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阅读感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明王朝1566》阅读感想
《大明王朝 1566》是一部历史剧,主要讲述了嘉靖朝最后五年间的事情。
嘉靖皇帝修道炼丹,二十年不上朝,却牢牢掌握着帝国的权力。
他与官僚们在制定国策、改变现状的过程中,揭示了整个社会的矛盾和弊病。
相关背景: 1. 国与家,父与子等关系:国家是一个大家庭,天子是大家长,官僚是臣子。
帝国的秩序是基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建立的。
海瑞的出现挑战了这种体制。
2. 皇帝、文官与太监的三角关系:官僚组织结构包括外臣和内廷。
内阁拥有票拟权,司礼监拥有批红权,二者相互制衡。
司礼监是皇权的代表,负责监督和控制政府机构的施政活动。
改稻为桑: 1. 嘉靖其人:嘉靖皇帝聪明、有智慧,但他也有自己的私心和欲望。
他痴迷炼丹修道,二十多年不上朝,却通过权谋掌握着权力。
2. 改稻为桑的国策:为了弥补国库亏空,嘉靖皇帝制定了改稻为桑的国策。
具体实施者是浙江的地方官。
小阁老严世蕃控制的内阁时间紧迫,决定联合富商,毁堤淹田,低价兼并灾民田地,以获取利益。
3. 江浙的变局:新任杭州知府高翰文只是个读书人,上面的矛盾和下面的民情都集中在海瑞和王用汲身上。
海瑞被派往淳安县任县令,他反对贪污、反对浪费,主张用重刑严惩贪腐。
在他的努力下,淳安县的灾民得救,改稻为桑流产了,国库依旧空虚。
4. 大清官海瑞:海瑞反对贪污、反对浪费,主张用重刑严惩贪腐,是一个大清官。
他被太子党摆进了浙江的死局,但他为了全县百姓的安危,舍命赴命。
在查抄富商沈一石的家时,他发现了浙江官场的腐败,于是决定追查到底。
结尾: 1. 清官贪官:清和贪是分不清楚的,大多数官员是中间派。
严嵩外忠内奸,大奸大恶之人,却那么慈眉善目,总在言替皇帝遮风避雨。
徐阶兢兢业业于国家事务,但他也坐拥二十多万亩的大地主。
另一方面严嵩所用胡宗宪为帝国之砥柱,徐阶所用之弟子赵贞吉则是真权臣假道学官僚。
2. 海瑞:海瑞是儒家官僚政治制度下的一个异类,是这黑暗中的一丝光明。
他舍身成仁,加深了悲剧性,但也照亮了后世对历史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