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2019-2020学年物理八上期末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2019-2020学年物理八上期末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1)
一、选择题
1.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乙的密度为1.25×103kg/m3
B.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C.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D.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2.下列情况中密度不发生变化的是()
A.水在0℃﹣4℃之间
B.正在形成风的空气
C.一直在沸水中的铁块
D.把铁板放到夏季烈日下暴晒
3.如图是一款人脸识别取款机,它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成像,然后析人脸的信息。

人站在ATM机前,看一眼摄像头,再输入手机号、取款金额、密码,自动吐钞,拿走现金。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这种镜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C.镜头所成的像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实像
D.若镜头焦距为10cm,为了能形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
4.人眼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甲所示表示的是来自远处的光经小丽眼球折光系统得光路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小丽是近视眼B.小丽是远视眼
C.应利用凸透镜矫正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
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6.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

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吃棒冰解热 B.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C.秋天早晨的“大雾” D.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
7.夏天打开冰箱时,在冰箱门附近会出现“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升华B.汽化C.液化D.熔化
8.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C.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 Hz
D.深夜跳广场舞时音乐对周边的居民来说是乐音而非噪音
9.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激光准直利用了光的折射性质
B.人直立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镜中人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m
C.光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D.光从一种物质射入另一种物质传播方向可能改变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相同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学校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
D.吹奏笛子时,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
二、填空题
11.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对A、B两种物质进行了探究。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得到的信息可知,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选填“相同”、“不同”),A、B两种物质中,____________物质的密度较大。

12.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如图表示的是_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情况,应配戴由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13.天气热极了,小红在家看了看寒暑表,如图所示,当时的气温是_____℃,她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爽多了,她又看了看寒暑表,发现示数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感觉凉爽的原因
是打开电风扇_____。

加快了身体汗液的蒸发,吸收更多的热量。

14.把频率为256Hz 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示波器展现的波形如图甲所示。

若把频率为512Hz 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同一设备的示波器,其波形可能图中的_____。

15.“用光具盘研究光的反射现象”的实验中,各小组同学都完成了各自的实验报告。

以下是从不同实验报告中摘录出来的四句话: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②把小门向后折一个角度,小门上看不到光线;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④保持入射点位置不变,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向法线靠近.
这四句话中,属于现象的是_____;属于结论的是_____。

(均选填序号)
16.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00 s 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800 m,这个物体在最后100 m 的路程中的速度是_____m/s,所用的时间是______s.
三、计算题
17.如图,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均匀正方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甲足够高、底面积为5 ´10-2 米2 盛有 0.1 米深的水,正方体乙质量为 6 千克,密度为 3 ´103 千克/米3。

求:
(1)容器甲内水的质量;
(2)正方体乙的体积;
(3)若甲中、乙同时减少了相同的体积ΔV,则甲中水、乙剩余的质量 m′水和 m′乙;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ΔV 的取值范围。

18.在我国铁路建设中,开挖隧道对行车有安全保障,对我国各地经济往来、经济发展、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都具有重要意义。

横穿某大山的隧道长约2200m ,开挖岩石大约53310m ⨯,隧道建成后,翻越大山的行车时间缩短约1h ,求:
(1)若隧道岩石的密度为33
2.510/kg m ⨯,打通隧道需搬运多少吨岩石?
(2)在隧道的入口处,有如图所示的一块交通标识牌,一辆长200m 的火车通过隧道所用时间至少是多
少分钟?
四、实验题
19.小明随意选取一块石子准备在实验室测定它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天平称量石子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子的质量为_____g。

(3)利用量筒和水测量石子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得出石子的密度是_____kg/m3。

20.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如果将蜡烛逐渐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21.如图所示是小方同学用两只外形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中应选用_____(选填“玻璃板”、“平面镜”)。

(2)选取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_____关系。

(3)在实验过程中,把一只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将另一支不点燃蜡烛B放在玻璃板的后.面来回移动,眼睛应在玻璃板_____(选填“前”或后”)的一侧观察。

直到看上去跟前面的蜡烛的像
_____。

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4)移去B处的蜡烛,将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像。

(5)如果小方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桌面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_____。

(6)实验中得出:像和物关于平面镜_____。

22.小晴和小雨分别用甲、乙两套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组装器材时,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应适当将_____(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
(2)调整好器材,用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当水温为90℃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温,直到水沸腾后持续几分钟为止,根据记录数据绘制出如图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图像.当水沸腾时,水的温度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内是_____(选填“空气”或“水蒸气”).他们还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_____.(3)a为小晴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图像,分析可知她是选用_____图中装置做的实验,由小雨所绘制的b图像可知,此时周围环境的大气压_____(选填“低于”或“高于”)一标准大气压.(4)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________)
23.几位同学如图甲、乙所示实验装置做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轻轻敲击音叉,听到音叉发出声音,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

(3)如果在月球上完成图乙所示的实验,挂在左边音叉旁边的小球_____像图甲那样弹起。

(填“会”或“不会”)
24.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s-t图像。

如图所示,观察甲、乙、丙车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分析图C 丙车图像可知,丙车在AB 段处于_____(“运动”或“静止”)。

(2)观察分析甲、乙、丙车运动图像,在前5s 内_____车运动得较快,它的速度是_____m/s 。

(3)观察分析甲或乙车运动图像,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由这个特点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是甲或乙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理由是: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A C C D C D C C B D
11.不同 A
12.近视眼 凸
13.不变 加快空气流速
14.丁
15.②④ ①③
16.25
三、计算题
17.(1) 5kg(2) 2×10−3m 3(3)当0<△V<5×10−4m 3时,m′水<m′乙,当5×10−4m 3<△V<2×10−3m 3时,m′水>m′乙,当△V=5×10−4m 3时,m′水=m′乙
18.(1)57.510t (2)3.6min
四、实验题
19.左 38.4 2.56×103
20. 会聚 蜡烛放在凸透镜焦点以内 蜡烛放在凸透镜焦点上 蜡烛 凸透镜 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21.玻璃板 大小 后 完全重合 等效替代法 虚 玻璃板不竖直 对称
22.A 处向上 不变 水蒸气 水能继续从烧杯、石棉网吸热 乙 低于 A
2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不会
24.静止 乙 3m/s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或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