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广玉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玉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找出表达广玉兰特点的句子,品读感悟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理解作者爱慕、赞叹广玉兰的原因。
2、能通过对文中描写广玉兰的优美句子的朗读及广玉兰图片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3、指导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读通读懂写花的各种形态的语句,进而体味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本文作者陈荒煤在丛林中散步时,被一种淡淡的幽香吸引,从而认识了广玉兰,并细致地欣赏。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尾随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近广玉兰。
二、朗读课文,感悟特点
a:广玉兰花
1、多媒体显示广玉兰的漂亮图片
五、六月份是广玉兰花盛开的季节,看着这些漂亮的广玉兰花,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来赞叹它?(洁白无暇冰清玉洁等)
2、作者又是怎样赞叹它的?自己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作者赞叹广玉兰的词语。
(板书:洁净高雅)
3、你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中读懂了广玉兰洁净、高雅的特点?在文中划出有关句子,读读想想。
(1)这段文字从哪些方面来写玉兰花的?(色采、质感)
哪些词语写出了它的色采?(纯白、淡淡的青绿色)哪些词语写出了它的质感呢?(玉琢冰雕、柔韧而有弹性)
这些词语确实体现出了广玉兰花的洁净、高雅!
(2)作者连用两个“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说它吧…又…”的
句式,这是什么样的手法?(排比)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广玉兰的赞叹、爱慕之情,你们爱慕它吗?带上你的爱慕之情去读一读。
(指读、齐读)
4、引读:纯白中,带有点淡淡的青绿色,玉琢冰雕,又是那样柔韧而有弹性,这就是作者眼中的广玉兰,因此,作者觉得(生读)“只凭几个…全部内涵的。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过渡:广玉兰如此清纯、幽香,在五六月份开花的季节里,让我们
走近它,好好地欣赏一番。
5、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节写了同一棵树上广玉兰
花的哪几种形态?并且完成填空:(出示)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
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
(1)交流填空
(2)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形态的花?找出有关句子,好好地读一读。
(3)分别让四名同学朗读语句,并且理解句子,进行指导朗读。
a“有的含羞待放…鲜嫩可爱
引导学生抓住“含羞待放”“碧绿”“鲜嫩可爱”等词语体花苞的漂亮可爱及作者的爱慕之情。
过程:出示句子——圈划词语——图片欣赏——感情朗读
b“有的刚刚开放…约有一寸长。
”
“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连小蜜蜂都急切地来采蜜了,可以足见广玉兰花实在是十分地幽香。
让我们用急切、欢跃的心情来读。
(过程同上)
c“盛开着的玉兰花…甜美、清纯、惹人爱慕。
”
这里用什么手法来写的?(比喻)为什么把广玉兰比作婴儿的笑脸?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婴儿的脸,你抚摸过吗?什么感觉?(洁白、娇嫩)
婴儿的笑脸看过吗?什么感受?(甜美、清纯、惹人爱慕)那盛开的广玉兰花给人的感受也是如此。
请你好好读一读。
d“先前热热闹闹??,新生命的种子。
”(看图欣赏玉兰花的花蕊、种子)
广玉兰花虽然凋谢了,但她并没有就此衰败,你可以体味到什么?(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让我们用充满快乐、充满希翼的心情朗读好这段文字。
(4)引读“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
理解“数世同堂”“生生不息”在文中的意思,感受广玉兰花无比旺
盛的生命力。
过渡:好花还需绿叶扶,那广玉兰的叶子又有什么特点呢?
b:叶子
1、自由读课文4、5自然段,找一找叶子特点的句子。
(1)指名说,(密集油亮的绿叶…透着活泼。
)从中体味到什么?(生:充满活力)(板书:终年不败)
(2)还有哪些句子体现了广玉兰充满活力?(第5自然段)从中你还体味到了什么?(把它当做人来写)
2、写广玉兰就写广玉兰,为什么还要写叶子呢?(指名说)
3、学生齐读:“有了它的衬托,玉兰花便显得分外皎洁、分外清丽了。
”
4、是呀,红花还要绿叶衬。
三、回归整体,创作志情
1、广玉兰的确很美,那淡淡的幽香,清纯高雅的花瓣,生生不息的花朵,终年不败的绿叶,都显示出它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难怪作者在文章最后也情不自禁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引读)“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清纯,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再读)
2、本文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广玉兰的爱,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美吗?交流,观察子细,抓住特点。
四、迁移练习,尝试表达美
子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花,先抓住特点说说花的样子,再写下
来。
板书设计:
花瓣:洁净高雅
形态:含羞待放刚刚绽放盛开着的凋谢了的
叶子: 终年不败
《广玉兰》学情分析
我班的学生总体上对语文学习是比较感兴趣的,也就是说比较喜欢语文学习的,表现出对《广玉兰》一文学习较高的热情。
而这一点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于是教学中我想尽一切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掌握。
所学文本《广玉兰》学生在生活中并不常见这种花,因此在学习中我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文本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降低学习难度,让更多的学生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广玉兰》效果分析
《广玉兰》是一篇散文,文笔优美,描写了广玉兰的色美、形秀、香幽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爱慕之情。
教学中站在学生的角度,深挖难点,精教重点,将课堂之美尽善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感受语言魅力,习得语言表达。
变阅读课堂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课堂,沟通读写联系,使写话真正地变成学生写作的渠道,让阅读课呈现扎扎实实的语文风貌。
不足之处:学生朗
读时老师引导不到位,感情不充沛。
《广玉兰》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及思路:
《广玉兰》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描写了广玉兰的色美、形秀、香幽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花的爱慕之情。
整篇文章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比喻贴切,描写细致而且形象。
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广玉兰的爱慕。
因此,根据本课的特点,应本着“让学生自主地学、合作地学、扎实地学、愉快地学”的理念,作如下设计:
1.运用媒体,创设意境
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味在课堂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比如在第二课时,一开始漂亮的广玉兰图欣赏,让学生宛然在广玉兰的丛林中悠然信步,又宛然能闻到那幽幽的香气,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走进文本的心灵深处。
2.层次朗读,读中感悟
朗读是学生理解文本的重要手段,广玉兰花的色美、形秀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需要通过朗读来感受。
因此,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多种朗读方式,有浏览、默读、自由朗读、指名读等。
我还让学生带着不同的要求去读,学生在读中思量、读中感悟,发现美、表达美。
通过朗读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之美的同时,在脑海中形成画面,逐步深入而有效地训练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3.注重背诵,指导写作。
优秀的语言应该让学生内化为自己的积累,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明白第三段是按总分总的结构描写广玉兰的四种形态。
先练习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形态,根据提示试背,不少学生当堂就能背出。
在学习四种广玉兰的形态,为了让学生能学以以致用,应出示四幅精心挑选的广玉兰图,让学生运用课文语句,发挥想象,写出自己眼中的广玉兰花。
4.读读议议,总结写法
《广玉兰》不仅让我们欣赏到洁净、高雅的广玉兰花,感受其旺盛的生命力,而且也是一篇摹仿写作的绝佳范例。
在总结全文时,应再次让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写得这么好的原因,再和同学议一议,用精练的语言、具体的实例在全班交流本文的写作方法,并试着练写一种花卉。
二、教学难点分析及对策难点:
难点:让学生弄清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赞叹广玉兰的,理解作者为什么喜欢广玉兰,感受广玉兰的美。
对策:广玉兰这种花农村的孩子比较目生,因此,在课前带学生到附近的苗圃中参观,指导学生认真观察。
课上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再现广玉兰,环绕作者的思路,指导学生朗读,感受广玉兰的美。
《广玉兰》测评练习
一、把这段课文补充完整。
1、这段文字中,描写了广玉兰花的四种形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这段话时,采用了______结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广玉兰花的________之情。
3、“数世同堂”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生不息”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练习说话。
如果说(含苞待放)的花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那末(刚刚绽放)的花又是什么?请大家看大屏幕进行说话练习。
()的花是(),()的花是(),()的花是()。
《广玉兰》教学反思
《广玉兰》是一篇状物的散文,它描写了广玉兰的色美、形秀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花的爱慕之情。
此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比喻贴切。
特别对广玉兰花、叶的描写细致而且形象。
本课重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广玉兰花瓣的色泽、质感、花开时的各种行态以及叶片的特点,体味广玉兰花的色美、形秀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
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的运用很美,教学仅仅是体味广玉兰的美,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想办法在学生自学交流的基础上,
通过学习,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体味文章的内涵。
“言为心声”,作者的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是他对广玉兰的赞叹和爱慕。
为了让能学生对广玉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更为直观的印象,仅仅靠课文的描述是远远不够的。
由此,我让同学们欣赏广玉兰的图片,给他们带来直观的感受,这样同学们理解起来也就轻松多了。
根据教学内容我设计了多种朗读方式,有自由朗读,齐读,指名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默读等方法,逐步深入而有效地训练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随后再让学生带着不同的要求去读,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通过朗读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之美的同时,在脑海中形成画面,让学生充盈的心泉在画面下诗意荡漾,逐步深入而有效地训练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的方式理解“冰清玉洁”“玉琢冰雕”“洁净高雅”“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然后我抓住:作者两次说“无法用语言文字准确形容”,你读了这段文字后你有怎样的感觉呢?学生们一下子陷入沉思,我随即接下来说:“其实在文章中作者已经用生动形象的文字描写出了花瓣的色采与质感,读来如见其色,如见其质。
”随后我先范读,再让学生跟着朗读,接着再让他们把自己的感情带入文中读,彰显自己的特点,使教学达到了高潮,从大多数学生的朗读中能感觉到他们在用心读,用心体味美。
真正体味“无法用语言文字准确形容”广玉兰花的感觉。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重点段落,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兴趣依旧
浓厚,我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朗读、去体味、去感悟,让他
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广玉兰的形态及喜欢的原因说出来,随即让学
生转换角色,把自己当做广玉兰向自己的同桌介绍自己的形态,使学
生在无意中把课文中的语句熟记在心,让学生在情境中轻松地把课文
背诵出来。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往往渗透写作方法的教学,在本课中,作者
采用了“侧面烘托”“总分总”构段,拟人,比喻等手法,让学生
明白,文章的美是离不开巧妙的写作手法的,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
会运用写作方法。
备课时我还关注到了课后的习题,要求学生背诵课文的段落,所
以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找到作者运用语言的规律,让学生按花开姿态的
顺序来学习,学完之后让其找到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提示试背,难
点就突破了,学生当堂背出了就不难了。
在教学这节课时,我努力创设和谐、融洽课堂氛围,使学生轻松
自如地学习,达到有效课堂。
《广玉兰》课标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
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里的对
话是狭义的师生双方语言的交际了,它是
互动的一种,已经再也不是狭义的师生双方语言的交际了,它是互动
外化,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第一,对话是课堂教学民主化的具体体现。
第二,对话是一种全
新的教学方式。
因此,本课的设计学生、教师平等交流,共同探索,相互启示,共同进人文本所营造的特定情境,接受广玉兰的感染和熏陶。
在轻松的环境中体味到学习的乐趣。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找出表达广玉兰特点的句子,品读感悟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理解作者爱慕、赞叹广玉兰的原因。
2、能通过对文中描写广玉兰的优美句子的朗读及广玉兰图片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3、指导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