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 宋冰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宋冰清
发表时间:2020-11-03T08:56:48.89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3期作者:宋冰清
[导读] 摘要:随着现代素质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小学语文教学的手段层出不穷,读写结合教学法不仅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具备双重作用的高效教学法。

本文即以读写结合教学法为研究对象,通过探求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进而总结其相应的应用策略。

宋冰清
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思源实验学校 419500
摘要:随着现代素质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小学语文教学的手段层出不穷,读写结合教学法不仅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具备双重作用的高效教学法。

本文即以读写结合教学法为研究对象,通过探求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
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进而总结其相应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
引言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

阅读的积累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写好文章反过来也可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读和写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1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意义
1.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学习阶段,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教师要起主导作用,要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要让学生做到“以读促写,以写引读”。

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提供阅读和写作的平台,将阅读和写作二者有效地结合。

同时,要认真观察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不
同知识水平、不同特点的学生,采用不同阅读模式来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兴趣。

在阅读文章时,学生必须达到一定的阅读量,从而使其通过阅读为写作打好基础。

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较好的,丰富的阅读材料让其写作素材得到积累,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获得
成就感,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积极作用。

1.2有利于学生在写作中体会写作的乐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因年龄原因,经历不会特别丰富,这就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因缺少素材而显得困难重重。

所以在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开展读加写的方式教学,提升阅读量并为写作积极素材。

让学生在阅读时能自觉积累知识,并在写作中感悟写作的乐趣,以
此激发小学生对阅读的喜爱。

学生在基于大量的阅读基础上使知识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会逐渐产生输出的动力,这时教师通过学生的写作来渗透方法。

采用读加写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创新力,并可以让学生以写作作为任务进行阅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逐渐提高小学
生的思维能力。

这种模式能丰富学生的情感,调动思维的活跃性,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激发自身的学习动力。

2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以读后感悟深化阅读理解
读后感是作文写作的一种格式,指在阅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籍后,将自己所读所想记录下来,展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这种方法就可以充分运用于阅读教学之中,尤其在小学高年级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在逐渐丰富,写作能力在不断提高。

学生通过读后感的写作
,完全可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让他们从内心深处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而不是从文字表面上理解问题的答案。

例如,在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时,很多学生虽然懂得了课文所表达的内涵,要像花生一样做一个无私奉献、讲究内在、服务社会的拥有的人,但是这种理
解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并不能对他们的主观意识、人生观念产生相应的指导作用。

因此,笔者在教学时就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不限字数的读后感,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课文相结合,写下自己的深切感受。

有的学生因此而想到了自己亲人的故事,有的则联想到了雷锋
叔叔,在这样的写作过程中,他们会从内心上接受到作者的思想熏陶,从而达到主观的理解层面。

2.2读中批注积累语言
读写结合贯穿于阅读课堂的始终,它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一种既定目标。

所谓的读写结合也没有那么复杂,它可以从某个词入手,也可以从某句话开始。

因此,读中批注,可以作为读写结合实践的好方法。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符号、图画、文字把在独
立阅读文本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零碎的感悟即时记录下来,这些其实就是读后的“写”,它们将会成为学生语文积累的一部分,转化为学生的作文资源。

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批注的过程中,也要教会学生如何批注,即批注的方法。

批注有两个步骤:一是独立预习时从
字词到句段的“初次批注”;二是品读后进行适当调整补充的“再次批注”。

2.3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
我们所学习的语文教材是融合了很多专家力量编写完成的,学生只有对文本有了深入的阅读和理解,才能快速提升写作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对文章进行深入备课分析,将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标注,并以此展开具体探讨,让学生能
够更加深刻地明白其中的道理。

例如,在教学“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课文时,首先要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进行简述概括,要让学生知道文章
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通过情景演练,教师可以将这文章中优美的语句和段落有效利用起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把文章内关于
春天优美例句一一找出,结合音乐、图片等形式,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场景,教师还可以带着学生去操场上进行实物参观,有效的引导学生与现实生活进行对比,激发学生主动开动脑筋,发挥想象,表达真实情感,提升学生阅读的兴趣并真正爱上写作。

2.4以课文仿写促进情感体会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材也在持续优化,当前部编版教材收录的课文都有其教育价值与引导意义。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课文或课文片段开展仿写与续写活动,能够进一步推动学生对课文深层情感的挖掘,从而让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进一
步,不仅能够看到表象展现的内容与情感,还能感受到表象背后隐藏的关键信息。

例如,在学习《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学生可以通过巴金朴素的语言感受到鸟的天堂的唯美景色,可以理解巴金对鸟的天堂的留恋之情与赞美之情,从而总结出本文对于生命与自然的热爱主题。

但是,笔者为了进一步开发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按照巴金写作的模式写作文,于是学生纷纷写下来自己本来认为是很普通,但是后来却感到无比欣喜的事物。

通过这样的仿写过程,学生这时突然发现,巴金也在告诉我们,自然与生活所存在的美需要我们具备发现美的眼睛,轻易下的结论往往存在巨大的错误。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促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因此,教师应当掌握这一教学手段,利用读后感写作、课文仿写或续写、摘抄任务等形式与手段,让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
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齐文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14).
[2]范元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法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