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年级(下)期末
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2分)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①葡萄榨汁②葡萄酿酒③用土烧制瓷器④用土堆成土丘⑤稻草造纸⑥
用纸制作风筝⑦头发剪断⑧头发长长.
A.②③⑤⑧B.②③⑤⑥C.①③⑤⑥D.①③⑤⑧2.(2分)“原子”一词在希腊文中的含义是“不可再分”。

对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非常微小的实心球体
C.原子核在化学变化中不发生变化
D.原子只是假想的一种粒子,根本不存在
3.(2分)如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同是下面哪一个化学符号()
A.KCl B.O2C.H2O D.HCHO
4.(2分)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用X来生成该阻燃剂的化学方程式为:X+2H2O2═Sb2O5+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
A.SbO2B.Sb2O3C.HSbO3D.H3SbO4
5.(2分)空气是一种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性质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铜丝换成木炭
C.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6.(2分)下列实验方法中正确的是()
A.除去木炭中的铁粉﹣过滤
B.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氧气﹣将灼热的铁丝伸入混合气体中
C.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吸附
D.用海水制得蒸馏水﹣蒸馏
7.(2分)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灾害,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A.使用蜡烛时不慎使书本着火,用湿布盖灭
B.实验时,把没有用完的白磷丢进垃圾筐里
C.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D.高楼着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撤离
8.(2分)燃烧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变化,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B.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发生爆炸
C.燃烧一定有火焰
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一定可以灭火
9.(2分)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撒进云层,很快变成气体,并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的温度下降,云层中的水蒸气就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降水.当飞机将干冰撒进云层后,云层中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A.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B.水分子运动速率
C.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D.水分子间的间隔
10.(2分)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图中的该物质燃烧最旺的点是()
A.a B.b C.c D.d
二、填空与简答(共6小题,满分44分)
11.(5分)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氮气锌硫酸钾氢氧化铜硝酸银.12.(7分)从化学的角度看水
水对我们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
(1)冬季家中通了暖气,致使室内空气比较干燥,因此许多家庭使用了加湿器.加湿器是在通电的条件下将水加热至沸点,产生水蒸气释放到空气中,以增加空气的湿度.但有报道说“加湿器里加自来水,PM2.5浓度升高三成”.
①你认为导致PM2.5浓度升高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编号).
A.室内空气水蒸气的含量过大
B.在加热过程中部分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排放到空气中
C.水蒸气冷凝成小水滴分散在空气中
D.水中的矿物质在蒸发时结晶后随水蒸气排放到空气中
②使用加湿器时,为避免PM2.5浓度升高,你的建议是.
(2)温泉水中通常含有某种元素,对皮肤病具有一定的疗效.图中,甲是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乙是该元素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①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
②图乙所示的粒子符号是,其中x的值为;
③该元素组成的一种大气污染物的化学式为.
13.(10分)物质变化的奥秘
现有下列变化:①食品变质②镁在空气中燃烧③氮气液化④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⑤煤炭液化⑥动植物呼吸⑦植物的光合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
写出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并表明所属基本反应类型:
②,反应类型.④,反应类
型.
反应④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
(2)现有下列选项:a.原子数目b.原子种类c.分子数目d.分子的种类e.元素种类f.元素化合价g.物质种类h.物质的总质量
在变化④中保持不变的是(填序号).
(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若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m2与m1之差表示的质量.
14.(6分)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语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变化.
(1)铁在氧气中燃烧.
(2)实验室制取氧气.
(3)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
(4)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5)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6)酒精(化学式C2H6O)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5.(4分)用科学方法去探究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观察”“比较”
“演绎”“分类”“类比”“抽象”等是我们化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科学方法.
小华在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在他的实验记录里的如下几个陈述中,分别是运用了上述哪一种科学方法?
A.反应物中木炭属于非金属单质,铁丝属于金属单质、蜡烛属于化合物.
B.红热的铁丝伸入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瓶壁上出现黑色固体.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16.(12分)探究气体的性质、制取
(1)对比实验中的变量控制
在一次实验课上,同学们用相同质地的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小明发现相邻小组气体产生的速率比自己小组的快.
【提出问题】影响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速率的因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①所用稀盐酸的浓度;②温度;③.
【收集证据】验证猜想与假设①是否成立.
设计实验(仪器任选):室温下,分别取相同质量、的大理石于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的稀盐酸,观察,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
(2)检验气体的性质
①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质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
振荡,观察到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②取3ml①中的液体倒入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振荡,观察到溶液的颜色变化
是,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能力迁移
①写出仪器的名称:a.
②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时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硫化氢应选
择.
三、计算(共1小题,满分6分)
17.(6分)为测定某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称取10g大理石样品于烧杯中,加入50g稀盐酸(盐酸稍过量,且不与大理石中的杂质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56.7g.请计算10g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年级(下)
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2分)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①葡萄榨汁②葡萄酿酒③用土烧制瓷器④用土堆成土丘⑤稻草造纸⑥
用纸制作风筝⑦头发剪断⑧头发长长.
A.②③⑤⑧B.②③⑤⑥C.①③⑤⑥D.①③⑤⑧
【解答】解:②葡萄酿酒③用土烧制瓷器⑤稻草造纸⑧头发长长等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

①葡萄榨汁④用土堆成土丘⑥用纸制作风筝⑦头发剪断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
物理变化。

故选:A。

2.(2分)“原子”一词在希腊文中的含义是“不可再分”。

对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非常微小的实心球体
C.原子核在化学变化中不发生变化
D.原子只是假想的一种粒子,根本不存在
【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这三种微粒不能比较大小,故A错;
B、原子不是实心球体,故B错;
C、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
种类不变,所以原子核也是不变的,故C正确;
D、原子是确实存在的粒子,故D错。

故选:C。

3.(2分)如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同是下面哪一个化学符号()
A.KCl B.O2C.H2O D.HCHO
【解答】解:根据题意,该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A.该符号不能表示一个分子,故错误;
B.该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错误;
C.H2O由两种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故正确;
D.该物质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故选:C。

4.(2分)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用X来生成该阻燃剂的化学方程式为:X+2H2O2═Sb2O5+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
A.SbO2B.Sb2O3C.HSbO3D.H3SbO4
【解答】解:从X+2H2O2=Sb2O5+2H2O看,反应前有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Sb原子、4个H原子、7个O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在X中含有2个Sb原子、3个O原子,即其化学式为:Sb2O3。

故选:B。

5.(2分)空气是一种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性质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铜丝换成木炭
C.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解答】解: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故A 错;
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不能将铜丝换成木炭,因为木炭燃烧生成气体二氧化碳,
瓶内气体压强基本保持不变,故B错
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做食品防腐的保护气和防腐剂,故C正确;
D、氧气不具有可燃性,具有助燃性,故D错。

故选:C。

6.(2分)下列实验方法中正确的是()
A.除去木炭中的铁粉﹣过滤
B.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氧气﹣将灼热的铁丝伸入混合气体中
C.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吸附
D.用海水制得蒸馏水﹣蒸馏
【解答】解:A、因为木条和铁粉都不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木炭中的铁粉,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B、灼热的铁丝能和纯净的氧气反应,而在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氧气中灼热的铁丝不能和氧
气反应,不能用将灼热的铁丝伸入混合气体中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氧气,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C、活性炭等吸附剂不能吸附硬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通过吸附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D、蒸馏海水时可以得到蒸馏水,该选项方法正确。

故选:D。

7.(2分)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灾害,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A.使用蜡烛时不慎使书本着火,用湿布盖灭
B.实验时,把没有用完的白磷丢进垃圾筐里
C.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D.高楼着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撤离
【解答】解:A、使用蜡烛时不慎使书本着火,应用湿布盖住,可以使书本隔绝氧气而熄灭,故做法合理。

B、实验时,应把没有用完的白磷放到指定的容器里,不应丢进垃圾筐里,故做法不合理。

C、厨房燃气具有可燃性,漏气时要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降低其浓度,千万不能见明火,
故做法合理。

D、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的功能,可防止吸入有毒气体或烟尘,因此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有毒气体的密度受热会变小,会聚集在上方,因此蹲下靠近地面,故做法合理。

故选:B。

8.(2分)燃烧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变化,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B.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可能会发生爆炸
C.燃烧一定有火焰
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一定可以灭火
【解答】解:A、物质跟氧气也可能发生缓慢氧化,如铁的生锈,故选项说法错误;
B、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应该还产生大量的热或气,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C、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如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没有火焰产生,故选项说法错
误;
D、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才能灭火,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9.(2分)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撒进云层,很快变成气体,并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的温度下降,云层中的水蒸气就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降水.当飞机将干冰撒进云层后,云层中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A.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B.水分子运动速率
C.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D.水分子间的间隔
【解答】解: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固体变成气体叫升华。

由固态变为气态,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二氧化碳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干冰升华时需要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使水蒸气遇冷冷凝成水滴,水分子之间间隔变小。

故选:A。

10.(2分)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图中的该物质燃烧最旺的点是()
A.a B.b C.c D.d
【解答】解:A、a点的温度虽然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但氧气的浓度较低,能燃烧,也不会太旺。

B、b点的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并且氧气的浓度较大,燃烧较旺。

C、c点的温度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是不能燃烧。

D、d点的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并且氧气的浓度最大,燃烧最旺。

故图中的该物质燃烧最旺的点是d。

故选:D。

二、填空与简答(共6小题,满分44分)
11.(5分)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氮气N2锌Zn硫酸钾K2SO4氢氧化铜Cu(OH)2硝酸银AgNO3.
【解答】解:氮气是一种双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化学式为N2;
锌是一种金属单质,其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为Zn;
硫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硫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K2SO4;
氢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Cu(OH)2;
硝酸银中,银元素显+1价,硝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AgNO3.
故答案为:N2;Zn;K2SO4;Cu(OH)2;AgNO3.
12.(7分)从化学的角度看水
水对我们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
(1)冬季家中通了暖气,致使室内空气比较干燥,因此许多家庭使用了加湿器.加湿器是在通电的条件下将水加热至沸点,产生水蒸气释放到空气中,以增加空气的湿度.但有报道说“加湿器里加自来水,PM2.5浓度升高三成”.
①你认为导致PM2.5浓度升高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编号)D.
A.室内空气水蒸气的含量过大
B.在加热过程中部分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排放到空气中
C.水蒸气冷凝成小水滴分散在空气中
D.水中的矿物质在蒸发时结晶后随水蒸气排放到空气中
②使用加湿器时,为避免PM2.5浓度升高,你的建议是在加湿器中加入纯水或使用蒸馏
水.
(2)温泉水中通常含有某种元素,对皮肤病具有一定的疗效.图中,甲是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乙是该元素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①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16;
②图乙所示的粒子符号是S2﹣,其中x的值为16;
③该元素组成的一种大气污染物的化学式为SO2.
【解答】解:(1)①空气的污染导致PM2.5浓度升高.所以:
A.室内空气水蒸气的含量过大,不是导致PM2.5浓度升高的原因,错误;
B.在加热过程中部分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排放到空气中,不是导致PM2.5浓度升高的原因,错误;
C.水蒸气冷凝成小水滴分散在空气中,不是导致PM2.5浓度升高的原因,错误;
D.水中的矿物质在蒸发时结晶后随水蒸气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PM2.5浓度升高,正确;
②因为水中的矿物质在蒸发时结晶后随水蒸气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PM2.5浓度升高,所
以在加湿器中加入纯水或使用蒸馏水,可降低PM2.5浓度.
故答案为:①D;②在加湿器中加入纯水或使用蒸馏水.
(2)①由题目中的图可知原子序数为16;再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16,;由图可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
②由分析可知,图乙所示粒子的符号为阴离子,得2个电子,带2个负电荷,故可书写其
化学符号S2﹣.x的值是16.
③该元素组成的一种大气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化学式是SO2.
故答案为:①32.06 16 ②S2﹣16 ③SO2.
13.(10分)物质变化的奥秘
现有下列变化:①食品变质②镁在空气中燃烧③氮气液化④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⑤煤炭液化⑥动植物呼吸⑦植物的光合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①②④⑤⑥⑦.
写出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并表明所属基本反应类型:
②2Mg+O22MgO,反应类型化合反
应.④2H2O2H2↑+O2↑,反应类型分解反应.
反应④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现有下列选项:a.原子数目b.原子种类c.分子数目d.分子的种类e.元素种类f.元素化合价g.物质种类h.物质的总质量
在变化④中保持不变的是(填序号)abeh.
(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若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m2与m1之差表示O2或氧气的质量.
【解答】解:(1)①食品变质②镁在空气中燃烧④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⑤煤炭液化⑥动植物呼吸⑦植物的光合作用等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镁燃烧生成
氧化镁,反应的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给水通直流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在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而在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0,所以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分子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
而原子的数目、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
(3)镁燃烧生成氧化镁,m2与m1之差表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故填:(1)①②④⑤⑥⑦;2Mg+O22MgO;化合反应;2H2O2H2↑+O2↑;分解反应;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a b e h;(3)O2或氧气.
14.(6分)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语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变化.
(1)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2)实验室制取氧气2H2O22H2O+O2↑(合理即可).
(3)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Mg+2HCl═MgCl2+H2↑.
(4)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Fe2O3+6HCl═2FeCl3+3H2O.
(5)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H4+2O2 CO2+2H2O.
(6)酒精(化学式C2H6O)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2H5OH+3O2 2CO2+3H2O.
【解答】解:(1)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
(2)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合理即可).
(3)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5)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6)酒精(化学式C2H6O)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故答案为:(1)3Fe+2O2Fe3O4;(2)2H2O22H2O+O2↑(合理即可);(3)
Mg+2HCl═MgCl2+H2↑;(4)Fe2O3+6HCl═2FeCl3+3H2O;(5)CH4+2O2
CO2+2H2O;(6)C2H5OH+3O22CO2+3H2O.
15.(4分)用科学方法去探究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观察”“比较”
“演绎”“分类”“类比”“抽象”等是我们化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科学方法.
小华在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在他的实验记录里的如下几个陈述中,分别是运用了上述哪一种科学方法?
A.反应物中木炭属于非金属单质,铁丝属于金属单质、蜡烛属于化合物.分类
B.红热的铁丝伸入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瓶壁上出现黑色固体.观察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比较
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抽象.
【解答】解:A.反应物中木炭属于非金属单质,铁丝属于金属单质、蜡烛属于化合物,运用了分类;
B.红热的铁丝伸入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瓶壁上出现黑色固体.运用了观察;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运用了比较;
D.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运用了抽象.
答案:A.分类;B.观察;C.比较;D.抽象.
16.(12分)探究气体的性质、制取
(1)对比实验中的变量控制
在一次实验课上,同学们用相同质地的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小明发现相邻小组气体产生的速率比自己小组的快.
【提出问题】影响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速率的因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①所用稀盐酸的浓度;②温度;③大理石颗粒大小.
【收集证据】验证猜想与假设①是否成立.
设计实验(仪器任选):室温下,分别取相同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大理石于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或相同质量或等量)、不同浓度的稀盐酸,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或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的体积或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或反应结束所需的时间等),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
(2)检验气体的性质
①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质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
振荡,观察到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能溶于水.
②取3ml①中的液体倒入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振荡,观察到溶液的颜色变化是红
色,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③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2+Ca(OH)2=CaCO3↓+H2O.(3)能力迁移
①写出仪器的名称:a分液漏斗.
②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时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B,收集硫化氢应选择
D.
【解答】(1)【猜想与假设】大理石与盐酸的接触面积也直接影响到了反应速率的快慢,故填:大理石颗粒大小;
【收集证据】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这样做:室温下,分别取相同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大理石于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盐酸,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或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的体积或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或反应结束所需的时间等),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
故填:颗粒大小相同;相同体积(或相同质量或等量);不同浓度;产生气泡的速率(或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的体积或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或反应结束所需的时间等);(2)①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质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填:能溶于水;
②试管中的液体显酸性,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
变红色;故填:红色;CO2+H2O=H2CO3;
③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为:CO2+Ca(OH)2=
CaCO3↓+H2O.
(3)①该仪器是分液漏斗;故填:分液漏斗;
②实验室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发生装置属
于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气体,硫化氢溶于水,不可采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采用D收集,故填:B;D.
三、计算(共1小题,满分6分)
17.(6分)为测定某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称取10g大理石样品于烧杯中,加入50g稀盐酸(盐酸稍过量,且不与大理石中的杂质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56.7g.请计算10g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解答】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0g+50g﹣56.7g=3.3g
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3.3g
x=7.5g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7.5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