传统文化
高中文言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㊁了解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价值取向为主要目标㊂众所周知,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孔子㊁孟子㊁庄子㊁韩愈等人的文章蕴含丰富的爱国主义㊁仁爱㊁行孝道㊁天人合一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儒道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㊂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充分挖掘文章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培养学生热爱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㊂教师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㊂文言文教学一直以宣传和弘扬爱国主义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和情感目标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弘扬爱国主义情感价值为导向,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㊂二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美德㊂三是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应用于实践㊂
例如,‘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不畏强权,在国家危难之际挺
身而出,只身前往秦国,最后壮烈牺牲㊂例如,屈原的‘离骚“以 香草 和 美人 两个意向,表达了明君美政的渴望和爱国之情㊂在教学‘过秦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了解作者的认为强大的秦王朝在统一六国后迅速走向灭亡的原因,即秦王朝的滥施暴政,导致民怨沸腾㊁各地揭竿而起,表达了作者要实行仁政,与民休养生息的观点㊂二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目前,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比较机械,教师主要通过讲㊁读和背等方法进行教学,部分教师认为教学文言文主要就是翻译㊂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强调让学生死记硬背和重复训练,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培养,久而久之,学生自然感受不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㊂鉴于此,教师必须要对教学方法进行革新,有所突破㊂教师可以使用的方法有诵读法㊁情境教学法以及合作探究等㊂诵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作品的语,更重要的是在诵读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作者情感的认识和体会㊂
例如,在教学‘蜀道难“时,教师可以采用诵读的方法㊂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泛读,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意,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㊂其次,教师让学生朗读,标出能够引发内心触动的句子,教师再对其进行阐释㊂最后,全班学生齐声朗读,感受文章的创作意图和中心思想㊂诗人李白借蜀道之难,暗喻仕途的艰难险阻,表达了作者的怀才不遇和愤懑之情㊂例如,在教学‘窦娥冤“时,可以播放影视作品,再现作品中描绘的场景,营造悲壮的气氛㊂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地把握窦娥这一人物形象,感受元朝时期黑暗的社会现实,感受窦娥冲天的冤情和怨气,教师可以播放 窦娥冤死,六月飞雪 的片段,体会元杂剧描写和揭露社会现实的深刻的深刻以及窦娥敢于抗争的精神㊂三㊁加强学生的文学审美鉴赏
高中文言文中所选取的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是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沉淀,所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培养学生文学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㊂这些经典篇章,不仅具备形神兼具的特征,语言特别优美,而且塑造的人物典型无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㊂阅读这样的文学典籍,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体验,陶冶学生的性情,滋养学生的心灵,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㊂翻开人教版的高中语文课本,我们能够发现在教材编排方面来看,其更加注意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培养㊂教师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可以从感受文章的语言美㊁人物形象美和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等方面进行㊂
例如,在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通过 完璧归赵 渑池之
会 和 负荆请罪 等几个故事情节,展现了蔺相如不畏强权和顾全大局㊁不把个人得失放在心上的人物形象,也表现了廉颇知错能改㊁严格要求自己的品质㊂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这两位历史人物的可贵品质㊂又例如,在教学‘苏武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苏武不被荣华富贵所诱惑和不向恶劣势力低头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㊂
总之,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扮演着传统先哲思想的载体的作用㊂高中文言文教学要深入挖掘文章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促使学生体会文章丰富的内涵;改革教学方法,加强诵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人物形象美,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㊂
参考文献
[1] 肖家芸.
讲好中国故事,育好中国灵魂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新思考新作为[J ].语文教学通讯,2018(13):22-25.
[2] 王国霞.
解读文言经典传承传统文化 高中文言文教学与文化传承[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8):130-132.
1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