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行政处罚法的税收执法适用.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课件
23
2、指定管辖: 对管辖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因发生争议各方的关系不同而不 同:
(1)如果争议各方是同一政府所属的两个以上行政机关,那 么,行使指定管辖权的机关就是本级人民政府。 (2)如果争议各方是不同级政府所属的两个以上行政机关, 那么行使指定管辖权的机关就是争议各方中级别最高的行政 机关所属的人民政府。 (3)如果争议各方是两个以上人民政府,那么行使指定管辖 权的机关就是这些政府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
第三节 听证程序
42-43条
第六章 行政处罚的执行
44-54条
第七章 法律责任
55-62条
附则 63-64条
最新.课件
2
介绍的内容 一、法律责任 二、行政处罚的原则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 四、行政处罚的管辖 五、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 六、行政处罚的决定 七、行政处罚的告知 八、行政处罚的送达
(2)执法人员的身份公开。执行调查、处罚送达、执行等职 务的执法人员必须出示证件或者佩带标志。受委托执行行 政处罚职务的,要出示委托证明;
(3)有关文书,除法律、法规规定限制的以外,允许当事人 及利害关系人阅览、摘记及复制;
(4)案例公开,行政处罚形成的案例以一定形式和途径公开 发表。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
平等对待纳税人,同样情形同等处理。对事 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基本 相同的税务事项,应当给予基本相同的处理。
最新.课件
7
2.2公开原则在行政处罚上的主要表现是:
(1)法的公开。有关行政处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 规、部门规章及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都要以适当途径公 开,使行政管理相对人有了解的可能;
最新.课件
24
3、移送管辖: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移送管辖是指无管辖权的行政机关将案件移送到有管辖权的 司法机关处理。违法行为如果构成犯罪,根据刑事优先原则, 应首先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 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能以罚代刑。
材料,骗取税务登记证件,对此该税务机
关根据《税务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对该
企业处以罚款1000元。该主管税务机关的 执法行为是否合法?
最新.课件
27 27
1、行政处罚法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 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征管法规定: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 行政处罚的行为,在五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 予行政处罚。
最新.课件
22 22
1、地域管辖:
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 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 定的除外。
违法行为地包括违法行为着手地、经过地、 实施(发生)地和危害结果发生地。受处罚行为 的核心要件是违法。 违法行为发现地的行政机关都有管辖权,一 般应由最先发现违法行为的行政机关管辖。
方性法规、规章。
最新.课件
32 32
谢谢!
最新.课件
33 33
3、《税务登记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1号)
最新.课件
28 28
例8:2014年某主管税务机关在例行检查时
发现一企业2010年取得假发票,对此该税
务机关根据旧《发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
定,对该企业处以罚款5000元。该主管税 务机关的行政处罚是否合法?
最新.课件
29 29
《发票管理办法》
1993年12月12日 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 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批 复》(国函[1993]174号)) 1993年12月23日 财政部令第6号发布 特别说明
税务行政处罚的种类: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停止办理出口退税、吊销税务行政许可
2、行政处罚的设定
最新.课件
21
处罚种类
法律
设定
差异
规定
警告
法律
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和非法财物
行政法规
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 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
政处罚
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但行政处罚法也规定了两种例外:
一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授权内实施 行政处罚权
二是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行政机关可以在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条件 的组织在委托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权
1.3行政处罚的程序合法:
*没有法定依据或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例4
最新.课件
6
2.1公正原则主要表现在:
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五年内因虚开发票行 为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虚开发票的;
3、持有伪造的增值专用发票、可用于骗取出口退 税、抵扣税款的发票以外的其他发票二百份以上或 者票面额累计在八十万元以上的。
最新.课件
26
例7:2014年某主管税务机关在例行检查 时发现一企业2010年通过提供虚假的证明
最新.课件
4
1、处罚法定原则 2、处罚公正、公开原则 3、一事不再罚原则 4、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保障权利原则
最新.课件
5
1.1行政处罚的依据合法:
*法无明文规定不罚,只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给 予行政处罚的,才能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例1、例2
1.2行政处罚的主体合法:
*原则上只能由具有独立主体资格的行政机关实施;例3 !
(3)申辩。
(4)说理式文书
最新.课件
19
第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
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 权、 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
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 讼。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
违法给予行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 依法提出赔偿要求。
最新.课件
20
1、行政处罚的种类
最新.课件
3
法律责任(55-62条)
第五十五条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有下 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 门责令改正,可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没有法定的行政处罚依据的; (二)擅自改变行政处罚种类、幅度的; (三)违反法定的行政处罚程序的;
(四)违反本法第十八条关于委托处罚 的规定的。
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最新.课件
1
共分八章六十四条
第一章 分则 第八章
总则 1-7条
第二章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 8 -14条
第三章 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
15-19条
第四章 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 20-29条
第五章 行政处罚的决定
30-32条
第一节 简易程序
33-35条
第二节 一般程序
36-41条
最新.课件
18
设定行政处罚,不仅仅是惩罚违法者,并通过 惩罚防止其再次违法,而且是寓教育于惩罚之 中,使违法者通过处罚受到教育,自觉遵守法 律秩序。其他法律条文中为贯彻这一原则规定:
(1)告知。通过告知,可以使当事人受到法制的教育。
(2)听证。在听证过程中通过陈述事实、列举证据、 援引法律,给各方面人员都留下深刻印象,从中受到 教育。
最新.课件
30 30
1、简易程序 2、一般程序 3、听证程序 详见《简易程序与一般程序异同点比较表》 4、告知 例9
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
最新.课件
31 31
例10、例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立法法》第八十八条 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
责令停产停业;暂扣 或者吊销许可证,暂 扣或者吊销执照
地方性法规
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营 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 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行政拘留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可以 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 部门规章 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 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
注意1:《刑法》第四百零一条,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 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 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 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最新.课件
25
注意2: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 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补充规 定》,涉嫌以下情形的,应立案追诉: 1、虚开发票一百份以上或者虚开金额累计在四十万 元以上的;
最新.课件
8
(2)“一事不二罚”原则
最新.课件
99
(1)“一事”的理解和界定
最新.课件
10
(1)“一事”的理解和界定
最新.课件
11
(1)“一事”的理解和界定
最新.课件
12 12
(1)“一事”的理解和界定
最新.课件
13 13
(1)“一事”的理解和界定
最新.课件
14 14
(1)“一事”的理解和界定
三是不得依据同一理由不同依据或不同理由同 一依据给予行为人两次以上的处罚。
最新.课件
17
(3)“不再罚”的理解
②不同行政机关的不再罚,要求:
一是违法行为已经受到一次处罚后,其他机关 不得依据同一事实、理由和法律依据再给予行 为人行为罚以外的行政处罚
二是违法行为受到处罚后,其他机关根据不同 法律依据对行为人处罚时,不得给予两次以上 罚款的行政处罚。
处罚。罚款的限额由国务院规定。 具体规定。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的其他行政处罚
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的,以设定警
地方政府规 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
章
罚款的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
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 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 规定
“设定”,不同于“规定”,是指对一项权力的创设和规定。
最新.课件
15 15
(1)“一事”的理解和界定
最新.课件
16 16
(2)“不再罚”的理解
①同一行政机关的不再罚。要求:
一是不得依据同一理由和法律依据给予当事人 两次及以上同种类的处罚。如给行为人两次罚 款。
二是不得依据同一理由和法律依据给予行为人 两次以上不同种类的处罚。如给予罚款后,又 决定吊销执照。如需并处的,应在一次处罚中 作出决定,不得两次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