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嘉琳弘扬国医之精粹 造福万千家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从懵懂跟师学徒,到享誉中外的一代国医名师;从启古纳今、钻研学术、治病救人,到奖掖后学、提携晚进、培育新人,何嘉琳致力于祖国的医疗事业,希望中医妇科得以传承与发展。

70年前,何嘉琳的父亲何少山——全国国家级名老中医、江南“何氏妇科”第三代传人,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杭州第一批农工党党员。

“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

”何嘉琳始终不曾忘记,在她加入农工党时,父亲对她的殷切嘱咐。

启古纳今 仁心仁术
说起杭州石牌楼的“何氏妇科”,老一辈杭州人都知道,那是何嘉琳曾祖父何九香开创的。

现如今,“何氏妇科”已在妇科病诊疗方面,从清末至今搭了160多年的脉。

1944年,何嘉琳出生在这样一个中医世家。

作为浙江何氏妇科第四代代表性传人,何嘉琳先师从父亲何少山,后又师承伯父何子淮,尽得二老真传。

从医56年来,她一直辛勤耕耘在妇科临床第一线,集何氏妇科大成,推崇仲景,博采众长,
何嘉琳:弘扬国医之精粹 造福万千家庭
农工党杭州市委会
只为可以更好地为现代女性服务。

在学术思想上,何嘉琳力主“整体气化,三因治宜;阴血为本,阳气为重;重视奇经,冲任损伤;肝肾为要,共为先天;重视后天,固护脾胃”。

在治疗法则上,坚持传承与创新并行,积极传承何氏妇科确有疗效的法则,又完善充实何氏多种独具特色的治疗大法,后又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创新提出了新的治疗法则,临床疗效显著,推动了何氏妇科的学术发展。

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由于阴道炎发病率很高,大多数女性朋友都碰到过,有的甚至反复多次发作,这对女性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

为此,90年代初期,何嘉琳主持《妇洁净洗剂治疗阴道炎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课题研究,对阴道炎的防治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和工作节奏的改变,女性卵巢功能受损问题较为严重,反复性流产、不孕不育等问题接踵而至。

为了能让每一户家庭都能拥有梦寐以求的健康宝宝,她又潜心研究,主持课题《育麟方加减对卵巢储备功能的临床及作用机制研究》,2017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同时,作为杭州市中医院的学科带头人,何
嘉琳积极探索引领中医妇科快速发展。

自1988年创全国之先河,医院开设具有中医特色的妇科病房,创立“能中不西,衷中参西”的科训,床位从最初的20张扩展至100余张,学科综合实力走在全国同行前列。

在何嘉琳心中,“何氏妇科”能得到如此发展,得益于国家一直给予的支持与培养。

身为一名中医,何嘉琳深知中医药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精神价值,推进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对于提高国家软实力以及国际影响力,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为中医“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2018年,在杭州市中医院党委的高度重视下,“何氏妇科”在罗马建立了工作站,时任医院党委书记杨勇亲赴罗马参加了工作室的授牌仪式。

自此,“何氏妇科”开始走向世界,只为更好地造福全人类的健康福祉。

奖掖后学 发扬光大
作为杭州市中医院终身学术导师,何嘉琳认为,中医药事业要发展,就要传承,而这不仅需要传承医术之“精”,更需要传承医道之“诚”。

何嘉琳始终坚持每周两天出诊。

她还坚持参加妇科病房疑难病的会诊。

一位患者结婚10年未孕,看遍了中西医,做遍了各项检查,在各种辅助生殖技术失败绝望之际,何嘉琳帮助她,让她不要放弃希望。

经过调治,该患者成功受孕,并写了一封感谢信:“何老医术高超,她是我家的送子观音,何老医德好,能够在何老这里看病,心里满满的都是安全感,看病变成了一种享受”。

在那一刻,何嘉琳觉得,她所做的一切,一日复一日的坚守都是值得的。

自2003年被遴选为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起,何嘉琳将工作重心渐渐放到了栽桃育李上。

如今,她仍带教着2位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和多位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优才研修人员及第六批继承人游学者。

她对弟子的要求有三点:真正热爱中医、勤奋肯学、有悟性。

至于姓不姓何,不是问题。

因此,她的学生几乎都是外姓弟子,不囿于本院、本省,而是桃李天下,其中十余人已被遴选为国家、省、市、区县的名中医,大部分学生都有传承有发扬,在各自领域有所建树,成为当地的中医名家。

目前,传承工作室的老中青人才梯队合理,杭州市中医院妇科也已形成一支热爱中医、术业精湛、口碑优良的何氏流派传承团队,这个队伍团结奋进、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为国内学术流派传承队伍中的佼佼者,被同行称誉。

而何嘉琳本人,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1998年,她被评为浙江省名中医;2000年,被杭州市中医院聘为院最高学术委员会主任导师至今;2003年、2008年和2017年3次被遴选为全国第三、第四、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因为贡献突出,于1998年和2000年两次被评为杭州市三八红旗手,是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最美中医,杭州市首届优秀医师。

2018年,何嘉琳被评为第六届最美杭州人。

2019年年初,又被授予浙江省“国医名师”称号。

缘起父辈 主动担当
“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

”这是加入农工党时,父亲何少山对何嘉琳说的话。

其实打小,她就知道父亲是一名光荣的农工党党员,他也一直身体力行,来阐述着这段话背后的意义。

小时候,何嘉琳爱听父亲讲故事。

父亲告诉她,其实早年他并未从医,而是读于上海大同大学化工专业。

然而在30年代的旧中国,“工业救国”的梦想终究是一场空,与此同时他看到广大贫苦百姓缺医少药,饱受疾病的煎熬,便毅然弃工从医,回到祖父身边从头开始学中医。

解放初期,父亲成为一名农工党党员,当时坐堂于“何九香女科诊所”。

当时,他和伯父何子淮响应党中央提出的“联合起来,振兴中医”的
号召,投身杭州市中医院的建设。

为了解决中医院初创时期的困难,父亲还把自家石牌楼诊所的诊疗设备、中药配方部等全部无偿捐献给医院。

1953年又向国家捐献何氏秘方“定呕饮”,获政府嘉奖。

父亲对医疗事业的忠诚和对人民群众的大爱,一直影响着何嘉琳。

1985年,何嘉琳跟随父亲步伐,成为一名农工党党员,20世纪90年代初,何嘉琳当选成为农工党杭州市中医院支部主委。

她牢记农工党党员肩负的责任,积极参政议政、履职建言。

21世纪初,慢性疾病高发、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渐渐凸显,医疗费用支出偏高、百姓看不起病的现象依然存在,为积极响应国家“少花钱多办事,大力推广健康教育,防病于未然”的医疗改革政策,何嘉琳与支部成员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研究,形成《推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程,进一步减轻医疗负担》调研报告,为提升公众健康意识和健康素质,预防和减少疾病,降低医疗费用提供了一套探索和实践方案;看到民营医院面临着受各种因素制约的困境,为了推动民营医院健康发展,她与支部成员通过实地了解、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杭州市民营医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作为农工党杭州中医院支部老主任,她经常对党员们说,“医生给患者开出的第一张处方应该是关爱”“无论做什么,我们都应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应放在第一位”。

何嘉琳积极组织支部党员坚持每年开展下乡义诊活动,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偏远山区的人们带去优质医疗资源。

现在,何嘉琳她仍然倾力支持支部对新疆阿克苏、贵州黔东、浙江永康等地中医院开展的帮扶计划,助力提升当地的医疗服务水平。

医者,生而为人,生而为众人。

悬壶济世,医者仁心,何嘉琳表示,她将为之奋斗终生。

责任编辑 陈晔
尽责履职服务基层 彰显医者仁心——记泸州农工党党员谢林林
贾同娇 曾曼姝
他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最年轻的中医专家,中医推拿杰出人才、四川省中医药工作先进个人、泸州市十佳助残先进个人,他是泸州市政协委员、青联常委,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经典中医诊疗中心科主任。

他刻苦钻研,着手成春。

他履职尽责,热心公益。

他就是泸州市农工党党员谢林林。

锥心之痛,立志学医刻苦钻研
在谢林林 9 岁的时候,母亲因患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而撒手人寰。

失去母亲的锥心之痛,让他立志学医,希望用医术救治像母亲那样需要帮助的人。

高考时,谢林林毅然选择医学专业,报考了泸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

大学五年期间,谢林林除了完成规定的课程外,还潜心中医理论的学习,抓住一切机会学习针灸、推拿技艺,尤其是认穴、点穴,并实践运用传统中医技艺解决临床问题。

毕业分配时,很多同学选择到中心大城市、沿海大医院继续进修,或是进入条件比较好的市级以上医院就业,而谢林林却报名参加西部志愿者,到九寨沟彰扎镇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