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训练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步强化训练北师大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
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
A. 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 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D. 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2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
的原因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土地归农民所有的实现
3.下面是四川一农民家1974 年、1980年贴的两副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横批:我也过年。

1980 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横批:欢度春节。

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D. 人民公社制的推行
4.20 世纪80年代中期,《瞭望》记者方进玉去山东烟台农村采访,听到了这样的声音:“我们不要一刀切地搞分户承包,要在集体组织下搞汽车运输队、海滩养殖队、城市建筑队……去挣钱。

”这说明()
A. 联产承包已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
B. 联产承包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C. 农民呼唤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D. 中国农民无法理解联产承包的优点
5.1984 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这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D.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6. 右图
是1979年3月15日上海《文汇报》登载的瑞士的雷达表通栏广告。


广告的出现,主要反映出(
A. 中国企业开始注意面向市场
B. 中国企业的自主意识已提高
C.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效果初现
D. 外国商品在中国具有竞争力
7. 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

该时期是()
年份农业(%)
工业
轻工业(%)重工业(%)
第一年26.632.141.3
第二年27.234.338.5
第三年28.836.734.5
A.1949 〜1951 年
B. 1953 〜1955 年
C. 1958 〜1960 年
D. 1979 〜1981 年
&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决定……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所占比重已分别达到95.6%和92.4%……这段材料表明()
A. 我国的计划经济成就突出
B. 我国的生产资料比较紧缺
C. 我国日常生活必需品丰富
D. 我国市场经济的特点更为突出
、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
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材料二观察下图《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根本性变化。

⑵材料二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GDP增长率的发展变化,1957年、1984年和1993年分别出现了三个峰值,请概括指出这些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

答案
1.C 2.C 3.B 4.C 5.A 6.C 7.D 8.D
9.(1) 第一次由私有制经济占优势变为以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第二次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①1957 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
制。

②1984年:^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已经初见成效。

③1993年:十四大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