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道超车】八上道德与法治《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知识整合+暑假分层作业(部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弯道超车】八上道德与法治《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知识整合+暑假分层作业(部编版)
第03讲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原卷版)
1.了解社会秩序的含义、内容
2.掌握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的关系
3.懂得生活中的各种规则,提高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积极维护社会秩序的能力
4.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5.明白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规则,懂得积极维护规则,参与改进规则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一框社会生活有秩序
1.社会秩序含义和内容?
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________状态。
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_________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2.生活为什么需要秩序?(或:遵守社会秩序的原因?)
①社会________--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_________的保障。
3.社会规则的含义和内容?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_______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所形成。
包括道德、________、法律等。
4.为什么说维护秩序靠规则?社会规则的意义或作用?
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_________。
(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
②社会规则_________社会秩序的实现。
(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具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
5、违反社会规则的处罚措施(P25)
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________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_______手段
第二框遵守规则
1.自由和规则的关系?(或:怎样理解“自由和规则不可分”?)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________。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_______、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________。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2.怎样自觉遵守规则?(或:自觉遵守规则的要求?)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______ 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
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_______,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怎样劝导他人遵守规则?(P30)
(1)有“礼”。
要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2)有“理”。
要晓之以理,采取合理的方式。
(3)有“节”。
要注意适可而止。
4.维护规则的要求?
一方面要从_______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另一方面在保证______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5.改进规则的原因?
规则不是______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_______;
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_______;
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________。
6.积极改进规则的要求和意义?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________。
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考点一:社会生活有秩序
例1.
某中学放学时门口混乱不堪,开着私家车、骑着电动车和步行前来接孩子的家长,将学校大门堵得水泄不通,下雨时情况更加糟糕,极易引发争执、冲突。
这说明()
①日常生活正常运行需要社会秩序
②有秩序就能避免混乱、化解矛盾
③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④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与个人无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考点二:维护秩序靠规则
例2
“礼让斑马线”“在公共场所不得大声喧哗”“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乘坐公交车”“禁止在高铁上吸烟”等规则提醒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
这表明()
A.社会规则决定社会秩序的内容
B.规则是公民行动的唯一准绳
C.遵守社会规则主要依靠他律
D.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考点三: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例3
歌德曾说过:“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受到他是受到限制的;如果他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他就会感受到自己是自由的”。
歌德的名言说明了()
①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③规则是对自由和权利的限制和束缚
④只有内心甘愿接受规则的约束,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点四:自觉遵守规则维护与改进规则
例4
“彼此让一让,安全有保障。
”“宁走十步保安全,不抢一步去冒险。
”这些暖心的交通标语启示我们()
①遵守交通规则就是敬畏生命
②遵守交通规则完全为了自身
③遵守交通规则需要大家自觉
④遵守交通规则意味平安幸福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例5
突出家庭教育,完善学校、幼儿园的教育、保育职责;增设“网络保护”专……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为做好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法律保障。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保护全体社会成员的刚性行为规范
B.未成年人保护法约束自由,不具有合理性,应该废止
C.我们只要用未成年人保护法,就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D.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修改完善
1.(2022·湖南·中考真题)《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第二条规定:遵守公共秩序。
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共场所高声交谈。
之所以要求公民维护社会秩序,是因为()
A.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B.违背了社会秩序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C.社会秩序是靠强制命令来维持的
D.维护了秩序才能提高公民的个人修养
2.(2022·黑龙江大庆·统考中考真题)乘坐公交车时,要自觉排队,依次上车;过马路时,不闯红灯;参观游览时,要爱护公物;观看电影、演出时,不要高声喧哗。
这些行为告诉我们()
①需要自觉遵守规则
②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③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④遵守社会规则只需要自律,不需要他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2022·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创建文明城市,人人有责”。
学生小华对人们的交通出行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细致观察,发现部分司机在早晚高峰车行缓慢时心急火燎,即便排在队伍后段,也冲着头车大按喇叭催促;一些行人任性的过马路、任意闯红灯、边过马路边刷手机。
解决小华发现的上述问题,你的建议是()
①司机要提高驾驶素养,遵守交通秩序
②行人要提高安全意识,遵守交通法规
③司机和行人要相互礼让,共创文明交通秩序
④交警要加重对违章行为的经济处罚力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2·贵州六盘水·统考中考真题)某地一学生放学路上和同学嬉戏打闹,撞到货车车轮,导致头部受伤。
我们在上下学途中()
①和同学在道路上并排行走②不能和同学追逐打闹
③与车辆抢道④不能路上玩手机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2022·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某市政府决定将每月11日确定为“自觉排队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该像“11”一样按顺序排列。
“自觉排队日”的设立()
A.必然能使所有人都自觉排队
B.有利于人们的规则意识
C.能杜绝一切乱插队现象
D.限制了一些人的自由
6.(2022·四川自贡·中考真题)“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这说明()
①我们要积极参与改进规则
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④任何人违反社会规则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2022·黑龙江大庆·统考中考真题)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社会秩序就是交通秩序
②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③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④有了社会秩序,就不会出现违法乱纪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2022·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针对下列行为,“评议”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以下关于社会秩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社会秩序是人类共同生活的需要
B.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证
C.遵守社会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D.社会秩序能对抗一切不道德行为
2.“五一”黄金假期本是大家愉快玩耍的时间,就在5月2日晚眉山东至成都东区间的C6276次列车上发生了因“熊孩子”而引起极度不和谐的事情。
这给我们的启示()
①生活需要秩序②秩序保障规则的实现
③需要增强规则意识④对破坏秩序的行为加以刑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3.在公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牌子:芳草美美,踏之何忍?在图书馆,我们能见到这样的提醒:这里最需要你的安静!在汽车站,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横幅:自觉排队,文明候车。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A.维护秩序靠规则,有了规则就可以实现秩序
B.规则标定了自由的界限,限制了人们的自由
C.井然有序的生活,主要靠人们文明素养提升
D.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
4.2023年1月1日,新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开始施行。
此规程调整了优惠标准,明确规定儿童优惠票不再以身高为准,而是以年龄划分优惠标准。
这反映了()
A.法律具有强制性,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规则并非一成不变的,需要积极改进规则
C.未成年人的心智不够成熟,需要网络保护
D.社会文明的进步,需要给予儿童一些特权
5.《元史・许衡传》里有这样一段记载:许衡做官之前,一年夏天外出:因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
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有人劝解道:“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
”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人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遵守规则,完全依靠外在约束 B.敬畏规则,自觉遵守社会规则C.维护规则,只需他人遵守规则 D.改进规则,杜绝违法犯罪发生6.乘车时要自觉排队依次上车;参观游览时,要爱护公物、文物古迹和花草树木;观看电影时,不能高声喧哗,这说明()
①社会正常运转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就只是公共场所的秩序
③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④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在公共场所活动,公民应当遵守一定的公共秩序,下列行为符合维护公共秩序的是()
①核酸检测时依次排队②在电影院观看电影嬉笑打闹
③乘坐地铁时先下后上,不吃食物④在图书馆里安静看书,不喧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针对“霸座”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铁路公安局制定出台了《旅客列车常见警情处置指引》。
据此,各地铁路公安机关果断出手,一批“座霸”被拘留,有的还被列入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黑名单”并被限制乘坐火车。
惩治“霸座”等不文明行为()
①有利于维护良好的乘车秩序②保障了所有乘客的合法权益
③表明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④可以杜绝不文明现象的发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
这说明()
A.每个人都有较高的个人素质 B.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C.社会秩序维护社会规则 D.人们的规则意识都很强
10.“一米线”是文明线,也是健康线。
疫情以来,一些地方和学校增设“一米线”标识,引导人们在学校食堂、车站等公共场所按照一米安全距离排队,加强人员疏导,避免聚集,防范传染。
划定和守住“一米线”意在()
①有效防止感染,完全阻断疫情传播
②遵守公共秩序,培养良好规则意识
③维护公民隐私,限制个人人身自由
④保持社交距离,保障人们健康生活
A.①② B.①④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