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阴虚、心血虚、心火旺、心气虚、心阳虚辩证区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阴虚、心血虚、心火旺、心气虚、心阳虚辩证区分
心火旺,多因心火亢盛所引起,心火上灼于心,引起胸闷、心烦、发热;心火上扰心神,引起失眠、狂躁、谵语;血热妄行,则引起吐血,尿血;心火上炎则引起舌尖红、舌面生疮、腐烂疼痛。
面赤,口渴,尿黄,便干,脉数有力都是心火旺所导致;肌肤疮疡红肿热痛是火毒壅滞于脉络,局部气血不畅所导致。
心阴虚,临床多因阴血亏虚,心失所养,虚热内扰引起,临床表现为心悸不安,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午后潮热,两颧发红,舌红少津,盗汗,脉细数等。
心火旺主要是外邪化火入里,或者是情志抑郁,气郁化火又或者是嗜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日久化热生火所导致。
临床表现主要有心烦失眠,面赤口渴,尿黄便结,或者是口舌生疮,腐烂疼痛或者是吐血,衄血,也可能是小便的赤涩灼痛,甚至表现出狂躁,神昏谵语等症状
心火旺不是心阴虚,心阴虚是心阴亏虚,虚热内扰所导致的,是因为阴虚导致了阳相对偏亢,虚热内生,因此表现出来的是一派虚热的征象。
比如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红,而心火旺是心火炽盛,热扰心神导致的,是实热。
心气虚证与心阳虚证的鉴别,两证均有心悸,胸闷气短,自汗等心气虚的表现,但心阳虚证表现较重,常常是由心气虚发展而来,表现为心悸怔忡,胸闷或者心痛,有畏寒肢冷等阳虚寒症的表现,或者面唇青紫,舌质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心气虚与心阳虚均可见心悸,胸闷,气短等症,但阳虚证有畏寒肢冷等表现,而气虚证则疲乏等症表现较明显。
心血虚与心阴虚是指由于心血不足与心阴不足,不能儒养心脏而表现的证候。
常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血或情志不遂,气火内郁,暗耗阴血等引起。
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是心血虚与心阴虚共有的症状。
心血虚兼有眩晕,健忘,面色苍白或萎黄,口唇爪甲色淡,脉细
弱等;心阴虚兼见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红,咽干,舌红苔少,脉细数等。
病机分析:心阴心血不足则心失所养,故见心悸怔忡;血虚少、阴不足皆能使心神失养故失眠多梦;血虚不能儒养脑髓,故眩晕健忘;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苍白或萎黄,口唇爪甲色淡,不能充盈脉道则脉象细弱。
阴虚阳亢,虚热内生,故见五心烦热,潮热,寐则阳气入阴,营液受蒸外流为盗汗;虚热上炎则颧红,阴不上承则咽干,舌红苔少,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同心气虚、心阳虚一样,有了心的定位症状,如心悸怔仲,便可以认定心脏功能异常,可与其他脏腑区别开来,不同脏腑均有各自的定位症状。
心血虚、心阴虚证的定位症状多见以下几种: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这组症状在心的阴血虚方面比较多见。
如果舌红、升火、脉细数,或有盗汗测可辨为心阴虚。
缺少红、赤、热、汗的症状,或见有脉细、舌淡、面色不华,则可辨为心血虚。
辨证注意点:有心的定位症状,再加上阴虚或血虚症状,单纯的心阴虚,心血虚辨证不难作出。
心的定位症状除去心悸、怔仲,还有神:失眠、多梦、神志异常;心所在部位:胸闷、胸痛;汗:盗汗,大汗;舌:舌体运动及色泽变化等。
但是常见的,比较肯定的,是前面几项。
胸、汗、舌的变化,也可由其他脏腑所引起。
此外,当心血虚兼见心烦、烦热、盗汗等症,可辨作心阴血两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