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路线编制规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路线编制规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路线编写的原则,主加工单位确定的原则及其任务、工艺路线格式及审批。
本标准适用于我厂计划内的军品及民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Q/FH 6.2-2003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第2部分管理用工艺文件格式及填写规则
Q/FH 6.3-2003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第3部分工艺规程格式及编制规则
3 管理职能
3.1 工艺路线是指产品或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由毛坯准备到成品包装入库的全部工艺过程的先后顺序。
3.2 工艺路线是设计工艺规程的依据,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均衡组织生产,合理利用设备的保证。
3.3 工艺路线规定了产品生产分工,协调单位之间周转关系,它是领取图纸、技术文件及下达生产任务的依据。
4 一般规定
4.1工艺路线以产品为单位拟制,综合反映零、部件从加工到装配的全部工艺过程,着重反映每个件号在各加工中的流程顺序。
4.2工艺路线内容栏,按工艺方法填写,如下料、机加、热处理等字样,一般不写分厂代号。
其中表面处理涵义为电镀、涂覆其含义为喷漆
4.3设计工艺路线时,要严格依据工艺总方案的规定,保证工艺路线合理、正
确。
4.4 下列情况不编入工艺路线:
a)毛坯生产过程和主制单位内部加工的各工序;
b)零、组件排故。
4.5 重要件、关键件的标记
4.5.1 关键件在零件序号前用“关键件”表示,可用“G”表示,并用粗方格括起来。
4.5.2 重要件在零件序号前用“重要件”表示,可用“Z”表示,并用粗方格括起来。
5 主加工单位确定原则及任务
5.1 主加工单位是指产品零、部、组件在制造、装配、封存的全部工艺过程中,担负主要任务的单位。
5.2主加工单位确定的基本原则:“总体为主”、“质量控制”、“工序集中”三原则。
5.2.1依据全厂的工艺布局和分厂职责一般以负责产品总装任务的分厂担任该产品零部件的主加工单位。
5.2.2从控制质量的角度考虑,选择能有效的控制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关键的单位担任主加工单位。
5.2.3从工作量的角度考虑,以承担该零部件加工工序最集中,工作量最多的单位为主加工单位。
5.2.4主加工单位有条件完成的工序,原则上都应由主加工单位承担,主加工与辅加工单位之间工作任务的具体分配,由主管工艺师负责化分和协调,经
批准任务明确后,生产管理单位和各分厂应视为工艺纪律保证执行。
5.2.5部组件的零件“齐套”,由该部组件加工单位负责。
6 工艺路线表的格式
工艺路线格式执行Q/FH6.2“管理用工艺文件格式及编制规则”的规定。
封面格式采用Q/FH6.3格式“Q/FHG-7.1-32”首页与续页格式采用Q/FH6.2格式“Q/FHG-7.1-32a
7 工艺路线表的签署审批程序
工艺路线表的签署审批程序按Q/FH6.5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