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溶解平衡及配位平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Ks 沉淀析出,或沉淀溶解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0
2. 溶度积规则的应用
?沉淀的生成
沉淀生成的条件: Q > Ks
例:废水中Cr3+的浓度为 0.010 mol·dm-3, 加入
固体NaOH使之生成Cr(OH)3 沉淀, 设加入固体 NaOH后溶液体积不变,计算:
1) 开始生成沉淀时,溶液OH-离子的最低浓度;
AB型难溶物质,如AgCl, CaCO3, BaSO4等,
CaCO3(s) = Ca2+(aq) + CO32-(aq)
平衡浓度/mol·dm-3
s
s
首页
Ks (CaCO3) = s2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4
溶度积 CaCO3
Ks
8.7×10-9
s
9.4×10-5
AgCl 1.56×10-10 1.25×10-5
? 工业上生产 Al2O3 的过程
Al3+ + OHˉ→ Al(OH)3 → Al2O3 加入适当过量的沉淀剂Ca(OH)2,可以使溶液中Al3+沉淀完全。
? 铅用作阳极材料
又如,在硫酸或硫酸盐介质中进行电镀或其他电化学 处理时,常可以用廉价的铅电极取代昂贵的铂电极用 作阳极材料。就是由于存在大量的硫酸根离子,因同 离子效应使得铅电极表面的硫酸铅极难溶解。
Cu2+ + 4NH3 +
Na2S→ Na+ + S2- → CuS↓
? 降低配体的浓度
[Cu(NH3)4]2+
Cu2++4NH3 +
HCl→ Cl- + H+ = NH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3
下一页
末页
17
1. 配离子的组成
? 形成体
拿出空轨道
内界中占据中心离子位置的正离子或原子。
? 配位体
拿出孤对电子
与中心离子结合的中性分子或简单负离子 。
如[Cu(NH3)4]2+:Cu2+为中心离子, NH3为配体, 4为 配位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8
2、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原则: (1)从后向前 (2)中心离子的价态要表示出来 (3)中心离子(原子)与配体间用“合”连接 (4)配体的名称、数目要表示出来 (5)外界离子的名称数目 (6)配体先阴后中,先简单后复杂,先无机后有机
Kf
?
{c(Cu(NH
3
)
2? 4
}
{c(Cu 2? )}{c(NH3 )}4
K稳 ? 1 / K不稳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2
3. 配离子解离平衡的移动
加入可以与配离子中的中心离子或配体生成更难解离的化合 物降低溶液中中心离子或配体的浓度,使配离子不断解离。
? 降低中心离子的浓度
[Cu(NH3)4]2+
Ag2CrO4 9×10-12 1.31×10-4
关系式 s ? Ks
s ? Ks
s ? 3 Ks / 4
结论: 对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可用溶度积
Ks的大小来比较溶解度s的大小。但不同类型
的难溶电解质则不宜直接用溶度积Ks的大小
来比较溶解度s的大小。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5
例3.8:计算BaSO4在0.100 mol·dm-3 Na2SO4 溶液中的溶解度,并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
2) 若要使Cr3+的浓度小于4.0mg·dm-3(7.7×10-5
mol·dm-3)以达到排放标准,此时溶液的pH最小应
为多少?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1
解:1) Cr(OH)3(s) = Cr3+(aq) + 3OHˉ(aq) 要生成沉淀时, Q > Ks,设c(OHˉ) = x c(Cr3+)·c(OHˉ)3 = 0.010x 3 > 6.3 ×10-31 ,得 x > 4.0×10-10 mol·dm-3
例: K2[HgI4]
四碘合汞(Ⅱ)酸钾
[Cu(NH3)4]SO4
硫酸四氨合铜( Ⅱ)
[Co(NH3)3(H2O)Cl2]Cl
氯化二氯.一水.三氨合钴(Ⅲ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9
配盐在水中可完全解离:如
Cu(NH
3)4]SO4
→
[Cu(NH
3)4]2++SO
24
配离子类似于弱电解质,是难解离的物质,在水
BaSO4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 somol·dm-3
so = Ks=1.04 ×10-5 溶解度降低了约 104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7
3. 同离子效应
在难溶电解质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与难 溶物组成中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使难溶电解 质的溶解度降低的现象称为同离子效应。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8
同离子效应的应用
3.2 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
学习要求
? 掌握沉淀与溶解平衡、溶度积规则及其有关计算;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
一、溶度积
在一定温度下,溶解与结晶速率相等时, 便建立了固体和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动态平衡, 称为多相离子平衡或溶解平衡:
CaCO3(s) = Ca2+(aq) + CO32-(aq)
1、溶度积常数表达式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5
沉淀转化的应用
废水处理
含Hg2+废水可以用硫化物进行处理,但若用易溶硫 化物如 Na2S等进行处理时,处理后的水中存在大量 的硫离子,造成新的污染。利用沉淀转化的方法, 如用 FeS处理含 Hg2+废水,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FeS(s) + Hg 2+(aq) = HgS(s) + Fe 2+(aq), K ? =7.9 ? 1033 因过量的 FeS不溶于水,可以过滤除去。
? 利用络合(配位)反应 AgCl(s) + NH3 → [Ag(NH3)2]+ + Clˉ c(Ag+)下降,使得Q<Ks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4
?沉淀的转化
一种沉淀向另一种更难溶的沉淀转化的过 程称为沉淀的转化,如:
PbCl2 + 2Iˉ = PbI2↓+ 2Clˉ
白
黄
Ks(PbCl2) = 1.6×10-5 Ks(PbI2) = 1.39×10-8
2) 7.7×10-5x3 ? 6.3×10-31, 解得 x ? 2.0×10-9 mol·dm-3 pOH = –lg c(OHˉ) < 8.7,即pH ≧ 14 – 8.7 = 5.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末页
12
?沉淀的溶解
沉淀溶解的条件:Q<Ks
? 利用酸碱反应
CaCO3(s)
→
Ca2+
+
CO
Ks ? c(Ca2?)?c(CO32?)/(c )2
简写为:
Ks
?
c(Ca
2?
)
?c
(CO
2? 3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
溶度积只受温度影响,其值越大,难溶物的溶 解能力越强。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3
2、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关系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和溶解度都表示其
溶解能力的大小。
若溶解度以s mol·dm-3表示
溶液中仅少量解离,并存在着解离平衡。
[Cu(NH 3)4]2+
Cu 2+ + 4NH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0
3、配离子的解离平衡常数
[Cu(NH3)4]2+配离子总的解离平衡可简单表示
为:
[Cu(NH 3)4]2+
Cu2+ + 4NH3
其总的解离常数 K不稳
K不稳 ?
{c(Cu2? )/ c }{c(NH3)/ c c{Cu(NH3)4}2? / c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6
五、 配离子的解离平衡
配离子和配位化合物 配离子:由中心离子或中心原子和若干个中性分子或 它种离子(称为配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而成的复杂 离子(络离子),如 [Cu(NH3)4]2+、Ag(NH3)2]+。
配位化合物:含有配离子的化合物,如 Cu(NH3)4]SO4。
首页
上一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9
二、 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1. 溶度积规则
AnBm(s) = nAm+(aq) + mBn-(aq) Q为任意状态下有关离子浓度的乘积即浓度商.
QJ ? c(Am? )n ?c(Bn?)m
Q
由热力学等温方程 ? rGm ? RT ln K
知:
Q >Ks 有沉淀析出直至达饱和
Q = Ks 溶解达平衡,饱和溶液 溶度积规则
}4
?
4.78?10?14
当忽略浓度量纲时,可简化为:
K不稳
?
c(Cu2? ){c(NH3)}4
c{Cu(NH3
)
2? 4
}
?
4.78? 10?1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1
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对于同一类型的配离子, K不稳越大,配离子越易解 离即越不稳定 。
配离子的稳定性可以用稳定常数 K稳表示
显然,
较。Ks (BaSO4) =1.08×10-10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6
解:设s mol·dm-3为BaSO4在0.1 mol·dm-3 Na2SO4溶液中的溶解度
BaSO4(s) = Ba2+ + SO42平衡浓度/mol·dm-3 s s + 0.1
Ks = s (s + 0.1) ? 0.1s = 1.08×10-10 解得:s =1.08×10-9
23
H+
H2O + CO 2↑
c(CO32-)下降, Q<Ks, CaCO3溶解。
部分金属硫化物 FeS、ZnS、MnS、NiS等能溶于稀酸,
FeS + 2H + ? Fe2+ + H2S↑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3
?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
另有一些金属硫化物如 Ag2S、CuS、PbS等,其 Ks 太小,不溶于非氧化性酸,但可加入氧化性酸,极 大地降低了 S2ˉ离子的浓度,使之溶解。 3PbS+8HNO 3(稀)= 3Pb(NO 3)2 +3S↓+2NO↑+4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