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沙河水库为主体的天目湖景区水源保护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沙河水库为主体的天目湖景区水源保护策略研究
摘要:溧阳市天目湖旅游度假景区闻名全国,然而随着天目湖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等问题,沙河水库的水质已经出现轻度富营养化情况。

文章从沙河水库基本情况入手,并且分析其上游河道及周边水环境、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状,逐步探讨沙河水库水资源保护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其后通过SWOT分析模型主分析,明确沙河水库水资源保护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沙河水库水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具有一定参考意见的治理对策。

一、沙河水库概况
沙河水库位于溧阳市南部低山丘陵区,属太湖流域南溪水系,是一座以防洪、供水、灌溉为主,结合涵养水源、生态保护,兼顾水产养殖的大(2)型水库。

沙河水库集水面积148.5km2,限制水位21.00m,总库容1.09亿m3。

水库水体营养情况如下:
五、沙河水库水资源保护策略
1.水库资源保护
(1)加强涉库“三乱”整治。

已河长制为依托,强化涉库违法行为执法持续进行,严格防止发生新的违法行为。

全面、及时、快速整治涉库“三乱”违法行为。

(2)妥善处理历史占用问题。

对沙河水库管理范围历史占用问题,天目湖管委会应加强对于上述历史占用方的监管。

2.农业面源污染及水土流失防治
(1)退耕还林。

以及入库河道沿线两侧和第一山脊线范围内,开展退耕还林工作,增加库区园林面积。

(2)临湖面茶园、林地(林产)流转。

对沙河水库临湖面茶园、林地进行土地流转,严控土地流转,杜绝毁林种茶现象发生。

(3)农业面源污染拦截。

利用沟、塘、窖等配置水生植物群落、格栅和透水坝,建设生态沟渠、污水净化塘、地表径流集蓄池等,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4)推广有机化肥。

严格控制使用化肥和农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鼓励施用有机肥和缓释肥。

3.生活污染防治
(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同步建立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保障机制。

(2)农庄、农家乐污水处理。

所有农家乐进行生活污水收集和集中处
理。

(3)镇村生活垃圾处理。

统筹推进镇村生活垃圾回收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处理和运转管理体系。

对沙河水库周边行政村生活垃圾采用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方式进行。

4.畜禽养殖综合治理
逐步淘汰零星散户养殖,由分散型向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建立合适的畜禽粪污处理模式。

5.旅游与水资源的和谐发展
(1)加强对人们的生态环境教育。

强调以生态环境质量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意识,提高广大参与者的生态素养。

(2)严格控制游客容量和开发强度。

采取切实措施,合理控制各景点的游客数量,防止人满为患,破坏旅游生态系统的平衡。

(3)对旅游资源及旅游区环境进行动态监测。

对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监测,可以保证整体环境质量的持续稳定。

6.水环境保护
(1)生态清淤工程。

定期组织对保护区内的水库、河流、塘坝等实施清淤,保持清淤量和淤积量基本平衡,对清理出的淤泥进行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2)上游来水净化工程。

建设拦水堰坝,构建生态隔离带和清水廊道,削减入库氮磷量。

进一步做好与上游安徽广德县的跨省协调,构建生态合作共享机制。

(3)入库河道水质监测。

加强沙河水库上游入库河道水质监测能力。

7.水生态修复
(1)湿地公园建设。

做好上游天目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实施湿地生态缓冲区新建工程。

恢复沙河水库临库生态缓冲区,大幅提升入库氮、磷等污染物拦截、削减净化能力。

(2)上游植被恢复。

对水库上游开发利用程度较大、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实施植被恢复工程,加强水库上游的水土保持能力。

六、研究的局限性
主要包括几点:
(1)文章研究的仅仅是以论述性的说明为主,难以通过数量模型的定量分析,寻找出更加量化的分析方法。

(2)论文研究中一些数据,仅仅是溧阳水利局、政府年鉴的内部统计数据,其数据的准确度无法达到权威杂志、期刊的精确度。

参考文献
[1]余作海.基于水源保护为主的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以泽雅风景名胜区泽雅湖景区为例[D].浙江农林大学,2018.
[2]史有萍.”河长制”实践的困境及研究策略—以江苏省为例[D].南京大学,2018.
[3]刘金宇.大迫子水库饮水水源地划分与保护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大学,2016.
[4]莫晓琪.天目湖流域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保护策略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