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浙江省中考生物五模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学年浙江省中考生物五模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以下关于该诗句中两种动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鸟附着在胸骨龙骨突上的胸肌很发达,它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B.鸟飞行中,吸气时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呼气时在气囊进行气体交换
C.鱼鳃呈鲜红色,由又多又细的鳃丝组成,这有利于在水中进行呼吸
D.鱼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起着协调作用
2、如图为大豆生长发育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组成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B.外界条件适宜种子就能萌发
C.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①胚芽D.⑤和⑦为营养组织
3、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利用(),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能量的过程。
A.一氧化碳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
4、下列关于肺的叙述中,不属于有利于气体交换的是()
A.肺可分为左肺和右肺B.每个胚泡的壁很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
C.肺泡数目很多,总数约有7亿个D.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5、我国科学家把鱼的抗冻蛋白基因导入西红柿,提高了西红柿的耐寒能力.这一生物技术属于()
A.克隆技术B.转基因技术C.发酵技术D.组织培养技术
6、在一个由水稻、蝗虫和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若青蛙被大量捕杀,能表示蝗虫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A.B.
C.D.
7、如图为呼吸时膈肌位置变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甲到乙时,吸气
B.从甲到乙时,呼气
C.吸气结束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
D.呼气结束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
8、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只可通过一种途径排出的是()
A.尿素B.多余的水C.二氧化碳D.无机盐
9、人体是由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组成的统一体,图中能正确反映四个概念之间关系的是()A.B.C.D.
10、下列关于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B.家鸽每呼吸一次,要在肺和气囊中各进行一次气体交换
C.兔的牙齿有分化、提高了摄食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D.鱼鳃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鱼在水中进行呼吸
11、就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大约在15亿年前,真核生物在地球上出现之后,有性生殖作为一种新的生殖方式出现了.决定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更进步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
A.能够快速大量产生后代B.后代具有更多的优良性状
C.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信息D.后代具有更广的分布范围
12、如果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不相符的是()
选项 1 2 3 4
A 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蜜蜂
B 细胞细胞核DNA 染色体
C 植物体器官组织细胞
D 生态系统食物网食物链个体
A.A B.B C.C D.D
13、杜鹃是一种只产卵不孵卵的特殊鸟类,杜鹃花(俗名映山红)则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
下列关于杜鹃与杜鹃花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杜鹃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杜鹃花细胞中可有叶绿体
B.杜鹃比杜鹃花多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C.杜鹃花有保护、营养、输导、结缔、机械等几种组织
D.杜鹃和杜鹃花都有多种组织和器官
14、科学家将雌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到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宫内.最后产下的小鼠的体色和性别分别是()
A.黑色,雌性B.褐色,雌性C.黑色,雄性D.白色,雌性
15、切除胰脏的狗排出的尿液常常会吸引许多蚂蚁,这是因为
A.尿里含有氨基酸B.尿里含有蛋白质
C.尿中含有糖元D.胰岛素缺乏,狗出现糖尿
16、下列关于基因、DNA、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每条DNA分子上会有很多个基因
D.每条染色体上有很多个DNA分子
17、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A.界B.门C.纲D.种
18、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C.竹节虫的身体像竹枝D.北极熊的体色是白色
19、青少年应多吃富含蛋白质、钙、磷丰富的食物。
对照下列营养学家建议的成人食谱图,你认为青少年最应相对增加的食物类型为()
A.Ⅰ、ⅡB.Ⅱ、ⅢC.Ⅳ、ⅤD.Ⅲ、Ⅳ
20、夏收季节,农民要把收下的小麦晒干后才能贮藏.把麦子晒干的原因是为了降低小麦种子的()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
21、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中①﹣﹣⑤合称[⑦]_____,是外界气体进入⑥的通道,具有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
用。
[]_____是气体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
空气经过[]_____时,其黏膜分泌的黏液将空气中残留的灰尘和病菌黏住而形成痰。
雾霾天气空气中的颗粒物进入身体后黏附在呼吸道易造成气管炎、咽炎等疾病,所以雾霾天气尽可能少出门,非要出门时最好戴_____防护。
[]_____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吃饭时说笑,容易吃呛,引起咳嗽,这是因为[]_____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22、阅读下列资料,请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北京时间4月12日外媒报道,科学家称,人类细胞只占人体总细胞数量的43%,其余都是由微生物组成。
资料二:人类的微生物群又称为“正常菌群”,是某些微生物与宿主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
资料三:人类微生物群包括细菌、真菌、古菌和病毒,这些微生物生命最集中的地方是在人体的肠道。
在缺氧的肠道环境中,菌群生物量也极为庞大。
除了在消化系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它们还对免疫系统调节、疾病防御和重要维生素的生成有重要影响。
加起来,将会达到200万到2000万之间。
资料五:抗生素和疫苗一直都是对抗天花、结核杆菌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利器,从诞生至今已经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在对抗病原体获得成功的同时,我们看到了微生物群系的改变,而这反过来又导致了一系列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疾病。
通过资料二可知,人体和“正常菌群”的关系是_________(选:寄生/竞争/共生)。
人类微生物群中病毒在结构上不同于细菌的显著特点是前者__________________。
从资料四可知,如要测定人类基因组,除了要测定人体______条染色体外,还要测定_________________基因组。
请就资料五说说你的观点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鱼类、鸟类的运动、呼吸特点,难度一般,属于理解层次,运用相关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题目详解】
A.鸟类的胸部有龙骨突,两侧生有非常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故A正确。
B.鸟类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故B错误。
C.鳃是鱼类的呼吸器官,由又多又细的鳃丝组成。
鱼类用鳃来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便于在水中呼吸,故C正确。
D.鳍是鱼类的运动器官,胸鳍和腹鳍保持鱼体平衡,尾鳍保持鱼体前进的动力。
鱼游泳时,主要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而产生动力,各种鱼鳍起协调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B。
2、A
【解题分析】
观图可知:①胚芽,②胚轴,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⑥种子,⑦果皮,结合题意答题。
【题目详解】
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胚由①胚芽,②胚轴,③胚根,④子叶组成,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A正确;
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
养物质。
所以要想使种子萌发,不但要满足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还要满足自身条件,同时种子还不能在休眠期,B错误;
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③胚根,C错误;
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⑤种皮和⑦果皮属于保护组织,D错误。
【题目点拨】
了解种子的结构和萌发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3、B
【解题分析】
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题目详解】
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
【题目点拨】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4、A
【解题分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题目详解】
肺分为左肺和右肺与气体交换没有关系,A错误;
每个肺泡的壁很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B正确;
肺的末端形成肺泡,数目很多,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C正确;
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D正确。
【题目点拨】
此题考查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5、B
【解题分析】
基因控制性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
【题目详解】
基因是指染色体与生物形状相关的小单位;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黄永芳等人把美洲拟鲽抗冻蛋白质基因用转入西红柿,培育出抗寒西红柿。
是利用改变西红柿基因的方法,用显微注射技术将美洲拟鲽抗冻蛋白质基因注入到西红柿的DNA里,培育出抗寒西红柿,这种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
可见B 符合题意。
故选B。
【题目点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6、C
【解题分析】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首先明确的是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来干扰超出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题目详解】
由水稻、蝗虫和青蛙组成的生态系统中,水稻是植物,属于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蝗虫是以水稻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青蛙是以蝗虫为食,属于次级消费者。
所以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为:水稻→蝗虫→青蛙。
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只要某一物种的数量发生变化,就会牵动整条食物链,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如青蛙的数量减少,蝗虫在短时间内就会因天敌减少而数量急剧增加,而蝗虫的数量增加又导致水稻的数量减少,蝗虫获取不到足够的食物,数量就会减少,所以大量捕杀青蛙,蝗虫的数量变化为先增加再减少。
故C符合题意。
【题目点拨】
明确: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个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7、A
【解题分析】
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膈肌顶部上升,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因此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
【题目详解】
A、膈肌从甲到乙时,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是吸气,A正确;
B、膈肌从甲到乙时,胸廓变大,肋间肌、膈肌均收缩,是吸气过程,B错误;
C、吸气结束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C错误;
D、呼气结束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D错误。
此题考查了呼吸运动的呼气过程:呼吸肌舒张,气体从肺内排出;吸气过程:呼吸肌收缩,气体从外界进入肺内。
8、C
【解题分析】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可见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只可通过一种途径出的是二氧化碳,C正确。
9、B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再由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
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 系统→人体。
可见B符合题意。
考点:人体的结构层次。
10、B
【解题分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可从生物的器官特征去分析。
【题目详解】
A、蜥蜴体表具有角质的鳞片或甲,这些结构不仅保护了身体,还能够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于适应陆地生活,A 正确。
B、家鸽的体内有很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
家鸽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
这样,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B错误。
C、家兔是草食性动物,牙齿具有门齿、臼齿的分化,兔的犬齿退化、盲肠发达适于消化植物纤维,与其植食性相适应,C正确。
D、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由于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因此适于水中生活,D正确。
【题目点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11、C
由于有性生殖的后代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精子和卵细胞分别携带父本和母本的遗传物质,所以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
无性生殖的后代是由母体直接产生,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
12、B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蜜蜂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存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A不符合题意;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
因此从大到小应该为1>2>4>3而不是图中的1>2>3>4,B符合题意;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大到小依次是植物体→器官→组织→细胞,C不符合题意;生态系统中有多种多样的生物个体如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了食物链,由多条食物链交织在一起,构成食物网.因此由大到小依次是生态系统、食物网、食物链、个体,D不符合题意。
考点: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13、C
【解题分析】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题目详解】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植物细胞含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杜鹃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杜鹃花细胞中可有叶绿体,A正确;杜鹃属于动物,它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杜鹃花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杜鹃比杜鹃花多系统这一结构层次,B正确;杜鹃花属于植物,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杜鹃属于动物,动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杜鹃花无结缔组织,C错误;杜鹃和杜鹃花都有多种组织和器官,D正确。
【题目点拨】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区别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4、A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在细胞核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小鼠体内的遗传物质来源于雌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因此小鼠的体色与性别是黑色、雌性.
故选A
15、D
【解题分析】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就会发生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切除胰腺的狗尿液中会含有葡萄糖,而蚂蚁是喜食糖类的小昆虫,因此切除胰腺的狗排出的尿液会引来很多蚂蚁。
16、D
【解题分析】
细胞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
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1个DNA分子。
【题目详解】
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A正确;
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B正确;
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
每条DNA分子上会有很多个基因,C正确;
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包含一个DNA分子,D错误。
【题目点拨】
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17、D
【解题分析】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题目详解】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故选D。
【题目点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
18、B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生物能够适应,也能影响环境。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为的是适应干旱的环境,A不符合题意;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向外散失水分,使得空气湿度大,从而增加了降雨量,是生物影响环境,B符合题意;竹节虫的身体像竹枝,是拟态,是为了保护自己,属于生物适应环境,C不符合题意;北极熊的体色是白色,为的是适应北极皑皑白雪,使得敌害不容易发现自己,属于生物适应环境,D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题分析】
此题属于识图解答题,关于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但是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所需量有所侧重。
【题目详解】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细胞的更新和修复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人体对无机盐的需要量很少,但其作用却很大,如无机盐中的钙、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的重要成分,尤其青少年缺钙易导致佝偻病。
因此,处于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应多吃富含蛋白质、钙、磷丰富的食物。
即图中的Ⅱ、Ⅲ。
故选:B。
【题目点拨】
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是重要考点,同学们注意掌握。
20、B
【解题分析】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刚收获的种子含水量多,呼吸作用旺盛,释放了大量的能量,堆在一起会出现发热现象,甚至腐烂,因此种子应尽快晒干。
【题目详解】
种子的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气。
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转化为溶解在水里的物质才能被种子吸收利用,新收获的小麦种子内含有较多的水分,呼吸作用旺盛,晒干后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可以延长种子的保存时间。
故选:B。
【题目点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晒干后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可以延长种子的保存时间。
21、(1)呼吸道;(2)3喉;(3)1鼻腔;口罩(4)6肺(5)2咽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1)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如图所示:因此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呼吸道包括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清洁、湿润、温暖和畅通.
(2)③喉为发音用的管腔,是呼吸出入之门户,也是发音器官。
(3)空气经过①鼻腔时,其黏膜分泌的黏液将空气中残留的灰尘和病菌黏住而形成痰。
雾霾天气空气中的颗粒物进入身体后黏附在呼吸道易造成气管炎、咽炎等疾病。
所以雾霾天气尽可能少出门,非要出门时最好戴口罩防护。
(4)⑥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5)②咽,既是气体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有的器官.吞咽时,会厌软骨会盖住喉的入口处,以防止食物入喉.
故答案为(1)呼吸道;(2)3喉;(3)1鼻腔;口罩(4)6肺(5)2咽
考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22、共生没有细胞结构,仅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24 人类的微生物群应防止滥用抗生素产生超级细菌,大力发展微生物工程,应用“正常菌群”去补充失衡的菌群
【解题分析】
(1)共生又叫互利共生,是两种生物彼此互利地生存在一起,缺此失彼都不能生存的一类种间关系,若互相分离,两者都不能生存。
人类的微生物群又称为“正常菌群”,是某些微生物与宿主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
所以人体和“正常菌群”的关系是共生。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
(3)于X、Y染色体是异型同源染色体,二者上的遗传信息不同,因此人类的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22条常染色体和1条X染色体、1条Y染色体,共24条染色体。
从资料四可知,如要测定人类基因组,除了要测定人体24条染色体外,还要测定人类的微生物群基因组。
(4)我们应防止滥用抗生素产生超级细菌,大力发展微生物工程,应用“正常菌群”去补充失衡的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