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潭口中学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赣州市潭口中学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有机物的天然提取和人工合成往往得到的是混合物,假设给你一种这样的有机混合物让
你研究,一般要采取的几个步骤是()
A.分离、提纯→确定化学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
B.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化学式→确定结构式
C.分离、提纯→确定结构式→确定实验式→确定化学式
D.确定化学式→确定实验式→确定结构式→分离、提纯
参考答案:
B

2.
参考答案:
B

3. 以下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A.纯银物品久置表面变暗
B.生铁(含有碳等杂质)比纯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
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D.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A.纯银物品久置表面变暗是由于金属银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银的结果,属于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无关,故A选;B.生铁中金属铁、碳、潮湿的空气能构成原电池,金属铁为负极,易被腐蚀而生锈,和电化学腐蚀有关,故B不选;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形成原电池装置,其中金属铁为负极,易生铁锈,和电化学腐蚀有关,故C不选;D.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中,金属锌为负极,金属铜做正极,Cu被保护,不易腐蚀,和电化学腐蚀有关,故D不选;答案选A。

4. 已知化合物A(C4Si4H8)与立方烷(C8H8)的分子结构相似,如下图:
则C4Si4H8的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A 3
B 4
C 5
D 6
参考答案:
B
5.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其中属于盐类水解反应的是()
A.NH4++2H2O NH3?H2O+H3O+ B.HCO3﹣+H2O H3O++CO32﹣
C.HS﹣+H+═H2S D.Cl2+H2O H++Cl﹣+HClO
参考答案:
A
【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
【分析】在盐中有弱酸根离子或弱碱离子时,与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则发生的反应为盐类的水解反应.
【解答】解:A.铵根离子为弱碱离子,结合水电离产生的OH﹣,水解反应为
NH4++2H2O NH3?H2O+H3O+,故A正确;
B.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生成碳酸,而HCO3﹣+H2O H3O++CO32﹣为电离反应,故B错误;
C.HS﹣+H+═H2S中没有水参加反应,则不属于水解反应,HS﹣水解生成H2S和OH﹣,故C错误;
D.氯气为单质,Cl2+H2O H++Cl﹣+HClO不属于水解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6. 下列性质中,能较充分说明某晶体是离子晶体的是
A.具有高的熔点 B.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
C.可溶于水 D.固态不导电,熔化状态能导电
参考答案:
D
7. 碘具有“智力元素”之称。

体内缺碘会影响神经系统发育,造成智力损害。

食用碘盐可以防止碘缺乏病。

碘盐中加入的物质是
A. I2
B. KI
C. KIO3
D. NaI
参考答案:
C
因KI易被氧化成碘单质而挥发,降低碘盐的效能,而KIO3常温下不易挥发,化学性质稳定,所以用KIO3加工碘盐
8. 当光束通过鸡蛋清水溶液时,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鸡蛋清溶液是()
A.溶液 B.胶体C.悬浊液D.乳浊液
参考答案:
B

9. 某些化学试剂可用于净水。

水处理中使用的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l2(OH)n Cl m·yH2O,式中m等

A.3-n B.6-
n C.6+n D.3+n
参考答案:
B
10. 分子式为C x H y Br的几种一溴代烷水解后,在红热铜丝催化下,最后可被空气氧化成四种不同的醛,则该物质的分子式可能为()
A. C2H5Br
B. C4H9Br C .C3H7Br D.C5H11Br
参考答案:
D

11. 常温下,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 0.1000mol·L-1CH3COOH
A. 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 c(OH-) =c(CH3COOH)+ c(H+)
B. 点②所示溶液中:c(Na+) =c(CH3COOH)+ c(CH3COO-)
C. 点③所示溶液中:c(Na+)> c(OH-)> c(CH3COO-)> c(H+)
D. 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CH3COOH)> c(CH3COO-)> c(H+)> c(Na+)> c(OH-)
参考答案:
D

12. 已知:CH4(g)+2O2(g)==CO2(g)+2H2O(1) △H = ―Q1 KJ/mol
2H2(g)+O2(g)==2H2O(g) △H = ―Q2 KJ/mol
2H2(g)+O2(g)==2H2O(1) △H
= ―Q3KJ/mol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多少KJ
A. 0.4Q1+0.05Q3B. 0.4Q1+0.05Q2 C. 0.4Q1+0.1Q3D. 0.4Q1+0.1Q2
参考答案:
A
13. 已知酸性强弱:羧酸>碳酸>酚。

下列含溴化合物中的溴原子在适当条件下都能
被羟基取代,所得产物能跟
NaHCO3溶液反应的是()
A.B.C.
D.
参考答案:
C

14. 工业上制硫酸的第二步反应:2SO2(g)+O2(g)?2SO3(g)△H<0,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个条件,如图示意图曲线①~⑧中正确的是()
A.①⑥⑧ B.①⑤⑦
C.②③④ D.③⑥⑦
参考答案:
B
解:由于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且放热的反应,所以当温度升高时,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使用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没有影响,所以反应物转化率不变;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所以增加氧气的物质的量,平衡常数不变;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所以图中①⑤⑦三条曲线是正确的,故选B。

15. 下列高聚物中,由两种不同的单体通过缩聚反应制得的是
参考答案:
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工厂废水中含游离态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其浓度:
①取水样10.0mL于锥形瓶,加入10.0 mLKI溶液(足量),滴入指示剂2—3滴。

②取一滴定管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然后注入0.01 mol·L-1的Na2S2O3溶液,调整液面,记下读数。

③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I2+2Na2S2O3 =2NaI+Na2S4O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加入的指示剂是;
(2)步骤②应使用式滴定管;
(3)步聚③当待测液由色变为色且30s不再变化即达终点,若耗去Na2S2O3溶液20.00mL,则废水中C12的物质的量浓度
为;
(4)Cl2的实际浓度比所测浓度应(填“偏大”、“偏小”或“相等”),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淀粉溶液;(2)碱;(3)蓝,无,0.01mol·L-1;(4)偏小,步骤②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待测液润洗,故测出的c(Cl2)大于实际浓度。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H),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

参考以下表格的键能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下列两组物质的熔点高低(填“>”或“<”)
SiC Si; SiCl4SiO2
(2)能不能根据键能的数据判断单质Si 和化合物SiCl4的熔点高
低?(填“能”或“不能”),原因
是。

(3)如图立方体中心的“· ”表示金刚石晶体中的一个原子,
请在立方体的顶点用“· ”表示出与之紧邻的碳原子
(4)工业上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
SiCl4(g) + 2H2(g)高温Si(s)+4HCl(g)
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H为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2)不能,物质熔点高低由构成物质的微粒间作用力决定,单质Si属于原子晶体,原子间作用力是共价键;SiCl4属于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是范德华力,比共价键弱得多。

因此不能都根据键能来判断物质的熔点高低。

(3)
(4)+236 kJ/mol )

18. (14分)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

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4SOCl2。

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4LiCl+S+S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的负极材料为__________,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
(2)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
(3)SOCl2易挥发,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有Na2SO3和NaCl生成。

如果把少量水滴到SOCl2中,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Li Li-e-===Li+
(2)2SOCl2+4e-===4Cl-+S+SO2↑
(3)出现白雾,有刺激性气体生成SOCl2+H2O===SO2↑+2HCl↑。

(4)因为构成电池的两个主要成分Li能和氧气、水反应,且SOCl2也与水反应
解析:(1)分析反应的化合价变化,可得Li为还原剂(作负极),失电子:Li-e-===Li+。

(2)SOCl2为氧化剂,得电子,从题给电池反应可推出产物:Cl-、S和SO2。

(或用总反应减去负极反应)
(3)题中已给出信息:碱液吸收时的产物是Na2SO3和NaCl,则没有碱液吸收时的产物应为SO2和HCl,进而推出现象。

19. I.一定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容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O(g)+H2O 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温度℃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衝所需时间/min
)下列情况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CO2和H2生成速率相等
B.温度不变时,压强不变
C.生成CO2的速率和生成CO的速率相等
(2)实验2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O的转化率为.
(3)实验3和实验2相比,改变的条件是.
II.(1)硫化钠溶液具有较强碱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欲使0.1mol的Na2S溶液中,的值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填序号)
A.加适量等浓度的NaOH溶液
B.加适量的水
C.通入适量的H2S气体.
参考答案:
I.(1)C;
(2)20%;
(3)加催化剂;
II、(1)S2﹣+H2O HS﹣+OH﹣,HS﹣+H2O H2S+OH﹣;
(2)BC.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I.(1)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同种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含量等不再发生变化,以及由此衍生的其它量不变,选择判断的物理
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2)根据三段式计算出实验2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O的物质的量,转化率
=×100%,据此分析计算;
(3)实验3和实验2相比,起始量、平衡量相同,达到平衝所需时间不同,为加催化剂改变的条件;
II.(1)硫化钠是强碱弱酸盐,硫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
(2)A.加入适量等浓度的NaOH溶液,抑制了硫离子的水解,则硫离子浓度增大、减小;
B.加入适量水,硫离子的水解程度增大,则硫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小,HS﹣的物质的量增
大,结合同一溶液中分析的值的变化;
C.通入适量H2S气体,溶液中HS﹣的浓度增大,S2﹣的浓度减小.
【解答】解:I.(1)A.CO2和H2都作为生成物,根据反应可知,自始至终v正(CO2)=v正(H2),CO2和H2生成速率相等,不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故A错误;
B.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容器中始终压强不变,温度不变时,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故B错误;
C.根据反应可知,自始至终v正(CO)=v正(CO2),若v正(CO2)=v逆(CO),则v正(CO)=v逆(CO),即生成CO2的速率和生成CO的速率相等,说明反应到达平衡,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2)实验2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
CO(g)+H2O?CO2(g)+H2(g)起始(mol) 4 2 0 0
变化(mol)0.8 0.8 0.8 0.8
平衡(mol) 3.2 1.2 0.8 0.8
CO的转化率=×100%=×100%=20%,
故答案为:20%;
(3)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平衡,实验3和实验2相比,起始量、平衡量相同,达到平衝所需时间实验3所需的时间少,所以实验3改变的条件为加催化剂,
故答案为:加催化剂;
II、(1)硫化钠是强碱弱酸盐,硫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氢硫酸为二元弱酸,其盐分步水解,水解方程式为:S2﹣+H2O?HS﹣+OH﹣,HS﹣+H2O?H2S+OH﹣,
故答案为:S2﹣+H2O?HS﹣+OH﹣,HS﹣+H2O?H2S+OH﹣;
(2)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了硫离子的水解,则硫离子浓度增大、HS﹣的浓度减小,则该比值减小,故A错误;
B.加入适量水,导致S2﹣的水解程度增大,则S2﹣的物质的量减小,HS﹣的物质的量增大,由于在同一溶液中,则的值会增大,故B正确;
C.向溶液中适量H2S气体后,导致溶液中HS﹣的浓度增大,S2﹣的浓度减小,则
的值会增大,故C正确;
故答案为: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