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复合材料生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金属基复合材料发展和应用前景
![金属基复合材料发展和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0354edd9ad51f01dc281f136.png)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金属基复合材料( M MCs) 问世至今已有30 余年。
M MCs 的耐温性较高, 力学性能( 特别是刚度) 比一般金属的好, 此外它还具有导电性以及在高真空条件下不释放小分子的特点, 克服了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宇领域中使用时存在的缺点, 因此受到航空航天部门的青睐。
然而, 尽管MM Cs 在航天飞机以及其他一些尖端技术中已经获得应用, 但用量很小, 不足以推动其发展。
近年来虽然努力在民用领域寻找机遇, 但终因成本偏高而缺乏与金属等其他传统材料竞争的优势。
因此发展MM Cs 的出路在于寻找降低成本的措施, 同时也要探索能充分发挥其特色的应用领域。
鉴于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占其成本的60% ~ 70% , 所以研究发展高效、省时、低能耗、设备简单、能实现近似无余量成型的工艺方法是当务之急。
1、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1.1各种制备方法简评MMCs 通常按增强体的形式分类, 如连续纤维增强、短纤维或晶须增强、颗粒增强以及片层叠合等。
由于连续纤维增强的MM Cs 必须先制成复合丝或复合片等先驱体, 工艺复杂而成本高, 因此除了极少量有特殊要求的零件(如航天飞机的结构梁)采用外,目前尚看不到有扩大应用的可能性。
本文着重叙述的是颗粒、短纤维或晶须等非连续增强体的MM Cs, 其中, 颗粒增强的M MCs 已具备批量生产条件, 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迄今, 已开发出不少非连续增强体MMCs的制备方法,见表1在表 1 列出的各种制备方法中, 搅拌混合法和挤压铸造法比较成熟,已具备批量生产的条件。
对搅拌混合法工艺已完成了大量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对增强体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其与基体金属的浸润性;调整基体合金元素以减轻界面反应对MMCs性能的影响;在设备方面则改进了搅拌桨的形式以改善增强体分布的均匀性,此外,研究了增强体的加入机构,为降低气孔率还制作了施加负压的装置;在工艺条件上则研究了搅拌速度和金属熔体温度对混合均匀度和产生气泡的影响。
金属多材料增材制造研究现状与展望
![金属多材料增材制造研究现状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6c40d5f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7.png)
第14卷 第2期 精 密 成 形 工 程2022年2月JOURNAL OF NETSHAPE FORMING ENGINEERING129收稿日期:2021-04-24基金项目:2020年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IRTSTHN015);江苏省盐城市“515”创新领军人才项目(盐委[2020]40号);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02102210087);郑州市科技局产学研项目(郑科函[2020]3号) 作者简介:郭照灿(1993—),男,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双金属复层材料组织与性能。
通讯作者:张德海(1973—),男,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材料成形过程控制及其交叉学科。
金属多材料增材制造研究现状与展望郭照灿1,张德海1,何文斌1,杨光露1,2,李军恒1,付亮1(1. 郑州轻工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郑州 450002;2.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阳卷烟厂,河南 南阳 473007)摘要:当代社会对产品的功能及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苛刻的使役条件要求零件具有功能耦合、多环境适应的能力。
金属多材料增材制造技术相比传统制造技术具备更大的优势,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力行业、生物医学等领域中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研究了电子束增材制造、电弧增材制造和冷喷涂增材制造在金属多材料增材制造中的应用现状以及最新发展。
重点研究了金属多材料增材制造技术在宏观成形精度、微观组织缺陷和粒子界面结合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最后,指出了金属多材料增材制造技术在材料种类、基础理论、零件复杂度、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将为金属多材料应用于增材制造技术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多材料;增材制造;微观组织;成形精度DOI :10.3969/j.issn.1674-6457.2022.02.020中图分类号:TH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457(2022)02-0129-09Research Status and Prospect of Metal Multi-Materi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GUO Zhao-can 1, ZHANG De-hai 1, HE Wen-bin 1, YANG Guang-lu 1,2, LI Jun-heng 1, FU Liang 1(1.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Zhengzhou 450002, China;2. Nanyang Cigarette Factory, China Tobacco Henan Industrial Co., Ltd., Nanyang 473007, China) ABSTRACT: Contemporary society has high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function and performance of products and de-manding service conditions require parts to have the ability of functional coupling and multi-environment adaptation. Metal multi-materi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has greater advantages than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aerospace, automobile industry,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biomedicine and other field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and recent development of electron beam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nd cold spray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in metal multi-materi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 were studied. The key problems of metal multi-materi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 macroscopic forming accuracy, microstructure defects and particle interface bonding were investigated.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etal multi-materi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 material types, basic theory, part complexity, quality control and other aspects was pointed out. The work will provide new ideas and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etal multi-material i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KEY WORDS: multi-materi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 microstructure; forming precision. All Rights Reserved.130精密成形工程 2022年2月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产品功能及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2024年金属复合材料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金属复合材料市场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8c46a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7.png)
2024年金属复合材料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金属复合材料是一种由金属材料与其他非金属材料(如陶瓷、聚合物等)制成的复合材料。
它具有金属的强度和刚性,同时又兼具非金属材料的轻质和耐腐蚀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金属复合材料市场呈现出较好的前景。
本文将对金属复合材料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产业提供参考。
2. 金属复合材料市场的现状目前,金属复合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材料等领域。
随着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实现,金属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逐渐降低,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金属复合材料的高强度、轻质和优异的耐腐蚀性,使其在工程结构和技术器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 金属复合材料市场的发展趋势3.1 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发展随着科技不断进步,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新的生产工艺和材料配方的应用,使得金属复合材料的性能进一步提升。
例如,采用纳米技术和复合材料增材制造技术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从而拓宽金属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
3.2 环保意识促进金属复合材料替代传统材料传统的材料如钢铁等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而金属复合材料由于具有轻质、耐腐蚀等特性,被视为传统材料的替代品。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金属复合材料在汽车制造、建筑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将逐渐增多。
3.3 产业链完善推动金属复合材料市场发展金属复合材料的生产需要多个环节的配套设备和技术支持。
随着金属复合材料产业链的逐渐完善,生产成本进一步下降。
同时,相关产业中的技术累积和人才培养也推动金属复合材料市场的发展。
4. 金属复合材料市场面临的挑战4.1 生产成本仍然较高尽管金属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在不断降低,但与传统材料相比仍然较高。
这限制了金属复合材料在一些领域的广泛应用。
因此,降低金属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
4.2 技术壁垒对市场发展的制约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相对复杂,需要高端的设备和专业的技术支持。
金属材料发展现状及展望
![金属材料发展现状及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317657ea8e9951e79b8927a4.png)
重庆科技学院金属材料工程导论课程论文题目:金属材料发展现状及展望姓名袁建学号43班级金材普11-01成绩金属材料发展现状及展望---金材普2011-01 袁建[摘要]材料对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活动的影响面大和带动力强,u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
现代社会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金属材料的发展前景如何,不仅对相关行业有着重大影响,甚至对整个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对金属材料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做了简要的叙述。
[关键词]金属材料研发前景发展趋势1 前言能源、信息、材料是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而材料又主要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这其中金属材料是人类历史上系统的应用研究时间最长,在目前应用也较为广泛的一种重要材料。
金属材料在人类历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是由其自身性质决定的,金属材料具有高弹性模量、高韧性和强度硬度较高等优点,同时金属材料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和加工技术相对成熟等优异的特性,这些优点都决定了金属材料在材料领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随着现代金属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金属材料在机械制造业、国防领域、航空航天、建筑业、农业、矿业资源、电子信息等领域,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和广阔的市场。
2 .1 钢铁材料发展钢铁材料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在整个材料大家庭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更新,当的份额。
未来不锈钢的趋势发展主要集中在加强发挥其自身优势,使其能具有在特殊条件下使用的特殊性能不锈钢,同时如何降低其研发生产成本,也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此外,钢铁材料的新需求和新技术也在不断地出现。
特别是在能源工业、交通运输、航空技术对新型钢铁材料的社会需求。
由于要有新的产品产出,所以就会带动产生新的技术。
超纯净钢生产工艺就是其中的一种。
随着钢铁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与生产装备的进一步完善。
对于连铸质量,围绕无缺陷连铸坯的生产,重点解决以下技术困难:(1) 高碳钢连铸的中心偏析与疏松缺陷;(2) 包晶钢、含Ti不锈钢的表面质量控制;(3) 卷渣造成的大型夹杂物控制技术;(4)铸坯质量的准确预报与表面修磨技术。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7667ac0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6a.png)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金属基复合材料是指将金属作为基体材料,与其他非金属材料(如陶瓷、复合材料纤维等)进行复合制备的材料。
目前,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建筑等。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种类丰富: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种类非常多样,包括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金属基纤维复合材料、金属基聚合物复合材料等。
不同种类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领域。
2. 性能优良: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优势,综合性能较好。
例如,金属基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
3. 制备技术成熟: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包括热压、热等静压、粉末冶金、特殊金属/陶瓷涂覆等多种制备方法。
这些方法能够制备出具有均匀组织结构和良好性能的金属基复合材料。
未来,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变革材料设计:研究人员将继续探索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和性能调控方法,以实现更好的性能和应用。
例如,通过优化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和增加金属间化合物相的形成,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
2. 发展新型金属基复合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金属基复合材料将不断涌现。
例如,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石墨烯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等具有很高研究和应用价值。
3. 应用拓展: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
例如,开发具有轻质、高强度和高温耐受性能的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飞机、汽车零件、电子器件等。
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其性能和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和扩展。
中国复合材料产量、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复合材料产量、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f9710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4.png)
中国复合材料产量、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理性质不同的材料组分(分为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经过缠绕、模压或拉挤等成型工艺复合粘结而成。
基体材料除选用树脂外,还包括金属、陶瓷等。
常用的增强材料有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
因此,按照基体材料,复合材料可以分为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等。
树脂基复合材料也称为纤维增强塑料,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复合材料。
按照增强材料,可以分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等。
复合材料最大的优点是博各种材料之长,如高强度、质轻、耐温、耐腐蚀、绝热、绝缘等性质,往往比单一材料具有更多的优良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房车、模块化房屋、绿色建筑、物流运输、新能源汽车、风电、轨道交通等各大领域。
随着复合材料在飞机、军工、汽车、建筑、造船、风能、环保等领域的不断开发应用,未来几年复合材料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全球知名的研究和咨询机构都给出了复合材料的市场预测,观点基本维持一致:一是看好未来全球复合材料市场的快速发展;二是认为亚太市场仍将是需求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复合材料是一种新材料,近几年发展迅速,2018年全球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到971亿元,北美地区的复合材料产值占比为30%,中国大陆的产值占比为25%,欧洲的产值占比为20%。
一、现状2015年的“环保风暴”以来,我国一大批“散乱污”复合材料企业因为环保不达标而停产或关闭,山东武城、河北枣强、河南沁阳、山东安丘等各复合材料产业聚集区产业转型负重前行,胜利新大、苏州科逸、冀州中意等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订单快速增长。
受落后产能淘汰影响,我国复合材料产量持续下跌。
2018年我国复合材料制品总产量430万吨,同比降低3.15%,延续2017年以来的跌势。
虽然我国复合材料产量出现下降,但主营业务和利润呈现稳步增长的局面,行业初步尝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带来的红利。
复合材料产业是我国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8b2a22fdba0d4a7302763aca.png)
摘 要 :在过 去的二十多年 里 ,金属基 复合材料凭借其结 构轻量化 和优异的耐 磨 、热 学和 电学性 能 ,逐渐 在 陆上运输 ( 车 汽
和火 车) 、热 管理 、民航 、工 业和体育休 闲产业 等诸 多领 域实 现 商业 化的应 用 ,确立 了作 为 新材 料 和新 技术 的地 位。但 是 , 金属基 复合 材料的未来发 展仍 然面临不 确定性 ,既有 可能持续扩 大应用领域 和市 场规模 ,也有 可能在 其它 材料 和技 术 的竞争
领 域 和市 场规 模 ,也 有 可 能在其 它 材 料和 技 术 的竞 争 下
Ab ta t I tep s t o d cd s s r c : n h at w e a e ,me t x c m o i s( t ma i o p s e MMC )h v e n e t l h d a e t a n l a r t s a eb e s bi e sa n w mae l a d a s i r s
事 国防 向 民用 领 域 渗 透 ,如 今 已在 陆 上 运 输 ( 车 和 火 汽
征 与控制 问题 、可 调控 增 强体 空 间分 布 的复 合 技 术 与二 次加 工技 术 等 。这 一切 帮 助确 立 了金 属基 复 合 材 料作 为 新 材 料 和新 技 术 的地位 。但是 ,金属 基 复合 材 料 的 未来 发 展仍 然 面 临很 大 的不 确定 性 ,既 有 可 能持 续 扩大 应 用
a d r s r h. n e eac
Key wor ds: mea tx c mp sts rp re ;a piain tlmar o oi ;po e is p l t i e t c o
1 前 言
在过 去 的二 十几 年 中 ,金属 基 复合 材 料 逐 渐地 从 军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发展现状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fa1a69c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7a.png)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发展现状赵鹏鹏;谭建波【摘要】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广泛用于军事、航天等领域,其研究和发展受到了各行各业,尤其是重工业产业的密切关注.介绍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根据基体类型和增强相形态对其进行了分类.常见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粉末冶金法、铸造凝固成型法(搅拌铸造法和挤压铸造法)、喷射成型法和原位复合法,重点介绍了粉末冶金法和铸造凝固成型法.指出了现阶段金属基复合材料发展需解决成本偏高、工艺复杂、分布不均匀、高温下易发生界面反应及偏聚等问题.%Due to their high specific strength and high specific stiffness,metal matrix composites are widely used inmilitary,spaceflight,etc.,and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which has been widely concentrated,especially in heavy industry.The research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are introduced,andthe classification of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is given according to the types of the matrix and the morphology of the reinforcing phase.The common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include powder metallurgy,casting solidification molding (stir casting and squeeze casting),spray forming and in situ compounding.The powder metallurgy method and casting solidification forming method are mainly introduced.The problems that need be solv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including high cost,complicate craft,uneven distribution,and incident surface reaction and segregation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re pointed out.【期刊名称】《河北工业科技》【年(卷),期】2017(034)003【总页数】8页(P214-221)【关键词】金属基复合材料;基体类型;增强相;粉末冶金法;挤压铸造【作者】赵鹏鹏;谭建波【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8;河北省材料近净成形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050018;河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8;河北省材料近净成形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05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46.4近些年来,由于一些高新技术的兴起,一些传统材料已无法满足多种产业对其比强度、比刚度等性能的要求。
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fbf235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64.png)
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新材料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分析新材料行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新材料行业的现状新材料行业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等多个子行业。
目前,全球新材料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许多国家纷纷加大对新材料行业的支持力度,企业也在不断增加研发投入,促进了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1. 技术创新驱动新材料行业的发展主要受益于技术创新的推动。
近年来,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对新材料研发的支持力度,促进了行业的创新。
例如,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将新材料列为重点领域之一,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向高端领域迈进。
2. 应用领域广泛新材料广泛应用于能源、环保、汽车、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新材料在节能减排和高效利用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人们对舒适生活的追求也促进了新材料在汽车、家电等领域的应用。
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材料行业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
二、新材料行业的发展趋势新材料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以下是该行业未来发展的几个趋势:1. 绿色环保在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过程中,环保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越来越多的新材料企业将绿色研发理念融入到产品设计和生产中,努力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同时,政府对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也将进一步增强,为新材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 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材料将成为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具备自感知、自诊断、自修复等功能的智能材料将会在未来得到广泛应用,为各个领域带来革命性变革。
3. 纳米材料的兴起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尺寸效应,能够呈现出与宏观材料不同的性能。
纳米材料的兴起将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并在电子、光电、生物医药等领域带来巨大应用潜力。
4. 循环经济模式新材料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将逐渐实现从线性经济模式到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
铝基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
![铝基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b784d58804d2b160b4ec05d.png)
铝基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李杨20090560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090201摘要:本文介绍了铝基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应用,重点讲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铝基复合,设计与制备,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前言复合材料是应现代科学发展需求而涌现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材料,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表现尤为明显。
金属基复合材料有铝基、镍基、镁基、抬基、铁基复合材料等多种,其中铝基复合材料发展最快而成为主流。
本文主要对国内外铝及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评述,主要包括材料的设计与制备、界面、性能、应用等方面。
一、铝基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1.基体材料的选择铝基复合材料的基体可以是纯铝也可以是铝合金,其中采用铝合金居多。
工业上常采用的铝合金基体有Al-Mg、Al-Si、Al-Cu、Al-Li和Al-Fe等。
如希望减轻构件质量并提高刚度,可以采用Al-Li合金做基体;用高温的零部件则采用Al-Fe合金做基体;经过处理后的Al-Cu合金强度高、且有非常好的塑性、韧性和抗蚀性、易焊接、易加工,可考虑作这些要求高的基体;增强体和基体之间的热膨胀失配在任何复合材料中都难以避免,为了有效降低复合材料的膨胀系数,使其与半导体材料或陶瓷基片保持低匹配常采用Al-Si为基体和采用不同粒径的颗粒制备高体积分数的复合材料。
基体的强度并不是它的强度越高复合材料的性能就越好。
如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用纯铝或含有少量合金元素的铝合金作为基体,就比用高强度铝合金做基体要好的多,用高强度铝合金作基体组成的碳纤维的性能反而低。
因此,只有当基体金属与增强体合理搭配时,才能充分发挥基体材料和增强相的性能优势。
2.增强材料的选择增强材料主要有纤维、晶须以及颗粒。
为了提高基体金属的性能,增强材料的本身需要具备特殊的性能,如高强度、高弹性模量、低密度、高硬度、高耐磨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增强体与基体金属有良好的润湿性等。
B、Al2O3、Si、和C纤维等是最早的纤维材料,该材料的性能优异,但高昂的成本限制了它们的广泛发展及应用。
金属材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金属材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a46ec254804d2b160b4ec057.png)
金属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摘要:金属是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最不可或缺的材料,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本篇论文主要论述金属材料的种类、性能及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应用,并且展望金属材料在未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金属材料、镁合金、铝合金、稀土、汽车引言金属材料是指由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
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
继石器时代之后出现的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均以金属材料的应用为其时代的显著标志。
现代,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我们对金属材料的认识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始:一、分类:金属材料通常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特种金属材料。
1、黑色金属又称钢铁材料,包括含铁90%以上的工业纯铁,含碳 2%~4%的铸铁,含碳小于 2%的碳钢,以及各种用途的结构钢、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精密合金等。
广义的黑色金属还包括铬、锰及其合金。
2、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铬、锰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通常分为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
有色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纯金属高,并且电阻大、电阻温度系数小。
3、特种金属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结构金属材料和功能金属材料。
其中有通过快速冷凝工艺获得的非晶态金属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纳米晶金属材料等;还有隐身、抗氢、超导、形状记忆、耐磨、减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4、金属材料按生产成型工艺又分为铸造金属、变形金属、喷射成形金属,以及粉末冶金材料。
铸造金属通过铸造工艺成型,主要有铸钢、铸铁和铸造有色金属及合金。
变形金属通过压力加工如锻造、轧制、冲压等成型,其化学成分与相应的铸造金属略有不同。
喷射成形金属是通过喷射成形工艺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组织性能的零件和毛坯。
二、性能金属材料的性能可分为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两种。
为更合理使用金属材料,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掌握各种金属材料制成的零、构件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应具备的性能(使用性能)及其在冷热加工过程中材料应具备的性能(工艺性能)。
热双金属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热双金属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4cdc640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a.png)
材料研究与应用 2024,18(2):261‐269Material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Email :clyjyyy@http ://mra.ijournals.cn 热双金属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黄念成1,2,冯波2*,冯晓伟2,李达2,陈天来3,李国烽3,黎小辉1*,郑开宏2(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广东 佛山528225; 2.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广东省金属强韧化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50; 3.佛山通宝精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佛山 528131)摘要: 热双金属复合材料是一种利用先进复合技术,使两种及以上具有不同热膨胀系数的金属复合形成冶金结合的层状复合材料。
该材料可发挥不同金属的自身性能优势,实现复合材料的性能互补,同时因其形状可随环境温度改变而调控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领域。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热双金属产品品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总结并展望该材料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前景意义重大。
围绕电子电器领域的热双金属复合材料,综述了其制备原理、特性、组元构成、主要性能指标和制造技术。
热双金属复合材料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复合技术将两种及以上的金属层交替叠加并紧密结合,由于不同金属各异的热膨胀系数,当通过环境传导或自我发热方式受到热力刺激时,整个材料发生弹性弯曲变形而发生形状变化。
热双金属的组元构成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因素,选择合适的金属组元可以使其具备更优异的性能。
常见的组元包括钢-铝、铜-铝等,高膨胀层一般为锰铜合金,低膨胀层一般为铁镍合金。
通过合理设计不同金属的层厚比例和堆叠顺序,可以调控材料的热膨胀性能和机械强度,主要性能指标包括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电导率和机械强度等,其中热膨胀系数决定了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形状变化程度,电导率影响了材料在电子电器中的导电性能,而机械强度则直接关系到材料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制造技术是影响热双金属复合材料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常见的制造技术包括爆炸复合、轧制复合和粉末冶金等。
金属学的发展趋势从传统材料到新型复合材料的转变
![金属学的发展趋势从传统材料到新型复合材料的转变](https://img.taocdn.com/s3/m/c57502b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c6.png)
金属学的发展趋势从传统材料到新型复合材料的转变金属学是研究金属材料的性质、组织结构、加工以及应用的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金属学领域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
本文将探讨金属学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从传统材料到新型复合材料的转变。
一、传统金属材料的特点和应用传统金属材料是指单一金属元素或合金组成的材料,如铁、铜、铝等。
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领域。
然而,传统金属材料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强度低、重量大、腐蚀性强等。
二、新型复合材料的引入为了解决传统金属材料存在的问题,新型复合材料应运而生。
新型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具有各自材料特性的优势,并形成协同效应。
比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常见的有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它们在强度、刚度和重量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三、新型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1. 混杂技术的应用混杂技术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金属材料进行混合,形成复合材料。
这种技术能够综合利用各种材料的优点,改善材料性能。
例如,通过在金属基体中引入纤维增强材料,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2. 纳米技术的应用纳米技术是指通过控制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质,改变其宏观性能。
通过纳米技术,可以制备出颗粒尺寸在纳米级别的金属材料,其性能相比传统材料有了显著的提升。
例如,纳米金属材料具有更好的强度、硬度和导电性能,同时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3. 生物材料的开发生物材料是指能够与生物体相容并具有生物活性的材料。
在金属学领域,生物材料的开发可用于人工关节、牙科修复、骨修复等领域。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还具备一定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4. 高温合金的研制高温合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能够保持一定稳定性和高性能的金属材料。
随着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对高温合金的需求越来越多。
因此,研制具有高温抗氧化和耐热腐蚀性能的金属材料是当前金属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2024年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e284a22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2.png)
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是当前新兴的轻质高性能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子设备、机械制造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市场的发展现状。
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轻质高强材料的需求急剧增长。
相较于传统金属材料,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热导率高、耐腐蚀性好等优点,因此在众多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航空航天领域,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飞机结构、发动机零部件等关键设备中。
其轻质高强的特性可以显著减轻飞机重量,提高燃油效率,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在汽车工业中,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车身结构、发动机零部件、底盘等。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于轻量化材料的需求也在增加,而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导率和抗腐蚀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制造。
在电子设备领域,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对于更轻薄、高性能的材料需求也在增加。
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因其轻质高强和电磁屏蔽性能,在电子设备的外壳、散热片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此外,在机械制造、船舶工业、建筑领域等,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也被广泛应用。
随着新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预计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市场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市场现状与挑战虽然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但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这主要是因为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较为复杂,且镁资源的提取与加工工艺较为困难。
因此,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镁锂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在可焊接性、耐腐蚀性和可加工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材料制造商,也制约了其应用范围的扩大。
最后,镁作为一种化学活性金属,在氧化、腐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缺陷。
因此,在存储、加工和运输等环节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复合材料发展现状分析
![复合材料发展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4613396137ee06eef9184d.png)
复合材料发展现状分析复合材料指将多种材料通过特殊工艺和制造方法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
本文首先对复合材料进行概述,然后对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展开讨论。
标签:复合材料;发展现状;发展趋势;陶瓷基引言:《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为我国科技发展提出明确目标:到2020年,自主创新能力要得到显著提高,用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取得能够对世界产生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
特别是在信息、生物、材料和航天等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复合材料作为新型材料中的重要部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有待研究。
1 复合材料概述复合材料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物质复合而成的多相固体材料。
材料主要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
其中密度最大的是金属材料,化学性质稳定,脆性最大的是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易老化不耐高温。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对材料提出了“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低密度”的要求,普通材料的性能已满足不了科技时代的要求,因此由多种材料复合而成的高性能复合材料被迅速推广。
复合材料按照基体材料种类被分为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及陶瓷基复合材料;按照增强形态被分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及层状增强复合材料;按照增强形态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及断裂安全系数高等特性。
2 复合材料发展现状分析2.1树脂基复合材料发展2.1.1发展现状树脂基复合材料除了高强度、高模量的特点,还具有非常高的可设计性,问世至今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技术产业。
树脂基复合材料主要应用于武器装备制造业,对武器装备的轻量化、微型化和提高武器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树脂基复合材料密度较低,也在航空航天工业领域被广泛应用,能够降低飞机近30%自重。
据统计,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品共有40000多种,截止2017年,全世界树脂基复合材料产量近千万吨。
金属基复合材料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金属基复合材料现状与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de6e81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3.png)
金属基复合材料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金属基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其中至少一种为金属的复合材料。
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金属基复合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船舶等领域。
但是,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
1.成本高:由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2.强度不稳定:由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复杂,因此其强度和韧性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不够稳定。
3.可靠性差:由于金属基复合材料制造工艺复杂,难以完全掌握每个制造环节的质量,因此其可靠性较差。
4.热稳定性差:由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与金属基体不同,容易在高温环境下出现龟裂等问题。
5.环保问题: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常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金属基复合材料在应用中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进,提高其可靠性和成本效益,以更好地满足现代工业的需求。
- 1 -。
金属复合材料
![金属复合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4c000b8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1.png)
金属复合材料
金属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点,首先,它具有优异的强度和硬度,能够满足高强度、高硬度的使用要求。
其次,金属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长期使用而不易受到破坏。
此外,金属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适用于需要导热和导电的场合。
最后,金属复合材料的轻量化特性,可以降低整体结构的重量,提高使用效率。
在航空航天领域,金属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飞机结构件、发动机零部件等领域。
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金属复合材料能够满足飞机在高速飞行和高温环境下的使用要求,提高飞机的性能和安全性。
在汽车制造领域,金属复合材料被应用于汽车车身、发动机零部件等领域,能够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节能性能。
在建筑工程领域,金属复合材料被应用于建筑结构件、桥梁等领域,能够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风抗震性能,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金属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将会不断提升,为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加优质的材料支撑。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金属复合材料将会成为各个领域的主流材料,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金属陶瓷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金属陶瓷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092e6c5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09.png)
2024年金属陶瓷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金属陶瓷是一种将金属和陶瓷材料相结合的复合材料,具有金属的导电性和陶瓷的硬度和耐高温性能。
近年来,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加,金属陶瓷在航空航天、电子电器、能源、汽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金属陶瓷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
金属陶瓷市场概述金属陶瓷市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金属陶瓷的特殊性能使其成为许多领域的理想材料,如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发动机零部件、热障涂层;电子电器领域中的半导体封装材料、高频电子器件;能源领域中的储能材料、太阳能电池等。
因此,金属陶瓷市场的潜力巨大。
金属陶瓷市场的主要应用领域航空航天领域航空航天领域是金属陶瓷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金属陶瓷在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中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此外,金属陶瓷还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中的热障涂层,用于提供热障保护,减少热应力对发动机材料的损伤。
电子电器领域金属陶瓷在电子电器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金属陶瓷可以用于半导体封装材料,提供良好的热导性和机械性能,保护封装的电子器件。
此外,金属陶瓷还用于制造高频电子器件,因其优异的介电性能和稳定的电性能而备受青睐。
能源领域金属陶瓷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例如,金属陶瓷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高效的储能材料,如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
此外,金属陶瓷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因其优异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的性能。
金属陶瓷市场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增加,金属陶瓷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几年,金属陶瓷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一方面,随着航空航天、电子电器、能源等行业的不断发展,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将不断增加,而金属陶瓷作为一种具有综合性能优势的材料,将在这些领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另一方面,金属陶瓷材料的制备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例如,采用先进的制备工艺,可以制备出具有更高强度、更优异性能的金属陶瓷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卷 第1期2008年2月 金属功能材料Metallic Functional MaterialsVol115, No11February, 2008金属复合材料生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刘 江(钢铁研究总院科技信息室,北京100081)摘 要:概述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制造方法,介绍了笔者所研制的几种金属复合材料及生产过程。
最后展望了金属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金属复合材料;生产技术;现状中图分类号:TB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192(2008)01-0044-05Current Situ 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T echnology for Metal Matrix CompositeL IU Jiang(Information and Consultation Center of CISRI,Bejing100081,China)ABSTRACT:Basic production methods of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are reviewed1Some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developed by the author are introduced1The prospects of development trend of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are presented1KE YWOR DS:metal matrix composite;production technology;status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单一的金属或合金已很难完全满足其对材料综合性能的要求,因而近年来新型复合材料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每年耗资10亿美元专门用于研究开发新材料,其重点之一就是金属复合材料。
目前美国复合材料的研制和生产居世界领先的地位。
金属复合材料是利用复合技术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化学、力学性能不同的金属材料结合成一体制备的。
金属复合材料在保持母材金属特性的同时还具有“相补效应”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经过恰当的组合从而获得优异的综合性能。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功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适当选材和优化设计来获得。
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运输、桥梁、民用建筑、体育设施及国防建设等诸多领域。
1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制造方法111 爆炸法爆炸复合法是利用炸药作为能源,在炸药的高速引爆和冲击作用下(748km/s),在十分短暂的过程中使被焊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薄的塑性变形区、熔化和扩散,从而实现两种不同金属材料的焊接,是集压力焊、熔化焊和扩散焊“三位一体”的焊接方法[1]。
目前采用该法可以实现300多种金属的复合。
但该方法污染严重且不适于连续化生产及薄板生产。
112 挤压复合法将包层金属和被包层金属表面清理后组装成挤压坯,然后以适当的温度和挤压比参数挤压成型。
在压力作用下,金属紧密接触并复合[1]。
该方法适合于生产管、棒、线及矩形断面的复合型材。
但挤压复合的材料范围有一定限制,不适于连续化生产,并要求较大功率的挤压机。
113 扩散焊接在低于母材熔点的温度下,在尽量使母材不出现变形的情况下加压,使母材紧密接触,利用界面出现的原子扩散而实现结合的方法,该法分为无助剂自扩散焊接、无助剂扩散焊接、有助剂扩散焊接、过渡液相扩散焊接和相变超塑性扩散焊接[1]。
该方法可获得与基体性能一致的接头性能。
114 固相结合法该法也叫轧焊法,是利用高温和轧制时产生的高压而使不同的金属实现焊合。
轧焊法又可分为热轧复合法和冷轧复合法。
热轧复合法是将覆盖材料和基体事先组装在一起,周边进行焊接,然后热轧使之复合。
115 喷射沉积复合法喷射成型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逐渐成熟起来的一种快速凝固成型制备材料的新型粉末冶金技术[2],把液态金属的雾化(快速凝固)和雾化熔滴的沉积(熔滴动态致密化)自然地结合起来,喷射成型时,由于雾化液滴高速率凝固、高速固态冷却以及液滴的撞击作用,形成无宏观偏析的、等轴细小的沉积组织。
116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自蔓延高温合成(self p ropagating high tem2 perat ure synt hesis,简称SHS)法又称为燃烧合成(combustion synt hesis,简称CS)法[2],是由前苏联科学家Merzhanov在1967年提出并随后发展起来的,可用于制备多种不同类型材料,如陶瓷、金属间化合物等的新工艺。
由于SHS法具有能耗少、效率高、产物纯和工艺相对简单等优点,受到各国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
该工艺不仅用来合成材料,而且广泛地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形成一系列实用技术,如SHS焊接、SHS表面涂层、SHS致密化、SHS离心铸造等。
117 粉末冶金法是复合材料制造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将需要复合的材料的粉末均匀混合,经压制后烧结处理成型,可制成各种形状的产品。
2 金属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211 热双金属热双金属是由二层(或三层)膨胀系数不同的合金沿层间接触面结合在一起的复合材料。
高膨胀系数的合金层称主动层,低膨胀系数的合金称被动层。
在加热时,由于两层的膨胀系数不同,主动层伸长得多,于是金属片就向被动层弯曲,这样就可以把热能转换成机械能,产生一定的力和位移,因此可用作测量或控制仪表的传感元件。
热双金属可分为3种。
①普通型,用于一般用途的控制元件,通用性强,例如5J18。
②高灵敏度型,这类热双金属在温度变化时产生的位移或偏转大,对信号的灵敏度高,随着仪表小型化,该类热双金属的用量增加。
例如5J11。
③额定电阻型,主要用作断路器元件,要求有一定的电阻率。
例如:笔者研究生产的R9~R141系列热双金属。
由于R系列热双金属是由三层金属,主动层和被动层分别为Ni20Mn6和FeNi36,中间层为Ni或Cu组合而成,工艺较复杂,现介绍如下:首先根据R值的不同,设定三层的配比,将经过表面清理好的三层金属周边焊接,在750~1200℃进行热轧结合,第一道变形量控制在50%左右。
成品的冷轧变形量控制在40%左右。
为消除热双金属在加工中产生的残余应力,需根据牌号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稳定化热处理工艺。
笔者采用热轧结合法生产R 系列热双金属,与其它方法相比,提高了成材率和生产率,降低了成本。
212 复合框架材料集成电路是计算机、航天飞机、导弹等军用电子产品中不可缺少的基础部件,是重要的核心部件。
笔者研制生产的铜合金局部复铝条冷轧带材用作塑封音响集成电路和其他功耗电路的引线框架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导电导热性,与铜合金做引线框架相比,可以不镀金,用铝丝与复铝层压焊形成外电路,既节省了黄金,又避免可能形成金2铝脆性化合物,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
该合金是一种复合材料,它以铜基合金为基体,采用固相结合技术,将铝条按设计要求局部地复在基体带材上,一条基体带材可以复一条铝,也可以间隔地平行复几条铝。
铜合金复合材料生产工艺大致分三步:组员金属预处理,金属压缩变形和扩散热处理。
首先将铜带和铝条分别用钢丝刷机械抛光,去除表面氧化层,直到露出新鲜的金属表面,尔后采用四辊冷轧机进行室温下固相结合,为了保证铝条按设计要求局部地复在铜带上,用特制导卫装置控制铝条走向,一次冷轧压下率达到70%左右,在张力下冷轧,固相结合的复合带材坯料去油后,立即在真空下进行450℃,3h扩散退火,再冷轧至成品。
用同样方法生产的复合材料还有4J42复铝条,4J34、4J29复银铜等。
213 零膨胀合金目前生产供应的因瓦和超因瓦合金,室温至100℃的平均膨胀系数约为110×10-6/℃,满足不了某些精密测量的要求。
通过复合的方法,将具有热缩冷胀(负值膨胀系数)的锂霞石粉与金属粉混54第1期 刘 江:金属复合材料生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合,可以获得接近零膨胀系数的材料。
铁,铜,钼及因瓦合金的粉末,以一定的配比与锂霞石粉复合,采用压制,烧结或热压的方法,可以制成片状,棒状或环状的零膨胀材料,笔者在这方面作过一些尝试。
3 金属复合材料研究的新进展311 汽车工业用金属复合材料金属复合材料在汽车中用于结构或半结构部件仍处于飞速发展当中。
在塑料/金属复合材料市场上,拜耳公司在该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到目前为止,大约有35种汽车部件的制备已经采用拜耳公司生产的材料。
截止到2003年底,拜耳公司已经利用复合塑料/金属技术生产了约1100万件汽车部件。
1998年,奥迪A6中首次使用了由复合塑料/金属技术生产出的零部件。
目前,最新款的奥迪汽车实现了复合塑料/金属技术的又一突破—最新款的奥迪车已经使用塑料/金属复合材料制备车身。
之所以选用塑料/金属复合材料是因为在相同尺寸条件下,用塑料/金属复合材料制备的零部件能够比全金属零部件减轻30%的质量,而且生产成本和产品性能几乎相当。
截止到目前,塑料/金属复合技术已经在汽车的各个部分得到应用。
在2004年3月于德国慕尼黑举办的汽车工程VDI—K塑料会议上,拜耳公司展示了由ITM公司使用塑料/金属复合材料制备的车顶框架。
该公司还宣布塑料/金属复合技术已经首次用于卡车,即用于奔驰公司生产的Actro s货车的散热水箱风门片。
拜耳公司还展示了由奥迪公司进行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该报告的研究结果表明塑料/金属复合材料可用于制备汽车仪表板的横梁。
312 非晶合金基复合材料当前有两种方法可以生产纳米颗粒弥散强化的大块非晶态合金基复合材料,一种是铸造非晶合金采取高温退火处理,另一种方法是合金熔体铸造法[3]。
Pd40Cu30Ni10P20合金通过添加少量(<5%原子比)过渡金属Cr、Mo、Fe和Ta等具有很好的非晶形成能力,采用铜模铸造法能够制得含有纳米颗粒或/和微米颗粒的分散强化的非晶合金基复合材料,这种合金熔体在凝固时形成纳米和微米尺寸的磷化物颗粒均匀分散于非晶基体中,其中的纳米磷化物相为Ni33Cr33P34,MoNi P,Fe33Ni33P34和(Pd, Ta)Ni P(015%(原子)<Cr≤5%;1%<Mo<3%; Fe≤5%;Ta1%)。
发现添加TM元素(TM是过渡族金属Cr,Mo,Fe,Ta)为5%(原子)时,其中微细颗粒的体积分率最高。
根据对于过冷熔液的结晶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的深入理解,有可能制得具有控制晶粒度和特殊结晶取向分布的全新型的非晶合金基复合材料。
这种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弹性应变。
313 软磁复合材料软磁复合材料主要用作各种磁心,磁屏蔽,防电磁波干扰的吸波材料等[3,4],作为磁心常用的有压粉铁心和铁氧体烧结产品等,但难以满足小型化和薄型化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有由于绝缘性差、断线和漏磁而引起的效率低下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