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九气论咳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第三十八《咳论篇》,又见《甲乙经》卷九第三。

黄帝问于岐伯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五脏六腑皆以肺传与之,称咳为肺咳,然脏腑皆有咳也。

黄帝曰:愿闻其状。

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毛先受邪,气从其合;其寒饮食,饮食入胃,顺肺脉上注于肺,肺寒,外内合邪因而客之,□为肺咳。

肺合皮毛,故皮毛受于寒邪,内合于肺。

人肺脉手太阴,起胃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
上鬲□肺。

寒饮寒食入胃,寒气循肺脉上入肺中,内外寒邪相合,肺以恶寒,遂发肺咳之病也。

平按:《素问》、《甲乙》“毛先受邪,气从其合作“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饮食
二字不重;“顺肺脉作“从肺脉;“上注于肺作“上至于肺;“肺寒,外内合作“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

“为上缺一字,《素问》、《甲乙》作“则,袁刻作“发。

注“鬲下缺一字,袁刻作“故,不合,平
拟据经文作“注字,与“肺字属上读。

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

五脏各以王时伤寒,肺先受之,传为五脏之咳。

非其时者,又因他脏受寒,传来与之。


肺咳之病,传与余脏,称五脏咳也。

人与天地相参,故脏各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

各以时者,五脏各以王时也。

感于寒者,感伤寒也。

感伤寒病有轻有重,轻者为咳,重者
以为泄及痛痹也。

平按:“故脏各治时《素问》、《甲乙》作“故五脏各以治时。

黄帝曰:五脏之咳奈何?岐伯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腑。

以下言肺咳相传为脏腑咳也。

五脏之咳,近者未虚,久者传为六腑咳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