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尊师重教的四字成语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尊师重教的四字成语故事
1. 尊师重教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程门立雪
【拼音】:chéng mén lì xuě
【解释】: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成语故事
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

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

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

一会儿,天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为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

2. 有关古代尊师重教的典故
程门立雪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一天他去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睡觉,杨时与同学游酢(音zuò,程门四大弟子之一)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来时,那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子贡尊师相传,孔子有七十二个有名的弟子,子贡便是其中之一.一次,鲁国大夫在人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非常气愤.他当即以房子打比方,说老师的围
墙高十数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是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他还把老师比作太阳和月亮,说孔子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住下,守墓6年.。

3. 尊师重教的典故和成语
一、尊师重教的典故:1、程门立雪宋朝时,杨时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睡着了。

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

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一尺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杨时这种尊敬老师的优良品德,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

“程门立雪”这一典故表达了古代中国尊师重教的教育传统和诚心求学的精神。

2、尊师重道终成大器东汉时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候,看到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容易请到的,但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老师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

”所以他就拜郭林宗为老师,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师。

但是郭林宗体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亲自煮粥给他吃。

当魏昭端着煮好的粥进来的时候,郭林宗便呵责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

这样一连三次,到了第四次,当魏昭再端粥来而又没有不好的脸色时,郭林宗才笑着说:“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终于看到你的真心啦!”于是大喜,将毕生所学的都全部教给了魏昭,而魏昭也终成大器。

3、 *** :老师应上座徐特立是 *** 学生时代的一位老师。

当徐老60华诞时, *** 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表示自己的敬佩之情,信上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你是我30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新中国成立之初,徐特立应 *** 邀请从南方来到北京, *** 在 *** 家中专做了湘笋和青椒等
湖南家乡菜为老师洗尘。

*** 说:“没有好菜吃。

” 徐特立表示“人意好,水也甜”。

上桌时,*** 要徐特立坐上席,徐老说:“您是全国人民的主席,应该坐上席。

” *** 谦让道:“您是主席的老师,更应该坐上席。


硬是让老师坐了上席。

几天后,*** 还把自己的呢大衣给老师,作送别礼。

二、尊师重教的成语:1、一字之师拼音:yī zì zhī shī解释: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之师。

比喻从别人那学到一点东西也是自己的老师。

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译文:郑谷改齐己《早梅》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郑谷看了笑着说:“‘数枝’不能表现出早意来,不如用‘一枝’好。

”齐己惊讶不已,不由得整理三衣,恭恭敬敬地向郑谷拜了一拜。

从此,众多读书人就把郑谷看做齐己的“一字之师”。

用法:作宾语;指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例句:他是文学巨匠,更是我的一字之师。

2、师道尊严拼音:shī dào zūn yán解释:本指为师之道,在于尊重人性,严谨为学,即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后改变其意思,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出处:西汉戴圣编纂《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译文:求学的道理,尊敬老师是最难做到的。

教师受到尊敬,然后知识(学问)才会受到尊重;知识受到尊重,然后民众才懂得敬重学业。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尊师重教。

近义词:师严道尊、尊师重教例句:传承师道尊严,不忘民族初心。

3、尊师重道拼音:zūn shīzhòng dào解释: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

尊敬师长,重视自己的教育事业。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
尊师贵道。

” 译文:臣听说圣明的君主王候,哪个不是尊师重道的。

例句: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扩展资料尊师重教的名言:1、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2、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3、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朱舜水集•劝兴》译文:重视教育是建国的根本,培养人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

4、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汉)王符《潜夫论•赞学》译文:人不能没有老师指导学习。

就:靠近。

5、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唐〕韩愈《师说》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怎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疑问不向老师请教,最后还是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4. 求尊师重教的成语故事
悔人不倦废寝忘食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尽心尽力一丝不苟文思敏捷聪明过人青出于蓝一鸣惊人桃李争妍后继有人默默无闻孜孜不倦德才兼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和蔼可亲无微不至勤勤恳恳良师益友桃李芬芳教导有方辛勤劳碌教无常师良师益友能者为师青出于蓝师道尊严研桑心计一字之师尊师重道春风化雨呕心沥血蜡炬成灰泪始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桃李满天下桃李满门先圣先师良工心苦门墙桃李良师出高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桃李天下、师恩似海、诲人不倦,良师益友。

5. 关于“尊师重道”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关于“尊师重道”的四字成语:
1、【成语】:尊师重道
【拼音】:zūn shī zhòng dào
【解释】: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

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敬道。


【示例】:中国社会是~的,每家的祖先堂上都供有‘天地君亲师’的香位牌。

郭沫若《洪波曲》第11章
2、【成语】:程门立雪
【拼音】:chéng mén lì xuě
【解释】:旧指学生恭敬受教。

比喻尊师。

【出处】:《宋史·道学传二·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举例造句】:程门立雪的故事提醒我们要尊师重教。

3、【成语】:尊师贵道
【拼音】:zūn shī guì dào
【解释】:尊敬师长,尊重其所传之道。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举例造句】:我们要尊师贵道,谦虚谨慎。

4、【成语】:百世之师
【拼音】:bǎi shì zhī shī
【解释】: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举例造句】:卓为百世之师;杰作雄辞,散落四夷之远。

宋·陆游《贺薛安抚兼制置启》
5、【成语】:恩同父母
【拼音】:ēn tóng fù mǔ
【解释】:恩:恩惠;同:如同。

待人的好处、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

【出处】:唐·陈子昂《为张著作谢父官表》:“伏惟神皇陛下,恩同父母,矜照恳诚,信其赤心,实有馨竭。


【举例造句】:某等众人,正欲如此,与国家出力,建功立业,以为忠臣。

今得太尉恩相,力赐保奏,恩同父母。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三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