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环境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读我国北方某平原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表示乡村聚落,其中A、B、C发 展的主要有利因素是什么? (2)这样的聚落一般发展成什么形状? (3)A、B、C、D四个聚落中,可能最先发展为城市的 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要点(1) [读图分析]地形平坦,靠近河流,利于航运和灌溉。 要点(2) [读图说明]带状。 要点(3) [读图归纳]B,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
北方
西部 多帐幕式住宅 多为小型聚落,密 度最小 多散居、流动性村 落 灌溉农业、草场牧 业以及高寒农牧业
[方法] 示意图法记忆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北方平原地区和南方山区聚落的差异
地区
地形
规模
分布
人口
北方
平原 地区
平坦广
阔
一般较
大
多呈团聚
型、棋盘 式格局
聚居的
人口较 多
[方法] 地形复 示意图法记忆山区和平原地区村落的差异 南方 一般较 空间分布 聚居的
谷地,两边有山地限制,使城市呈狭长地带型,给城市基础
设施建设带来一定困难。 c.在我国南方地形复杂的丘陵地区和山区,村落的规模 一般都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的人口也比较少。
4.河流与城市区位
沿河城市区位类 型
区位选择优势
举例
河流水运起点或
终点
便于货物转移 人流、物流在
赣州 宜宾、重庆、武汉
什么? (3)a—b和c—d的直线距离相等,哪条路的造价高,原因是什么?
要点(1) [读图对比]②
受地形的影响,山谷中修建公路要避开陡
坡,尽量沿等高线修建。
要点(2) [读图分析]考虑经济因素,尽可能多经过城镇,加大运输
量,提高经济效益。
要点(3) [读图归纳]a—b,a—b线路弯曲程度大,总长度要长于
沿河平原地区。 b.在我国北方地势平坦、相对开阔的平原地区,村落的 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的人口也 比较多。 (2)山区地形
【说明】
a.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
地分布。例如我国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 b.山区城市的发展受地形制约,例如我国西北重要城市 兰州分布于黄河谷地,地形较为平坦,取水方便,但因地处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大兴安岭—太 行山—巫山— 雪峰山以东
范围
青藏高原
至大兴安岭—
太行山—巫
山—雪峰山
主要地
形
高原
高原、盆地
平原、丘陵
经济发 水平低, 水平较低,发 水平高,发展
展 人口分 布 城市分 布 发展慢 稀疏 展较慢 较密 快 密集
稀疏
较密
密集
交通线
密度 小 较大 最大
(3)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的影响
在不同的地形区内,交通线路呈现出不同的布局和形态特征。
(4)地形对交通选线的影响 在进行交通线路的选线时,要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
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
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例如,在石灰岩分 布区、黄土区、地震频繁区修建铁路公路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以制 止滑坡塌方。 (5)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在减弱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工程技能,能够在崇 山峻岭中和大江大河上修建现代化的交通线路。这说明,地形条件对交 通线路的影响在减弱,而科技因素对交通的影响在加强。
(1)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山口常有多条交通运输 线通过,线网密度 大 。 (2) 分水岭 、陡坡等地形部位,线网密度小。
3.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
自然条件
运输方式
河流、海洋
陆地 海港
适宜发展 水运 (河运或海运)
铁路运输 适宜发展 海上航线起止点 公路运输 和
适宜
水陆交通枢纽
和
的建设
线,不仅难度较大,而且工程量大、成本高。在此修建公路比
铁路不仅难度较小,而且工程量较小、成本较低,所以,在山 岳地区应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
2.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
交通运输干线类型 公路 铁路
材料二 交通线示意图。
最大限制坡度 7%~9% 3%
(1)与平原比较,山岳相对高度比较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 的选择、交通运输 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比较大。 以主,原因是
(2)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地选择了山岳地区主要的交通线,那么从交通线示意图 看,在a、b两处弯曲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a处 b处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离不开聚落, 也离不开交通运输。聚落的形成、发展 以及交通运输的建设都受到自然条件和 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那么,什么是聚 落?作为自然条件之一的地形是怎样对 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分布施加影响的? 【学习目标】 1.了解地形、气候、 水和矿产等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 2.了解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方式、 线路走向、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等方面 的影响。 3.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实 际问题的能力。 4.认识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 意义,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两条河流汇合处
此集散、中转 河流两侧,便于 过河点位置 伦敦
交流
纽约、东京、上海、
河口位置
河流腹地宽广
5.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
【说明】
在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诸多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
包括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等,是其决定因素, 而自然因素也是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重要因素。在自然条件中,地 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尤为深刻。地形因素对交通线路的走向、 施工难度、投资、质量等方面影响很大。例如,同样标准的铁路干 线每千米的造价,平原地区只有山区的1/2~2/3。
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个聚落都是沿________分布的,充分说明了河流的 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功能影响了A、B、C三个聚落的区位。 (2)图中A、B、C三个聚落中,__________更可能发展为城市,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举我国省会城市中,区位因素与B城市相同的城市名称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答案】 因为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区位。 (1)河谷或者比较开阔的低地 供水 运输
造价 2.2~3 1.5
【解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对最大限制坡度来说,铁路
比公路要求高。在山岳地区,由于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修 建铁路远比公路难度大。从下表可以看出,修建同等级的普通 铁路,在山岳地区的工程量(包括土石方、桥梁与隧道总长度等)
和造价比在平原和丘陵地区高许多。由此可以看出,在山岳地
区应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 【答案】 山岳地区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修建交通干
(4)在山区公路选线时要考虑带动沿线经济发展,所以一般会经
过尽量多的居民点。 【答案】 (1)方式 线路
(2)公路 建设成本低、难度小
(3)不合理 通向大城市应选最短线路 合理 陡坡上成“之”
字形弯曲 (4)增加交通运输量,方便甲乙两地客货集散
1.我国乡村聚落的区域差异
南方 房屋多斜顶,没有 多平房 住宅形式 院落,房前屋后都 住宅有院落 是农田或菜地 规模和 多为大型聚落、多以中小型聚落为 密度较小 主,密度最大 密度 团状聚落和带状聚 聚落形态 多团状聚落 落各占一定比例 以杂粮、棉、 农业生产 麦等旱作作物 以水田为主 为主
丘陵
杂
小
相对分散
人口较
山区
少
3.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地形因素的作用
尤为突出。不同的地形条件,对于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
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1)平原地形
【说明】
a.平原是建城的理想地。世界100万人口以
上的特大城市,绝大多数位于海拔200米以下的濒海、濒湖或
一、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1.地形对城市的影响
地 形
城市分布特点 分布的原因
平坦、开阔、地势稍高的 平原,利于建筑物、道路
典例
长江三角洲
平 原
濒海、濒湖或 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利于
平坦 沿河的平原地 城市进一步扩大发展,减
上海落脚于
区城市密集
少投资;平坦的土地用于
农耕,为城市提供农副产
湿热
c—d线路。
请根据下面两组数据写一段话,阐述在山岳地区优先发 展公路而不是铁路的理由。 表1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
交通运输干线类型 公路 铁路
量与造价比
最大限制坡度 7%~9% 3%
表2 在山岳地区与在平原和丘陵地区修建普通铁路的工程
项目 山岳/平原 山岳/丘陵
土石方 1.5~2 1以上
桥梁与隧道总长 度 7~11 2~ 3
3.水对城市的影响 (1)影响城市区位 水可作为重要的 交通通道 ①原因 能满足城市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需要
在有优良港湾的海岸地区及大河的入海口易 形成城市 ②表现 河流汇合处、水陆交通的转运点 、水运起点及 湖岸地区,是城市区位的首选之地
(2)影响城市形态:位于河流两岸的城市,往往呈带状或组团状。 (3)影响城市的 发展 。 4.矿产对城市的影响 (1)矿业城市的规模主要取决于矿产资源的蕴藏量和 开采水平 。 (2)在矿产资源开采的后期,要考虑这些城市的转型,否则城市就 会走向 衰退 。
二、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1.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路走向的影响 (1)交通运输线路的建设,一般取决于产品产地和 销售地 的 分布及其相应的运输需要。
(2)线路的具体走向,又经常受到各地自然条件 的影响。
(3)平原地形线路直线延伸;地形复杂的山区 线路弯曲 ,工 程技术要求高,成本也比较高。
2.自然条件对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聚落属于 免洪水而沿 区的 。
状聚落,是因近水源而沿 延伸。B聚落属 和 、
伸展,或避
状聚落,一般位于耕作地 的聚落多属于这一类型。 的特点。D属 状
(2)C聚落的分布表现出 聚落。
【解析】 考查自然环境对聚落形状的影响。 (1)A属于带状聚落,是因近水源而沿河道伸展,或避 免洪水侵袭,而沿高地呈条带状延伸;B属于团状聚 落,一般位于耕作区的中心。平原地区和盆地的聚落 多属于这种类型。(2)C属于散村,其分布表现出分散、 孤立的特点;D属于集村中的环状聚落。 【答案】 (1)带 河道 高地 团 中心 平原 盆地 (2)分散河流的交汇处,物资交流和人口流动的
腹地广阔、方便、商业活动频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更为突出 (3)武汉 重庆 哈尔滨
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的公路,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哪 个线路最合理,理由是什么?
(2)修建b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而是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
品 山 区 分布在河谷两 岸较平坦区域
海拔低,利于农耕,地
形 ,水源充足,水运
渭河谷地、 汾河谷地
2.气候对城市的影响 (1)气候条件对城市区位产生影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气温 和 降水两个要素。世界上主要大城市都分布在 中低纬度 地带,特别是 分布在气候条件比内陆更为优越的沿海地区。
(2)气候对城市的内部结构和 布局 也有一定的影响。
(2)地形地势对交通线分布的影响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而交通线路密度也表现出 西疏东密的特点。在我国,交通线路的空间分布存在着显著的区域 差异。这种区域差异,与地形条件对交通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我国 三级阶梯上的交通线路密度就存在较大差异(见下表)。
第一级阶梯 海拔 4 000米以上
第二级阶梯 1 000米~2 000 米 青藏高原以东
(4)该交通线绕道经过甲乙两地,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2)山区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对交通方式的选
择和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影响比较大。(3)公路建设可以带动社 会经济发展,一般在交通量大的城镇之间尽量采取最短线路,而 对于山区陡坡公路一般采取迂回措施来减小坡度对交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