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培考试知识点整理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培考试知识点整理
消化系统重点知识点整理
1、胃溃疡(GU)的规律:进食→疼痛→缓解(餐后痛),疗程6-8周,胃酸正常
或减低。

好发部位:胃角、胃窦小弯。

2、十二指肠溃疡(DU)的规律:疼痛→进食→缓解(饥饿痛),疗程4周,胃酸
分泌过多。

好发部位:球部(前壁较常见)、BAO、MAO↑。

3、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的部位:十二指肠降段、水平段的溃疡,多在后内侧壁
4、克罗恩(CD)的重点整理:病理:非干酪肉芽肿性疾病。

部位:末段回肠、
结肠,口腔→肛门。

表现:呈节段性分布,纵形溃疡,裂隙溃疡,呈缝隙状,鹅卵石样外观,早期可呈鹅口疮溃疡,累及肠壁全层,易形成瘘管(常见且较为特异),线样征。

规律:进食→疼痛→便后缓解。

5、溃结(UC)的重点整理:20-40岁多见,连续性弥漫性分布,部位:病变主
要限于大肠黏膜、黏膜下层,多自直肠开始,逆行向近段发展,可累及全结肠甚至末段回肠,隐窝脓肿。

主要症状有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呈里急后重腹痛,外周关节炎。

呈铅管状。

规律:疼痛→便意→便后缓解。

中毒性巨结肠的诱因:低钾、钡剂灌肠、使用抗胆碱能药、阿片类制剂。

6、三大酶的对比记忆
血淀粉酶:2-12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高峰,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

脂肪酶:24-72小时开始升高,持续7-10天。

尿淀粉酶:通过肾排泄,因此高,轻度肾功改变影响检测准确性,12-24小时开始升高,持续1-2周。

7、急性胰腺炎最主要的症状:上腹痛。

8、慢性肝炎的病理:病理碎屑状坏死、肝纤维化、桥接坏死。

9、胃CA转移途径:直接蔓延、淋巴转移(左锁骨上Vichow淋巴结)、血行播
散(肝、肺)、种植转移(Krukenberg瘤)。

肝CA转移途径:肝内转移(门静脉及分支形成癌栓)、血行转移(肺)、淋巴转移(肝门淋巴结)、种植转移少见。

10、ChiId-Pugh肝功能分级:肝性脑病、腹水、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
间(INR)、凝血酶原时间较正常延长(S),用于评价肝功能储备情况。

ChiId-Pugh分级:A级5-6分
B级7-9分
C级10-15分
11、肝硬化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低钾、低氯血症、代碱、低
钠血症。

12、胃液PH约为0.9-1.5,食管内PH为5.5-7.0。

13、胃食管反流病典型症状:反酸、烧心,吞咽困难,胸骨后异物感。

食管CA好发部位:中段居多,下段次之,上段最少。

90%鳞Ca,恶性程度最高的是髓质型。

预后较好的是蕈伞型。

多不引起食管梗阻症状的是溃疡型。

扩散途径:直接蔓延,淋巴转移(主要),血行转移。

早期症状:不典型,中晚期:进行性吞咽困难。

首选检查胃镜。

压迫喉返导致声嘶,压迫膈神经导致呃逆。

14、
15、胃CA前状态:伴或不伴肠上皮化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
疡、残胃、Menetrier病、异型增生。

16、良恶性溃疡的鉴别
17、根治HP方案:1种PPI十2种抗生素+1种泌剂,疗程10-14天。

18、ESD手术适应症
①无溃疡的任何大小的黏膜内肠型胃CA;
②<3cm的伴有溃病的黏膜内肠型胃CA;
③直径<3cm的黏膜下层肠型胃CA,而浸润深度<500μm。

19、肠结核:继发于肺TB,位于回盲部,分为溃疡型肠结核、增生型肠结核。

部位: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腹痛。

X线钡剂灌肠溃疡型肠结核
增生型肠结核
结肠镜:回盲部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炎症息肉,肠腔变
窄,肉芽肿,干酪坏死。

20、结核性腹膜炎:腹壁揉面感,腹腔内结核灶直接蔓延。

结核性腹腔积液:草黄色渗出液、自然凝固、比重>1.018;蛋白质定性
试验阳性>30g/L;白细胞>500×106/L;以淋巴细胞或单核
细胞为主;、腺苷脱氨酶(ADA)>45。

21、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校准罗马Ⅰ(FD)
①存在一项或以下多项,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中上腹痛,中上腹烧灼感;
②呈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
上诊断标准);
③排除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包括胃镜检查);
22、餐后饱胀:指正常餐量即出现饱胀感。

23、早饱:指有肌饿感但进食不久即有饱感。

24、肠易激综合征(IBS):以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而无器质性病变的常见功能性肠病。

病理机制:结肠电生理研究显示IBS以便秘、腹痛为主者3次/分的慢波频率明显增加。

腹泻型IBS高幅收缩波明显增加。

25、乙肝病毒为DNA病毒。

26、甲、戊肝为经粪-口途径传播。

27、药物性肝病的分型
肝细胞损伤型:ALT≥3正常上限(ULN)且R值≥5
R=(ALT实测值/ALT ULN)/(ALP实测值/ALP ULN)胆汁淤积型:ALP≥2ULN且R值≤2
混合型:ALT≥3ULN和ALP≥2且R值介于2-5
28、血清ALT水平是评价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80%的AST存在于线粒体中,其升高反映肝细胞受损更严重。

29、肝硬化失代偿期
①肝功能减退:消化吸收不良、营养不良、黄疸、出血和贫血、内分泌失调、性激素(雌激素多,雄激素少)、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足、抗利尿激素、醛固酮、不规则低热、低清蛋白血症。


曲张、痔静脉曲张、腹膜后吻合支曲张、脾胃分流。

③脾功能亢进:脾大、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增生性贫血(三系少)。

④腹腔积液:蛙腹、脐疝,为漏出液,合并感染是渗出液。

①门静脉高压,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收减少而漏入腹腔,是决定性因素;
②低清蛋白血症,清蛋白低于30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毛细血管内液体漏入腹腔或组织间隙;
③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肾血流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排钠和排尿量减少;
④肝脏对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灭能作用减弱,导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和抗利尿激素增多,前者作用于远端肾小管使钠重吸收增加,后者作用于集合管,水的吸收增加,水钠潴留,尿量减少;
⑤肝淋巴量超过了淋巴循环、引流的能力,肝窦内压升高,肝淋巴液生成增多,自肝包膜表面漏入腹腔,参与腹腔积液形成。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胆石症
感染: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革兰阴性杆菌低热、腹胀、腹腔积液持续
不减、增长迅速,治疗不少于2周
胆道感染
肺部、肠道、尿路感染
肝性脑病
门静脉血栓或海绵样变
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
肝肾综合征:减少肾脏血流尤其是肾皮质灌注不足,少尿、无尿、氮质
血症、BUN↑、血钠↓、尿钠↓、GFR↓
肝肺综合征:呼吸困难、缺氧体征、发绀、杵状指
原发性肝CA
30、肝性脑病(HE):肝炎后肝硬化引起的多,氨中毒学说。

诱因: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钾利尿、放腹腔积液、高蛋白饮食、镇静催眠药。

期潜伏期:无行为、性格的异常,无神经系统病理征,脑电图正常,
心理测试或智力测试异常。

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精神异常,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多数正
常,临床表现不明显。

期昏迷前期:嗜睡、行为异常、言语不清、书写障碍及定向力障碍、
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阵挛及Babinski征阳性、
扑翼样震颤,脑电图特征性异常。

期昏睡期:昏睡但可唤醒,醒时尚能应答,常有神志不清或幻觉,
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扑翼样震颤,肌张力高,腱
反射亢进,锥体束征阳性,脑电图异常波形。

期昏迷期:昏迷不能唤醒,无法引出扑翼样震颤,浅昏迷,腱反射
和肌张力仍亢进,深昏迷,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
低,脑电图明显异常。

30、血清腹腔积液清蛋白梯度(SAAG)≥11g时,提示门静脉高压所致腹腔积液的可能性大;<11g时,提示结核、肿瘤等非门静脉高压所致腹腔积液的可能性大。

31、原发性肝CA:病理块状型多见,AFP为特异性标志物,用于普查、诊断、判断治疗效果和预测复发。

在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瘤的基础上,AFP>400ng/ml为诊断肝CA的条件之一。

对AFP逐渐升高不降或>200ng/ml持续8周或>500ng/ml 持续4周,应结合影像学及肝功能变化作综合分析或动态观察。

超声筛查首选,肝内直径>1cm的占位性病变;直径1-2cm的小肝CA用肝动脉造影。

32、急性胆囊炎:致病菌革兰阴性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

33、Mirizzi综合征:持续嵌顿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的较大的结石压迫肝总管或反复发作的炎症致肝总管狭窄或胆囊胆管瘘,结石部分或全部堵塞肝总管引起反作的胆囊炎、胆管炎及梗阻性黄疸;形成的解剖学基础是胆囊管与肝总管伴行过长或者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位置过低。

34、腹部超声是胆管结石首选的检查方法。

35、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查科三联征(Charcot triad):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雷诺五联征(Reynolds pentad):以上+神志障碍、休克。

36、急性胰腺炎(AP):胆石症、胆道感染为主要病因。

胰腺假性囊肿:病程1个月左右。

胰腺脓肿:起病2-3周,正规治疗仍发热。

37、重症胰腺炎
皮肤出现大片青紫色瘀斑。

38、重点记忆的知识点
淀粉酶、脂肪酶的高低与病情程度无确切关联。

CRP↑,发病48h>150mg/ml提示病情较重。

血糖↑,持续>11.1mmol/L提示胰腺坏死,预后不良。

血钙↓,<1.87mmol/L提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预后不良。

对严重腹痛,可肌肉注射哌替啶止痛,由于吗啡可增加oddi括约肌压力,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如阿托品可诱发或加重肠麻痹,均不宜使用。

39、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表现:食欲减退,食后上腹饱胀,消瘦,营养不良,水肿,维生素ADEK缺乏,腹泻。

40、胃黏膜脱垂病人,左侧卧位疼痛可减轻。

41、不经胰蛋白酶激活的是脂肪酶。

42、腹泻:指排便次数增多(>3次/日)或粪便量增加(>200g/d)或粪质稀薄(含水量>85%)。

48小时后腹泻仍持续存在。

43、刺激性泻剂:大黄、番泻叶、酚酞、蓖麻油。

盐性泻剂:硫酸镁。

渗透性泻剂:甘露醇、乳果糖。

吸收不良性腹泻:慢性胰腺炎。

43、出血量>5ml粪便潜血试验阳性,>50ml黑便,>250ml呕血,>400ml头晕、心悸、乏力,>1000ml休克。

44、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多主张在出血后24-48h内进行,先纠正休克,补充血容量,改善贫血,使用止血药物。

45、输注浓缩红细胞的指征:
①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收缩压降低幅度>30mmHg;
②心率增快>120次/分;
③血红蛋白<70g/L或血细胞比容<25%。

输血量以使血红蛋白达到70g/L左右为宜。

46、血小板聚集及血浆凝血功能所诱导的止血作用需在PH>6.0时才能有效发挥,而且新形成的凝血块在PH<5.0的胃酸中会被迅速消化,因此,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具有止血作用。

47、生长抑素通过收缩内脏血管的作用而止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