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之课内文言文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于本文的常用成语:
• 不亦乐乎
三省吾身
•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 温故知新
博学笃志
• 切问近思
• 三人行,必有我师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翻译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也很高兴 Nhomakorabea?(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不为自己所做的事情 疑惑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旧的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 老师了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 5、词类活用 • 6、特殊虚词 • 7、人物形象分析 • 8、内容理解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文言翻译顺口溜:
文言翻译重直译,联系全文斟词句。 名字称谓不必译,单音词语双音替。 倒装语句调语序,其他特殊一般译。 重点词语能体现,省略内容要补齐。
语序颠倒要调换,对留删补是规律。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4)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了正午后友人仍没有到达,陈太丘就丢下他而离开了,离 开后友人才到。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您和我的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正午不到,就是 没有信义,对儿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径直)走入家门连头 都不回。 4、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简直不是人啊!与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学习目标:复习、巩固文言文知识点。
三、一词多义:
•日:日中不至: 寒雪日:
•去: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不:尊君在不:: 。
•待君久不至::
不亦乐乎::
•舍:太丘舍去::
不舍昼夜::
•若:未若柳絮因风起::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过中不至,则是无信:

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习目标:复习、巩固文言文知识点。
二、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 ;今:指

•2、未若柳絮因风起:古:
今:
•3、门外戏:古:
;今:
•4、入门不顾:
今:
•5、陈太丘与友期行:
今:
•6、太丘舍去:
今:
•7、下车引之:
今: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学习目标:复习、巩固文言文知识点。
七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题 之课内文言文复习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课内文言文考试常见题型
1、选择题/字词翻译 2、句子翻译 3、问答题(人物形象分析/主旨理 解)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课内文言文复习内容
• 1、重点字词、句子翻译
• 2、通假字 • 3、古今异义 • 4、一词多义
• 世说新语二则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 世说新语二则
一、通假字:
•不:尊君在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
问。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
快。
吾十有五而至于学。 “有"通“又”,古人在两
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 就不能使学习有所成就。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懒散就不能振奋精神,冒险 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 流逝,最终枯败零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过去的
放开
牺牲
随意、随便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 五、问答题
•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 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 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 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 “________”等要素。
• 答:时间:寒雪日 地点:内集 人物: 谢太傅与儿女 事件:讲论文义
2、句子翻译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高尚君子的行为,以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 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互文)
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 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 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能来源于学习。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能被夺去主帅,普通人却不能迫使他改变志 向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 诫子书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1.重点字词翻译
诫: 淡泊: 以: 淫慢: 广: 成: 年与时驰: 遂成枯落:
致远: 明志: 险躁: 治性:
励: 意与日去: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 《论语》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学习目标:复习、巩固文言文知识点。
•【古今异义】:
1、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 。今义: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 古义:
。今义:
3、有朋自远方来。(朋) 古义:
。今义:
4、为人谋而不忠乎。(忠)古义:
。今义:。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义:
。今义:
6、不亦君子乎。(君子)古义:
。今义:
7、饭疏食饮水。(水)古义:

今义: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学习目标:复习、巩固文言文知识点。
• 【古今异义】:
• 1、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
表示可能或能够。
•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 古义:几个。 今义:二加一所得的数目。 3、有朋自远方来。(朋) 古义:志同道合的人。
今义彼此有交情的人。
• 4、为人谋而不忠乎。(忠)古义:做事尽心竭力。 今义:忠诚。 5、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古义:真诚,诚实。
今义:书信,相信。
6、不亦君子乎。(君子)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义: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7、饭疏食饮水。(水)古义:泛指冷水。今义:冷 水和热水的统称。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过中不至,则是无信::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学习目标:复习、巩固文言文知识点。
• 一词多义:
• 日:日中不至: 太阳 寒雪日: 天 • 去:太丘舍去:离开 去后乃至:离开 • 不:尊君在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 待君久不至:没有 不亦乐乎:不 • 舍:太丘舍去:丢下、舍弃 不舍昼夜:停息 • 若:未若柳絮因风起:比得上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像,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 学习方法: • 学而时习之 • 温故而知新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传不习乎?
• 学习态度: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 题:背诵课文。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课文 里哪些话是谈学习态度的?哪些话是谈学习 方法的?哪些话是谈品德修养和为人处世的? 试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属于学习态 度,从这句话,我知道了正确的学习态度是 虚心求教,取长补短。
修身做人: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
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不逾矩。 •一箪食…..回也不改其乐 •饭疏食饮水……于我如浮云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 只能悲哀地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 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呢!
• 一词多义:
• 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在

于我如浮云:对于
• 为:可以为师矣:成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

• 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 温故而知新:得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知道
• 乐:不亦乐乎:乐:高兴、快乐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以…为乐趣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 【词类活用】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翻译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 小辈们讲论文章的义理。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白雪纷纷扬 扬像什么?”
(3)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 相比。”
后者写的好,好在意象上,风 趣灵动,有春天的生机,富有 诗意,形神兼备。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 5.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 答:元方是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从信用方面,是父亲友人失约在先;从礼貌方面,是父 亲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
• 6、《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 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1.重点字词翻译
诫:警告,劝诫。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致远:达到远大的目标
以:用来。
明志:明确志向。
淫慢:放纵懈怠
险躁:轻薄浮躁
广:增长 。
治性:修养性情
成:成就
励:振奋
年与时驰:年华
意与日去:意志;岁月
遂成枯落:最终;枯败;凋零。
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学习目标:复习、巩固文言文知识点。
• 一词多义:
• 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于我如浮云:
• 为:可以为师矣: 为人谋而不忠乎:
• 知: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乐:不亦乐乎:乐: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学习目标:复习、巩固文言文知识点。
如同 • 过中不至,则是无信:是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 • 过中不至,则是无信:信用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诚信。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四、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与友期行 约定定 不期而遇 太丘舍去 离开 去日苦多 入门不顾 回头头看看瞻前顾后 下车引之 拉 引吭高歌 太丘舍去 放弃 舍己为人 则是无信 守信 信口开河
• “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 称。“家君”:谦词,指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 7、“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 (1)失礼:客人既已认错,元方就应当原谅他,而他居然
“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
• (2)不失礼:客人“无礼”“无信”在先,元方据理力 争,维护家父的尊严“入门不顾”显示了他的气愤,对 一个七岁的孩子也不应如此求全责备。
• 古今异义:
• 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子侄辈;今:指儿 子和女儿。
• 2、未若柳絮因风起:古:介词,乘趁 今: 因为
• 3、门外戏:古:嬉戏;今:戏剧。 • 4、入门不顾:回头看 今:照顾; • 5、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今:日期; • 6、太丘舍去:离开 今:到··去 • 7、下车引之:拉 今:引用。
• 1。学而时习之。(时)
时:时间名词用作状词,时常,时时。
2.吾日三省吾身。(日)
日:每天,名词作状词。 • 3.传不习乎。(传)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 • 4.温故而知新。(故)(新)
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指学过的知识。 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新的理解与体会。
• 5. 饭疏食饮水:饭: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 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
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 么用意? 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太傅更 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七分。
4、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 哪一个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