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县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沉默寡言(yǎn)欣喜若狂(ruò)
B. 雕梁画栋(diāo)美轮美奂(huàn)
C. 恍若隔世(huǎng)气喘吁吁(xū)
D. 美中不足(zhì)轰轰烈烈(liè)
答案:C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这座大桥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出行条件。
B. 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C. 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集思广益。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答案:B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
A. 优美优雅
B. 坚定坚强
C. 愉快欢乐
D. 高兴快乐
答案:A
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这座山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
B.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C. 她的歌声如夜莺般婉转动听。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答案:B
5.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正确书写的一项是()
A. 欣赏欣喜若狂
B. 领略领略
C. 诚恳诚心
D. 惊讶惊异
答案:C
6. 下列句子中,句式正确的一项是()
A. 你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什么书?
B. 你喜欢看书吗?
C. 你最近看了什么电影?
D. 你喜欢吃什么?
答案:C
7. 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B. 你的学习成绩很好,要继续保持哦。
C. 你这个人太自私了,一点也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D. 你的衣服真好看,是在哪里买的?
答案:B
8.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的歌声如泉水般清澈,如风铃般悦耳,如夜莺般婉转动听。
B. 这座城市既有古老的建筑,又有现代化的高楼。
C.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如鲜花般美丽,如春风般温暖。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答案:A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这朵花在微风中摇曳生姿。
B. 夜晚的星空犹如一张银色的网。
C. 这条小河静静地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D.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答案:C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的笑声如雷鸣般响亮。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C. 他的歌声如夜莺般婉转动听。
D. 这座山高得让人望而生畏。
答案:A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1. 《离骚》的作者是(),《滕王阁序》的作者是()。
答案:《离骚》的作者是屈原,《滕王阁序》的作者是王勃。
12. 《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被称为()。
答案:木石前盟
13.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原因是()。
答案:马谡违背军令,失守街亭。
14.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位。
答案:一百零八位
15.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成为()。
答案:佛祖的弟子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
1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孔子曰:“君子不器。
”何也?器者,各得其用而不能相通。
夫子为《春秋》,乱臣贼子惧。
为其近之也,如疾雷闻耳。
夫子所陈,盖天下之至理也。
(节选自《论语》)
(1)请翻译下列句子:
①夫子为《春秋》,乱臣贼子惧。
②盖天下之至理也。
答案:
①孔子编写《春秋》,让乱臣贼子感到恐惧。
②这是天下最根本的道理。
(2)请解释下列词语:
①器者,各得其用而不能相通。
②盖天下之至理也。
答案:
①器物各有其用途,但不能互相替代。
②这是天下最根本的道理。
17.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问题。
在广袤的田野上,一片金黄的麦浪翻滚,仿佛是金色的海洋。
农民们辛勤地劳作着,他们汗水湿透了衣背,但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答案:田野上的农民辛勤劳作,天空即将下雨。
(2)请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比喻句:“一片金黄的麦浪翻滚,仿佛是金色的海洋。
”这句话通过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麦浪的景象,使读者更能感受到田野的美丽。
18.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请解释下列词语:
①白日
②黄河
③千里目
答案:
①白日:白天
②黄河:黄河
③千里目:极目远眺
(2)请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答案: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鹳雀楼,俯瞰四周美景的情景。
诗人通过描绘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景象,表达了自己胸怀壮志、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
同时,诗中的“更上一层楼”寓意着人生不断进取的精神。
四、作文(60分)
19. 题目:我的梦想
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