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一)

合集下载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编号:20110116课程名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开课学院:经济管理系学时:32类别: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课程简介:《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在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主要讲授导游人员在导游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基础知识。

内容主要包括旅游业发展概述,中国历史常识,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民族民俗,中国的四大宗教,中国的古代建筑,中国的古代园林,中国烹饪风味主要流派,中国的方物特产,中国台、港、澳地区概况,中国主要旅游客源国概况,对联与古诗词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积累导游人员必须具备的相关知识基础。

同时,该课程也是导游职业资格证书理论考试的课程之一。

Course Code: 20110116Name of Course:Basic knowledge on tourism of ChinaSchool: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redit Hours: 32Required of Elective: RequiredPrerequisite:Introduction to TourismIntroduction:The Basic knowledge on tourism of China course is professional tourism management undergraduate specialty required courses, in professional to urism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eaching system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is course guide's personnel in the tour guide service process must have history, geography and culture, the basic knowledge. Content mainly includes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Chinese folk, China tourism geography,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 architecture,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China's four major religions, Chinese food culture, zhejiangtourism culture and zhejiang places of poetry travels couplets, etc. Through this course of study, and make students to master relevant knowledge, accumulate guide's personnel must have related knowledge found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course is also guide theory test of the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of the curriculum.二、课程教学大纲1. 课程编号:20110116 6. 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7. 课内总学时:323. 开课学期:学年四学期8. 实验/上机学时:04.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9. 执笔人:崔淼5. 考核方式:考试1.课程教学目的《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是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方向)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考取导游证的一门重要课程。

2007年江苏省导游考试《导游基础知识》试题

2007年江苏省导游考试《导游基础知识》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请将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第1题: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种类齐全,绚丽多彩、独具特色,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交相辉映,各地区的旅游资源形成了(1)的典型主题。

【参考解析】:区域性根据以下内容,回答 2~4 题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史是《(1)》;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2)》;第一部断代史是《(3)》;《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第2题:(1)空正确答案为_______。

【参考解析】:《春秋》第3题:(2)空正确答案为_______。

【参考解析】:《史记》第4题:(3)空正确答案为_______。

【参考解析】:《汉书》根据以下内容,回答 5~6 题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1),是商代晚期青铜器冶铸水平的代表。

汉武帝时,我国的外交关系得到发展,最著名的有(2)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第5题:(1)空正确答案为_______。

【参考解析】:司母戊大方鼎第6题:(2)空正确答案为_______。

【参考解析】:张骞根据以下内容,回答 7~8 题江苏文人山水园林的境界可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1)的境界、艺术美的境界和(2)的境界。

第7题:(1)空正确答案为_______。

【参考解析】:自然美第8题:(2)空正确答案为_______。

【参考解析】:理想美根据以下内容,回答 9~10 题丹霞风光在我国长江以南丘陵地带有广泛分布,其主要特征是陡峻的(1)峰群与(2)的组合。

第9题:(1)空正确答案为_______。

【参考解析】:红色砂岩第10题:(2)空正确答案为_______。

【参考解析】:碧水根据以下内容,回答 11~12 题长江流域在历史上孕育了著名的(1)文化、楚文化和(2)文化,现在仍是我国文化发达、经济上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第11题:(1)空正确答案为_______。

【参考解析】:巴蜀第12题:(2)空正确答案为_______。

【参考解析】:吴根据以下内容,回答 13~14 题江苏名称的由来,可追溯到清康熙六年(1667年)设江苏省,取当时的(1)和(2)的首字合称而得名。

07综合知识正式稿A附答案

07综合知识正式稿A附答案

本文由夜叉天王1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2007 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河北地区)导游综合知识试题题分号数一二三四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40 分。

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设(要求。

A.物质文明 B.精神文明 C.生态文明 D.政治文明 C )的。

2.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的时间是( D ) A.2007 年 9 月 23 日 C.2007 年 10 月 23 日 B.2007 年 9 月 24 日 D.2007 年 10 月 24 日3.2008 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是( A )。

A.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C.中国风格、人文风采、时代风貌 A.120 分钟 B.90 分钟 B.绿色奥运、和谐奥运、人文奥运D.中国风格、时代风貌、大众参与 C.60 分钟 D.30 分钟4.地陪带团到达机场必须留出充裕的时间。

乘国内航班应提前( B )到达。

5.若无特殊情况,旅游团队应该在( B )以前办理退房手续。

A.11∶00 ( B.12∶00 C.13∶00 D.14∶006.旅游车内,导游员捂着鼻子轻轻咳嗽,见此情形,旅游者熄灭了香烟。

这位导游员运用了)语言,采取了()劝服策略。

D D.态势暗示式 A.体态诱导式 B.副迂回式 C.副协商式7.沟通最基本的作用是( C )。

A.调节情绪 B.交流思想 C.传递信息 D.协调关系8.导游员小张带团游览避暑山庄,他首先将景点的年代、规模、布局等主要情况作了简单介绍,给旅游者以初步印象。

小张运用的导游讲解方法主要是( B )。

A.突出特点法B.简单概述法 C.制造悬念法 D.触景生情法 9.欣赏吉林雾凇时,导游员建议“夜观雾、晨观挂、午后赏落花”。

此建议体现了观景赏美过程中( D )的重要性。

2007年全国导游考试最新考试(知识点总结)

2007年全国导游考试最新考试(知识点总结)

2007年全国导游考试最新考试(知识点总结)1.现代旅游的特点答:1旅游活动的普及性2旅游规模发展的持续性3旅游活动在地理上的集中性4旅游活动在时间上的季节性2.旅游资源的概念,特征及分类答:旅游资源指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特征1旅游资源的多样性2吸引力的定向性3旅游资源的地域性4旅游资源的易损性5旅游资源的可创新性。

分类:一是自然旅游资源,二类是人文旅游资源3.我国主要客源地分布答:1国内旅游客源地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沿海地区和城市2海外客源: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由三部分人构成,即外国人包括外籍华人在、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3海外客源地:主体是亚太地区,两翼是欧洲和美洲4.国际性旅游组织有哪些答:1世界旅游组织,该组织是世界上惟一全面涉及旅游事务的全球性政府间机构2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是亚太地区的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3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是一个以全世界国际航空公司为会员的全球性民间组织4国际民航组织,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5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是世界上最大的民间性国际旅游组织之一6国际旅馆协会,是国际旅馆业的一个行业性民间组织5.导游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答: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导游员,必须政治思想过硬、语言过硬、业务知识过硬,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出色的组织、交际和自控能力,高超的服务技能和健康的体魄,归纳起来分为如下几点1忠诚的爱国者2广博的知识3组织、协调、应变能力强4掌握导游业务及相关技能5身心健康6文明礼貌、注重仪容仪表6.导游人员应遵循那些纪律答:1忠于祖国、注意内外有别2严格执行请示汇报制度3遵纪守法4自尊自爱,不失国格、人格7.帝王各种称号的意义答:1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按其生平事迹给予褒贬或同情的称号2庙号:帝王死后,其即位者立庙奉祀,追尊为“某祖”“某宗”的名号即为庙号3:尊号:封建社会对帝后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颂扬性称号。

2007年导游资格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7年导游资格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一、填空题(填写题干内的空白处、使全句意思完整、正确。

每空 1分,共 16分、) l、贯彻游客至上的原则,要求导游服务将规范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结合起来。

规范化服务又称______是由_______制定的发布的某项服务(工作)应达到的统一标准。

2、海外领队是指经国家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批准______旅行社的代表,是出境旅游团的____和_____。

3、_______是导游人员做好导游服务工作的基本保证。

4、导游人员的带团技能,是指导游人员根据_____和_____,熟练运用能提高旅游产品_____的方式、方法和技巧的能力。

5、如散客乘轮船离站,应让客人提前_____到达码头。

6、某外国游客想购买99英尺的丝绸,导游员应当告诉售货员_____尺。

7、台湾同胞旅行证明由_______签发。

8、导游员的步态要给人一种_____、稳健庄重的感觉。

9、触景生情法就是见物生情、_____的一种导游讲解方法。

10、导游员在导游讲解时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是_____。

11、导游人员每年度接受旅行社组织的日常培训时间累计不得少于_____小时。

二、单项选择题(将四个备选项中唯一正确的题号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题1分.共14分。

)1、若游客被蜂蛰伤,导游人员不能采取的方法是_____。

( )A设法将毒刺拔出B用盐水洗敷伤口C用口或吸管吸出毒汁D让其服用客人自备的止痛药2、乘坐长江客轮的免票儿童可随身携带的免费行李重量为_____。

( )A0kg B 10kg C 15kg D 20kg3、导游人员的带团纪律是_____。

( )A不与旅游者争吵B游客至上C自我控制D理性4、导游人员有权拒绝游客提出的侮辱其人格尊严的不合理要求,这反映了____。

( )A一视同仁不卑不亢 B 爱国爱企自尊自强C尊纪守法敬业爱岗 D 团结协作顾全大局5、导游服务___的特点要求导游人员有高胜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及较强的心理自控能力。

( )A关联度高 B独立性强C 复杂多变D脑体高度结合6、中国第一批职业导游是指_____ (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旅游企业组织外国旅游者到中国旅游时所雇用的中国导游B 1927年7月,上海商业储备银行旅游部独立为中国旅行社后所雇用的导游人员C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旅行社——厦门华侨服务社所雇用的导游人员D 1989年3月,推行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后旅行社所聘用的导游人员7、清晰流畅是导游语言___的体现。

导游考试:2007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一

导游考试:2007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一

导游考试:2007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一1.近旅游开始19世纪,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产业革命影响。

2.英国人托斯·库克的一次重要活动,成为近代旅游和近代旅游业产生的标志。

3.近代旅游产生时间是1841年7月5日4.按组织形式的标准划分,旅游评选活动有团体旅游、散客旅游。

5.现代旅游活动的根本要素有: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6.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是指:旅行社、住宿业、交通运输业7.从旅游的路程来讲,中短旅游较多,而远程旅游较少8.世界旅游组织的总部设的西班牙的马德里,我国于1983年加了该组织。

9.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的英文简称:UETAA10.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客源地是:欧洲11.影响旅游动机产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个性心理12.旅游业的依托性,首先依托于旅游资源13.国际旅游收入上,世界上占第一位的是:欧洲接待区14.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的英文简称是:PATA15.现代旅游具有的特点是:普及性、持续性、集中性、季节性16.成为旅游者的客观条件有:可随意支配收入、良好的身体状况、闲暇时间17.旅游资源的特征主要有:多样性、吸引力的定向性、地域性、易损性、可创新性18.旅游业的特点:综合性、依托性、敏感性、劳动密集性、涉外性19.我国海外客源地,主体是亚太地区,两翼是亚太和美洲20.世界上唯一全面涉及旅游事务的全球性政府间机构的国际性旅游组织是世界旅游组织。

21.美国、加拿大是以外出的路程为标准来判定是否为国内游客。

2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现代旅游产生的历史背景。

23.按业务范围划分,可将导游人员划分为:海外领队、全程陪同导游人员、地方陪同导游人员。

24.特级导游人员,游客反映良好率不低于98%25.导游讲解是地陪的职责26.热爱祖国是中国的合格导游人员的首先条件27.导游人员忌酗酒失态,饮酒不超过自己酒量的1/328.导游人员的纪律:a忠于祖国、注意内外有别。

严守国家机密,带团时不带机密材料和文件。

2007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

2007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

2007年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贵州考区)《导游业务知识》试题(100分)我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分数得分评卷人一、填空题(每交0.5分,共18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l、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在北京召开。

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

2、2007年7月1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届政府就职典礼隆重举行。

香港特区第三任行政长官宣誓就任。

3、2007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为“",宣传口号为:。

4、社会主义旅游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旅游职业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是。

5、在旅游可持续发展方面,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旅游要和一起考虑,要搞好环境,修好路,,加强绿化,保护风景区,完整配套。

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

7、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它们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缺一不可。

8、是社会主义旅游从业人员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部门之间以及协作单位之间关系的一条道德规范。

9、现代导游服务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导游方式和导游方式。

10、团队接待计划是组团社委托各地方接待社落实旅游团队活动的,是导游人员了解该团基本状况和主要依据。

11、导游语言的节奏包括:讲解的节奏、的节奏和的节奏。

12、港澳同胞来内地旅游探亲的证件是或。

13、用餐后,地陪应严格按、、饮用酒水数量如实填写《餐饮费结算单》与餐厅结账。

14、在旅行、游览中,若出现可能发生会危及游客人身、财物安全的情况,导游人员应当向游客作出和,并按照旅行杜的要求采取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

15、我国铁路旅客列车中,车次前冠有“K’字的为列车,冠有‘Y’字的为列车。

16、国内游客丢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应由当地旅行社核实后开具证明,失主持证明到报失,经核实后开具17、常用的导游技法有多种,请你举出其中两种、。

18、导游语言“四原则”即、清楚、、灵活。

《导游基础知识》(全国版)练习题(一)及答案_导游_

《导游基础知识》(全国版)练习题(一)及答案_导游_

《导游基础知识》(全国版)练习题(一)及答案一、填空题:1、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书是《》。

2、游客从画店中购了一幅近年国画,上题“岁在戊寅昆戈画于北京并记”。

已知该年(1999)年为已卯年,据推算,该画创作于公元()年。

画上所用纪年方法称________纪年法。

3、在中国古代编年________中,留下了关于哈雷慧星最早的记载;战国时期的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4、唐代将“观世音”改为“观音”是避_________的讳;清朝将“玄武大帝”改为“真武大帝”、将“玄武门”改为“神武门”是避______的讳。

5、古代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是指某人在乡试、_______和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

这三个第一名依次称解元、_______会元和状元。

6、《丑末寅初》为天津曲艺家骆玉笙演唱的著名鼓曲。

该曲名从字面上理解指的是________点钟左右。

7、中国古代皇帝的_______称为公主,公主的丈夫称为________。

8、明代徐宏祖著《》,他是世界上对______________研究的第一人。

二、单项选择题:9、古代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是___________.A、唐代的玄奘B、明代的郑和C、西汉的司马迁;D、西汉的张骞10、《清高宗实录》、“文景之治”、《永乐大典》三个专名中的“高宗”、“文景”、“永乐”依此分别是__________.A、庙号、谥号、年号;B、庙号、尊号、年号;C、谥号、年号、年号;D、尊号、谥号、庙号;11、古代纪月,用“孟”,“仲”,“季”分别纪一年四季春、夏、秋、科中的三个月。

仲春、季夏、促秋、孟冬依次指_________.A、二月、五月、八月、十月;B、正月、四月、七月、十一月;C、二月、六月、八月、十月;D、三月、七月、九月、十二月;12、在八卦中,象征天、地、水、火的四卦分别是____________.A、艮、兑、坤、巽;B、巽、乾、震、离;C、坎、艮、兑、震;D、乾、坤、坎、离;三、多项选择题;13、中国在战国以前,氏是姓的分支。

2007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基础知识仿真试题

2007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基础知识仿真试题

一、填空题(请正确答案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每空1分,共15分)1、_________________ 商朝的重875公斤,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2、北宋李诫的________ 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3、皇帝的祖母称为__________ .4、不直接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遇到和君长名字相同的字,用改字、缺笔等办法来回避,这叫做 ________ .5、蒙古族的口头文学以英雄史诗_________ 最为著名,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英雄史诗之6、我国岩溶地貌以_________ 最为著名•7、______ 是我国最有名的瀑布群•8、山东菜主要由济南菜、胶东菜和_________ 组成•9、中国最早的近代葡萄酒酿造企业是1892年华侨张弼士创建的 __________ 葡萄酒厂•10、_____ 与陶瓷、丝绸共同被列为我国三大特产•11、著名礼制建筑天坛有四组建筑组成:祭天的_______ ,祈求丰收的祈年殿,皇帝斋宿的斋宫和贮放牌位的皇穹宇•12、________ 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13、________ 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堡垒翁城•14、归纳起来,世界上的园林可以分为三大系统:东方园林、西方园林和_______ •15、世界建立最早的国家公园是美国的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共15分。

请正确答案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6 _____ 是我国古代文言文小说的高峰A《红楼梦》B《聊斋志异》C《水浒传》D《三国演义》17《子夜》按其字面意思理解,指的是__________ •A 23时至1时B1时至3时C21时至23时D3时至5时18 ____ 爱穿白衣素服,有“白衣民族”之称。

A满族B藏族C朝鲜族D蒙古族19 “披星戴月”是_____ 妇女服装•A白族B纳西族C苗族D黎族20 ______ 被誉为“真正的中国民族艺术” •A北京景泰蓝B北京雕漆C景德镇瓷器D福建脱胎漆器21万里长城第一关是_________ •A山海关B嘉峪关C居庸关D娘子关22 ____ 是我国现存最古最高的一座木构大塔A应县木塔B嵩岳寺塔C妙应寺白塔D真觉寺金刚宝座塔23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所体现的是________ •:A框景B透景C漏景D对景24苏州四大名园中,_________ 是一处具有公共性质的园林•A拙政园B狮子林C沧浪亭D留园25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是 _________ •A巴黎卢浮宫B纽约大都会博物馆C圣彼得堡艾尔米塔奇博物馆D大英博物馆26滇池,长白山天池和五大连池分别是 _____________ A构造湖火口湖堰塞湖B冰川湖河成湖构造湖C构造湖火口湖风成湖D火口湖构造湖堰塞湖27下列四组世界文学名著中属于法国作家作品的一组是 _________ A《少年维特之烦恼》、《阴谋与爱情》1 2。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第⼀章1.旅游是指⼈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年的活动。

惯常环境是指很近的,常去的地⽅。

2.旅游开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3.19世纪中期,英国⼈托马斯库克创办了世界上第⼀家旅⾏社。

4.内燃机的发明标志着“⼤众旅游”的新局⾯。

5.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游客——旅游活动的主体,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旅游动机,可⾃由⽀配收⼊和空闲时间。

游客分为旅游者和⼀⽇游游客两类。

旅游吸引物——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是对游客具有吸引⼒,吸引⼒的⼤⼩取决与其质量和所处的地理位置。

旅游服务及其设施——旅游活动的媒介,是连接旅游活动主体和客体的纽带。

6.⾃然旅游资源:地⽂景观类,⽔域风光类,⽣物景观类,天象与⽓候景观类。

⼈⽂旅游资源:遗址遗迹类,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类,⼈⽂活动类。

7.旅游活动要素:⾷:是⾸要。

住:是旅游的保障。

是进⾏游览的必要条件。

⾏:是关键。

游:是核⼼。

最根本的是游览。

购:是游中乐趣。

娱:游中消闲。

是旅游派⽣物。

现代旅游具有享受型深化,娱乐性提⾼,教育性增强的特点。

7.1、旅游业的概念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业。

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

他们是旅游业的三⼤⽀柱。

7.2、旅游业的构成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存和发展的三⼤要素。

旅游资源,包括⾃然风光、历史古迹、⾰命遗址、建设成就、民族习俗等,是经营旅游业的吸引能⼒;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旅游游乐设施等;旅游服务,是包括各种劳务和管理⾏为相结合是经营旅游业的接待能⼒。

7.3、旅游业的性质⽂化性和经济性)8.旅游业的三⼤⽀柱:客旅⾏社业,交通运业,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

2007年江苏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07年江苏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07年江苏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请将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种类齐全,绚丽多彩、独具特色,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交相辉映,各地区的旅游资源形成了___________的典型主题。

2.我国现存早的编年史是《___________》;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_____》;部断代史是《___________》;《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3.迄今发现的世界上的青铜器是___________,是商代晚期青铜器冶铸水平的代表。

汉武帝时,我国的外交关系得到发展,著名的有___________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4.江苏文人山水园林的境界可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___________的境界、艺术美的境界和___________的境界。

5.丹霞风光在我国长江以南丘陵地带有广泛分布,其主要特征是陡峻的___________峰群与___________的组合。

6.长江流域在历史上孕育了著名的___________文化、楚文化和___________文化,现在仍是我国文化发达、经济上富庶的地区之一。

7.江苏名称的由来,可追溯到清康熙六年(1667年)设江苏省,取当时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首字合称而得名。

8.我国古代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或称“面阔”;建筑的纵深间数称“___________”。

9.麋鹿俗称___________,我国目前的麋鹿饲养区是位于江苏省盐城大丰市东南的___________海之滨的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

10.佛塔起源于古代印度,一般佛塔由地宫、___________、塔身、塔刹四部分构成。

苏州虎丘云岩寺塔按艺术造型属于___________式塔。

11.江西景德镇是我国著名的“瓷都”,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是指___________、青花玲珑瓷、___________和高温颜色釉瓷。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7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试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7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试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7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试题广西壮族自治区2007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试题导游基础知识(科目代码:0)(考试时间:2007年12月16日上午9:00-11:00)准考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场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西壮族自治区导游考评办公室印说明:1、考生答题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 _2、本试题共12页。

如有缺页或印刷出现问题,请立即与监考人员联系调换。

3、请将你选择的答案按答题卡“填涂要求”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在本试题上作答无效,不按要求填涂造成阅读器读卡失败或误读的,由考生承担全部责任。

4、本试题、答题卡仅供考生考试时使用,考生不得将本试题、答题卡带离考场。

考生提前离开考场和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题、答题卡呈交监考人员验收后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30分。

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1.我国历史上正式纪年始于( )。

A.公元前841年 B公元前475年 C.公元前821年 D.公元前140年2下列剧目中,( )是粤剧的代表剧目。

A.将相和B.红楼梦C.关汉卿D.三滴血3.( )最能体现中国画之精髓。

A.人物画B.山水画C.花乌画D.写意画4.康乐气候的气温一般指( )。

A. 10-20.C.B. 15-23C. C. 12-22'C.D. 10-22'C.5( )自治区是我国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级自治区。

A.广西壮族B.内蒙古C.宁夏回族D.新疆维吾尔6在世界各大宗教中,( )创立的时间最早。

2007年全省导游资格现场考试基础资料

2007年全省导游资格现场考试基础资料

2007年全省导游资格现场考试基础资料现场考试分两部分:一是抽签题(共20个复习题);二是应变能力题(共40个复习题),仅供各位考生参考。

一、抽签题东营市情(重点)1、【概况】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区。

辖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6°55′~38°10′,东经118°07′~119°10′。

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地区毗邻;南与淄博、潍坊两市接壤。

南北长123公里,东西宽74公里,总面积792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50.34公里。

东营市是万里黄河入海的地方,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是黄河三角洲的主体和中心城市。

2、【建置】东营市是适应石油工业发展于1983年10月建立的省辖地级市。

“东营”原是广饶县辛店公社的一个村名。

1964年3月,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总指挥部部址设在东营村,对外称“九二三厂”。

东营成为华北石油勘探会战基地。

为支援和配合石油开发会战,1965年3月,中共山东省委和惠民地委决定在此设立县级工作机构——中共惠民地区东营工作委员会和东营办事处,东营始以行政区域名称出现,但无行政辖区,只组建和统辖部分为油田服务的商贸、服务、金融、邮电等行业。

1967年2月,东营工委和东营办事处机构并入垦利县。

1971年12月,重新恢复东营工委和办事处机构。

随着石油工业的开发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东营地区渐具城市规模。

1982年11月10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东营市,划定市区范围,并将惠民地区的垦利、利津两县划归东营市领导。

1983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将惠民地区的广饶县划归东营市管辖。

1983年10月15日,东营市举行成立大会,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办公。

3、【地质】东营市地处华北坳陷区之济阳坳陷东端,地层自老至新有太古界泰山岩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缺失元古界,古生界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古炭统及中生界三叠系。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一章 旅游及旅游业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一章 旅游及旅游业
Page 13
(三)国内游客、国内旅游者、国内一日游游客 国内游客分为国内旅游者和国内一日游游客两类。 1. 国内旅游者指离开长住地到国内其他地区、停留
时间最长不超过12个月的游客,没有国籍限制。 2. 国内一日游游客指不在访问地集体或私人住宿设
施中过夜的国内游客。
Page 14
二、旅游客体——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
探险和专业旅游)和事务性旅游(公务旅游、商务旅
游、会议旅游及家庭和个人事务旅游)
3. 按组织形式来划分,旅游可分为团体旅游和散客 旅游。
Page 10
三、旅游的本质属性及特征 (一)旅游的本质属性
旅游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追求愉悦为主要目的,不讲究 直接物质回报的,涉及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社会文 化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类最基本的活动 之一。
普及性;持续性;地理集中性;季节性
Page 8
二、旅游的概念与分类
(一)旅游的概念
旅游是人们出于休闲、 商务或其他原因离开自 己的惯常环境到其他地 方访问、连续停留不超 过一年的活动。
天下第一奇山
南京夫子庙
Page 9
(二)旅游活动的类型 1. 按地域范围分: 旅游可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 2. 按旅游目的分: 旅游可分为消遣型旅游(观光、度假、文化、宗教、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一章 旅游活动及旅游业
第一节 旅游活动及其分类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 旅游市场 第四节 旅游组织
Page 2
第一章 旅游活动及旅游业
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旅游活动的基本概念及基 本特征;认识旅游活动的类型;掌握旅游的基本 要素;掌握重要的国际、国内旅游组织。

全国导游文化基础知识 第一章 中国历史文化

全国导游文化基础知识  第一章  中国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朝代表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胡夏、成汉这一时期叫“三国两晋南北朝”又称“魏晋南北朝”夏商周东周西周春秋、战国两晋东晋西晋南北朝北朝: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不久被北齐北周代替南朝:宋齐粱陈三国魏:曹丕 蜀:刘备 吴:孙权隋唐五代五代:北方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南方的前蜀、吴、吴越、津南(南平)、楚、闽、南汉、后蜀、南唐和北方的北汉宋元明 清金辽汉秦第一节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概要远古时代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名称距今年数简介云南元谋人170万年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北京猿人70-23万年打制石器和天然火、已有简单语言北京山顶洞人 1.8万年打制石器和骨器、人工取火母系氏族代表成就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1.西安半坡遗址最为典型2.又叫“彩陶文化”(距今5000-6000年)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1.发现稻种,证实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2.最先建造了中国南方特有的干栏式房屋3.最先发明了打井技术父系氏族(距今四五千年)——东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为代表——父权确立,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阶级对立出现,国家开始产生古代传说人物女娲、伏羲蛇身人首是“龙的传人”的源头巢氏构木为巢反映了先人构筑自己居所的状况燧人氏钻木取火反映了人们进入了人工取火的时代庖牺氏伏羲1.反映原始畜牧业产生2.画八卦,刻文字代替“结绳记事”,说明中华文字、文明萌芽神农氏炎帝1.教人们种植五谷,尝百草发明医药2.成为了远古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和中医的滥觞轩辕氏黄帝1.炎帝站蚩尤的传说:反映了华夏远古部落争战、融合的过程2.制作兵器,建造宫室和舟车3.被誉为“人文始祖”4.“中国五千年文明史”通常是从黄帝时代开始的。

1.嫘祖养蚕、仓颉造文字、大挠作干支、伶伦制乐器2.尧、舜、禹时代,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通过部落联盟民主推选的方式(“禅让制”)担任首领夏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者大禹——(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2.大禹去世,儿子启登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3.夏的国土:黄河流域和大江南北4.夏最后一个国王,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2007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综合点拨

2007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综合点拨

2007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综合点拨旅游与旅游业概述【编者言】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内容繁多、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广泛。

本点拨根据考试要求,对重点知识部分加以总结,以达到考生更透彻的理解所学的知识。

【总结归纳】1、旅游的产生及发展历程:因经商和产品交换形成的旅行活动(最初的旅行活动――形成于原始社会末期)↓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

库克包租火车组团参加禁酒大会活动(标志近代旅游的产生)↓二战以后,交通工具的发展促成“大众旅游”新局面。

(标志着现代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性质活动(非谋生性)。

(“惯常地”是指①常住地及周围地区 ②常去的地方 ③第二住宅地 5、旅游活动的本质规定了它的基本属性:消费性、休闲性和社会性 6、现代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构成: ①旅游主体――旅游者②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③旅游媒介――旅游业(由饭店、旅行社、交通运输部门构成,即旅游三大支柱产业) 7、旅游活动基本要素的要点讲解: ①旅游者(游客):游客按出游地分国际游客(入境游客)与国内游客,按出游时间分过夜游客和一日游旅游者(当天返还。

不过夜游客)。

成为游客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旅游动机(注释:是指一个人在思想潜意识里产生对某种行为的想法)、可自由支配收入和余暇时间。

②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可以是有形的旅游资源(注释:像安徽黄山、北京故宫等)。

也可以是无形的旅游资源(像社会制度、旅游服务、民族民俗等)――旅游吸引物通俗的是指:能够引起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一切事物或因素) ③旅游服务及其设施(旅游业):是指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提供各种需求的服务产业(主要表现在三大支柱产业,其中旅行社起到主要地位)9、旅游与旅行的区别:①旅游必须离开惯常地,旅行不需要具备此条件。

②旅游是非经济、非营利性质的活动,不以谋生为目的。

而旅行则可以为谋生而产生的活动。

2007年河北导游资格考题导游基础知识试卷

2007年河北导游资格考题导游基础知识试卷

2007年河北导游资格考题导游基础知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请将解答填涂在答题卡上)1.世界近代旅游开始的标志性旅游活动发生在()。

A.1841年B.1845年C.1855年D.1876年2.“唐宋八大家”中生活在唐代的是()。

A.柳宗元B.曾巩C.苏洵D.王安石3.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

A.旅游者B.旅游资源C.旅游企业D.导游员4.我国现阶段发现的早的汉字——甲骨文出现的朝代是()。

A.夏B.商C.周D.秦5.承德避暑庄的特色是中有园,园中有,区占了整个园林面积的()。

A.五分之三B.五分之四C.三分之一D.六分之五6.下列名中早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

A.庐B.泰C.黄D.武夷7.“绿树重阴逐岸回,红蕖一勺练塘开”描写的景点是()。

A.北海公园B.古莲花池C.中华荷园D.昆明湖8.四川九寨沟美的瀑布是()。

A.树正瀑布B.诺日朗瀑布C.珍珠滩瀑布D.若树正群瀑布9.新疆天天池属于()。

A.河迹湖B.海迹湖C.火口湖D.冰川湖10.钱塘江观潮是举世闻名的一大奇观,观潮的日期是()。

A.农历八月十五B.农历八月十六C.农历八月十八D.农历八月二十11.我国雨凇多的地方是峨眉,多年份可长达()。

A.120天B.135天C.167天D.215天12.河北的峰是()。

A.狼牙B.祖C.盘D.小五台13.河北是矿产资源大省,储量在全国占的矿产是()。

A.装饰用大理石B.海盐C.铁矿D.水泥灰岩14.截止到2006年底,河北省共拥有4A级景区()。

A.41家B.43家C.45家D.46家15.《祀三公碑》、《白石神君碑》是我国文字由篆体向隶体转变的佐证,座落于河北省的()。

A.苍岩风景区B.封龙风景区C.野三坡风景区D.天桂风景区16.我国的花岗岩洞——悬阳洞位于()。

A.祖B.云梦C.狼牙D.长寿17.河北省素有“药”之称的风景名是()。

A.盘B.天桂C.雾灵D.白石18.清西陵中规模的帝王陵寝是()。

2007年知识ok

2007年知识ok

2007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知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共有5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题0.5分,共25分)1.西安半坡氏族是黄河流域母系氏族公社文化的一个典型,他们已经学会制作陶器。

A.大汶口B.龙山C.仰韶D.东夷2.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文人创作的长篇小说是。

A.《西游记》B.《红楼梦》C.《金瓶梅》D.《聊斋志异》3. 下列几个朝代,根据王朝创建者原有封号、爵位定国名的是。

A.秦、汉、隋、唐B.晋、隋、唐、魏C.蜀、吴、明、清D.隋、唐、蜀、吴4. 《周易》中的八个符号象征着八种基本自然现象,其中乾、坤、坎、离卦象征的是。

A.天、地、雷、风B.天、地、山、水C.天、地、山、风D.天、地、水、火5. 按照天干地支纪年法,2006年为丙戌年,2007年是年。

A.乙酉B.甲酉C.丁亥D.己亥6. 一年之中的仲夏之月是指。

A.五月B.六月C.七月D.八月7. 蒙古族的口头文学以英雄史诗最为著名,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英雄史诗之一。

A.《蒙古秘史》B.《格萨尔王传》C.《江格尔》D.《玛纳斯》8. 目前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象形文字,被称为“活着的象形文字”的是。

A. 满文B.藏文C.蒙文D.东巴文9. 在以下常态地貌中,往往是旅游资源最集中和典型的地方,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高原B.平原C.山地D.丘陵10. 湖泊是陆地上积水的凹地,按其成因分类,五大连池属于。

A.构造湖B.堰塞湖C.火口湖D.冰川湖11. 中国的菜系,按传统习惯划分的“四大菜系”,指的是四大菜。

A.粤、川、鲁、苏B.京、鲁、沪、粤C.京、沪、川、鲁D.京、川、粤、湘12. 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叶科学专著《茶经》是茶圣陆羽所著。

A.唐代B.汉朝C.宋代D.南北朝13. 现代中国的四大名砚指的是。

A.端砚、歙砚、洮砚、红丝砚B.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C.端砚、歙砚、洮砚、玉砚D.端砚、歙砚、洮砚、漆砂砚14. 筑山是造园的主要因素之一,用挖太液池的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先例的是秦汉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近旅游开始19世纪,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产业革命影响。

2.英国人托斯·库克的一次重要活动,成为近代旅游和近代旅游业产生的标志。

3.近代旅游产生时间是1841年7月5日
4.按组织形式的标准划分,旅游评选活动有团体旅游、散客旅游。

5.现代旅游活动的根本要素有: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
6.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是指:旅行社、住宿业、交通运输业
7.从旅游的路程来讲,中短旅游较多,而远程旅游较少
8.世界旅游组织的总部设的西班牙的马德里,我国于1983年加了该组织。

9.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的英文简称:UETAA
10.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客源地是:欧洲
11.影响旅游动机产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个性心理
12.旅游业的依托性,首先依托于旅游资源
13.国际旅游收入上,世界上占第一位的是:欧洲接待区
14.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的英文简称是:PATA
15.现代旅游具有的特点是:普及性、持续性、集中性、季节性
16.成为旅游者的客观条件有:可随意支配收入、良好的身体状况、闲暇时间
17.旅游资源的特征主要有:多样性、吸引力的定向性、地域性、易损性、可创新性
18.旅游业的特点:综合性、依托性、敏感性、劳动密集性、涉外性
19.我国海外客源地,主体是亚太地区,两翼是亚太和美洲
20.世界上唯一全面涉及旅游事务的全球性政府间机构的国际性旅游组织是世界旅游组织。

21.美国、加拿大是以外出的路程为标准来判定是否为国内游客。

2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现代旅游产生的历史背景。

23.按业务范围划分,可将导游人员划分为:海外领队、全程陪同导游人员、地方陪同导游人员。

24.特级导游人员,游客反映良好率不低于98%
25.导游讲解是地陪的职责
26.热爱祖国是中国的合格导游人员的首先条件
27.导游人员忌酗酒失态,饮酒不超过自己酒量的1/3
28.导游人员的纪律:a忠于祖国、注意内外有别。

严守国家机密,带团时不带机密材料和文件。

b严格执行请示汇报制度。

不要自作主张。

C遵纪守法。

d自尊自爱,不失国格、人格29.导游人员的基本素质:a忠诚的爱国者;b广博的知识;c组织、协调、应变能力强;d 掌握导游业务及相关技能;e身心健康;f文明礼貌、注重仪容仪表
30.导游人员的基本职责:a接受旅行社分配的导游任务,按照旅行社与游客签订的合同或约定,遵照接待计划安排和组织游客参观、游览。

b负责向游客导游、讲解、传播中国文化。

c 配合和督促有关部门安排游客的交通、食宿,保护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等事项。

d反映游客的意见和要求,协助安排会见、座谈等活动。

e耐心解答游客的问询,协助处理旅途中遇到的问题。

31.宦官制度大致产生于奴隶社会晚期
32.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建立了以三公九卿为主体的中央官制。

33.明清时正式的科举考试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1 2 3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