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绽放礼仪之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数学课堂绽放礼仪之花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小学数学教
学的目的任务之一。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
更应注重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

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挖掘其中的文明礼
仪教育因素,使文明礼仪教育能够更好地渗透于农村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关键词:数学课堂礼仪教育
小学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的主要科目,是学生每天频繁接触的课程,在数学
课堂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的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德育养成启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一名一线小学数学任课教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机、自然、恰当地
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呢?下面结合我的实践与思考谈点体会。

1.
以身作则,感染举止文明魅力
文明礼仪教育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


名作家冰心说过:“教师的现在,就是学生的将来”。

教师自身就是一本活教材,更是学生赖以模仿的榜样。

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举止体现出来的文明精神对学
生的影响是最直接、最形象的。

教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

例如:课堂上提问学生时用规范的举止请示学生,并用“XX请回答,XX请坐”
等用语;学生回答完毕,一定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如“你真棒!”、“你真
会思考!”、“你表达得真完整!”等等用语);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自己犯了什
么错误,也要勇敢地当面向学生道歉;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说“谁愿意帮助他?”;得到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你”;上完课后师生互说“再见”……
在教学第二册52页的内容时,有这样一道简单的实际应用题:有两位老师
带着23名同学去春游,买汽水,每人一瓶,买一箱够不够?图上画着一箱有24
瓶。

有的学生不加思考就喊“够”,还有的故做思考状后回答“够”。

理由是23
比24小。

我否定了他们的结果但没有对他们的想法做出评价,而是让他们继续
想一想,当然有几个聪明的孩子很快就想到正确的答案,我即刻问:“那请你说
说你的理由?”“23加2等于25,25比24大,所以不够。

”我追问:“你为什
么要加2呢?”“老师也得喝呀!”一听到这,我便高声赞扬这位孩子:“你做
得真棒!不但想到自己还想到了老师,你真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

”我利用这个
追问肯定了她的思考周全、关心老师,更让其他孩子明白师生之间还应存在着暖
暖的人情味。

数学课堂中的文明举止,教师用心友好、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平日里点
点滴滴的行为礼貌用语对学生起到榜样作用,教师和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
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

教师的表率作用,潜移
默化地使学生受到礼仪的熏陶和教育。

1.
创设情境,营造文明礼仪氛围
其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与文明礼仪有关的方面也是很多的,关键就看教师
能不能去发现。

数学课堂上我们时常会创设一些有趣的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
的兴趣,吸引学生融入课堂的注意力。

因而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情境中结合学生的
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可以边学习数学知识,边获得文明礼仪的教育。

例如:在教学《三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教师创设一个情境,学校有400人
参加“十一”联欢会,其中有95人是教师,参加联欢会的学生有多少人?学生
都会列式400—95=?在计算时,学生利用列竖式的方法,发现个位上的0减5不
够减怎么办,有学生提出向十位去借,可是十位上也是0根本没法借,又该怎么办,学生又提出向百位上去借,教师问:那到百位借了多少呢?生答:借了100。

教师顺势问:我们要向百位借的时候该怎么借才会借给我们呢?学生便纷纷说:
要先跟它打招呼,要有礼貌,要先跟它商量。

是的,教师借此可以对学生插入礼
仪教育,我们在向别人借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有礼貌,这样别人才会愿意借给我们。

数学课堂上通过一道题引出向别人借东西的文明礼仪,这并不需要教师花多
少时间,但对学生来说却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文明礼仪教育,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仅让学生乐于接受,还起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

1.
结合生活,渗透勤俭节约品质
数学来源于生活,更运用于生活。

教师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中,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样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因而在数学课堂中,我时常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来创设生活情境,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学生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后,我就要求学生放学回家后测量一盒磁带的长、宽、高,并计算出它的表面积,如果有8盒这样的磁带可以怎样包装,有几种方案,哪种包装方案所用材料最省。

通过学生的测量、计算、比较选择出最优方案,借此机会教师可以顺势对学习进行节约用料的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知道同样是包装8盒磁带,利用数学知识可以选择最省材料的包装方法,这样可以节省大笔的费用开销。

此外,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数学生活情境,如节约用水、用电、铺地砖、粉刷墙壁等等,都能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

总而言之,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也不是少先队活动课,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够整节课对学生进行品德、说理教育,只能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一些有关文明礼仪素材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来及时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进而渗透文明礼仪思想。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蕴含了各种文明礼仪的思想和行为,作为学生的数学教师,应结合我们的数学教学恰当地渗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

当然,文明礼仪教育靠老师和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依靠家长、社会共同努力来完成,这样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艳花.试论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文明礼仪教育.《都市家教月
刊》.2014(7)
2.王妮娜,王清磊,李征.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年
3.张翠松,张后超.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探析.新课程研究(下旬).2013.11
4.王文湘.小组合作教学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索实践[J].新课程(下).2011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