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红利
组长:王玉香 Word部分:朱祥波、邢安文、仁富 元、夏应群、李国良 ppt部分:马明珠、杨云仙、陶莉
1
人口红利
1.人口红利 2.人口红利的现状 3.人口红利的影响因素
3.1短期影响因素 3.2长期影响因素
4.人口红利产生的问题 5.人口红利的解决办法
2
人口红利
3
1.人口红利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 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 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 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 局面。
6
2.人口红利的现状
7
3.人口红利的影响因素
短期影响因素
就业形势
农村劳动 力素质
长期影响因素
计划生育人口老龄 化民工荒83.1短期影响因素
中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 峻,并且在未来可能会 进一步恶化,这就造成 劳动年龄人口就业的不 充分。这样一来,就会 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年龄 人口成为需要社会负担、 抚养的人口,而这部分 人却不能创造财富,从 而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的 极大浪费。
5.人口红利的解决办法
落实老年人才资源开发,严格贯彻党和国家科学发展观,制定老龄人 才资源开发的政策措施,为老年人才资源的开发铺路架桥。 通过政府有关部门门的领导,创新服务、组织安排,凝聚老年人才力 量,挖掘其潜在能力,发挥老年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 作用。
结合全民创业活动,利用离退休人员丰富的经验,大力发展老年产业。
14
5.人口红利的解决办法
(1)大力发展教育,增加劳动力质量投资,提 高劳动生产率。
①依靠财政支出,提高偏远地区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地 实现。 ②依靠社会,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事业,促进技术水平的提升。 ③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提高人口健康素质。 强化政府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责任,进一步完善国民 健康政策,加大政府卫生投入。 实施全通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制度化建设,积极推动 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各级政府要加大医疗卫生经费投入,规定医疗卫生投入 的最低限度,以确保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正常卫生活动 资金来源。
19
谢谢,大家!
20
11
3.2长期影响因素
计划生育 就中国而言,从上世纪 7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 育政策,人口出生率的 逐渐下降必将导致总劳 动人口的下降。
人口老龄化 中国开始呈现较快的人 口老龄化趋势,中国已 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人 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 家之一。因此,从长期 看,中国总人口中劳动 人口比重将减少,中国 经济所享有的“人口红 利”的黄金时代正在渐 行渐远。
12
4.人口红利产生的问题
积极影响
大量农民工进入劳 动密集型产业,保 障了基本生活,创 造了大量社会财富
社会保障支出少和 生产性消费支出多 而导致的社会财富 积累
储蓄率增加,银行 进行大量投资,促 进了经济增长
13
4.人口红利产生的问题
消极影响
中国的就业形势十分 严峻,并且在未来可 能会进一步恶化,这 就造成劳动年龄人口 就业的不充分。 农民进城务工的经济 收益不高。 农民进城务工获得的 技能收益相当有限。
通过技能开发和培训学习提高人们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能力,适当延长 退休年龄。 将老年人才资源的开发纳入到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中,完善老年人再就 业劳动保障政策,保护老年人的劳动权益。 18
人口红利渐失,中国经济该如何应 对?
首先,转变经济发展方武以获得持续的经济增长源泉。由于人口红利 的存在,劳动力数量、质量和价格具有明显优势,并得以形成和保持 很高的储蓄水平和资本积累率,使得主要依靠投入的经济发展方式足以 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其次,形成新的收入分配模式。从理论上讲,一旦劳动力无限供给的 特征消失,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相应提高,在所的劳动力供求关系下, 经济增长对普通劳动者即原来低收入群体的需求扩大。导致其工资水 平相对于其他群体提高更快,其结果则是社会收入的不平等程度降低。 但是,这种变化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而是有赖于社会能否顺应发 展阶段的要求,创造充分就业的环境。 第三,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着一系列制度性障碍, 这导致农村劳动力 转移的临时性、农户收入的不稳定,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持性存在。 而对易斯转折点的到来意味着对制度创新的紧迫需求,解决农村劳动 力转移不充分、收入不平等、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等问题的条件逐 渐成熟。
4
2.人口红利的现状
“自2012年起,我国 劳动年龄人口将逐渐 减少,中国发展研究 基金会发布的报告认 为,从2010年至2020 年劳动年龄人口将减 少2900多万人;与此 同时,人口抚养比相 应上升。生之者寡, 食之者众,中国的人 口红利将趋于消失。”
5
2.人口红利的现状
虽然中国的真正失业率一直是个谜,大多 数学者认为中国的实际失业率远大于公布 的数据。比如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城 镇登记失业率为4.2%,调查显示,城镇的 经济活动人口失业率大概是9.4%,其中的 85%大概是18~45岁的青壮年人口。显然, 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和事实上的较高的失业 率同时发生。
15
5.人口红利的解决办法
16
5.人口红 利的解决 办法
(2)通过制 度创新、产 业优化和管 理技术转变 经济增长方 式
通过市场、政 府和企业的制 度创新带动经 济增长的转型。
以自主创新推 动产业结构升 级,以产业升 级改变经济增 长方式。
以科技和管理 技术提高效率, 优化经济结构。
17
(3)实现健康老龄化,发挥老年人群“余热”作用
9
3.1短期影响因素
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 偏低制约着人口红利 的实现程度。从劳动 年龄人口的分布看, 中国人口红利的大头 在农村,农村地区有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人 群从土地中走出来, 走向城市,走向发达 地区。
10
3.1短期影响因素
民工荒由于农民进城 收益并无提高,进城 成本却明显上涨,消 减了农民进城的愿望。 这就是免除农业税 (即务农收益相对提 高)之后,我国部分 地区一度出现“民工 荒”的重要原因之一
组长:王玉香 Word部分:朱祥波、邢安文、仁富 元、夏应群、李国良 ppt部分:马明珠、杨云仙、陶莉
1
人口红利
1.人口红利 2.人口红利的现状 3.人口红利的影响因素
3.1短期影响因素 3.2长期影响因素
4.人口红利产生的问题 5.人口红利的解决办法
2
人口红利
3
1.人口红利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 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 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 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 局面。
6
2.人口红利的现状
7
3.人口红利的影响因素
短期影响因素
就业形势
农村劳动 力素质
长期影响因素
计划生育人口老龄 化民工荒83.1短期影响因素
中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 峻,并且在未来可能会 进一步恶化,这就造成 劳动年龄人口就业的不 充分。这样一来,就会 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年龄 人口成为需要社会负担、 抚养的人口,而这部分 人却不能创造财富,从 而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的 极大浪费。
5.人口红利的解决办法
落实老年人才资源开发,严格贯彻党和国家科学发展观,制定老龄人 才资源开发的政策措施,为老年人才资源的开发铺路架桥。 通过政府有关部门门的领导,创新服务、组织安排,凝聚老年人才力 量,挖掘其潜在能力,发挥老年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 作用。
结合全民创业活动,利用离退休人员丰富的经验,大力发展老年产业。
14
5.人口红利的解决办法
(1)大力发展教育,增加劳动力质量投资,提 高劳动生产率。
①依靠财政支出,提高偏远地区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地 实现。 ②依靠社会,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事业,促进技术水平的提升。 ③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提高人口健康素质。 强化政府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责任,进一步完善国民 健康政策,加大政府卫生投入。 实施全通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制度化建设,积极推动 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各级政府要加大医疗卫生经费投入,规定医疗卫生投入 的最低限度,以确保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正常卫生活动 资金来源。
19
谢谢,大家!
20
11
3.2长期影响因素
计划生育 就中国而言,从上世纪 7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 育政策,人口出生率的 逐渐下降必将导致总劳 动人口的下降。
人口老龄化 中国开始呈现较快的人 口老龄化趋势,中国已 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人 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 家之一。因此,从长期 看,中国总人口中劳动 人口比重将减少,中国 经济所享有的“人口红 利”的黄金时代正在渐 行渐远。
12
4.人口红利产生的问题
积极影响
大量农民工进入劳 动密集型产业,保 障了基本生活,创 造了大量社会财富
社会保障支出少和 生产性消费支出多 而导致的社会财富 积累
储蓄率增加,银行 进行大量投资,促 进了经济增长
13
4.人口红利产生的问题
消极影响
中国的就业形势十分 严峻,并且在未来可 能会进一步恶化,这 就造成劳动年龄人口 就业的不充分。 农民进城务工的经济 收益不高。 农民进城务工获得的 技能收益相当有限。
通过技能开发和培训学习提高人们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能力,适当延长 退休年龄。 将老年人才资源的开发纳入到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中,完善老年人再就 业劳动保障政策,保护老年人的劳动权益。 18
人口红利渐失,中国经济该如何应 对?
首先,转变经济发展方武以获得持续的经济增长源泉。由于人口红利 的存在,劳动力数量、质量和价格具有明显优势,并得以形成和保持 很高的储蓄水平和资本积累率,使得主要依靠投入的经济发展方式足以 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其次,形成新的收入分配模式。从理论上讲,一旦劳动力无限供给的 特征消失,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相应提高,在所的劳动力供求关系下, 经济增长对普通劳动者即原来低收入群体的需求扩大。导致其工资水 平相对于其他群体提高更快,其结果则是社会收入的不平等程度降低。 但是,这种变化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而是有赖于社会能否顺应发 展阶段的要求,创造充分就业的环境。 第三,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着一系列制度性障碍, 这导致农村劳动力 转移的临时性、农户收入的不稳定,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持性存在。 而对易斯转折点的到来意味着对制度创新的紧迫需求,解决农村劳动 力转移不充分、收入不平等、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等问题的条件逐 渐成熟。
4
2.人口红利的现状
“自2012年起,我国 劳动年龄人口将逐渐 减少,中国发展研究 基金会发布的报告认 为,从2010年至2020 年劳动年龄人口将减 少2900多万人;与此 同时,人口抚养比相 应上升。生之者寡, 食之者众,中国的人 口红利将趋于消失。”
5
2.人口红利的现状
虽然中国的真正失业率一直是个谜,大多 数学者认为中国的实际失业率远大于公布 的数据。比如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城 镇登记失业率为4.2%,调查显示,城镇的 经济活动人口失业率大概是9.4%,其中的 85%大概是18~45岁的青壮年人口。显然, 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和事实上的较高的失业 率同时发生。
15
5.人口红利的解决办法
16
5.人口红 利的解决 办法
(2)通过制 度创新、产 业优化和管 理技术转变 经济增长方 式
通过市场、政 府和企业的制 度创新带动经 济增长的转型。
以自主创新推 动产业结构升 级,以产业升 级改变经济增 长方式。
以科技和管理 技术提高效率, 优化经济结构。
17
(3)实现健康老龄化,发挥老年人群“余热”作用
9
3.1短期影响因素
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 偏低制约着人口红利 的实现程度。从劳动 年龄人口的分布看, 中国人口红利的大头 在农村,农村地区有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人 群从土地中走出来, 走向城市,走向发达 地区。
10
3.1短期影响因素
民工荒由于农民进城 收益并无提高,进城 成本却明显上涨,消 减了农民进城的愿望。 这就是免除农业税 (即务农收益相对提 高)之后,我国部分 地区一度出现“民工 荒”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