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八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语文基础知识(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桑葚(shèn)溘死(hé) 岌岌可危(jí) 乳臭未干(chòu)
B.吐哺(bǔ)一椽(chuán)咎由自取(jiù)义愤填膺(yīng)
C. 自缢(yì) 愀然(qiū) 否极泰来(fǒu)夙兴夜寐(sù)
D.肄业(sì)江渚(zhǔ)沧海一粟(lì) 蓊蓊郁郁(wěng)
2.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归根结底 旁征博引 莫衷一是 舐犊情深
B.察言观色 胜卷在握 美轮美奂 醍醐灌顶
C.孺子可教 随遇而安 铩羽而归 相形见拙
D.运筹帷幄 励精图治 咳不容缓 沧海桑田
3.下列各组加点字解释有误 的一项是:
A.匪来贸丝(不) 女也不爽(过错) 便言多令才(美好)
B.忧心孔疚(很) 今我来思(想) 府吏见丁宁(被)
C.枉用相存(问候、怀念)忍尤攘诟(忍受) 却与小姑别(退)
D.列坐其次(旁边 ) 举酒属客(劝人喝酒) 多谢后世人 (告诉)
二、默写名篇名句(8分,每句1分)
4.(1)总角之宴, ________ 。
________ ,不思其反。
(《诗经》)
(2)高余冠之岌岌兮, ,_________,唯昭质其犹未亏。
(《离骚》)
(3))暧暧远人村,___________。
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归园田居》)
(4) __________,___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兰亭集序》)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
(《赤壁赋》)
三、文言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12分)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B.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观看
C. 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
D.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名:说明情况 6. 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
B.其孰能讥之乎? 及其所之既倦
C.然力不足者 何为其然也
D.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侣鱼虾而友麋鹿
7. 请简要概括本段中王安石关于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的条件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3分)
8. 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分)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9-11题(10分)
武昌九曲亭记
苏 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②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
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
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
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
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
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
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
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
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
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
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
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
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
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
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
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③裳先之。
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
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
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
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
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
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
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 ①子瞻:苏轼。
齐安,黄州。
当时苏轼贬谪黄州,苏辙贬谪筠。
②(tuó)山冈。
③褰(qiān)裳:提起衣服。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然将适西山,.不足以席众客。
.而西山之胜始具.....
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仪封人君子去仁,恶成名A.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薛蟠向柳湘莲调情遭柳一顿暴打,只被打得“好兄弟”“好哥哥”“好老爷”的乱叫,喝了泥水才给放过。
原来这柳湘莲最痛恨这个不堪的薛蟠,只和宝玉交好。
前文宝玉挨打,忠肃王爷要找的戏子琪官就是他。
尤三姐耻情拔剑自刎,他后悔莫及,也拔剑自刎。
B.宝玉问黛玉“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黛玉笑道:“谁知他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他藏奸。
”黛玉于是把始末告诉宝玉,宝玉方知缘故,因笑道:“我说呢,正纳闷‘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原来是从‘小孩儿口没遮拦’就接了案了。
” “小孩儿口没遮拦”这件事指的是前儿在宴会上行酒令时失于检点随口说出《西厢记》《牡丹亭》中的句子,后宝钗真诚劝告,解了黛玉的疑癖。
C.第四十九回“脂粉香娃割腥啖膻”,说得就是性格豪爽的史湘云和宝玉烧烤了鹿肉来吃,还说吃这个方爱吃酒,吃了酒才有诗。
谁知吃了肉、玩射覆酒令喝多了酒竟醉卧在石头上,“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
”睡着了嘴里还嘟嘟囔囔的吟诗。
D. 刘姥姥忙笑道:“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
姑奶奶定要依我这名字,他必长命百岁。
”
刘姥姥进荣国府,确是不枉此行,得了一百多两银子,还有好多衣服绸缎瓜果点心,满意而去。
临行前刘姥姥给凤姐的女儿取名为巧姐紫鹃故意试探宝玉对林黛玉是否真心。
这里紫鹃说的是林黛玉要回苏州去,宝玉听了便如头顶上响了一个焦雷一般,不作声了。
晴雯见时已是两眼。
?
(1)宝黛初见,两人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宝玉问黛玉读书、姓名、表字等情况,因看到黛玉“眉尖若蹙”,便送她“”二字。
宝玉又问黛玉是否有玉,闻知黛玉无玉,宝玉则痛骂那块玉是“劳什子”,并哭闹着当众将玉摔在地上,令黛玉十分不安。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22题。
(14分)
江南的冬景(有删节)
郁达夫
(1)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
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
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
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象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
象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
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
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
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
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Spaziergang一字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仿不多。
譬如说十九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PeterRosegger1843—1918)罢,他用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的。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
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象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4.(1)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2)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3)依依墟里烟
鸡鸣桑树颠 (4)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5)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5 B.(景象) 6.A
7. 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具备“志”“力”、“物”。
“志”是前提,“力”是实现 “志”的主观条件,“物”是实现 “志”的客观条件
(2)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
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
译文:
据说在山间树林中有一种奇异的鸟,自己说是“凤凰”。
清晨醒来喝的是甘甜的泉水,傍晚栖息在高高的山岗上。
它一声高吭的鸣叫可以响彻九州大地,伸长脖子可以远望到最僻远的地方。
此时正值秋风吹起,羽翼就低垂了下来。
一下子就飞到了昆仑山以西,不知要到何时才往回飞。
它只遗憾处身的位置不适合于自己,它的悲伤真的让我伤心难过啊!
13(3分)上天把夫子作为号令天下的木铎(2分)B(1分)
14(2分)D
18.(4分,对一项2分)B D B自然清新应为宁静和优美。
D表现了作者观绿的急切和对绿的诚挚歌颂。
19. (3分)C《江南的冬景》的感情基调和《故都的秋》不同。
20.(3分) 北国与江南的冬天的比较,(1分)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北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
(2分)
21.(4分)巧借诗歌意境,通过自己的品评,将江南雪景推向一个新的意境,增强了散文的意趣,(2分)表达了诗人悠闲适意的心境和高雅诗意的情趣。
(2分)
22.(4分)曝背谈天图、午后冬郊图、农村冬雨图、江南雪景图。
(各1分,字数超过不给分)
23(3分)杀掉兔子不吃窝边草【参考译文】
子瞻被贬到齐安(今黄冈),在长江边上建庐居住。
齐安没有出名的山,而长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山谷幽深寂静,里面有佛塔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
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隐蔽在茂密的松树枥(同“栎”)树丛中,寂漠清静,与世隔绝,见不到车马的喧嚣和来人的足迹。
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
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游山水,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来,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到心情舒适时,竟至忘记了回去,就往往留在山上夜宿。
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都不觉得时间过得很久。
然而将往西山去时,就要从青松翠柏之间经过,走过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才会见到稍微平坦的地方,游览者一定会在此休息。
人们倚靠在嶙峋怪石上玩赏,躲在茂密林荫下小憩,向下可俯视滚滚大江,向上可仰望巍巍高山,旁边可扫视小溪幽谷,风云变化和树林山脚正面、反面的种种景象,都在人们身边呈现出来。
平地上有一座破旧的亭子,它的
遗址非常狭小,不能够坐下许多游客。
亭子旁有几十棵古木,似都有百围之大、千尺之高,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
子瞻每次一到树下,就整天(无可奈何地)斜视着它们。
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倒。
子瞻趁机将那倒下老树的地方收拾平整,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扩大。
子瞻与朋友们进山看了看,相视而笑,说道:“这大概是(老天爷)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事情吧?”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一座新亭子。
亭子建成后,西山的胜景才算完备了。
子瞻对这件事极为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