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热点聚焦——碳排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轮复习热点聚焦——碳排放
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在21 世纪面临的巨大挑战。

《巴黎协定》提出全球各国应共同努力确保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C以内,并力争控制在1. 5˚C以内。

中国政府已将应对气候变化全面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并把绿色发展理念写入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中。

2020年9月,中国宣布了新的气候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接下来,通过以下图表带你了解中国及世界碳排放发展与现状。

试题练习
专家预计,在强化低碳情景下,中国将在2030 年达到碳排放峰值。

下图为不同国家城镇化率和人均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据此回答问题。

1.有关碳排放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镇化率与碳排放总量呈正相关
B.人口大国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
C.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
D.中国、美国应承担相同的减排责任
2.低碳发展时代的中国,应采取的减排措施是()
①植树造林
①减缓工业化进程
①提高能源利用率
①开发新能源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碳排放权交易指把二氧化碳排放权视为商品,企业间通过市场手段进行排放交换,从而达到控制排放总量的目的。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于2021年2月1日起实施。

下图是碳排放交易原理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可直接()
A.减少酸雨现象
B.抑制海平面上升
C.减少大气污染
D.缓解气候变暖
4.若图中甲、乙两企业均为钢铁厂,且获得等量碳排放配额,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企业甲能源使用效率低
B.企业乙资金技术更雄厚
C.企业甲可自主开采能源
D.企业乙碳排放总量更大
5.该办法的实施可促进我国()
A.轻工业企业生产规模下降
B.重工业技术研发投入增加
C.高科技企业空间集聚增强
D.企业之间的生产联系减弱
“绿电”即绿色电力,是指通过零二氧化碳排放(或趋近于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生产过程得到的电力。

2022年北京冬奥会首次实现了奥运历史上全部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北京冬奥会实现全部场馆100%“绿电”,主要得益于()
A.政策支持
B.技术支撑
C.资源禀赋
D.市场需求
7.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使用的“绿电”主要是()
A.水电和风电
B.水电和光电
C.风电和核电
D.风电和光电
8.北京冬奥会使用“绿电”的主要意义()
①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发展
①改变火电在电力生产结构中的主导地位
①助力首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①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A.①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
2021年以来,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国内能源供需矛盾持续偏紧,在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下,我国一些地方持续出现“拉闸限电”现象。

下表为美国能源信息署发布的2018~2021年全球石油供需情况(单位:万桶/天)。

读表,完成以下各题。

年份2018201920202021
需求100011011492419746
供给100721006794209587
9.下列关于2019~2020年世界石油供需变化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B.绿色能源的增长
C.各国严控对化石能源的投资
D.全球“双碳”目标实现的影响
10.目前,受世界石油供需状况影响较小的工业是()
A.乙烯
B.小排量汽车
C.合成树脂
D.合成橡胶
11.“双碳”目标下“拉闸限电”引发的中国能源供给思考,正确的有()
①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
①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
①尽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
①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A.①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
“绿碳”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的过程。

“蓝碳”指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后,有机碳以浮游动植物残体等形式从上层海水向下沉降(上升流影响沉降),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的过程。

“蓝碳”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并称“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

下图示意“蓝碳”与“绿碳”生态系统数据对比。

据此完成下面9-10小题。

12.与“绿碳”相比,“蓝碳”成为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是因为()
①海洋面积大①占地球生物量大①固碳效率高①储碳周期长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13.从洋流的角度推测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最弱的海区可能是()
A.南太平洋中低纬东部
B.南太平洋中低纬西部
C.北太平洋中高纬东部
D.北太平洋中低纬西部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气候变化是全球异常天气和气候事件频发的大背景,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于2020年9月正式提出“双碳”战略,即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为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巴黎协定》,在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
内,并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1.5摄氏度以内,作出应有贡献。

(1)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述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过程。

(2)列举全球变暖产生的危害。

(3)请为我国实现碳减排目标提出合理化建议。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的比重由2005年的7.4%提高到16.6%,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72.4%下降到57.7%。

目前,我国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的超低排放标准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

2021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我国赋煤区太阳能资源储量丰富,通过在赋煤区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光热系统和太阳能化学转化系统的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可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

下图示意我国赋煤区与太阳能总辐射资源分布图。

(1)分析在“双碳”目标下,煤炭资源开发仍将作为我国主要能源的原因。

(2)简述我国赋煤区进行太阳能资源开发的优势。

(3)简述在赋煤区构建煤炭+太阳能耦合发展模式的意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城镇化率与碳排放不都是呈正相关,例如巴西和印度的碳排放量均较小;人口大国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小,例如印度;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较大;中国和美国发展程度不同,人均碳排放量不同,承担的减排责任应当不同。

故选C。

2.答案:D
解析:植树造林不是减排的措施,是增加碳吸收,缓解气候变暖的措施,故错误。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减缓工业化进程不利于经济发展,故错误。

减少碳排放量的主要措施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故D 正确。

3.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碳排放权交易指把二氧化碳排放权视为商品,企业间通过市场手段进行排放交换,从而达到控制排放总量的目的。

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可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直接减少大气中CO2含量增长,进而减少大气污染,C正确;酸雨是产业活动排放二氧化硫造成的,A错误;抑制海平面上升、缓解气候变暖是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的间接影响,BD错误。

故选C。

4.答案:D
解析:两企业获得等量碳排放配额,企业甲出售配额,说明其碳排放量少,能源使用效率高,AC错误;企业乙要购买配额,说明其碳排放量大,且能源使用效率低,B错误,D正确。

故选D。

5.答案:B
解析:轻工业企业碳排放量小,在碳交易体系中可以出售配额获得资金收入,生产规模会扩大,A错误;重工业企业碳排放量大,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去购买碳排放配额,为节省这部分费用,其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减少碳排放,B正确;该办法的实施对于高科技企业的集聚影响不大,C错误;读图可知,企业之间的生产联系会增强,D错误。

故选B。

6.答案:B
解析:北京冬奥会技术上针对北京冬奥会设计了跨区域绿电交易机制,为冬奥场馆的“绿电”运行提供保障,因此北京冬奥会实现全部场馆100%“绿电”,主要得益于技术支撑,B正确。

政策的支持、丰富的资源条件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都不是北京冬奥会实现全部场馆100%“绿电”的主要原因,AC 错。

市场对于“绿电”需求较大,但不是本次北京冬奥会实现全部场馆100%“绿电”的原因,D错误。

故选:B。

7.答案:D
解析:北京冬奥会全部场馆使用“绿电”主要是指河北张家口的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通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
程输入北京电网,因此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使用的“绿电”主要是风电和光电。

故选:D。

8.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绿电”是指通过零二氧化碳排放(或趋近于零二氧化碳排放)的生产过程得到的电力,属于清洁能源,北京冬奥会使用“绿电”,可以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发展,助力首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①①①正确。

由于我国目前的国情以及资源状况,本次北京冬奥会使用“绿电”还不能做到改变火电在电力生产结构中的主导地位,①错误。

故选:D。

9.答案:A
解析:据表可知,2019~2020世界石油需求明显下降,最可能是受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A正确;2030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是我国提出的绿色发展目标,CD错误;根据2021年世界石油需求又开始增长可知绿色能源增长对2020年石油需求下降影响不大,B错误。

故选A。

10.答案:B
解析:乙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都是石油化工的衍生品,受原料供应影响大,因此受世界石油供需状况影响较大,ACD错误;小排量汽车油耗低,受石油供需状况影响较小,B正确。

故选B。

11.答案:A
解析:“拉闸限电”说明我国能源供应不足或不稳定,所以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故①对。

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优化能源结构,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故①对。

新能源供应不稳定,所以实现碳达峰的目标应该循序渐进,故①错。

我国目前依然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所以应该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故①对。

故选A。

12.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图中并没有“绿碳”“蓝碳”的海洋面积对比,①错误。

图中显示“绿碳”占地球生物量为85%—90%,而“蓝碳”仅占0.05%。

与“绿碳”相比,“蓝碳”占地球生物量占比小,①错误;“蓝碳”每年每平方米碳捕获量100g,大于“绿碳”的8g,①正确。

“蓝碳”碳存储时间数千上万年,储碳周期长,而“绿碳”碳存储时间仅数十数百年,①正确。

D正确,故选D。

13.答案:A
解析:“蓝碳”指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后,有机碳以浮游动植物残体等形式从上层海水向下沉降(上升流影响沉降),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的过程。

据此分析上升流影响沉降,上升流强,则有机碳固定、储存在海洋的数量小,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最弱的海区应该是上升流强的地区,南太平洋中低纬东部秘鲁寒流附近有上升流,因此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答案:(1)①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大量增加;①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①增加大气逆辐射,使更多的太阳辐射保存在地气系统之间,导致全球变暖。

(2)生态系统失衡;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威胁人类健康等。

(3)①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①开发新能源,调整能源的消费结构;①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产业;①增强区域协作等。

解析:(1)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增加大气逆辐射,使更多的太阳辐射保存在地气系统之间,导致地球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2)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車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

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

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

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生长。

由于全球气温上升令北极冰层融化,被冰封十几万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会重见天日,大规模蔓延,导致全球陷入疫症恐慌,人类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3)减少碳排放的方法包括:改善能源使用效率:采用节能技术,如低碳技术,节能建筑,节能设备,节能产品等;减少燃烧化石燃料:更多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增强区域协作;改变生活方式:节约用水,节省用电,减少废物产生,尽量减少产品包装等;减少汽车出行:更多使用公共交通,如地铁,公交,电动自行车等。

15.答案:(1)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大;煤电技术先进,开发成本低;煤炭作为主体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消费量大;煤炭可以提高我国能源的自主保障能力。

(2)赋煤区的输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可大幅度降低太阳能开发成本;赋煤区范围广阔,矿区土地资源丰富,可有效解决太阳能开发过程中的土地资源约束问题。

(3)可实现煤炭资源与太阳能资源协同开采,同时实现煤炭资源向太阳能资源的逐渐过渡;优化赋煤区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赋煤区升级转型,延续赋煤区生命周期。

解析:(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大;根据材料信息“目前,我国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的超低排放标准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提示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煤电技术先进,开发成本低;根据材料信息“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72.4%下降到57.7%”“2021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提示并结合所学知识,煤炭作为主体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消费量大;煤炭可以提高我国能源的自主保障能力。

(2)根据材料信息“我国赋煤区太阳能资源储量丰富,通过在赋煤区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光热系统和太阳能化学转化系统的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可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

”提示及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赋煤区进行太阳能资源开发的优势有:读图可知,我国赋煤区范围广阔,矿区土地资源丰富,可有效解决太阳能开发过程中的土地资源约束问题;赋煤区的输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可大幅度降低太阳能开发成本。

(3)赋煤区构建煤炭+太阳能耦合发展模式的意义有:根据材料信息“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的比重由2005年的7.4%提高到16.6%,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72.4%下降到57.7%”“我国赋煤区太阳能资源储量丰富,通过在赋煤区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光热系统和太阳能化学转化系统的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可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提示可知,煤炭+太阳能耦合发展模式可优化赋煤区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赋煤区升级转型,延续赋煤区生命周期;构建煤炭+太阳能耦合发展模式可实现煤炭资源与太阳能资源协同开采,同时实现煤炭资源向太阳能资源的逐渐过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