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经济.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a258c3145a8102d276a22f60.png)
农产品 商品化
小农经济 解体
工业文明冲击 西方列强侵略
农产品 商品化
(生产活动)
农民、手工业者 破产
(生产者)
耕织 分离
( 生产的产品)
3、影响
失败原因
1、根本: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 而不彻底变革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 利用外国先进技术维护落后的封建统治
2、消耗高效率低 3、生产技术大权操纵在洋人手中
4、顽固派的阻挠破坏
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发展
情境再现:19世纪70年代的新新人类
还是洋人会 挣钱啊!
1845年第一个外洋船坞
我也要买机器, 建厂子,雇工人
的冲击
材料二 欧美各国在倾销商品的同时,还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
产品,大批丝、茶从上海、广东和福州等通商口岸运出。 1844年,茶叶的出口量达到53万担,超过鸦片战争前的最 高出口量13万担,此后出口量持续上升。丝、茶等农产品 西方列强 的大量出口,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 的经济掠夺
2、解体的表现
自然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
自然经济居于主导地位
一、变动之一——小农经济的解体 1、解体的原因
材料一 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松江)、太(太仓)
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数倍) ……近日,洋布大行, 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 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 外国商品 纷纷破产。
好高的利润, 比收租强!
自己投资,这 利润不就是 自己的了!
洋务派引进大机器生产
第10课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第10课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c1262f1ea216147917112821.png)
第10课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史海引领]“租界史话”租界,起初只是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租赁的居留地,但侵略者利用清政府的怯弱,一步步蚕食中国主权,把居留地变成了“国中之国”。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英国首先从《虎门条约》中取得了“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及其房屋”的特权,这是租界建立的最早的条约依据。
1845年11月,英国通过《上海租地章程》取得了第一个租界,此后其他列强争相效尤,在上海及其他通商口岸强划租界。
在1876年以前的所有条约中,外国人居住地,都只有租赁权,没有占有权。
后来,列强借口人满为患,扩大租界;借口华洋杂居必须维持治安,设立了警察和法庭,成立了一个机构,英文句字municipalcommittee,直译就是“市政委员会”,为了掩人耳目,取了一个“工商部”的中文名。
租界由先前的外侨居留地,变成了中国政府权力难以鞭及的“国中之国”,租界的性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租界成为了帝国主义侵略和奴役中国人民的据点。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就是租界对中国人侮辱的真实写照。
[教材知识详解]一、不平等条约与列强攫取经济特权『知识串讲』1、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2、通商口岸开放(1)《南京条约》五口通商(2)《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增开汉口等11处通商口岸。
3、关税自主权的丧失(1)《南京条约》规定中央协定关税,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2)《望厦条约。
规定中国变更税例须与各国官员商协,中国从此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3)《天津条约》明文规定中国关税率为5%,详货内错只交2.5%的税额,中国彻底丧失了关税自主权4、对中国的危害(1)外国经济势力深入内地,扩大了外国对中国的商品倾销,造成了中国旧式航运业的衰落和大量失业。
(2)关税自主权的丧失,极大地削弱了中国海关对民族经济的保护作用,大量洋货涌入中国。
『说文解图』1、《1849年上海法租界》(教材48页)1845年,英国领事以“华洋杂居,事端难免”为由,向上海官员申请土地。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https://img.taocdn.com/s3/m/9664b841a300a6c30c229f6f.png)
影响: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主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变动之一 传统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
材料 1843—1844年,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五处通商口岸相继开 放,洋货涌入中国市场。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 。洋纱、洋布、洋棉“其质即美,其价复廉”,因此,“江浙之布不 复畅销”“闵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江苏松江、太仓一 带原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鸦片战争以 后,由于洋布畅销,“ 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许多以纺织业 为业的乡村,已无棉可纺,无布可织。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 而九。 思考:第一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的棉纺织业带来什么影响?
专 题
一、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二
新课导入
上述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怎样的经济结构? 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结构。
新课导入
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简单地讲就是自给自足、没有商品 交换的经济。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 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 式。
自然经济,其实就是商品经济的对立面,是 私有制经济的一种表现,是存在于市场范围内比 较小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 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这种经济形态占统治地 位的持续时间涵盖了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 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239
179
100
自然经济虽然逐渐解体但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变动之一 传统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
想一想:外国资本主义除了向中国倾销商品还采取了哪些经济侵 略的手段?
掠夺、收购原材料
材料 江阴县:“素业织土布,自洋布盛行,其利已薄。光绪中 ,西人始至内地市茧(生丝)。......乡人获利,育蚕者骤增, 不数年,境内每岁售茧所获逾百万金且递增已”。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变化的动因及其特点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变化的动因及其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2c14d1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e.png)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变化的动因及其特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战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变化动因:西方列强迫使清廷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是中国社会经济变化的外在动因。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强迫清廷开放通商口岸、取得关税协定权、内河航运权等,至此中国的国门向西方列强敞开,西方各国的经济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削弱了对本国民族经济的保护作用。
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地,传统的经济结构遭到打击并逐渐瓦解。
另外,内在动因是小农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
传统经济结构内部自身的发展到了晚清已经是步履维艰,不能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占主导地位,这种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无法应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冲击,传统经济结构发生裂变。
特点:家庭手工业与农业分离,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和程度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质优价廉的洋货冲击了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生产,迫使家庭手工业与农业分离,自然经济的解体速度在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
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呈现不平衡。
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冲击下,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在19世纪中后期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总之,西方列强的冲击是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变化的外在动因,内在动因则是小农经济自身发展的结果。
此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两面性特点:一方面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并沦为附庸;另一方面民族资本主义也不断地发展,力图在世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第7单元第16讲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7单元第16讲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036f2c9240c844769eaee6b.png)
补充: 买办 买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里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推 销商品、掠夺资源、进行经济侵略活动的代理人。鸦片战争后在中 国出现。 买办资产阶级:指勾结帝国主义并为帝国主义侵略政策服务的 大资产阶级。它为帝国主义国家所豢养,跟本国封建势力也有千丝 万缕的联系。在旧中国,买办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发展成为官 僚资产阶级。
(4)特点: ①先天不足:规模小,资金不足,技术落后 ②后天畸形: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地区分布不平衡 ③夹缝中生存: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双重压迫 *由于民族工业的特点造成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革命性、软弱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反帝反封建的一面又 有同其妥协的一面。 (5)影响: ①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③实业救国思潮进一步传播。
4.(2016·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 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 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 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1. (2014· 新课标全国Ⅰ文综)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 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能力。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经济受到破坏,但这 不是英国商品滞销的原因,A项错误;1853年的晚清政府并没有实行保护本 国经济的政策,故B项错误;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印度,C项错误; 题干信息表明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并没有完全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商品在中 国市场上仍然滞销,原因在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故D项 正确。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83c8639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16.png)
10课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❶感悟课标新理念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两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危害,外国商品输入中国的情况,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逐步解体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具体表现及中国社会经济发生的变化,培养学生综合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的丧失,对学生进行国耻教育,使学生进一步树立发奋读书、振兴中华的信心和决心。
❷研习教材重难点研习点1 不平等条约与列强攫取经济特权【知识·梳理】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打开中国门户并取得贸易保证。
2、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及影响:(1)鸦片战争后: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主要有同俄、美、英、法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同英、法、俄签订的《北京条约》。
主要内容:这些条约增开汉口、南京、天津等11个城市为通商口岸,同时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传教和经商,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2)影响:①《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它开放了中国的门户;②其他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外国经济势力由此深入内地,扩大了外国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并造成中国旧式航运业的衰落。
③中国海关关税权的丧失,极大地削弱了中国海关对民族经济的保护作用,便利了外国商品向中国的倾销。
④随着中国同葡萄牙、比利时、荷兰等国纷纷签约,中国向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开放了。
3、列强攫取中国海关权:(1)过程:列强攫取中国海关关税权从《南京条约》开始,《南京条约》规定英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中美《望厦条约》规定中国变更税率须与各国官员商议,中国从此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后来《天津条约》明文规定中国关税率为5%,而且洋货运销内地只需交纳2.5%的税额,免征一切内地税。
(2)危害:中国海关关税权的丧失,极大地削弱了中国海关对民族经济的保护作用。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经济.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c81c8b39a8114431b90dd831.png)
新的社会阶层——买办的出现
知识结构探究
西方列 强的侵 略战争
迫签
不平等 条约
攫取
政治经 济特权
导致
大量洋 货涌入 中国
导致
传统经济结构 的逐步瓦解
1下列关于中国小农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农经济在鸦片战争之前已经出 现某种程度的分解 • ②小农经济瓦解的原因主要是外国 资本主义的入侵 • ③小农经济形成于秦汉时期 • ④ 小农经济瓦解的主要表现是“耕 织分离” • A ①④ B ①②④ • C ①③④ D ②④
商品市场、劳动力
思考:这两段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材料一:江阴县,“素业织土布。自洋 布盛行,其利已薄。光绪中,西人始至 掠夺原料 内地市茧。……乡人获利,育蚕者骤增, 不数年,境内每岁售茧所获逾百万金, 且递增已” 农产品商品化 ——《近代中国手工业史料》 材料二:1844年,茶的出口量达到53万 担,超过战前最高出口量13万担,此后 出口量继续上升。——《中国近代史》
三、传统经济结构的逐步瓦解 1、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特点:
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思考:读史料,谈谈小农
经济是怎样瓦解的?
家庭手工业破产 材料一:据时人( 1846年)记载:松(江)、 (耕织分离) 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数 倍)。……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 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进闻已无纱可纺, 松、太布市削减大半。
5、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 资本主义体系 ——沦为列强的 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思考:1、小农经济的瓦解 为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的产生提供了哪些条件?
商品市场、自由劳动力
全课小结
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要求市场扩大
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经济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cbfdec0503d8ce2f0066237e.png)
第10课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经济——自然经济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
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 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 来你浇园。
——黄梅戏《天仙配》
第10课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自然经济的主要特征 家庭单位 自 然 经 济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保守封闭
“此次战争纯粹是因为林则徐过激的卤莽行为而致,理 当严惩!”对清廷内部的以上言论,你有什么看法?
要点提示:观点错误、根本原因、鸦片危害、民族英雄等
第10课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不平等条约 特 权
《南京条约》 及附件
■ 割香港岛;赔款2100万元; ■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 ■ 协定关税;海关税减到5—6%; ■ 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口岸租地居住权;
《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
■ 协定变更关税;兵船巡查;建立教堂医院; ■ 自由传教等
分析以上条约内容,哪些规定直接有利于西方列强的经 济侵略(进出口业务)?原因是什么?
第10课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 1853年,仅有1.4万人的洪都拉斯,人均消费英国棉纺
织品竟然是中国人均消费量的1246倍!
第10课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
——1864年包世臣记载
■洋布“副宽、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
—— 《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
■上海附近的嘉定县“往者匹夫匹妇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自
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耳。” 请分析以上现象会产生什么影响? 大量物美价廉的洋布涌入中国,取代了土布;
第10课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第10课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37489d752af90242a895e59a.png)
请思考:文中的“买办”是指什么人? 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买办:从本质上讲是经纪人,是我国经纪人和经纪业发
展史上的一个特殊的阶层。“买办”一词是葡萄牙人 (Compardor“康白度”)的义译,原意是采买人员,中 文翻译为“买办”。清初,买办专指为居住在广东十三行 的外商服务的中国公行的采购人或管事,后来逐步发展为 特指在中国的外商企业所雇佣居间人或代理人。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
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列强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中国被卷入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也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
《阿毛回忆录》第四章(1872年)
“ 哥哥后来成了买办,有一次他回老家,连县 长都登门拜访来了,哥哥西装革履的打扮着实令乡 邻们惊奇了一番。也是在这一年,父亲经营的茶园 却破产了。
?
南海继昌 隆缫丝厂
发昌机 器厂
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
19世纪70年代前后 东南沿海
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
19世探出纪究现7的:0历年民史族代条工前件业后 东有南哪沿些海?
民
族
外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工
国 侵
洋务企业的诱导
业 出
略 外资企业的刺激 现
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 探究:民族工业在什
李鸿章
曾国藩
军用企业
民用企业
类型 人物近代代表化企的标特征志: 业 采用机器生产
军用 曾国 安庆内 第一家官办
企业 藩 军械所 军用企业
评价
近代工业起 步
李鸿 章
民用 李鸿 企业 章
10课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24页PPT
![10课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24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3d23eb55195f312b3169a5c7.png)
——小农经济瓦解的标志
想一想:外国资本主义除了向中国倾 销商品, 还有什么经济侵略的手段?
掠夺、收 购原材料
材料一:江阴县,“素业织土布。自洋布盛行,其利已薄。光绪中,
西人始至内地市茧。……乡人获利,育蚕者骤增,不数年,境内每
岁售茧所获逾百万金,且递增已”
材料二
中国茶叶产销量及产销值 ——《近代中国手工业史料》
中国海关主权丧失的过程:
①、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国进出口货物税 率,“均宜秉公议定”,<<望厦条约>>中国变更税率须 与各国商议,从此丧失关税自主权。
②、1858年《天津条约》明文规定中国关税为 5%,而且洋货销往内地只交2.5%的子口税, 免收其他内地税。
一种专门针对外国商品的内地税,具有一次 性和低税的特点
3、1846年据时人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 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去 年棉花客大都折本。”上述材料主要反映的是( )
A.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B.松、太的棉纺织水平下降
C.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冲击下破产
C
D.中国棉纺织价格下降
4、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结构带来的变化有( )
大量洋货的涌入,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 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小农经 济的解体
新的社会阶层—— 买办的出现
1、下列关于中国小农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农经济在鸦片战争之前已经出 现某种程度的分解
• ②小农经济瓦解的原因主要是外国 资本主义的入侵
• ③小农经济形成于秦汉时期
• ④ 小农经济瓦解的主要表现是“耕 织分离”
③、海关的管理权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落在外国人的 手里。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30476c4f33687e21af45a914.png)
4、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结构带来的变化有( A、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B、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C、中国的阶级结构出现了买办阶级 D、自然经济不再占统治地位
)A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还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1 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场地。 2 出现了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买办。
材料:1844年,茶的出口量达到53万担,超过战 前最高出口量13万担,此后出口量继续上升。 ——《中国近代史》
五口通商后,迅速兴起一个新的社 会阶层——买办。 买办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里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经营企业、 推销商品的代理人。
参考答案: 1、表格反映了从1842年到1845年,英国对华 商品输出总额逐渐上升,但1946年后便出现下滑。 2、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1)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根本) (2)英国盲目倾销 (3)鸦片贸易大量白银外流导致人民购买力下降 3、英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2、第二次鸦片战争
材料二
1842—1846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情况
年代 1842 1843 1844
输出总额(英镑) 969381 1456180 2303619
1845
1846
2394827
1791439
1 这 组 数 据 反 映 了 什 么 现 象 ; 2 造 成 这 种 现 象 的 原 因 是 什 么 ; 3 为扭转这种局面英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1、第一次鸦片战争
打开中国门户并取得贸易暴利特权 条约 特权
开五口(市场) 《南京条约》 协定关税(商品价格) (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赔偿2100万银元(资金) 割香港岛(政治)
其中对经济影响最大的是哪条特权?
协定关税
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4ea2719a8114431b90dd8ef.png)
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1840年鸦片战争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战后的中国在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剧烈而深刻的变化,其影响所及上至国体、政体、经济形态、价值理论,下迄婚姻教育,衣食往行等等,我们这里重点阐述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经济上第一,鸦片战争是英国对华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它使中国丧失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由一个主权独立国家开始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
众所周知,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鸦片战争的结果,英国迫使和诱使清朝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条约,割让香港,各种赔款2 785万元,并使中国丧失司法、海关、关税等一系列主权,从此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
其后,又经过一系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到1895年《马关条约》以后,帝国主义国家形成对中国瓜分的狂潮。
1901年的(辛丑条约)则使中国半殖民地国家地位完全确立,帝国主义国家控制和操纵了中国的政治、财政、金融和贸易。
中国由独立国家向半殖民地的沉沦过程,正是由鸦片战争开其端的。
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必然激起不甘心当亡国奴的中国人民的抵制、反抗和斗争,以争取国家独立。
这些便构成中国近代历史的基本内容之一。
在当代中国社会条件下,重新探索近代中国的历史,研究的侧重点必然会有所不同,对一些历史过程应当作出更加全面的分析。
比如,应当区别殖民主义掠夺压迫和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在研究方法上,对于复杂的中国近代历史,仅仅一个阶级分析是讲不清楚的;从现代化的角度探索中国近代历史是必要的,等等。
但从鸦片战争开始,近代中国逐步地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国家,这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之一。
离开这个基点,是很难对近代中国各方面的历史发展取得科学的历史认识的。
二、经济上:这里着重论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的“破坏”和“促进”两方面的影响。
①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的“破坏”是多方面的鸦片战后,在条约的特权保护下,外国资本主义立即掀起一个向中国倾销商品的狂潮。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ppt4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ppt4](https://img.taocdn.com/s3/m/c7a91b3f4431b90d6c85c7e7.png)
2、鸦片战争以后,首先被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的是 ( )A.中国海关 B.中国通商城市 A C.中国外交 D.中国社会经济
3、1846年据时人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 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 太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上述材 料主要反映的是( ) C A.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B.松、太的棉纺织 水平下降 C.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冲击下破产 D.中国棉纺织价 格下降
小农经济解体在全国不尽相同
难民
以流浪为生的乞丐
练一练
1、从社会经济角度说明鸦片战 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 性变化,西方列强扩大了对华的侵略,冲击 着中国的小农经济,中国逐渐依附世界资本 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以及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原因: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抵触
• 第二阶段: 19世纪60年代后
西方廉价商品大量涌入,从通商 口岸到内地。为什么?
读一读
那些推销棉织睡帽的人,没有想到“远在英格兰人知 道有棉织物的许多世纪以前,这三万万居民的祖先从 读一读: 来就不稀罕这种东西”,结果是“形成了亏本生意”。 由于“中国人不懂得刀叉的用途,而是用筷子扒饭, 他们对这些上等器物连看也不看”,以致刀叉的的卖 价,“还抵不上运费,(它们)在香港商店中曾井井 有条地陈列了好多年,好像军械库里的枪和矛一样”, 只能躺在货架生锈。 想一想:对华商品倾销达不到列强期望的根本原因 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外国商品有极强 的抵抗力,在加上农民贫困,手中无钱,无力购买 外国商品。
《黄埔条约》
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筑坟地,清 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论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
![论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e355700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7e.png)
论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战后中国的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1.政治上:战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战后,领土开始被割裂,主权的完整也遭到破坏,中国已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2.经济上:战前,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战后,由于西方国家的商品倾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遭到了破坏,被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国的手工纺织业等所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中国输出的茶、丝等农产品的数量增加很快;通商口岸在战后迅速畸形繁荣起来,其中上海在19世纪50年代中期取代广州成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上海也是最早设立租界的地方。
3.苦力贸易: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肆无忌惮地掠夺华工,被贩卖到国外从事繁重的奴隶劳动,英国人称之为“苦力贸易”。
4.阶层上:在通商口岸出现了一批为外国商行推销商品和收购土货的买办商人,他们与外国商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经济上又有相当的实力,也逐渐受到了清朝地方大吏的器重。
5.阶级上:列强在通商口岸开办了一系列文化方面的企业,如墨海书馆、美华书馆、《字林西报》等,这些企业雇佣中国工人,中国最早的一批近代产业工人出现了,显示了社会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d91aa4c69ec3d5bbfd0a741a.png)
"日不落帝国"(19世纪中后期) 日不落帝国" 19世纪中后期) 世纪中后期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通有无. 1793年乾隆 致英王第二道敕谕》 年乾隆《 通有无." —1793年乾隆《致英王第二道敕谕》
清朝拒绝与英国通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清朝拒绝与英国通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818—1831年的中英贸易 1818—1831年的中英贸易
观察柱状图,分析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的情况如何? 观察柱状图,分析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的情况如何?
为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为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鸦片利润每箱1000银元.1792年以前 1000银元 年以前, 鸦片利润每箱1000银元.1792年以前,每年不超 200箱 1838年猛增到40000多箱 年猛增到40000多箱. 过200箱,到1838年猛增到40000多箱. —傅炳旭主编《简明中国近代史》 傅炳旭主编《简明中国近代史》
概念:自然经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给自足的的经济, 概念:自然经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给自足的的经济,其 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交换, 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直接满足本经济单位 或生产者个人的需要. 或生产者个人的需要.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和商品 经济. 经济.自然经济是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经 济形态. 济形态. 基本特征: 自给自足. 基本特征:⑴自给自足. 自然经济中社会劳动产品绝大部分都是为了满足自然经济 单位内部的直接生活需要而生产. 单位内部的直接生活需要而生产. 封闭,保守. ⑵封闭,保守.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经济活动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 都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封闭式的经济单位,处于分散, 围,都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封闭式的经济单位,处于分散, 孤立,保守的状态. 孤立,保守的状态. 实行简单再生产.劳动以自然分工为基础, ⑶实行简单再生产.劳动以自然分工为基础, 男耕女织是其鲜明的写照. 男耕女织是其鲜明的写照.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5b289b3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3.png)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不仅使中国独立的国家地位受到了威胁,更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面貌。
战争结束后的中国受到了种种限制与惩罚,其中包括赔款、领土割让和对外贸易不平等条约。
这些限制和惩罚使得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遭受重创,民生困苦,经济停滞不前。
因为赔款和领土割让的影响,清朝政府不得不屈服于外部压力,开始实施一系列开放政策。
此时,中国经济处于一种半殖民地化状态,它不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经济,而是一个受到外部影响的开放型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外商开始蜂拥而至,他们来到中国,掠夺土地、采矿和剥削工人。
这种无节制的外商侵略导致了中国社会经济不平等现象的加剧,使得中国经济变得异常繁荣和生机勃勃,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冲突。
为了保障自身利益,外商通过流氓手段,操控政府,欺压中国人民。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这种境况也开始慢慢改变。
中国政府逐渐意识到,自身主权的维护比经济利益更为重要。
于是,中国开始寻求自我发展的道路,推行自主经济政策,实施一系列消除不平等条约的措施,加强国防建设,打造自身的硬实力。
这些举措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但仍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如贸易关税、人口过剩、英美列强的打压等。
尽管如此,中国仍然坚持发展经济,努力实现国家繁荣和民族复兴的目标。
中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崛起,国内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国民经济也在不断升级。
随着中国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开始向更加开放型的模式转变,受到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
这促使中国着手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强自身国际竞争力。
中国的快速崛起,催生了一批优秀企业和产业集群,例如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型民营企业,以及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等,这些企业以其强大的实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从鸦片战争到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可谓历经沧桑、波澜壮阔。
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改革,实现了经济的总体繁荣和国际地位的上升,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10课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第10课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fc3004d0c1c708a1284a4458.png)
课标要求: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变动的史实,认 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列强攫取政治经济特权
武力侵略后,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1、途径: 思考:两次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哪些不平等条 约攫取了哪些政治经济特权来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 略?
(2)分析、讨论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中国人民生活贫困,购买力弱; 鸦片贸易使大量白银外流; 生活习惯的差异,外国商品在中国暂没有市场
二、大量洋货涌入中国市场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商品倾销
思考:同鸦片战争后的商品输出状况相比,60年代以后商 品倾销的状况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二、大量洋货涌入中国市场
1、鸦片战争后的商品倾销
阅读教材中“1842—1846年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情况表” 和课后“阅读与思考”中提供的材料,思考:
(1)英国对华商品输出呈现怎样的趋势?
趋势:① 西方列强争相对华倾销商品,大量洋货进入 中国。② 但这种盲目输入并没有持续多久,1846年开 始输入总额开始下降。
(1)是列强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经济掠夺造成 的,使农民、手工业者破产,处境悲惨。
(2)冲击了旧的经济结构,传播了新的生产技 术和生产方式,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五、洋务与官办
1.洋务运动的背景 ① 19世纪50-60年代的清政府内外交困,陷入 严重的政治统治危机; ② 同列强打交道过程中,清政府内部的一些 有志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
五、洋务与官办
3.洋务企业的评价
洋务运动在兴办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也未 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是它: 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 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https://img.taocdn.com/s3/m/c606597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2.png)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场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国际贸易的浪潮之中。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体系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和调整,改变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和经济格局。
首先,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国际贸易。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大量的商品和技术。
中国的传统经济体制面临了巨大的冲击,中国开始与外国进行贸易,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
西方列强在中国建立了租界和商店,为中国的商品出口提供了方便条件。
鸦片战争后,久隔离国交流的关门政策被打破,中国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其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殖民地剥削。
鸦片战争后,中国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割让了香港等领土,削弱了中国的独立经济能力。
中国被迫支付巨额赔款,出口商品和原材料,提供廉价劳动力,使得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这种殖民地剥削的经济格局,深深地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再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的浪潮。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带来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和思想理念。
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的商业和银行制度,并在各个领域推行改革。
私人企业的兴起,标志着中国经济从传统的封闭和家庭经济转向现代的市场经济。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向外资开放,引进西方的技术、机械和设备,加快了中国工业化进程。
最后,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全球化的浪潮。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中国与世界各国签订了大量的贸易协议,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参与了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改革。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加强与各国的经济合作和交流,融入全球化的生产、交流和竞争体系。
中国的经济市场逐渐开放,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和资源,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总的来说,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国际贸易和资本主义的浪潮。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巨大的冲击和改革后,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与国际接轨。
鸦 片战 争对中 国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鸦 片战 争对中 国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4c8783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7.png)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关键信息项:1、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传统农业经济的破坏手工业的衰落新兴产业的出现2、贸易关系的转变对外贸易的逆差加剧不平等贸易条款的影响海关主权的丧失3、货币金融体系的冲击白银外流通货膨胀金融市场的混乱4、劳动力市场的变动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失业劳动力的廉价化雇佣劳动关系的变化5、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近代工业发展的阻碍技术引进的困难11 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111 传统农业经济的破坏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市场。
这导致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受到严重冲击。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由于外国廉价农产品的竞争,中国农民的收入大幅减少,农业生产面临困境。
112 手工业的衰落西方列强的机器制造商品凭借其质量和价格优势,迅速占领中国市场,使得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逐渐衰落。
许多手工业者失去了生计,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受到巨大挑战。
113 新兴产业的出现在鸦片战争的冲击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发展近代工业的重要性。
一些新兴产业,如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始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进程。
12 贸易关系的转变121 对外贸易的逆差加剧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进口商品数量大幅增加,而出口商品增长缓慢,导致对外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中国的财富大量外流,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122 不平等贸易条款的影响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等特权,使得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中国无法自主制定关税政策,无法保护本国产业,贸易自主权丧失。
123 海关主权的丧失英国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的海关,中国海关的行政管理权和关税自主权被剥夺。
海关成为外国列强掠夺中国财富的重要工具,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经济利益。
13 货币金融体系的冲击131 白银外流鸦片战争前,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的经济结构——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男耕图
女织图
5、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 资本主义体系 ——沦为列强的 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思考:1、小农经济的瓦解 为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的产生提供了哪些条件?
商品市场、自由劳动力
全课小结
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要求市场扩大
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的签定
大量洋货的涌入,中国沦为市场原料产地
中国小农经济的解体
商品市场、劳动力
思考:这两段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材料一:江阴县,“素业织土布。自洋 布盛行,其利已薄。光绪中,西人始至 掠夺原料 内地市茧。……乡人获利,育蚕者骤增, 不数年,境内每岁售茧所获逾百万金, 且递增已” 农产品商品化 ——《近代中国手工业史料》 材料二:1844年,茶的出口量达到53万 担,超过战前最高出口量13万担,此后 出口量继续上升。——《中国近代史》
2、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小农经济瓦 解的速度加快,其原因有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增开11个城市为通 商口岸 ② 《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商船 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③不再盲目倾销,改进销售策略
④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再次降低关税, 使得货品更加具有竞争能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 ①③④
3、明代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兴盛,鸦片战 争以后走向衰落。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 B. C. 业 D. 内乱外患阻断棉花外运 洋纱、洋布大量倾销 沿海地区机器纺织业转为机器缫丝 该地区棉花产量急剧下降
英国欲将大机器生产出的商品 打入中国市场,当面对着新奇的洋 货,很多中国家庭都会出现这样的 对话: 儿子:爹爹,街上卖洋布了,可 好看了。 父亲:好看管什么用?结实才行。 儿子:那洋布又细又结实。 父亲:光结实管什么用,便宜才行。 儿子:那洋布可便宜了。 母亲:再便宜也要花钱,妈妈给你 织,咱一文钱都不用花。
(1)自然经济的抵制 (2)鸦片贸易大量白银外流 导致人民购买力下降
表二Βιβλιοθήκη 年份1872-1874 1882-1884 1887-1889
输出总额(英镑)
66105041 75014563 112643649
1892-1894
149522309
参考答案: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攫取 了更多的经济特权,关税再一次下降,商 品以低廉的价格长驱直入,涌向通商口岸 及内地,因而导致商品输出额的增长。
三、传统经济结构的逐步瓦解 1、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特点:
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思考:读史料,谈谈小农
经济是怎样瓦解的?
家庭手工业破产 材料一:据时人( 1846年)记载:松(江)、 (耕织分离) 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数 倍)。……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 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进闻已无纱可纺, 松、太布市削减大半。
工业革命之后,英国资本主义 迅速发展,最需要的是什么?
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第10课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一、背景
(一)不平等条约与列强攫取经济特权 1、不平等条约
一鸦:《南京条约》及附件 二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2、列强攫取的经济特权:
通商(5—11)、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 自由航行;片面最惠国待遇、协定关税
新的社会阶层——买办的出现
知识结构探究
西方列 强的侵 略战争
迫签
不平等 条约
攫取
政治经 济特权
导致
大量洋 货涌入 中国
导致
传统经济结构 的逐步瓦解
1下列关于中国小农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农经济在鸦片战争之前已经出 现某种程度的分解 • ②小农经济瓦解的原因主要是外国 资本主义的入侵 • ③小农经济形成于秦汉时期 • ④ 小农经济瓦解的主要表现是“耕 织分离” • A ①④ B ①②④ • C ①③④ D ②④
思考:鸦片战争后和21世纪中 国融入世界市场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前者是被迫进入世界市场, 贸易来往是在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主 要是适应外国资本主义的需要,其结果 是中国成为外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经济发展受到极大阻碍。
21 世纪的入世是我国基于自身经济发展 需要的自主决策,在相对平等的前提下 进行,主要是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 的大趋势,加快自身发展的决策,其结 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总的来说,必将 加快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促进我国经 济向世界水平迈进。
中国海关主权丧失的过程: 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国 进出口货物税率,“均宜秉公议定”,中 国从此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2、1858年《天津条约》明文规定中 国关税为5%,而且洋货销往内地只 交2.5%的子口税,免收其他内地税。
一种专门针对外国商品的内地税, 具有一次性和低税的特点
二、大量洋货涌入中国 这组数据反映了什么现象,造 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年代 输出总额(英镑) 表一:1842 1842 969381 年-1846年 1843 1456180 英国对华商 1844 2303619 品输出情况 1845 2394827 1846 179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