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二下学期高中历史期中模拟卷(四)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材高二下学期高中历史期中模拟卷(四)
历史
一、选择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下表中的文献记载关注的共同主题是
A.职业道德B.文化教育C.治国理念D.军事策略
2.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病,有思想家提出:“孔子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水火之心。

故日“载诸空言,不如见诸行事”…愚不揣有见于此,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下列项中与此思想一致的是
A.慎思明辨,格物致知B.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C.主张“修己治人之实学” D.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3.18 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

伏尔泰把孔子的儒家学说看作他心目中的自然神论,认为这种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的“理性宗教”足以取代盛行于西方的带有迷信色彩的“神示宗教”。

伏尔泰此举主要是为了
A.抨击否定君主政体B.为新教作舆论宣传
C.借古讽今促进启蒙D.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4.“美索不达米亚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来自北面的入侵者印欧人与来自南面的入侵者闪米特人为争夺这块肥沃的大河流域地区而展开长达数千年的斗争的历史。

”此观点强调了
A.人类文明的冲突B.古代战争的目的
C.地理环境的影响D.历史形成的残酷
5.当雅典法庭判处苏格拉底死刑时,有人问苏格拉底是不是应该就自己被控诉而辩护,苏格拉底的第一句话就是“难道你不认为我一辈子就在进行着这件事吗?”他说自己一辈子除了考虑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并且实行正义和避免非正义以外,任何别的事情都没有做。

苏格拉底的主张
A.试图提升公民们的道德素养B.体现了对当时民主政治的反思
C.捍卫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D.维护了雅典法庭判决的公正
6.菲律宾棉兰老岛上的塔萨代人在至少 600 年中过着完全一样的生活,他们与世隔绝,而且完全没有侵略性,过着采集为主的生活;而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芬图人则完全不同,他们都是勇猛的武士。

以下相关评述中正确的是A.塔萨代人与世隔绝所以没有学会暴力
B.塔萨代人没有学会暴力是因为他们从事采集而不是狩猎
C.芬图人与塔萨代人两种不同的文明说明人性是扭曲的
D.这两种文明都很原始,没办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7.贵霜帝国的建立,为佛教的东传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2 年10 月,位于古丝绸之路东道北段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出土了17 枚铜币,经鉴定为贵霜帝国的钱币。

这表明贵霜帝国的建立
A.促进了南亚与中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B.沟通了中亚与欧洲之间的商贸联系
C.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中枢地带D.保存和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
8.如果说希腊古典文化是一种城邦文化,那么希腊化时期的文化就是一种走向帝国的、带有世界性的文化。

希腊一体化和地方多元性相结合、消极没落的个人主义和眼界开阔的世界主义并存,是这一文化的基本特征。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希腊古典文化和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性
B.把希腊古典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即是希腊化时期的文化
C.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融汇的结晶
D.希腊文化因其先进性完全取代了西亚、北非的城乡文化
9.公元前 4 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到希腊有妇女穿丝织衣服,出生于公元前4 年的罗马悲剧作家塞内卡批评妇女穿丝绸衣服是“向公众展示身体”,公元79 年因观察维苏威火山爆发窒息而死的老普林尼批评男人穿丝绸衣服“丧失男性气概”。

公元555 年受查士丁尼大帝派遣的两名在中国传播景教的教士成功地将中国的蚕蛹偷运回到君士坦丁堡,从此罗马终于有了自己的蚕丝业。

由此说明丝绸之路开辟的原因之一是
A.古欧洲内需B.中国的强盛C.中间商牟利D.张骞通西域
10.某历史课题小组为了研究世界贸易的发展状况,搜集了如下图片。

出现该图所述变化主要取决于
各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变化
A.生产关系的调整力度B.世界市场的完善状况
C.拥有海外市场的多少D.高新技术的利用程度
11.现行美国亲属移民体系,允许公民为其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以及这些兄弟姐妹的配偶、21 岁以下未婚子女
申请绿卡。

为此,特朗普曾多次公开指出:“链式移民是一场灾难,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不公平的。

”这表明特朗普A.鼓吹
亲属移民制度B.废除绿卡制度
C.抨击绿卡抽签制度D.阻挠国会移民改革
12.据统计,在 16-20 世纪间,6 000 多万欧洲移民在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殖民地。

1820-1980 年间,3 700 万欧洲移民后裔在美国建立了家园。

16-19 世纪间,奴隶贸易将 1 200 万非洲人运到了美洲。

材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A.人口在各大洲间进行大规模流动B.世界人口流动导致了新的国家的产生
C.国际移民改变了人口迁入地的人种组成D.人口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3.《全球通史》中写到“他们并不把自己仅仅看作欧洲人,而是把自己看作是人类的成员。

他们试图从全球而非
西方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并试图发现与牛顿发现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普遍适用的法则。

”文中的他们指的是A.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B.马丁·路德和加尔文
C.启蒙思想家D.爱因斯坦和普朗克
14.恩格斯曾指出,《拿破仑法典》不愧为“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拿破仑法典是依据罗马法制定的
B.拿破仑法典维护、巩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C.拿破仑法典维护、巩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的经济秩序
D.拿破仑法典依据罗马法精神调解资本家、工人之间的关系
15.从1821 年到1848 年,普鲁士发布一系列法律文告,使得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人身自由,且能自由择居或择业;
而容克贵族则获得巨额赎金,用以购置机器、改良土壤、投资重工业等。

这表明当时的普鲁士
A.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B.私人工厂需要更多劳动力
C.工业化需要调整生产关系D.仍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16.1948 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

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17.周代对国君的亲属关系作出诸多限制,要求国君的族人与兄弟不能以亲情之原则对待国君。

此外,周代还强调“不
以家事辞王事,以王事辞家事”。

这些观念
A.表明宗法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说明君主专制已经建立
C.注重对公共政治秩序的维护D.反映血缘关系逐渐弱化
18.春秋后期,劳动人民由于生活所迫,进入贵族禁地从事山泽资源开发,贵族诬其为“盗贼”并出兵镇压;镇压无效后,改用征税的办法;战国初期,各诸侯国主动开放禁地,推行征税制度,美其名曰“赐民”。

这种转变反映了
A.贫富差距激化了社会矛盾B.土地私有化促进社会发展
C.税制改革引发井田制瓦解D.阶级斗争推动了社会转型
19.“苍梧”原为战国楚地,大致在今湘江上游一带。

秦朝设苍梧郡,其方位在今湖南东部的湘、资二水流域,南以五岭为限。

汉武帝时重置苍梧郡,郡治广信(今广西梧州),辖境则基本移至岭南地区。

材料中“异地同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治理体系的创新B.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C.封建经济的渐趋恢复D.统一王朝疆域的北扩
20.汉高祖令诸侯王“立太上皇庙于国都”,后逐渐形成庞大的庙群。

然而文、景、武帝阶段,却不再提倡甚至罢郡国庙,至元帝时期,中央政府取得罢郡国庙的彻底胜利。

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立太上皇庙与儒家思想不相符B.元帝时汉朝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C.郡国庙的罢黜削弱了中央集权D.“大一统”治理思想得到了强化
第 II 卷(非选择题)
21.图1、图2、图3 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秦朝、魏晋时期、唐朝)的书法作品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根据材料,分别说明图1、图2、图 3 的书法艺术特点,并分析其反映的时代背景。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全球史的核心理念是互动,全球史研究就是“大范围的互动研究”。

全球史学者表达“互动模式”有如下方式:阐述不同人群“相遇”之后,文化影响的相互性和双向性;描述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各种类型的“交往网络”或“共生圈”;论述产生于某个地区的发明创造如何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连锁反应;探讨“小地方”与“大世界”的关系;“地方史全球化”;全球范围的专题比较研究等等
——摘编自刘新成《全球史理论与文明互动研究》
运用世界史的史实,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一个或多个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其中的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者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科尼岛位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从 19 世纪初就是著名的景点。

1870 年~1880 年代,投资商修建了从纽约通往海滨的铁路,兴建了观光游览的各种建筑。

但其真正崛起是在 1890 年代,成为全美国最著名、最流行的一个都市旅游胜地。

1903 年,最引人入胜的“月神公园”开放和神奇历险——日本花园、越南运河、中国剧院。

……对于中产阶级来说,科尼岛是一个粗俗下贱的去处。

一位游客在 1915 年这样写道,“如果这些可怕的简陋小屋、低级住所和破败住房也可以称作酒店的话,其他东西便可以从地球上消失了。

”但对构成大多数游客的工人移民来说,这里却是一个神奇刺激、远离尘世的地方。

——摘编自【美】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尼岛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成为全美国最著名最流行的旅游胜地的历史条件。

(8 分)(2)编写一幕发生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科尼岛的人物对话场景。

(7 分)(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新教材高二下学期高中历史期中模拟卷(四)
参考答案
1——5 ACCCB 6——10 CACAD 11——15 CCCCC 16——20 BCDAD
21.图 1 小篆书体特点是笔画圆润;结体端庄严谨;分行布白体势工整。

反映了秦统一后一切规章制度的重建。

图 2 行书的特点是飘逸质朴;自然天成;变化多端。

反映了魏晋时期士族制度下,面对国家分裂,战乱频繁的时代特点,士人崇尚自然,追求个性的艺术风格。

图3 楷书的特点是雄秀端庄,浑厚强劲;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

反映了唐朝的繁盛和规制有序的时代特点。

22.示例 1:观点:我同意第一种观点,全球化是不同人群、不同文化相互性和双向性影响的过程。

阐述:不同人群、不同文化的“相遇”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伴随“相遇”而产生的影响是相互的、直接的。

全球史尤为关注不同文明彼此接触,如在殖民扩张时代,殖民者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活方式带到了新大陆,同时殖民地对西方殖民者也有影响。

最初在南亚大陆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官员认为,接受定期洗澡和用洗发剂洗头以及其他当地的习惯也许可以冲淡他们身上的商人气息。

后来,这些习惯传回英国,成为英国的时尚。

然而久而久之,这些卫生习惯的起源被英国人全然忘记了,却摇身一变成为西方声称要输出的“文明”的标志。

示例 2:观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的技术革新最终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阐述: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第一工业革命开始。

1785 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机器生产的产品销往全球,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使世界贸易的规模和范围扩大。

蒸汽轮船和火车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

殖民者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在亚非拉建立殖民地,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可见,产生于英国的发明创造最终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连锁反应。

23.(1)历史条件: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铁路的大量修建,交通条件的改善;城市化进程的推动;民众生活水平提升
促使消费观念变化;世界市场的正式形成,世界各地联系日益紧密。

(8 分,每点2 分)
(2)【示例】主题:世界市场的形成;(2 分)
甲:现在这个景点不仅有了亚洲的元素,如日本花园,越南运河,中国剧院,而且还吸引了世界其他各地的游客来参观。

乙:这体现了美国近年的迅速崛起。

而且这些现象与近年来世界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因为科技进步、
经济发展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空距离。

甲:的确,随之而来的是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人员流动也会因此加速。

乙:也许,在不久的未来,这里会遇到更多国家的人,也会看到世界各地更多的景色与文化。

在世界其他地区也可能看
到美国的建筑与文化。

(5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