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行异常事故应急预案
生产异常应急预案
![生产异常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aef6f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a.png)
生产异常应急预案生产异常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情况,这可能会导致生产中断、设备损坏、安全风险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生产异常情况,企业需要制定一份生产异常应急预案。
一、应急组织和人员1.应急组织:设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执行生产异常应急预案,并负责应急工作的协调和指挥。
二、异常情况分类与级别1.设立异常情况的分类和级别,根据影响程度和紧急程度划分,如一般异常、重大异常和特别重大异常,从而对不同级别的异常进行不同的应急措施。
2.制定异常情况的标准和指南,以便在异常情况发生时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处理。
三、异常情况的应急措施1.设备故障:制定设备维护和保养计划,及时进行设备检修,建立设备备份方案,确保在设备故障发生时能够迅速切换到备用设备。
2.物料短缺:建立物料库存管理制度,及时了解库存情况,并与供应商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物料供应的及时性。
3.人员缺失:建立人员调动计划,及时对缺失的关键岗位进行人员调配,确保关键生产环节的连续性。
4.安全事故: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训,制定应急演练计划,提高员工对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5.环境污染:制定环境保护措施,确保生产过程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建立环境监测机制,及时掌握环境污染情况,并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
四、应急资源保障1.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在异常情况发生时有足够的物资支持。
2.与相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共享资源。
3.与专业应急救援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如消防、医疗等,确保在特殊情况下能够及时获得专业帮助。
五、应急演练和评估1.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对应急预案进行检验和调整,提高员工应对生产异常情况的能力。
2.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分析应急演练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六、领导指挥与信息发布1.确定应急指挥中心和指挥人员,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应急工作。
2.建立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机制,保证内部员工和外部相关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异常情况和应急措施。
生产过程异常处置预案模板
![生产过程异常处置预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8d74f8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9.png)
一、预案概述1. 编制目的为确保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处置,降低事故损失,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车间、生产部门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异常情况。
3.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预案领导小组(1)组长:公司总经理(2)副组长:公司副总经理(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生产车间负责人等。
2. 职责(1)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实施和监督本预案的执行。
(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预案的宣传、培训、演练和检查。
(3)生产车间负责人负责组织本车间内的异常情况处置。
(4)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异常情况处置的协调和配合。
三、异常情况分类及处置措施1. 异常情况分类(1)火灾、爆炸事故;(2)有毒有害气体泄漏;(3)设备故障;(4)人员伤害;(5)自然灾害;(6)其他意外情况。
2. 处置措施(1)火灾、爆炸事故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2)切断事故区域电源,关闭阀门;3)使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4)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救援;5)调查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2)有毒有害气体泄漏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2)切断事故区域通风,关闭泄漏源;3)使用防护设备进行救援;4)使用中和剂进行中和;5)调查泄漏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3)设备故障1)立即通知维修人员;2)采取必要措施确保生产安全;3)尽快修复故障设备;4)调查故障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4)人员伤害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救治;2)通知医疗部门;3)调查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5)自然灾害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2)采取必要措施确保生产安全;3)协助政府部门进行救援;4)调查灾害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三篇)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f9b17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b7.png)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救援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第三条本预案是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工作指导。
第四条本预案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员工都有义务学习并熟悉执行。
第五条本预案实施前,需由本单位相关负责人组织人员进行预案演练,并及时修订完善。
第二章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第六条本单位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由以下单位和人员组成:(一)指挥部:由总经理担任指挥部指挥长,各部门经理、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担任指挥部成员。
(二)救援队伍:由安全保卫部门组织成立,包括消防队、急救队等。
(三)联络员:由每个部门指派一名人员担任,负责与指挥部进行信息交流。
第七条指挥部具体职责如下:(一)根据事故情况制定应急救援方案。
(二)统一指挥协调救援行动。
(三)接收和处理事故报告。
(四)组织应急演练。
(五)对救援队伍进行培训。
(六)对事故的救援和处理情况进行评估。
第三章应急救援措施第八条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措施。
第九条应急救援措施包括下列几个方面:(一)报警:发现事故后,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并向指挥部报告。
(二)组织人员撤离:及时组织受事故影响的人员撤离现场,并安排好避难点。
(三)救援伤员:将伤员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救治,确保伤员的生命安全。
(四)扑灭火源:及时将火源扑灭,防止火灾蔓延。
(五)封闭污染源:对污染源进行封闭处理,防止污染进一步扩散。
(六)组织抢险:对设备设施进行抢修,确保生产正常运行。
(七)组织清理: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第四章应急救援装备第十条针对不同类型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装备应具备下列基本要求:(一)消防救援装备:包括灭火器、灭火器车、泡沫发生器、水带等。
(二)急救救援装备:包括急救箱、担架、呼吸器等。
(三)抢险救援装备:包括工具箱、电锤、电钻等。
生产过程异常处置预案
![生产过程异常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9fca5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a.png)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提高公司生产过程中对异常工况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生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异常工况安全处置准则(试行)》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相关规章制度。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各类异常工况的应急处置。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组织机构成立公司生产过程异常工况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异常工况的应急处置工作。
2.2 职责2.2.1 领导小组职责:(1)制定、修订和完善异常工况应急处置预案;(2)组织、协调、指挥异常工况的应急处置工作;(3)督促、检查异常工况应急处置预案的落实情况。
2.2.2 成员职责:(1)组长: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异常工况的应急处置工作;(2)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具体落实;(3)成员: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异常工况分类及处置原则3.1 异常工况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异常工况的性质、危害程度和可能导致的后果,分为以下四类:(1)一般异常工况:对生产过程和人员安全影响较小,可采取一般措施进行处理。
(2)较大异常工况:对生产过程和人员安全有一定影响,需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理。
(3)重大异常工况:对生产过程和人员安全有严重影响,需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
(4)特别重大异常工况: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需采取特别措施进行处理。
3.2 处置原则(1)及时性:发现异常工况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2)科学性:根据异常工况的性质和危害程度,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置方法。
(3)安全性:确保人员安全,防止次生、衍生事故的发生。
(4)有效性: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恢复正常生产。
四、应急处置程序4.1 发现异常工况(1)操作人员发现异常工况后,应立即停止作业,报告上级领导。
(2)上级领导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
生产过程异常处置预案范文
![生产过程异常处置预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a0729a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7c.png)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生产过程安全,提高应对生产过程中异常工况的能力,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生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建立健全生产过程异常工况安全处置体系,提高员工应对异常工况的能力。
2. 及时、有效地处置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异常工况,降低事故损失。
3. 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工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设备故障、工艺参数异常;2. 火灾、爆炸、泄漏等事故;3. 突发环境事件;4. 其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异常工况。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生产过程异常工况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制定、实施应急处置方案,协调各部门、各岗位的应急处置工作。
3. 各部门、各岗位负责人为应急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本岗位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实施。
五、应急处置原则1. 及时性:发现异常工况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事故损失。
2. 安全性:在应急处置过程中,确保人员安全,防止次生、衍生事故发生。
3. 协同性:各部门、各岗位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异常工况。
4. 科学性:依据事故性质,采取科学的应急处置措施,确保应急处置效果。
六、应急处置程序1. 发现异常工况:各岗位员工发现异常工况后,立即向应急处置指挥部报告。
2. 启动应急预案:应急处置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3. 应急处置:按照预案要求,各部门、各岗位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 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成立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5. 整改落实: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七、应急处置措施1. 火灾、爆炸、泄漏事故:(1)立即切断事故源,防止火势蔓延;(2)组织人员进行灭火、堵漏;(3)撤离事故区域周边人员,设置警戒线;(4)及时上报事故情况,请求救援。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精选6篇)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e4ed3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1.png)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精选6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有时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出现,为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要怎么编制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1总则1.1目的为应对突发性生产安全事故处置工作,事故发生后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工作,进一步增强全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规范应急管理和完善应急响应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2编制依据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生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省安全生产条例》、《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结合我市实际,修订我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1.3工作原则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条块结合、属地为主、依靠科学、依法规范”的原则,采取科学、有效、快速、有序的组织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做到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启动条件和范围:凡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适用本预案。
2.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机构2.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政府统一组织领导和部门牵头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2.2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由市人民政府市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安全的副市长、市委委办主任、市政府办主任、市安委办主任担任;成员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检察院、市监察局、市人社局、市目督办、市总工会、市团委、市妇联、市维稳办、市发改局、市信访局、市教体局、市经信局、市民宗局、市安监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林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农牧科技局、市广电局、市卫计局、市扶贫移民工作局、市食药工商质监局、市防灾减灾局、市政局、市项目促进中心、市消防大队、交警大队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
生产异常紧急预案范文
![生产异常紧急预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e2a224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e.png)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异常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泄漏、设备故障、自然灾害等。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指挥部成立企业生产异常紧急预案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生产异常紧急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2 应急指挥部职责(1)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本预案;(2)负责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能力;(3)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上报;(4)负责组织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配;(5)负责组织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2.3 分工职责(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事故的监测、预警、信息上报、事故调查和应急物资储备;(2)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生产现场的管理,确保生产安全,及时报告异常情况;(3)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修,确保设备安全运行;(4)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能力,保障员工生命安全;(5)后勤保障部门: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供应;(6)其他相关部门:根据事故情况,按照应急指挥部的指令,协助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三、预防措施3.1 事故监测与预警(1)建立健全事故监测体系,定期对生产现场进行安全检查;(2)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3)完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3.2 风险评估与控制(1)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风险评估;(2)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3)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四、应急处置4.1 事故报告与启动(1)发现生产异常情况,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生产异常应急预案机制
![生产异常应急预案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53c7608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2.png)
一、引言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异常情况,如设备故障、原料短缺、工艺流程异常等,这些异常情况可能导致生产中断、产品质量下降、安全事故等。
为了确保生产安全、稳定、高效地进行,降低异常情况带来的损失,特制定本生产异常应急预案机制。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原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检验、包装、运输等。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生产异常应急处置工作,成员由公司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处置措施,成员由生产部门、技术部门、安全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3. 应急小组应急小组负责具体执行应急处置任务,成员由生产一线员工、技术骨干、安全员等组成。
四、生产异常预警与报告1. 预警生产异常预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设备故障预警:设备运行参数异常、设备故障报警等。
(2)原料短缺预警:原料库存不足、原料质量异常等。
(3)工艺流程异常预警:工艺参数异常、生产进度异常等。
(4)产品质量异常预警:产品质量检测不合格、客户投诉等。
2. 报告发现生产异常情况时,相关部门应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1)异常情况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
(2)异常情况对生产的影响程度。
(3)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及效果。
五、应急处置措施1. 设备故障(1)立即停止设备运行,防止事故扩大。
(2)通知维修人员迅速到场,进行故障排除。
(3)根据故障情况,调整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进度。
2. 原料短缺(1)通知采购部门尽快补充原料。
(2)根据原料库存情况,调整生产计划,确保生产需求。
3. 工艺流程异常(1)立即通知生产现场负责人,查明原因。
(2)根据原因,调整工艺参数,恢复正常生产。
(3)加强生产过程监控,防止类似异常再次发生。
4. 产品质量异常(1)立即停止相关生产线,通知质量检验部门进行调查。
(2)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产品质量。
化工厂异常工况处置预案
![化工厂异常工况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37221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4.png)
一、预案概述为确保化工厂在发生异常工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化工厂所有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可能出现的异常工况。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由化工厂主要负责人担任。
- 副指挥长:由生产、安全、技术、设备等部门负责人担任。
- 成员: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业人员。
2. 应急处置小组- 指挥组:负责应急处置的总体指挥和协调。
- 技术组:负责异常工况的技术分析和处置方案制定。
- 安全组:负责现场安全防护和人员疏散。
- 医疗救护组: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治和救护。
- 通讯保障组:负责应急通讯保障和信息报送。
三、异常工况分类及处置措施1. 火灾- 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灭火。
- 切断火源,隔离火势蔓延。
- 疏散现场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 按照火灾类型,采取相应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
2. 爆炸- 立即启动爆炸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处置。
- 隔离爆炸区域,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 疏散现场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 查明爆炸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3. 泄漏- 立即启动泄漏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处置。
- 隔离泄漏源,防止泄漏物扩散。
- 疏散现场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 采用吸附、吸收、中和等方法处理泄漏物。
4. 中毒- 立即启动中毒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处置。
- 隔离中毒区域,防止中毒物扩散。
- 疏散现场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 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5. 设备故障- 立即启动设备故障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维修。
- 隔离故障设备,防止事故扩大。
- 疏散现场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 查明故障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6. 自然灾害- 立即启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抗灾自救。
- 隔离受灾区域,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 疏散现场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 查明灾害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四、应急处置程序1. 发现异常工况- 当班人员发现异常工况时,立即报告应急处置小组。
生产应急响应预案
![生产应急响应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1a3a7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9.png)
生产应急响应预案
一、应急响应组织。
在发生生产事故或突发情况时,公司将成立应急响应组织,负
责应对和处理紧急情况。
该组织由公司领导、安全生产部门、生产
部门、技术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确保应急响应工作的及时、有效进行。
二、应急预案。
1. 应急响应流程。
一旦发生生产事故或突发情况,应急响应组织将立即启动应急
预案,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应对和处理:
(1)紧急通知,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员工,启动应急响
应工作。
(2)现场处置,迅速组织人员赶赴事发现场,进行现场处置和
救援。
(3)信息报告,及时向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通知有关部门和单位。
(4)危险控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扩大和危害,确保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
(5)事故调查,组织专业人员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2. 应急资源保障。
公司将建立应急资源库,包括人员、设备、物资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调动和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处置和救援工作。
4. 应急培训。
组织员工参加应急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水平,增强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5. 应急预案修订。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教训,
不断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以上应急预案将成为公司应对生产事故和突发情况的重要依据,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和救援工作,最大限
度地减少损失和危害。
生产异常应急预案
![生产异常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735f7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3.png)
一、目的为提高公司应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异常情况的能力,确保生产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降低经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异常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原材料短缺、工艺参数异常、生产环境变化等。
三、组织机构1. 成立生产异常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生产异常应急处置工作。
2. 小组成员:(1)组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负责全面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副组长:由生产部经理担任,协助组长处理应急事务。
(3)成员: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业技术人员。
四、应急响应1. 发现异常情况后,相关人员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2. 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异常情况,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各部门、各岗位按照预案要求,迅速行动,采取相应措施。
五、应急处置措施1. 设备故障(1)生产部负责组织维修人员对故障设备进行抢修。
(2)工程部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协助维修人员进行故障排查。
(3)生产部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进度。
2. 原材料短缺(1)采购部负责联系供应商,确保原材料及时供应。
(2)生产部根据原材料库存情况,调整生产计划。
(3)技术部负责研究替代材料,确保生产不受影响。
3. 工艺参数异常(1)生产部负责调整工艺参数,确保生产质量。
(2)技术部负责对异常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3)生产部根据技术部建议,调整生产流程。
4. 生产环境变化(1)安全环保部负责对生产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符合安全环保要求。
(2)生产部根据环境变化,调整生产计划。
(3)技术部负责研究改进措施,确保生产环境稳定。
六、应急恢复1. 异常情况得到控制后,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现场评估,确保生产恢复正常。
2. 各部门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类似异常情况再次发生。
3. 应急领导小组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完善应急预案。
七、预案培训与演练1. 定期对员工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异常事件处理与应急预案制度
![异常事件处理与应急预案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8784d5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6.png)
异常事件处理与应急预案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企业异常事件的处理流程,加强应急响应本领,提高危机应对本领,保障企业员工安全和企业正常运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实际情况,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体企业员工,包含管理层、部门负责人、员工等。
第三条定义1.异常事件:指与企业业务、员工生命资产安全等息息相关的突发事件,包含但不限于自然祸害、恶劣天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安全事故、设备故障、网络故障等。
2.应急预案:指为应对各类异常事件订立的组织管理措施和应对措施的方案。
第二章异常事件处理流程第四条报告与指挥1.当发生异常事件时,员工应及时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情况。
2.部门负责人收到报告后应立刻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并向企业管理负责人报告情况。
3.企业管理负责人接到报告后,依据异常事件情况决议是否召开应急会议,并及时调度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第五条事件评估与分类1.在应急会议中,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评估异常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可能造成的损失,并将事件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不同级别。
2.一级异常事件:指对企业生产经营及员工生命安全造成重点威逼的事件。
3.二级异常事件:指对企业生产经营及员工生命安全造成肯定影响的事件。
4.三级异常事件:指对企业生产经营及员工生命安全造成较小影响的事件。
5.评估结果应在会议纪要中记录并报备企业管理层。
第六条事件响应与处理1.依据异常事件的级别,相关部门负责人应编制应急预案,并依照预案中规定的职责和流程打开事件响应与处理工作。
2.一级异常事件的响应与处理应采取最高级别的应急措施,并及时通知上级主管部门。
3.二级异常事件的响应与处理应依照预案中的流程进行,部门负责人要乐观搭配,并及时报告进展情况。
4.三级异常事件的响应与处理应由部门负责人负责,必需时可协调其他部门供应支持。
第七条信息发布与沟通1.异常事件发生后,企业将及时成立信息发布工作小组,负责统一发布相关事件情况和处理措施。
生产异常应急处理预案
![生产异常应急处理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1a4a4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a.png)
一、目的为提高我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应对突发异常事件的能力,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降低损失,保障生产秩序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类异常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原材料供应中断、火灾、爆炸、泄漏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和监督应急工作的开展。
成员包括:(1)指挥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
(2)副指挥长:由公司副总经理担任。
(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专业人员。
2. 应急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事故处理和人员疏散等工作。
成员包括:(1)组长:由安全环保部负责人担任。
(2)成员:安全环保部、生产部、设备部等相关人员。
3. 信息保障组负责收集、整理、发布应急信息,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成员包括:(1)组长:由办公室负责人担任。
(2)成员:办公室、人力资源部等相关人员。
4.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车辆、场地等后勤保障工作。
成员包括:(1)组长:由后勤保障部负责人担任。
(2)成员:后勤保障部、采购部等相关人员。
四、应急响应程序1. 发现异常(1)员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
2. 现场处置(1)应急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事故处理和人员疏散等工作。
(2)信息保障组负责收集、整理、发布应急信息。
(3)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车辆、场地等后勤保障工作。
3. 应急救援(1)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
(2)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其生命安全。
(3)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事故扩大。
4. 应急结束(1)现场处置完毕,确认无安全隐患后,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2)各应急小组按职责分工,做好后续工作。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异常事件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应急响应程序、现场处置、应急救援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评估,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运行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运行事故处理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80fb3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71.png)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运行事故,保障公司生产安全,减少事故损失,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4.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5. 国家及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中毒、泄漏、交通事故、设备故障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应急工作的全面领导,指挥、协调、监督事故应急工作的开展。
组成人员: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各部门负责人。
2. 事故应急办公室负责事故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组织实施事故应急响应。
组成人员: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技术部门负责人、行政部门负责人。
3. 事故应急救援小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
组成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医护人员、消防人员等。
五、事故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报告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事故应急办公室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等。
2. 启动应急预案事故应急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和相关部门。
3. 现场救援事故应急救援小组根据事故类型和现场情况,制定救援方案,组织开展现场救援工作。
4. 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事故应急指挥部应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5. 信息发布事故应急办公室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6. 善后处理事故处理后,事故应急办公室负责组织善后处理工作,包括赔偿、恢复生产、总结经验等。
六、事故应急措施1. 火灾事故- 立即切断火灾区域电源,隔离火源;- 启动消防系统,进行灭火;- 疏散现场人员,确保安全;- 及时报告事故情况,请求支援。
2. 爆炸事故- 立即切断爆炸区域电源,隔离爆炸源;- 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疏散现场人员,确保安全;- 及时报告事故情况,请求支援。
生产车间紧急故障应急预案
![生产车间紧急故障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c6e14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6.png)
一、总则为了确保生产车间在发生紧急故障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故障带来的损失,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车间内发生的各类紧急故障,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电力故障、火灾、爆炸、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 负责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 组成人员:车间主任、生产经理、安全经理、设备经理等。
2. 应急行动组- 负责具体的应急行动。
- 组成人员:各岗位负责人、维修人员、消防人员等。
3. 信息联络组- 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递。
- 组成人员:信息员、联络员等。
4. 现场救护组- 负责现场受伤人员的救护。
- 组成人员:医护人员、救护人员等。
四、预警与报告1. 预警- 各岗位负责人应密切关注生产设备运行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
- 应急指挥部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2. 报告- 紧急故障发生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 报告内容包括:故障类型、发生时间、影响范围、人员伤亡情况等。
五、应急响应1. 启动预案-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行动。
2. 现场处置- 应急行动组根据预案要求,迅速采取以下措施:- 切断故障设备电源,防止火势蔓延。
- 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进行灭火。
- 隔离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区域,防止人员中毒。
- 救护受伤人员,并送往医院救治。
3. 人员疏散- 信息联络组根据预案要求,组织人员疏散至安全区域。
- 疏散过程中,注意保持秩序,确保人员安全。
4. 交通管制- 应急指挥部根据需要,对周边道路进行交通管制,确保救援车辆通行顺畅。
六、后期处置1. 现场清理- 应急行动组对现场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2. 事故调查- 应急指挥部组织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3. 善后处理- 对受伤人员、家属进行慰问和赔偿。
- 对事故责任人和单位进行追责。
七、培训和演练1. 培训- 定期对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生产过程异常处置预案范文
![生产过程异常处置预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e1ffc8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4.png)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加强公司生产过程安全管理,提高应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能力,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经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规定》等法律法规及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3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过程,包括生产装置、辅助设施、仓储等。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成立生产过程异常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公司总经理副组长:公司副总经理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2.2 生产过程异常处置领导小组职责(1)组织制定、修订和完善生产过程异常处置预案;(2)领导、协调、指挥生产过程异常处置工作;(3)组织开展生产过程异常处置培训和演练;(4)监督、检查生产过程异常处置措施的落实情况。
2.3 各部门职责(1)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按照预案要求采取应急处置措施;(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生产过程异常处置预案的编制、修订和实施,组织培训、演练,监督检查各项措施的落实;(3)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及时报告;(4)仓储部门:负责仓储安全管理,确保储存物资的安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5)其他部门:按照公司统一部署,配合生产过程异常处置工作。
三、异常情况分类及处置措施3.1 异常情况分类根据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类:(1)设备故障;(2)工艺参数异常;(3)物料泄漏;(4)火灾、爆炸;(5)中毒、窒息;(6)自然灾害等。
3.2 处置措施3.2.1 设备故障(1)发现设备故障,立即停止设备运行,隔离故障区域;(2)通知设备管理部门进行故障排查,排除故障;(3)恢复正常生产前,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3.2.2 工艺参数异常(1)发现工艺参数异常,立即调整参数,恢复正常;(2)分析异常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生产异常事件应急预案范文
![生产异常事件应急预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87e59b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6.png)
一、编制目的为了提高企业应对生产异常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异常事件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4.企业实际情况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企业内部发生的各类生产异常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设备故障、损坏2.原材料质量不合格3.工艺参数异常4.火灾、爆炸5.中毒、窒息6.环境污染7.自然灾害四、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2.预防为主,综合治理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4.快速反应,协同处置五、组织机构与职责1.成立生产异常事件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下设应急办公室、现场指挥部、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组、交通保障组、宣传报道组、后勤保障组等。
2.应急指挥部职责(1)组织、指挥、协调生产异常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2)制定和调整应急处置方案;(3)调度、调配应急资源;(4)向上级报告生产异常事件及应急处置情况;(5)组织应急演练。
3.现场指挥部职责(1)根据应急处置方案,组织现场救援工作;(2)协调各救援小组开展救援工作;(3)对现场救援情况进行报告。
4.各救援小组职责(1)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人员搜救、设备抢修等工作;(2)医疗救护组:负责伤员救治、卫生防疫等工作;(3)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供应等工作;(4)交通保障组:负责现场交通管制、应急车辆调度等工作;(5)宣传报道组:负责宣传报道、信息发布等工作;(6)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生活物资、住宿、餐饮等工作。
六、应急处置程序1.信息报告(1)发现生产异常事件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处置(1)现场指挥部根据应急处置方案,组织各救援小组开展救援工作;(2)救援组进行现场救援、人员搜救、设备抢修等工作;(3)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卫生防疫等工作;(4)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供应等工作;(5)交通保障组负责现场交通管制、应急车辆调度等工作;(6)宣传报道组负责宣传报道、信息发布等工作;(7)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生活物资、住宿、餐饮等工作。
生产发现问题紧急预案流程
![生产发现问题紧急预案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2be0da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d.png)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降低事故损失,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紧急预案流程。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工艺异常、安全事故等。
三、预案组织架构1. 紧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紧急预案的实施。
2. 应急处置小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3. 信息联络组:负责信息收集、传递和报告。
四、预案流程1. 发现问题(1)生产一线员工在发现问题时,应立即向应急处置小组报告。
(2)应急处置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预案领导小组报告。
2. 紧急处置(1)预案领导小组根据问题性质,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2)应急处置小组按照预案要求,迅速采取措施进行现场处置。
3. 现场处置(1)现场处置人员应立即对现场进行评估,判断问题性质、影响范围及可能造成的损失。
(2)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以下措施:a. 采取隔离措施,防止问题扩大;b. 撤离现场人员,确保人员安全;c. 排除故障,恢复正常生产;d. 对受损设备、物料等进行修复或更换。
4. 信息报告(1)应急处置小组应将现场处置情况及时报告预案领导小组。
(2)预案领导小组根据现场处置情况,向上级单位或相关部门报告。
5. 事故调查(1)事故发生后,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
(2)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责任、损失等进行调查。
(3)根据调查结果,对责任人进行追责,对受损设备、物料等进行修复或更换。
6. 预防措施(1)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2)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
五、预案实施与监督1. 本预案由公司安全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2. 各部门应按照预案要求,落实各项应急措施。
3. 安全生产部门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预案有效执行。
六、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法律法规、政策调整或实际情况发生变化,由预案领导小组负责修订。
生产异常事件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生产异常事件应急预案演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930d5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e.png)
一、演练目的为提高公司应对生产异常事件的能力,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降低生产损失,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时间2024年X月X日(星期X)上午9:00-11:30三、演练地点公司生产车间XX区域四、模拟演练的事件模拟生产车间由于设备故障导致化学液体泄漏,引发火灾及人员受伤的紧急情况。
五、参加演练的人员1. 指挥人员:由公司总经理担任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担任副总指挥。
2. 专业小组:消防、抢修、医疗救护、警戒疏散、信息联络等小组。
3. 演练人员:各相关部门员工及车间操作人员。
六、演练步骤1. 演练准备阶段(9:00-9:15)- 各小组到达指定位置,做好演练前的准备工作。
- 指挥部下达演练开始指令。
2. 预警及信息报告阶段(9:15-9:30)- 模拟设备故障,操作人员发现化学液体泄漏。
- 操作人员立即报告车间负责人,车间负责人启动应急预案,并上报总指挥。
3. 警戒疏散阶段(9:30-9:45)- 指挥部下达疏散指令,警戒疏散小组立即组织人员有序疏散至安全区域。
- 消防小组同时进行初期火灾扑救。
4. 人员急救阶段(9:45-10:00)- 医疗救护小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组织伤员转移至安全区域。
5. 现场抢险阶段(10:00-10:15)- 抢修小组对泄漏设备进行紧急抢修,防止事故扩大。
6. 环境处置阶段(10:15-10:30)- 环境处置小组对泄漏区域进行隔离、消毒,防止环境污染。
7. 演练总结阶段(10:30-11:30)- 演练结束后,各部门负责人向总指挥汇报演练情况。
- 总指挥对演练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七、演练评估1.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估,分析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 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3. 对参演人员进行表彰,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八、注意事项1. 演练过程中,确保参演人员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生产异常事件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生产异常事件应急预案演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bccb7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b.png)
一、方案背景为了提高公司应对生产异常事件的能力,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经济损失,维护公司正常生产秩序,特制定本预案演练方案。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员工对生产异常事件的认识和应对能力;2. 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3.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4. 增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5. 优化应急预案,提高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三、演练组织1. 演练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负责演练的全面组织、协调和指挥。
2. 演练指挥小组:由生产部经理担任组长,安全部、设备部、人力资源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负责演练的具体实施。
3. 演练现场指挥部:由演练指挥小组组长担任现场指挥长,负责现场演练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4. 演练参演人员:包括各部门员工、应急救援队伍等。
四、演练内容1. 演练场景:模拟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火灾、泄漏、触电等异常事件。
2. 演练科目:(1)应急响应:接到异常事件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迅速行动。
(2)现场处置:根据异常事件的性质和程度,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如灭火、堵漏、救援等。
(3)警戒疏散:组织员工有序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4)医疗救护: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并送往医院。
(5)信息报告:及时向上级领导、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6)应急恢复: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五、演练步骤1. 演练准备阶段(1)成立演练领导小组和指挥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2)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包括演练时间、地点、内容、参演人员等;(3)对参演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演练流程和应急处置措施;(4)准备演练所需的物资和设备。
2. 演练实施阶段(1)按照演练方案进行演练,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迅速行动;(2)现场指挥部根据演练情况,指挥参演人员进行应急处置;(3)演练过程中,注意观察参演人员的表现,及时纠正错误;(4)演练结束后,现场指挥部组织参演人员进行总结和评价。
3. 演练总结阶段(1)召开演练总结会议,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2)分析演练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3)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运行异常事故应急预案
1水量不足
当水量不足时,工艺控制如下:
1.提升泵房尽量保持水泵平稳进水,但需避免水泵低液位运行。
2.水量在设计水量的50%以下,污水处理系统单组运行(双组系统)或间歇运行(单组系统),注意监控生化系统运行参数(DO、pH、MLSS等),及时调整工艺。
3.回流比控制在50-100%。
4.二沉池投入一半。
2水量超过设计负荷
当水量超过设计负荷时,工艺控制如下:
1.提升泵房满负荷生产,但不超过设计负荷的变化系数。
2.粗、细格栅现场连续开启,并及时清除栅渣。
3.水量突增初期,污水处理系统曝气设备全开,注意监控生化系统运行参数(DO、pH、MLSS等),及时调整工艺。
4.加大生化池上清液、二沉池出水及总出水的抽检频次。
5.二沉池全部投入使用。
6.随着生化系统逐渐稳定,DO上升,系统氨氮较低,可考虑减少曝气设备的开启台数及开启频率。
3污泥膨胀
当出现污泥膨胀时,值班人员应马上向生产主管汇报,通知化验室立刻采集水样,对水样BOD、COD、MLSS、DO、PH、SV进行测定和进行生物镜检,再根据现场情况初步分析污泥决定采取下列何种措施。
污泥膨胀最突出的表现是污泥沉降性能指标SVI大于150%。
污水中如碳水化合物较多,溶解氧不足,缺乏氮、磷等养料,水温高或pH值较低情况下,均易引起污泥膨胀。
此外,超负荷、污泥龄过长或有机物浓度梯度小等,也会引起污泥膨胀。
排泥不畅则引起结合水性污泥膨胀。
针对引起膨胀的原因工艺调整如下:
1.缺氧、水温高等加大曝气量,或降低水温,减轻负荷,或适当降低MLSS值,使需氧量减少等;
2.污泥负荷率过高,可适当提高MLSS值,以调整负荷,必要时还要停止进水“闷曝”一段时间;
3.缺氮、磷等养料,可投加硝化污泥或氮、磷等成分;
4.pH值过低,可投加石灰等调节pH(6-8);
5.污泥大量流失,可投加5-10mg/L氯化铁,促进凝聚,刺激菌胶团生长,也可投加漂白粉或液氯(按干污泥的0.3%-0.6%投加),抑制丝状繁殖,特别能控制结合水污泥膨胀。
此外,投加石棉粉末、硅藻土、粘土等物质也有一定效果。
4污泥解体
当出现污泥解体现象时,表现现象为:处理水质浑浊、污泥絮凝
体微细化,处理效果变坏等。
工艺应如下调整:
1.对进水水质进行化验分析,确定是污水中混入有毒物质时,应考虑这是新的工业废水混入的结果,应减少进水水量加大曝气量,尽快使生化系统恢复活性。
2.调整进水量。
3.调整回流污泥量控制MLSS。
4.调整曝气量,控制溶解氧在2.0mg/L左右。
5.调整排泥量。
5污泥脱氮效果差
污泥在二沉池呈块状上浮的现象,并不是由于腐败所造成的,而是由于在曝气池内污泥龄过长,硝化过程进行充分,在沉淀池内产生反硝化,硝酸盐的氧被利用,氮即呈气体脱出附于污泥上,从而比重降低,整块上浮。
所谓反硝化是指硝酸盐被反硝化菌还原成氨或氮的作用。
反硝化作用一般溶解氧低于0.5mg/L时发生。
试验表明,如果让硝酸盐含量高的混合液静止沉淀,在开始的30-90mm左右污泥可以沉淀得很好,但不久就可以看到,由于反硝化作用所产生的氮气,在泥中形成小气泡,使污泥整块地浮至水面。
在做污泥沉降比试验,只检查污泥30mm的沉降性能。
因此,往往会忽视污泥的反硝化作用。
这是在活性污泥法的运行中应当注意的现象,为防止这一异常现象的发生,应采取增加污泥回流量或及时排除剩余污泥,或降低混合液污泥浓度,缩短污泥龄和降低溶解氧浓度等措施,使之不进行到硝化阶
段。
6沉淀池异常
6.1出水带有大量悬浮颗粒
1.原因
水力负荷冲击或长期超负荷,因短流而减少了停留时间,以至絮体在沉降前即流出出水堰。
2.解决办法
均匀分配水力负荷;调整进水、出水设施不均匀,减轻冲击负荷影响,有利于克服短流;投加絮凝剂,改善某些难沉淀悬浮物的沉降性能,如胶体或乳化油颗粒的絮凝;调整进入初沉池的剩余污泥的负荷。
6.2出水堰脏且出水不均
1.原因
污泥粘附、藻类长在堰上,或浮渣等物体卡在堰口上,导致出水堰脏,甚至某些堰口堵塞导致出水不均。
2.解决办法
经常清除出水堰口卡住的污物;适当加药消毒阻止污泥、藻类在堰口的生长积累。
6.3污泥上浮
1.原因
污泥停留时间过长,有机质腐败。
2.解决办法
一是保持及时排泥,不使污泥在二沉池内停留时间太长;检查排泥设备故障;清除沉淀池内壁,部件或某些死角的污泥。
二是在曝气池末端增加供氧,使进入二沉池的混合液内有足够的溶解氧,保持污泥不处理于反硝化状态。
对于反硝化造成的污泥上浮,还可以增大剩余污泥的排放,降低SRT,控制硝化,以达到控制反硝化的目的。
6.4浮渣溢流
1.原因
浮渣去除装置位置不当或去除频次过低,浮渣停留时间长。
2.解决办法
维修浮渣刮除装置;调整浮渣刮除频率;严格控制浮渣的产生量。
6.5污泥管道或设备堵塞
1.原因
二沉池污泥中易沉淀物含量高,而管道或设备口径太小,又不经常工作造成的。
2.解决办法
设置清通措施;增加污泥设备操作频率;改进污泥管道或设备。
6.6刮泥机故障
1.原因
刮泥机因承受过高负荷等原因停止运行。
2.解决办法
缩短贮泥时间,降低存泥量;检查刮板是否被砖石、工具或松动
的零件卡住;及时更换损坏的连环、刮泥板等部件;防止沉淀池表面积冰;调慢刮泥机的转速。
7生化池泡沫问题
在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当发现生化池中产生大量泡沫时。
立刻向生产主管汇报,根据现场情况决定采取何种措施消除泡沫。
一般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措施:第一,用自来水或处理后的出水喷洒生化池水面。
第二,投加消泡剂,如柴油,煤油。
第三,加大回流污泥量,增加生化池中活性污泥的浓度。
8溶解氧
厌氧区应保持严格厌氧状态,即溶解氧低于0.2mg/L,此时聚磷菌才能进行磷的有效释放,以保证后续处理效果。
而好氧区的溶解氧需保持在2.0mg/L以上,聚磷菌才能有效吸磷。
因此,当出水出现总磷不达标时(>1 mg/l),则视具体情况可通过调整鼓风机的充氧量和调节回流污泥量使得溶解氧在厌氧区控制低于0.2mg/L,好氧区控制在2 mg/L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