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全国版)第七章第二节 中和反应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课堂检测
1.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难溶解于水的胆汁酸(一种酸)而变苦,要减少
这种苦味,用来洗涤的最佳物质是( ) A、水 B、食盐 C、纯碱
D、食醋
2.下列反应,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
A、铁与硫酸铜溶液
B、氢氧化铜与稀盐酸
C、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 D、铁与稀盐酸
实验内容
【实验 4】用玻璃棒蘸取实 验 2 所得溶液,放在酒精 灯火焰上蒸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结论
【结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______和______,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
1.定义:

作用生成

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思考】中和反应是不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呢?前面我们学过的基本反 应类型有哪些?举例说明。 【自学】阅读课本,并交流讨论以下问题。
“化学”)性质作出的判断。
(2)他另取少量此液体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为_______色,要使其变为蓝
色,可向其中加入__ __ (填编号) a、食盐 b、熟石灰 c、白酒 d、

5 从水、氢氧化钠溶液、 稀盐酸、 酚酞溶液中选择填空: 在一张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干燥的滤纸上,依次喷洒 A、B、C 三种无色液体。喷洒 A 时,
中和反应导学案
学习过程


【学习目标】 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会正确书写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利用中和反
应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导学过程
实验探究】 探究活动一: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 【讨论】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 1】取一支试管加 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再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 现象。
现象: ___________ _____
能否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_____
【实验 2】
1.取一支试管加入
1. 滴 入 1.氢氧化钠溶液呈_____性。
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并滴 无色酚酞后,
入几滴无色酚酞,
溶 液 变 成 2.溶液由_____性,变成了_____性。
2. 逐 滴 滴 入 稀 盐 ____色,
酸,并不断振荡试管直
至试管中溶液刚好变成
无色,停止滴加稀盐酸, 2. 此 时
溶 液 是 ____
色,
1.在【实验 2】中溶液的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2.在该反应中加入酚酞试液的作用是什么? 3.在【实验 2】中当溶液刚好变成无色时溶液呈什么性?盐酸为什么逐滴 滴入? 探究活动二: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产物
3.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①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小强在厨房里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液体。
(1)他闻了闻,初步判断为白醋,小强是利用白醋的__________(填“物理”、
滤纸上无明显变化,喷洒 B 时,滤纸上出现一只红色小猫,最后喷酒 C 时, 小猫逐渐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滤纸上的小猫可能是用
画的,无色液体 A 是

B是
,C 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