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着汤汤头歌诀方歌与配方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着汤汤头歌诀方歌与配方组成
【来源】张仲景《金匮要略》
【汤头歌诀方歌】肾着汤内用干姜茯苓甘草白术襄
伤湿身痛与腰冷亦名干姜苓术汤
黄芪防己除姜茯术甘姜枣共煎尝
此治风水与诸湿身重汗出服之良
【组成】甘草二两(6g),白术二两(6g),干姜四两(12g),茯苓四两(12g)。
【用法】上四味药,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功用】祛寒除湿。
【主治】肾著病。
身重,腰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饮食如故,口不渴,小便自利,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缓。
【证治机制】寒湿外袭,痹阻腰部,着而不去,以致腰重冷痛,名为“肾着”,此病多起于劳动汗出之后,腠理开泄,衣里冷湿,寒湿入侵,或久居卑湿之处,或淋雨涉水,寒湿侵于腰间,筋脉痹阻,气血失畅,不通则痛,以致身体困重,腰以下冷痛,如坐水中;邪着于肌里,而未伤及脏腑,故其人饮食如故,小便自利;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缓等均为寒湿痹阻之征。
尤在泾说:“肾受冷湿,着而不去,则为肾着…然其病不在肾之本脏,而在肾之外府,故其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
”(《金匮要略心典·卷中》)。
【方义分析】方中重用干姜,散寒通痹,温中煥土,为君药。
茯苓淡渗利湿,与干姜配伍,寒湿并除,为臣药。
白术健脾燥湿,合茯苓更助除湿之力,为佐药。
甘草调和药性,伍苓、术益增补脾助运之功,为佐使药。
四药相伍,温中煥土以散寒,健脾助运以祛湿,使寒湿尽去,则腰冷重痛自除。
【临床运用】①本方为治疗寒湿腰痛的常用方剂。
以腰重冷痛,苔白不渴,脉沉迟或沉缓为辨证要点。
②若腰部冷痛甚者,可加附子、细辛以助散寒止痛之力;若病延日久,腰膝酸软者,可加桑寄生、杜仲、牛膝以补肾强腰。
③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
损等属寒湿痹阻为患者。
附方:
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防己一两(12g),甘草半两(6g),白术七钱半(9g),黄芪一两一分(15g),去芦。
用法:上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15g),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
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现代用法:做汤剂,加生姜、大枣,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主治:风湿表虚证。
汗出恶风,身重疼痛,舌淡苔白,脉浮。
亦可用风水表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