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生命的林子》说课设计精品教育.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的林子》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生命的林子》是人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章。

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写人的,虽然内容不同,形式多样。

但都注意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及周围的环境,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

有的课文还包含了一些人生哲理。

《生命的林子》是一篇阅读课文。

课文记述了一个传说,讲玄奘在师父指点下,坚持在高僧济济的法门寺苦心潜修,终于成为一代名僧的故事。

说明“一个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

教学要求是:1、理解、学习生字新词。

2、自学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3、引导总结文中包含的道理,在竞争中成长。

重难点:1、领会课文通过某种事物比喻说明一种道理的写法。

2、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二、说教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学习中逐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体验,通过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学法
在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加强读的能力。

因为读是理解课文和培养阅读能力的需要,是培养语感的需要,是识记的需要。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我提高后进生的主要方法就是一个字——读。

四、说教学过程
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程序的:
情景导入
和学生一起谈谈四大名著,创设一种与课文相关的意境,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师生畅谈中很自然地进入本课学习。

2、初读课文,了解文中词语意思。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训练最为重要的是训练语感。

整体感知文章是我们学习课文开始必不可少的程序。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作品的意境,使学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理解生字新词的含义同时为进一步理解文章作铺垫。

3、再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明白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理清思路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因此,我根据文章内容设计了几个问题。

想一想,玄奘为什么准备离开法门寺,后来为什么留下,结果怎样。

谈谈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你悟出了什么道理,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

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基本上就能比较清晰地回答这些问题。

4、学生齐读方丈说的话,揣摩文中所包含的道理,在竞争
中成长。

这是对第三个问题有针对性的专门讲解。

方丈先用了对比的方法启发玄奘,接着树木和许许多多的生命一样生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群体,便有了比较,有了竞争。

谁也不甘落后,结果是个个成材。

而那些远离群体的,由于没有竞争,便没有紧迫感,自由散漫,结果便难以成才。

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一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布置作业,练习本单元的习作重点,缩写。

本单元的习作重点是缩写。

学生明白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后,按照这三个环节写一篇文章。

既练习了习作,又熟悉了课文,能更深的理解文章内容。

五、说板书。

起因:应酬太繁、不如他人。

经过:方丈以树喻人开导玄奘。

结果:一代名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