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7讲原子结构化学键知识点讲解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讲 原子结构 化学键
【考情分析】
1.掌握元素、核素、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原子构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含义。
2.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掌握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
4.了解化学键的定义。
5.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6.掌握电子式的表示方法。
本部分内容是高考的常考点,高考中常以选择题型出题。
考查原子(离子)的结构及微粒间的数量关系,也常考查对元素、核素、同位素概念的理解以及结合元素周期表的推断等。
【重点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原子结构、同位素 1.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粒子
原子A
Z X)⎩⎨⎧
原子核⎩
⎪⎨⎪⎧ 质子Z 个——决定元素的种类中子(A -Z )个
在质子数确定后决定原子种类同位素
核外电子
Z 个——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2)构成原子或离子的微粒间的数量关系 ①原子中:质子数(Z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②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③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阳离子所带电荷数。
如Mg 2+
的核外电子数是10。
④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阴离子所带电荷数。
如Cl -的核外电子数是18。
(3)一个信息丰富的符号
【特别提醒】
①原子中不一定都含有中子,如1
1H 中没有中子。
②电子排布完全相同的原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原子,如互为同位素的各原子。
③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1价阳离子的不一定是金属原子,如氢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H+。
④形成稳定结构的离子最外层不一定是8个电子,如Li+为2个电子稳定结构。
2.核素、同位素
(1)概念辨析
(2)同位素的特征
①相同存在形态的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②天然存在的同一元素各核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丰度)一般不变。
(3)同位素的“六同三不同”
(4)常见的重要核素及其应用
(5)元素、核素、同位素的联系与区别
①现行元素周期表已发现的元素有118种,由于同位素的存在,故核素的种数远大于118种。
②不同核素可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如21H、31H;也可能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如14 6C、16 8O;也可能具有相同的质量数,如14 6C、14 7N。
③同位素之间的转化,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是核反应。
④同位素之间可形成不同的同位素单质。
如氢的三种同位素形成的单质有六种:H2、D2、T2、HD、HT、DT,他们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有所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⑤同位素之间可形成不同的同位素化合物。
如水分子有H2O(普通水)、D2O(重水)、T2O(超重水)等。
他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物理性质(如密度)有所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知识点二核外电子排布
1.核外电子排布
(1)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按照由里向外的顺序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电子层里。
①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
②最外层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③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特别提醒】核外电子排布的几条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必须同时满足各项要求,如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18个电子,当M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8个电子。
(2)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①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已排满8个电子(He排满2个),既不易得到电子又不易失去电子,通常表现为0价。
②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常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8电子或2电子(如Li+)稳定结构的阳离子,在化合物中显正化合价。
③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或等于4,易得到电子或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在化合物中既显正价又显负价(F无正价)。
2.原子结构示意图
如Mg2+结构示意图为
Cl-结构示意图为
3.常见的“10电子”、“18电子”粒子
(1)常见的“10电子”粒子
(2)常见的“18电子”粒子
4.短周期常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化学键
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
根据成键粒子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可分为离子键和共价键。
2.离子键与共价键
(1)概念
①离子键: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②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对比
3.化学键类型的判断
(1)从物质构成角度判断
(2)从物质类别角度判断
【特别提醒】
①由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都是离子键,如AlCl3中Al—Cl键为共价键。
②非金属元素的两个原子之间一定形成共价键,但多个原子间也可能形成离子键,如NH4Cl等。
③影响离子键强弱的因素是离子半径和所带电荷数: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4.电子式
(1)电子式的书写
(2)电子式书写的常见错误
错误3 书写不规范,错写共用电子对
错误4 不考虑原子间的结合顺序
错误5
不考虑原子最外层有几个电子,均写
成8电子结构
错误6
不考虑AB 2型离子化合物中2个B 是
分开写还是一起写
(3)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①离子化合物:左边是原子的电子式,右边是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中间用“―→”连接,相同的原子或离子不合并。
如NaCl :。
②共价化合物:左边是原子的电子式,右边是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中间用“―→”连接。
如HCl :。
知识点四 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分子间作用力 1.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 (1)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比较
项目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定义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 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 构成微粒 阴、阳离子 分子或原子
化学键类型
一定含有离子键,
可能含有共价键
只含有共价键 与物质类 别的关系
①强碱、②绝大多数盐、③活泼金属氧化物
①酸、②弱碱、③气态氢化物、④非金属氧化物、⑤极少数盐
(2)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
【特别提醒】
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HCl。
2.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1)只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物质一般是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如SiO2、HCl、CH4等。
(2)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是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如Cl2、P4、金刚石等。
(3)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一般由多个原子组成,如H2O2、C2H4等。
(4)只含离子键的物质主要是由活泼非金属元素与活泼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Na2S、CaCl2、NaCl 等。
(5)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共价键的物质,如NaOH、K2SO4等;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如Na2O2等。
(6)仅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如NH4Cl、NH4NO3等。
(7)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间可能存在共价键,如AlCl3等。
3.化学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对物理性质的影响
金刚石、晶体硅、石英、金刚砂等物质硬度大、熔点高,就是因为其中的共价键很强,破坏时需消耗很多的能量。
NaCl等部分离子化合物中也有很强的离子键,故其熔点也较高。
(2)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N2分子中有很强的共价键,故在通常状况下,N2的性质很稳定,H2S、HI等分子中的共价键较弱,故它们受热时易分解。
4.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
(2)氢键
【典型题分析】
高频考点一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
例1. (2020·浙江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5Cl和37Cl是两种不同的元素
B. 单晶硅和石英互为同素异形体
HOCH CHO互为同系物 D. H与Na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主族
C. HCOOH和2
【答案】D
【解析】35Cl和37Cl是Cl元素的两种不同核素,属于同种元素,A错误;同素异形体是指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而单晶硅为硅单质,而石英是SiO2,两者不属于同素异形体,B错误;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若干个CH2的有机化合物,HCOOH和HOCH2CHO结构不相似,不属于同系物,C错误;H 和Na在元素周期表种均处于第IA族,D选项正确;答案选D。
【易错警示】
①元素的种类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因此划分元素种类的唯一标准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②元素概念中的原子是泛指,即各种状况下的原子或离子(包括游离态和化合态),所以H 、D 、T 、H +
、H
-
都属于氢元素。
③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元素组成物质。
【变式探究】(2020·安徽蚌埠模拟)最近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
C 标记C 60,发现一种C 60的羧酸衍生物
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 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AIDS)。
下列有关14
C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14
C 与C 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B .14
C 与14
N 含的中子数相同 C .14C 是C 60的同素异形体 D .14
C 与12
C 互为同位素 【答案】D
【解析】14
C 与C 60中普通碳原子,为同种元素的原子,其化学性质相同,A 错误;14
C 的中子数为14-6=8,14
N 的中子数为14-7=7,B 错误;14
C 是原子,不是单质,与C 60不是同素异形体,C 错误;14
C 与12
C 的质子数均为6,中子数分别为8、6,二者互为同位素,
D 正确。
高频考点二 “10电子”“18电子”微粒的应用
例2.(2020·广东佛山模拟)已知A 、B 、C 、D 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粒子,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1)如果A 、B 、C 、D 均是10电子的粒子,请写出A 、D 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如果A 和C 是18电子的粒子,B 和D 是10电子的粒子。
①A 与B 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离子方程式,可以判断C 与B 结合质子的能力大小是(用化学式或离子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框图可知,结合10电子微粒可联想到NH +4+OH -=====△NH 3↑+H 2O 或HF +OH -===F -
+H 2O ,
故A 为NH +4或HF ,D 为H 2O 。
(2)①结合OH -
和H 2O 属于10电子微粒,联想酸碱中和反应,可知A 与B 在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H 2S +OH -
===HS -
+H 2O 或HS -
+OH -
===S 2-
+H 2O 或H 2S +2OH -
===S 2-
+2H 2O ;②由反应A +
B===C +D 看出,A 中的质子被B 结合,A 失去质子变成了C ,易知结合质子的能力:B>C 。
【答案】(1)NH +4(或HF) H 2O
(2)①HS -+OH -===S 2-+H 2O(或H 2S +2OH -===S 2-+2H 2O 或H 2S +OH -===HS -+H 2O) ②OH ->S 2-(或OH ->HS -
)
【方法技巧】寻找“10电子”微粒和“18电子”微粒的方法
(1)“10电子”微粒
(2)“18电子”微粒
【变式探究】(2020·浙江卷)X 、Y 、Z 、M 、Q 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Y 元素的最高正价为+4价,Y 元素与Z 、M 元素相邻,且与M 元素同主族;化合物24Z X 的电子总数为18个;Q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一个电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原子半径:Z Y M <<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 Y M >>
C. 22X Z ZX -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D. X 、Z 和Q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D
【解析】X 、Y 、Z 、M 、Q 为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Y 元素的最高正价为+4价,则证明该元素为第IVA 族元素,又知Y 元素与Z 、M 元素相邻,且与M 同族,则在元素周期表位置应为
,故推知Y 为C 元素,Z 为N 元素,M 为Si 元素;化合物Z 2X 4的电子总数为18,则推知,X 为H ,该化
合物为N2H4;Q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总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一个电子,推出Q为Cl元素,据此结合元素周期律与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分析作答。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为H、Y为C元素、Z为N元素、M为Si元素、Q为Cl元素,则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比较:Z(N)<Y(C)<M(Si),故A正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Z(N)>Y(C)>M(Si),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N)>Y(C)>M(Si),故B正确;N2H4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H2N-NH2,分子中含两个氨基,可与酸反应,具有碱性,且该分子具有极性,与水分子间也存在氢键,根据相似原理可知,N2H4易溶于水,故C正确;X、Z和Q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很多,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氯化铵属于铵盐,为离子化合物,故D错误;答案选D。
高频考点三利用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推断元素
例3. (2020·新课标Ⅲ)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Y=W+Z;化合物XW3与WZ相遇会产生白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非金属性:W> X>Y> Z
B. 原子半径:Z>Y>X>W
C. 元素X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D. Y的氧化物水化物为强碱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化合物XW3与WZ相遇会产生白烟,则WX3为NH3,WZ为HCl,所以W为H元素,X为N元素,Z为Cl元素,又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Y=W+Z,则Y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1,Y为Na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W为H 元素,X为N元素,Y为Na元素,Z为Cl元素,则Na为金属元素,非金属性最弱,非金属性Y<Z,A选项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至上而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Na >Cl>N>H,B选项错误;N元素的含氧酸不一定全是强酸,如HNO2为弱酸,C错误;Y的氧化物水化物为NaOH,属于强碱,D正确。
【变式探究(2020·河北衡水中学模拟)X、Y、Z三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Z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
则X、Y、Z三种元素,可能的组合是( )
A.C、Si、Mg B.Li、C、Mg
C.C、Mg、Li D.C、O、Mg
【答案】A
【解析】短周期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的元素是C,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有Li和Si,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4倍的是Mg,故答案为A项。
高频考点四化学键的概念
例4.(2020·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模拟)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化学键只存在于分子之间②化学键只存在于相邻原子或离子之间③化学键是一种静电作用
④化学键是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吸引⑤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⑥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⑦金属和非金属只能形成离子键⑧两个非金属和非金属原子间只能形成共价键
A.②③④⑦B.②③⑤⑧
C.②④⑤⑥D.①③⑤⑧
【答案】B
【解析】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都含有化学键,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故①不正确;
化学键是相邻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故②正确,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之间的一种静电作
用,相互吸引相互排斥,故③正确;化学键是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故④不正确;含有离子
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全部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所以⑤⑧正确,⑥⑦不正确。
【变式探究】(2020·河北衡水中学质检)下列变化过程中,原物质内仅有共价键被破坏,同时有
离子键形成的是( )
A.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
B.氯化氢溶于水
C.稀硫酸与BaCl2溶液反应
D.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NH4Cl固体
【答案】D
【解析】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只有共价键的生成,A错误;氯化氢溶于水只有共价键的断裂,
B错误;BaCl2与稀硫酸反应还有离子键的破坏,C错误;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时,破坏了
氯化氢中的共价键,同时生成了铵根和氯离子之间的离子键,D正确。
高频考点五 8电子结构与电子式的判断及其应用
例5. (2020·新课标Ⅱ)一种由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图所示),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其中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总和为24。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化合物中,W、X、Y之间均为共价键
B. Z的单质既能与水反应,也可与甲醇反应
C. 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D. X的氟化物XF3中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D
【解析】一种由短周期主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其中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总和为24,根据图示,W为1价形成共价键,W为氢,Z为+1价阳离子,Z为Na,Y为3价,Y为N,24-1-11-7=5,X为B元素。
该化合物中,H、B、N之间均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故A正确;Na 单质既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也能与甲醇反应生成甲醇钠和氢气,故B正确;N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NO3为强酸,故C正确;B的氟化物BF3中B原子最外层只有6个电子,达不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故选D。
【方法技巧】判断分子中各原子是否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主要有两种方法:
(1)经验规律法
凡符合最外层电子数+|化合价|=8的皆为8电子稳定结构。
(2)试写结构法
判断某化合物中的某元素最外层是否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应从其结构式或电子式结合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判断,如①H2O:O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H2O中每个O原子又与两个H原子形成两个共价键,所以H2O中的O原子最外层有6+2=8个电子,但H2O中的H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②N2: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N与N之间形成三个共价键,所以N2中的N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变式探究】(2020•吉林省长春模拟)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
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
金属单质Z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一般条件下都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
B.原子半径大小:X<Y,Z>W
C.化合物Z2Y和ZWY3都只存在离子键
D.Y、W的某些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作水的消毒剂
【答案】D
【解析】结合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及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可知X
为碳元素;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则Y为氧元素;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Z为钠元素;又因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结合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W 为氯元素。
C和O形成的化合物主要为CO、CO2,其中CO不能与NaOH反应,A错误;原子半径:C>O,Na>Cl,
B错误;化合物Na2O中只存在离子键,而化合物NaClO3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C错误;O3、Cl2、ClO2等均可用作水的消毒剂,D正确。
高频考点六化学键类型的判断
例6. (2018·全国卷II)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答案】A
【解析】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W是N,X是O;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因此Y只能是第三周期,所以Y是Na;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个,Z是Cl,结合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的性质解答。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W、X、Y和Z分别是N、O、Na、Cl。
氧元素与其N、Na、Cl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例如NO、NO2、Na2O、Na2O2、Cl2O7、ClO2等,A正确;过氧化钠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B错误;N、O、Na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均是10电子,氯离子是18电子微粒,C错误;亚硝酸为弱酸,D错误。
【变式探究】(2020•山西大学附中模拟)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
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
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一般条件下都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
B.原子半径大小:X<Y,Z>W
C.化合物Z2Y和ZWY3都只存在离子键
D.Y、W的某些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作水的消毒剂
【答案】D
【解析】结合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及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可知X为碳元素;X、Y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则Y为氧元素;金属单质Z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Z为钠元素;又因W-的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结合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W为氯元素。
C和O形成的化合物主要为CO、CO2,其中CO不能与NaOH反应,A错误;原
子半径:C>O,Na>Cl,B错误;化合物Na2O中只存在离子键,而化合物NaClO3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C 错误;O3、Cl2、ClO2等均可用作水的消毒剂,D正确。
高频考点七化学键与化合物类别的关系
例7.(2018·全国卷Ⅰ)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与Y同族;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答案】B
【解析】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能腐蚀玻璃的是HF,W原子序数小于Z,则W为F元素,W与Y同族且原子序数都不大于20,则Y为Cl元素,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则X为Na元素、Z为Ca元素,或者X 为Mg元素、Z为K元素。
常温下Na或Mg单质都是固态,A错误;Z的氢化物是KH或CaH2,二者都是离子化合物,B正确;Y、Z形成的化合物是KCl或CaCl2,为强酸强碱盐,其水溶液呈中性,C错误;W、Y的最高价分别是0、+7价,F元素非金属性最强,没有正化合价,D错误。
【变式探究】(2020·河北承德一中模拟)下列关于化学键和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键的形成一定伴随着电子的得失
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阳离子
【答案】D
【解析】离子键的形成有电子的得失,共价键的形成是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偏移,而没有得失,A项错误;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有可能是共价化合物,如AlCl3,B项错误;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NH4Cl,C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