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多少钱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要多少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一起去商店看看吧!商店里有很多漂亮的
玩具,比如一个玩具车 12 元,一个玩具熊 23 元。

现在老师想买 3 个
玩具车,需要多少钱呢?
(二)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尝试列式计算。

2、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3、汇报交流
(1)学生可能会列出算式 12×3,然后用加法计算:12 + 12 + 12
= 36(元)
(2)把 12 分成 10 和 2,先算 10×3 = 30,再算 2×3 = 6,最后 30 + 6 = 36(元)
4、教师讲解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进行总结和讲解:我们可以把 12 拆分成 10
和 2,先算 10×3 = 30,再算 2×3 = 6,最后把 30 和 6 相加,得到 36。

这种方法叫做“拆数法”。

5、巩固练习
(1)让学生计算 21×4
(2)提问:你是怎么算的?
(三)拓展应用
1、出示问题:一个书包 34 元,买 5 个书包需要多少钱?
让学生列式并计算。

2、小组竞赛
每个小组出一道类似的题目,然后交换解答,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快
又准。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1、课本第____页第____题。

2、回家后,向爸爸妈妈讲讲今天学到的知识,并让他们出几道题
目考考你。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探
究新知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个别学生的关注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以改进。

以上的教学设计,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
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以“需要多少钱”为主题的教学设计,适用于小学高年级。

一、教学内容
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小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引导启发法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展示超市购物的场景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去超市买过东西吗?假如一瓶饮料 25 元,买 4 瓶需要多少钱?
(二)探索新知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列式计算。

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可能会有:25 + 25 + 25 + 25 = 10(元)
25×4 = 10(元)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25×4 表示 4 个 25 相加的
和是多少。

4、进一步拓展:如果一个面包 32 元,买 6 个需要多少钱?
(三)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
(1)一支铅笔 08 元,买 10 支需要多少钱?
(2)一块橡皮 15 元,买 8 块需要多少钱?
2、提高练习
(1)李老师买了 25 千克苹果,每千克 48 元,一共花了多少钱?
(2)学校要购买一批图书,每套图书 285 元,买 12 套需要多少钱?
(四)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在解决“需要多少钱”这类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五)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相关练习题。

2、到市场上了解一些商品的价格,然后自己提出用小数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小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但在计算过程中,部分学生还存在粗心大意的情况,需要在今后的练习中加强。

同时,在教学中还应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他们更好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再为您提供一个初中阶段的“需要多少钱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费用问题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费用相关的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2、难点:准确理解题意,合理设未知数,正确列出方程。

四、教学方法
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展示一个手机套餐的介绍:每月基础费用 38 元,包含一定的通话时长和流量。

超出部分通话每分钟 015 元,流量每兆 03 元。

如果一个月的通话时长超出了 20 分钟,流量超出了 50 兆,这个月需要交多少钱?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设这个月需要交的费用为 x 元,则基础费用 38 元,超出通话的费用为 015×20 元,超出流量的费用为 03×50 元。

2、列出方程:x = 38 + 015×20 + 03×50
3、解方程,求出 x 的值。

(三)例题讲解
例 1:某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起步价 8 元(即行驶距离不超过 3 千米都需付 8 元车费),超过 3 千米以后,每增加 1 千米,加收 15 元(不足 1 千米按 1 千米计)。

某人乘这种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共支付车费 18 元,设此人从甲地到乙地经过的路程是 x 千米,那么 x 的最大值是多少?
(1)分析:起步价 8 元,超过 3 千米的部分费用为 15(x 3) 元,总费用为 18 元。

(2)列出方程:8 + 15(x 3) = 18
(3)解方程,求出 x 的值,并得出最大值。

例 2:某商店在促销活动中,规定一次性购物金额超过 500 元的部分打八折。

小明一次性购物花费 850 元,请问商品原价是多少?
(1)分析:设商品原价为 x 元,500 元以内的费用为 500 元,超过500 元的部分为 08(x 500) 元,总费用为 850 元。

(2)列出方程:500 + 08(x 500) = 850
(3)解方程,求出 x 的值。

(四)课堂练习
1、一家电影院的票价规定:50 人以内(含 50 人)每场 25 元,超过 50 人的部分,每场 18 元。

某班 48 名学生一起去看电影,需要支付多少钱?
2、某城市的水费标准是:每月用水量不超过 10 吨的部分,每吨 2 元;超过 10 吨的部分,每吨 3 元。

小明家这个月用水 15 吨,需要交
水费多少元?
(五)小组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在解决费用问题时,最关键的是什么?
2、如何判断设哪个量为未知数比较合适?
(六)课堂总结
1、解决费用问题的一般步骤。

2、强调在列方程时要注意找准等量关系。

(七)布置作业
1、课本第____页习题____。

2、收集生活中与费用相关的问题,并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和解决,学生对一元一次
方程在费用问题中的应用有了较好的掌握。

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
学生参与度不够,今后要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同时,在作业布置上,可以增加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拓展学生的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