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研究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644273a83c4bb4cf7ecd1f1.png)
tr r e o e a u t e lv lo e h ia n o ain I r e v u t e lv lo c n c n o a in,i i r — e i st v l ae t e e ft c nc li n v t . n od r t e a ae t e e ft h ia i v t p s h o o l h e l o t se q i d t ul n e y t m fe a u t g t h ia n o ai n i n e r e .T i tx n r d c s t e n e st f u r b i a i d x s se o v l a n e o dn i c e n c in v t n e tr i s hs e ti t u e e s i o l o p s o h c y e tb ihn n i d x s s m fe a u t g tc n c lin v t n i h i w o u ti a l e eo me tb ay i g t e s l i g a n e y t o v l a n e h a n o ai n t e ve fs s n b e d v lp n y a l zn a s e i i o a n h e ai s i w e h ia in v t n u t n e d v lp n ,a d t n e t bi e a t n e y tm fe a a r lt n h p b t e n tc n c n o ai n a d s s i a l e eo me t n e sa l h r i d x s se o y u - o e e l o a b h sd l
Re e r h o n e y t m fEv l a i g Te h i a s a c n I d x S se o a u t c n c l n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a9d96d07f1922791688e895.png)
获取利润 , 还要 满足社 会对 企业 的要求 , 即企业要 承担社
会责任 , 改善人 民生活 , 推动社会 技术进步 。第 二 , 企业是
业可持续发展定义为 , 企业在追 求 自我生存 和永续发展 的 过程 中 , 考虑企业经营 目标 的实现 和提高企业 的市场 既要 竞争地位 , 又要保 持企业在 已经领先 的竞 争领域 和未 来扩 张的经营环境 中 , 始终保 持盈利 能力 的持续 提高 , 保证 企 业在较长 时间内长盛不 衰。也有 学者认为 , 企业可持 续发 展是指企业作 为盈利性组织 和创 造财 富的组织 , 其所从事 的创造财富的事业 在一个 较长期 的时 间 内不 断地实 现 自 我超越 , 由小变大 、 由弱变强 , 持续地 取得不低 于市场平均 利润率的收益 , 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合理利益需求。 满 虽然不 同学者 对于 企业可 持续 发展涵 义的表 述各 不 相同 , 各有侧 重 , 都认 同企业 盈利 能力 与竞争 能力 的持 但 续发展是企业 可持 续发展 研究 的一个 重要方 面 。区别 在 于, 研究者们对于企 业与 环境 、 企业 与社会 的关 系是 否应 纳入企业可 持续 发 展研 究框 架 , 未形 成 共识 。笔者 认 并 为, 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 内涵可 概述 为“ 业在追 求长 盛不 企
衰 的 过程 中 , 要 考 虑 短 期 利 益 又 要 考 虑 长 期 利 益 , 建 既 要
企业竞争力是 国家竞争力 的基础 , 业可持续 发展是 企
国家 宏 观经 济 可 持 续 发 展 和 繁 荣 的 基 础 。运 用 可 持 续 发
立和维持与社会经济发展 良好 的公共关 系 , 以不断实现企
业 可持 续发 展过 程是 经济性 与社 会性 内在一 致 的过程 。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简易评价体系的研究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简易评价体系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cab5300bb68a98271fefa67.png)
【】 3林汉川. O与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WT 经济管理 出版社 ,02 2 0
f】 4张百强. 中小企业的创立和管理. 经济科学出版社,0 4 20
( 接第 7 上 8页 ) 气 等矿 物 , 已经 吸引 了各 国的 眼球 。另 外 , 球 中 大量 存 在 的氦 一 , 身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的同时 , 月 3 掌握世界资源的发牌权 、 定价权 , 实现 是宇宙中宝贵的纯洁能源 , 随着 “ 神州五号 ”“ 、神舟六号” 以及 “ 嫦娥 我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献 : 号” 的成 功 发 射 , 开 了中 国探 测宇 宙、 发 宇 宙 的新 篇 章 。 揭 开 … 钟水 映, 新华 . 口、 简 人 资源与环 境经 济学 【 . 京 : M1 北 科学 出版 社, 225 大 力发展 循 环 经济 , -. 促进 矿 产 资 源可 持续 发展 。 环 经济 循 0 , 93, 以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基 本特征 , 资源一产 品一再 生 2 05 1 以“
外 因 奎 包 零 观 经 济 走 势 ; 家经 济 政 策 ; 需。; … 部 素 曼宏 主 括! 要 宴 望 求 n 场 。 、 n 国 市
:
… ‘ ‘
竞争态势 因 素 主 要包资源保术 创 新 、 理 创 新 、 度 创 新 、 念 创 新 科技水平 ; : 障: 管 社会文化等。 制 内部 : 括 技 观
管理 科学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简易评价体 系的研究
价 量堂.力中企 、 中分 号2 文献标示码: 圈类 F6 7 3 A
。
,
苎 : 方 ,操 性 , 这 评 兰 便可 作 强期 种 算 待
国在 嘉的一 个 多世 纪 里 , 西 方 各 个 主 要 经蠹 家都 陆续 少 止 有. 爨壹 随后 济发达国 吕。
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37450ae336c1eb91a375df6.png)
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摘要:企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绩效评价体系支持,本文研究就是针对该问题,结合绩效管理理论,通过研究可持续发展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三维绩效”评价模型。
关键词:企业管理绩效管理绩效评价可持续发展一、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纵观全球算得上一枝独秀,但这种高速发展的代价是人力物力的高投入和生产要素的极度扩张,这些造成了资源和环境的严重恶化,生态环境逼近生存警戒线,经济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所以研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围绕构建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做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评价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能够促使企业形成发展动力,指导企业的管理改革方向。
绩效评价结果导向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果和企业稳定进步。
过去实施的绩效管理主要强调财务层次,尽管采用了较为客户的数据信息,但缺乏社会责任,环保成果等考量指标,不利于企业绩效评价,必须加入创新和社会责任等非财务定性指标才有利于实现政府提出的节约型、资源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
纵观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这些都会企业发展造成影响,研究这些因素与绩效评价关系尤为重要。
(一)社会环境影响企业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法律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配套服务对企业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二)企业内部影响企业内部包括资金实力、人力资源、科研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也会对企业绩效评价产生影响。
(三)自然环境影响大自然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企业只有和自然同生共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企业就该不断改进技术、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才能顺应社会发展。
三、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型框架1998年Elikington提出“企业经营必须按照市场发挥规律,并履行相应的责任,其中包括社会责任、环境责任及财务责任(见图示),因此,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绩效、创新绩效、财务绩效三个角度考量企业绩效,促进经济从低技术含量向高技术含量转变。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6e1d0aef524ccbff0218407.png)
技 术 茔 产
科 枝 成 果 转 化率 ( 科研 设 计 单 位 )
信息化
信息化 入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侈 殳 ,
每 百人 计 算 机拥 有 台 数
利 润 总 额
利益相关 方价 值创造的共 同平台进行考量 ,具 有一 定的片面
5 可行性原 则。评价指标 体系应 该是简 易性 和复杂性 .
社会环境的稳定和持 续发展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社会 的统一 ,要 充分 考虑数据及其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 ,既要保
对 企 业 的 认 可 度 又进 一步 促 进 了企 业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 另一 方 证 全 面 反 映 企业 可持 续 发 展 的 各 种 内涵 ,又 要 有 利 于 推广 。 面 ,企 业 实 施 社 会 责 任战 略有 利 于 提 高 包 含 企 业 在 内 的 整 个
三 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 系
( ) 则 一 原 通 过 可 持 续 发 资 源 的
述 ,提 出企业在经营活动 中,与债权人、员工、顾客 、供应
商 、社 区等 都 存 在 着 利 害 关 系 。
英 国 产 业联 合会 ( o fd rt n o r i n uty) 更 优 配 置 ,不 断 战 胜 和超 越 自我 ,实现 长 期 稳 定 的 发 展 。 其 C ne eai fB i s Id sr o th 认 为 企 业 社 会 责 任 要 求 企 业 认 识 到 自己具 有 公共 责 任 ,不 仅 指 标 体 系 的 建 立 应 基 于 如 下原 则 : 仅 是 它 们 的 经 济 绩 效 也 应 为 它 们 所 在 社 区 和 环 境 的 质 量 负
发 展 的 承 诺 。而 狭 义 的 企 业 可持 续 发 展 仅 指 企 业 通 过 较 好 地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 、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各个方面 ,并
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89b7bd9b14e852458fb5753.png)
视 角, 从 企业绩效评价 的起点和 归依 、 资源和环境成本 的 内化 、 绩效指标的选择 、 指标权重的安排 和绩效评 价 考核等方面 , 探寻 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战略企业绩效评价体 系的构建问题 。
关键词 : 绩 效 评 价 可持 续发 展 资 源利 用 环 境 质 量
一
、
引 言
企业是人类有史 以来最 富效率 的组 织形式 , 但是这 种组 织的效率却是更多 以对 生态的负面影响而体现 出来 的。 近年来 , 国内外
财企 通孔 ・ 综合 2 0 1 3年第4期( 下)
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 国际商学 院 广东 广州 5 1 0 6 3 2)
摘 要: 本 文 通 过梳 理 企 业 绩 效评 价 的 历 史 演 进 , 在 对 现 行 企 业 绩 效 进 行 反 思 的基 础 上 , 基 于 可持 续发 展
一
项额外负担 , 未纳入企业 的财务决策 中( 李心合等 , 2 0 0 2 ) 。 现行的企业绩效评价侧重于企 业经营的经济结果 , 基本没有考虑生态要
二、 企 业 绩 效 评 价 的 演 进 与 反 思
(一 ) 企业绩 效评价 的演进 在 1 9 世纪 以前 , 企业绩效基本采用 的是 观察性评价方法 。 1 9 世纪工业革命 以后 , 不论规模还是效 率, 企业发展迅速。 但是 , 产品和业 务仍 较为单一 , 故企业只需设置一些简单 产出指标 进行一般统计性工作便可达到企业绩效评 价 目 的。 到1 9 世纪末2 O 世纪初 , 企业产品种类及其耗用资源种类与数量的增 加 , 原有 的简单产 出指标便不能有效评 价企业 经营绩效 , 于是 每小 时人工成本 、 单位产品原 材料 成本 等价格标准 的相继 出现 , 并 在此基础上形 成了以产 品的标准成本为主要指标 的企业绩效评 价 模式 。 进入2 0 世纪 , 企业经营多元化和分权化管理既带给了企业绩 效评 价以新的挑战 , 又为其进一步创新 发展 提供 了机会 。 以杜邦分
绩效立方体: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绩效评价模式研究
![绩效立方体: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绩效评价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36d5d0576c66137ee0619ad.png)
Pe f r a e Cu r o m nc be: The M o e o r o m a c s d o sai a l v l m e d fPe f r n e Ba e n Su t n b e De eop nt
W EN Sub n , i 。
摘 要 :为 了弥补基 于单 一底 线 的绩效 评价 体 系的缺 陷 , 对基 于可持 续 发展 的企 业价 值取
向 和 目标 进 行 了分 析 , 出基 于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企 业 是 利 益 相 关 者 缔 结 的 多元 资 本 共 生 体 , 追 指 应
求经济 利益 、 态利 益 、 会利 益的和谐 发展 。在 此基础 上 , 评价 内容 、 生 社 将 实现 环节和评 价对 象
pa e is l n l e h o po a e v l int to n o lba e n s t i a e d v l me .As a p r fr ty a a ys st e c r r t a ueore a i n a d g a s d o us a n bl e eop nt
的 绩 效 评 价 体 系 , 于 推 动 可 持 续 发 展 战 略 的 对
n mi a u d e EVA ) 核 心 的 财 务 模 式 。 o c v l e a d d, 为 前 者 是 应 用 范 围最 为 广 泛 的绩 效 评 价 模 式 , 但
实 施 , 有 重要 的 意义 。 具
p o e sa d o jc. I fn l e eo s idc t rs se o o p r t e f r n e a d ito u e t r c s n be t t ial d v l p n iao y t m fc r o ae p ro ma c n n r d c s i y s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及方法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82141bd65ce050876321367.png)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企业 绩效评价 层次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4(c)-100-02
1 企业可持续发展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
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既要求实现经济发展,也要求保护好人 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各种自然资源如淡水、大气、森林、土地和海洋 等,使子孙后代能够长久地发展。其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但 是前提是要在保护环境、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等条件下进行经济 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随着世界许多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问题的越 来越严峻,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越来越密切,可持续发展观逐 渐从环境保护这一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其中企业可 持续发展理论是诞生比较晚但是发展相对迅速的一个领域。
目标
企 业 绩 效 评 价 E
表1 一级指标 环境绩效 A
社会绩效 B
经济绩效 C
二级指标
废物排放情况 A1 企业绿化情况 A2 原材料利用率 A3 废物可回收率 A4 企业诚信状况 B1 依法纳税情况 B2
顾客满意度 B3 员工满意度 B4 就业稳定性 B5 资产周转率 C1 资产报酬率 C2 经济增加值 C3 资产现金回收率 C4 资产负债率 C5
(1)片面地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会导致其它许多对企业发展 有重要影响的非财务因素不能得到体现,进而使经营者只看到短 期的经营成果而忽略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与环境的关系等。
(2)财务指标追求的是当期利润最大化,容易使管理者忽略科 技创新、人才培养等,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传统而单一财务指标评价是通过财务数据的分析对过去 的经营绩效所作出评价,因此获取的指标具有滞后性,不利于作财 务管理和预测。
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4118f3dee06eff9aef807e4.png)
2 评价方法简介
网 络 层 次 分 析 法 ( ay c N tok Po es Anlt e r rcs , i w A P 是 由 TLS a N ) .. t 授 1 9 a y教 9 6年 提 出 的 , 它提 供 了解决 决 策问 题 的一 个 总 的框 架 。 N A P是建 立 在层 次 分析法 ( H ) 础之 上 的 , A P基 自提 出 以来 , 就逐 步应 用 于经 济危机 预测 , 无形 资 产分 配 , 投资 组合选 择等 经 济 与社会 的 广泛 领 域 中 。 P的理 论 的提 出对 决 AN 策 指标 体系 的建立影 响是 巨大 的 ,过去 对一个 系统
献给 出的指标 体 系各有 侧重 ,没 有对 指标 之 间的关
其 内部 是互 相影 响 的网络 结构 。 于 A P中超矩 阵 关 N 的构 造方 法 及 其权 重 计算 步骤 参 见 文 献 [ ] [ ] 8和 9。 A P方 法是 一种 定 量 与定 性 相结 合 的 方法 , 够 描 N 能
评价 指标 体系 ,用 A P和 A P两 种方 法 来确 定指 H N 标权 重 , 并作 比较 分析 。 出 了对现 实评价 问题 的处 提
理方 法 , 以为政 府 和企业 提供 参考 。 可
3 指标体 系设 计
收 稿 日期 :0 5 2 31 2 0 —1 —
作者简 介 : 晓N( 7 一, 四川邻水人, 刘 1 5) 9 男, 重庆教 育学院图书馆教 师, 为西南 师大数 学与财经 学院硕士研 究生, 现 主要从事
A P网 络结 构 首先 将 系 统 元 素 划 分 为 两大 部 N 分, 第一 部分 称为控 制 因素层 , 括 问题 目标及决 策 包 准则 所有 的决策 准则均 认 为是 彼此 独立 的 , 只受 且 目标元 素支配 。 控制 因 素 中可 以没有 决策 准则 , 至 但 少 有一个 目标 , 是典 型 的递 阶层 次结 构 。 第二 部分 为 网络层 , 它是 由所 有受控 制层 支 配 的元 素组组 成 的 ,
可持续发展政策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可持续发展政策影响评价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11eb06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4.png)
可持续发展政策影响评价方法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政策成为各国政府制定的重要方针和目标。
然而,政策的实施对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的影响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
本文将就可持续发展政策影响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以期提供在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参考和指导。
一、可持续发展政策影响评估方法的概述可持续发展政策影响评价是指对政策实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应进行全面综合评价的过程。
该过程不仅需要对政策的预期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还需要考虑政策对不同群体、区域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常见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影响评估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多指标评估、生态足迹分析、社会影响评价等。
这些方法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虑政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并对影响进行量化和分析。
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CBA)是一种常用的政策影响评价方法。
它通过对政策实施前后相关经济数据的比较,计算政策带来的成本和效益,以确定政策的经济可行性和社会效益。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政策目标和实施范围、收集数据和信息、确定成本和效益参数、计算成本效益比率和内部收益率等指标。
通过分析这些指标,评估政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三、多指标评估方法多指标评估(Multi-Criteria Evaluation,MCE)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政策影响评估方法,它考虑了多个维度和指标,从而综合评估政策的影响。
多指标评估方法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评估指标和权重、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对指标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综合评估政策的影响。
多指标评估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考虑到各种不同的影响因素,从而提供更全面的评估结果。
然而,该方法也存在指标选择和权重赋值的主观性问题,需要在评估中进行合理的讨论和决策。
四、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生态足迹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政策对环境影响的方法。
它主要关注政策对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负荷的影响。
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研究
![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4f66d07f12d2af90242e617.png)
4 结 论 品牌差别优 势是 品牌 竞争 力产 生 的源泉 , 费者 消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的心理认知是 品牌差别优势 与 品牌竞 争力两者 间的桥 I 陈小平. 品牌通鉴[ M].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0 3 20 . 梁, 企业要在激 烈 的品牌 竞争 中取 胜就必 须 积极地 实 [ ]苏勇 , [ ]王永贵. 2 服务质量 、 顾客满 意与顾客价值的关系剖析 [ ]. J 武汉理 施差异化 战略 , 以获取 品牌差 别优 势并持 续地 保持 这 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 版 ,02( :7 20 6)5 9—57 8. 种优势 , 而且要 努力 实现 让消 费者感 知 到这种 差别 优 [] 3 胡大立 , 谌飞龙. 论品牌竞争力 的来源及其形成过程 [ ] 经济管 J. 势 。为此企业应做到 : 理 ,0 7 1 )4 4 20 ( 8 :0— 4. () 1 寻求独特性来源 。企业如果拥有独 特性来源 , [ ]阿尔 ・里斯 , 4 杰克 ・特劳特. 2条商 规 [ 2 M]. 上海 : 上海人 民出 版社 。03 20 . 并且这种来源越多 , 其竞争 优势越不 易被对手 所模仿 , 5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M]. 上海 : 上海三联书店 , 上海人 企业就可 以保持 显著 、 持久 的优 势。这些 独 特性 可能 [ ]张维迎 . 民 出 版社 ,96 19 . 来 源于采用 了新型材料 、 与众不 同的外 观设计 、 越 良 [ ]许基 南. 卓 6 品牌竞争力研究 [ M]. 北京 : 经济管理出版社 ,0 5 20 . 好 的性能 、 完美 的售后服务等 。 [ ]杨伟 文, 立君 . 7 柳 品牌 差别优 势 与品牌竞 争力 [ ]. J 事业会 计 , () 2 创造独特性 。随着竞 争 的加剧 , 卖方市 场转化 20 ( ): 6 0 7 6 4— .
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c15855f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6.png)
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近年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即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同时要求企业在社会、环境和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平衡发展。
由此,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意义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保证企业所在的社会、环境和企业自身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管理效益的统一。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增加企业竞争力。
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够提高企业形象和社会声誉,增强企业和品牌的市场吸引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2.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企业在开展经济活动的同时,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能够降低企业的政治、法律、社会、环境等方面的风险。
3.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创新与发展,借此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驱动企业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发展。
二、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考虑经济、社会、环境和企业自身四个方面的指标体系。
1.经济方面的指标体系。
包括财务状况、市场竞争力、利润率、资本回报率、投资回报率等。
2.社会方面的指标体系。
包括企业员工、消费者、社会和政府等外界群体对企业的认可度、企业对员工的培养和发展、社会责任等。
3.环境方面的指标体系。
包括企业对环境的影响、企业环保投入、能源和物料的消耗、企业的节能减排情况等。
4.企业自身方面的指标体系。
包括企业的内部管理和运营情况、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对新机遇的识别和适应能力等。
三、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1.评价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将企业运营情况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相结合,来评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通过对不同方面指标体系的评分和加权,从而得出总体的评价分数。
2.对标方法。
这种方法是将企业的数据和同行业企业的数据做比较,通过行业间的横向比较得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基于ANP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基于ANP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17599e4aeaad1f346933fb4.png)
( . p . o a h ma is Ch n qn d c t n C l g ・C o g ig 4 0 6 ,Chn 1 De t f t e t , o g i g E u a i ol e h n q n 0 0 7 M c o e iaI 2 M t e t sa d Fn n e C l g ・S u h s ia No ma i est Ch n qn 0 7 5 . a h m i n ia c l a c o e e o t we t Chn r lUn v ri y, o g i g 4 0 1 ,Chn ) ia
维普资讯
第2 卷 院 学 报
J u n l o i i i e s t fEI c r n c Te h o o y o r a fGu ln Un v r i o e t o i c n l g y
摘
要 : 过 采 用 一 种 新 的 评 价 方 法 一 网络 层 次 分 析 法 ( P) 立 企 业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 析 了 指 标 通 AN 建 分
之 间的相互影 响和依存关系 , 并与层次分析法 ( HP 进行 了比较 。结果表 明, A ) ANP法和 A HP法在数值上有较大的
变 化 , 总 的 排 序 结 果相 差 不 大 , P方 法 得 出的 指 标 权 重 趋 向均 衡 化 , 加 了 指标 权 重 的可 行 性 和 合 理 性 。最 后 但 AN 增 给 出 了对 现 实 评价 问题 的处 理 方 法 , 企业 和 政 府 相 关 部 门提 供 了 决 策 方法 和 依 据 。 为 关 键 词 : 业 可 持 续发 展 ; 价 指 标 体 系 ; 企 评 网络 层 次 分 析 法 中图 分 类 号 : 2 0 F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17 3 (0 6 0—2 20 1 0 —4 72 0 ) 30 2 —4
基于MTS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基于MTS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7842bd050e2524de5187ea0.png)
摘
要
简 要 介 绍 了 企业 可 持 续 发 展 和 企 业 可 持 续 发 展评 价 的基 本 内涵 。 借 鉴前 人所 建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的 基 础 上 , 在 讨论 了运 用
MT 法 进行 有 效 特 征 选 取 的 具 体 步 骤 。 在 此 基 础上 给 出 了评 价 的 阈值 准 则 和 置 信度 准 则 。 S 并 关键 词 企 业 可 持 续 发 展 MT 阈 值 准则 置 信 度 准 则 S 中图 法 分 类 号 F 0 ; 文献 标 识 码 25 A
⑥ 20 S iT c . nn . 0 6 c. eh E gg
基于MT 的企业 可持续发 展评价体 系研究 S
宗 鹏 曾凤 章 , 2
( 京 理 工 大 学 管 理 与 经 济 学 院 京 10 8 ; 山 师 范学 院 数学 系 山 0 30 ) 北 - 北 00 1 唐 ’ 唐 6 0 0
成 长能 力 、 织结 构 、 业 文化 、 境 保 护 等企 业 的 组 企 环
代可 持续 发展模 式 转变 …。 企业 可持 续发 展是 指 : 为 谋 求 企业 的 永 续 发展 和促 进宏 观 区域 上 的 可持 续 性 。 业 在 追 求 经 济 效 益 的 同时 , 理有 效 地使 用 企 合 自然资 源 和能 源 。 善采 用保 护 环 境 的生 产 方 法 和 妥 措施 . 积极 为 社会 谋 求 利益 。对 企 业 进行 可 持 续 发
样 的指 标 作 为评 价 的标 准 。还 没 有一 个 固定模 式 。
因为每 个 企业 有 其各 自不 同 的行 业特 点 , 如何 使 所
选 择 的指 标具 有 科 学性 、 理 性 、 合 有效 性 和 可行 性 。
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2703f13b7360b4c2e3f6497.png)
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作者:梅雨熊剑来源:《财会通讯》2013年第12期摘要:本文通过梳理企业绩效评价的历史演进,在对现行企业绩效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从企业绩效评价的起点和归依、资源和环境成本的内化、绩效指标的选择、指标权重的安排和绩效评价考核等方面,探寻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
关键词:绩效评价可持续发展资源利用环境质量一、引言企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富效率的组织形式,但是这种组织的效率却是更多以对生态的负面影响而体现出来的。
近年来,国内外诸如紫金矿业污染事件事故、德清血铅超标事件、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等重大生态事件频仍发生。
这些生态事件的发生,说明了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资源过度耗费、废弃物过度排放以及空气和水污染日益严重等资源与环境问题解决的迫切性。
一般认为,企业所承担的生态责任必然会使企业存在大量的资源与环境活动如资源节约使用、环境污染治理、环境质量维护与改善等,进而产生大量与生态有关的企业经营活动。
现行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侧重于经济结果,缺乏其对生态影响方面的考究,特别是资源使用与环境质量。
这种偏经济结果的企业绩效评价势必诱使企业经营活动对生态的无视、侵蚀,甚至破坏,导致企业经营的资源和环境风险加大。
为此,本文试图从企业绩效评价的角度,通过将生态因素纳入到当前的评价体系,建立以可持续性发展为导向的绩效评价创新模式,以期解决企业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等诸问题。
二、企业绩效评价的演进与反思(一)企业绩效评价的演进在19世纪以前,企业绩效基本采用的是观察性评价方法。
19世纪工业革命以后,不论规模还是效率,企业发展迅速。
但是,产品和业务仍较为单一,故企业只需设置一些简单产出指标进行一般统计性工作便可达到企业绩效评价目的。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企业产品种类及其耗用资源种类与数量的增加,原有的简单产出指标便不能有效评价企业经营绩效,于是每小时人工成本、单位产品原材料成本等价格标准的相继出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产品的标准成本为主要指标的企业绩效评价模式。
基于F-ESG视角的伊利集团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F-ESG视角的伊利集团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d54f94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8.png)
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可持续发展绩效提升策 略的有效实施。
建立合作机制
建立与政府、行业组织、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的合作机制,共 同推动可持续发展绩效提升。
基于f-esg视角的伊利集团可持续发展绩效提升策略实施
与监控
01
02
03
实施策略
监控与评估
持续改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将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绩效提升策略付 诸实践,并确保实施过程中的信息透 明和公开。
意义
通过对伊利集团可持续发展绩效的评价,有助于推动企业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基于f-esg视角,构建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体系,对伊利集团可持续发展绩效进行评价,为 企业改进可持续发展管理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回顾、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梳理相关理论和文献,然后构建基于 f-esg视角的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体系,最后运用该体系对伊利集团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结论与实践启示
强化数据收集和整 理
优化权重确定方法
针对数据来源的局限性,未来 研究应更加注重数据收集和整 理工作,完善数据获取渠道, 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全面性。
针对主观赋权的合理性问题, 未来研究可尝试采用更加客观 、科学的权重确定方法,如熵 权法、灰色关联度法等,提高 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开展跨行业对比分 析
随着社会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 高,伊利集团有望通过加强可持续发展实践
,提高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05
基于f-esg视角的伊利集 团可持续发展绩效提升策
略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绩效评价及应用研究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绩效评价及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7392330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1.png)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绩效评价及应用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绩效评价及应用研究一、引言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各领域越来越重要的议题。
在企业管理中,可持续发展既是一种追求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经济利益相统一的理念,也是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一。
考虑到传统的财务指标已不能全面衡量企业绩效,本文旨在围绕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探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以及该方法的应用研究。
二、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企业绩效评价1. 环境维度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环境维度是衡量企业绩效的重要标准之一。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如资源消耗、废物排放、能源利用等,应纳入绩效评价的考量范畴。
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应积极采取环境友好型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社会维度社会维度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
企业应该关注员工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社区发展等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程度,可以体现出企业对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支持和承诺。
3. 经济维度经济维度是企业绩效评价的传统维度,但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也需要相应调整。
传统的财务指标如盈利、市场份额等仍然重要,但也需要结合企业的环境和社会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企业需要考虑长期的经济可持续性,避免只关注短期利益,而忽视其他因素的影响。
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1. 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评估方法,它通过比较企业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措施前后的成本和效益来评价绩效。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识别那些对企业发展既具有经济效益又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措施。
2. 生态足迹评估生态足迹评估是一种综合评价企业环境绩效的方法。
它通过测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数量,并与自然系统的可更新资源产能进行比较来评估企业的可持续性。
生态足迹评估能够直观地揭示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帮助企业确定改进方向。
应用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企业绩效的研究
![应用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企业绩效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84e1a5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7.png)
应用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企业绩效的研究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目标,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
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需要关注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责任。
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企业绩效是一种综合性评价方法,它能够帮助企业全面了解自身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表现,并为企业提供改进方向和决策依据。
本文将通过论述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概念、评价方法以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阐述应用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企业绩效的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指标。
可持续发展指标是衡量企业在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工具,它涵盖了诸如能源利用效率、废物管理、员工关系、社会责任等因素。
这些指标将企业的发展纳入一个更广泛的视角,从而促使企业在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等方面更加注重平衡。
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企业绩效的研究主要通过收集和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数据来进行。
首先,需要明确评价的对象,即企业的绩效。
企业的绩效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评估,包括财务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等。
其次,选择合适的可持续发展指标进行评价。
可持续发展指标需要关注企业在经济、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表现,既要能够量化,又要具备较高的可比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得到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绩效得分,并进行比较和对比。
通过应用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企业绩效,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首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经营。
通过定期评估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绩效,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到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和提升。
其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消费者、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若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表现良好,将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支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再次,降低企业的风险。
可持续发展评价的过程中,将涉及到诸如环境风险、社会风险等因素的考虑,通过及时发现和应对这些风险,企业可以降低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和不确定性。
然而,在应用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企业绩效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限制。
企业报告中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
![企业报告中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2d1877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3a.png)
企业报告中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研究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各行业非常关注的重要议题。
在企业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选择和研究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六个方面进行论述,分别是: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重要性;企业报告中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分类和特点;企业报告中的财务指标与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关联;企业报告中的环境指标与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关联;企业报告中的社会指标与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关联;企业报告中的治理指标与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关联。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重要性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而不损害满足未来世代需求的能力。
这一概念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并渗透到了各个领域。
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对于企业来说,可持续发展不仅关乎企业的生存发展,也关涉到企业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二、企业报告中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分类和特点企业在报告中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可以分为财务指标、环境指标、社会指标和治理指标。
财务指标用来评估企业的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环境指标用来评价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和对环境的保护程度;社会指标用来评价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和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治理指标用来评价企业的决策和管理过程是否透明、公正和有效。
三、企业报告中的财务指标与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关联企业的财务状况直接关系到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财务指标如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可以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可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流动性状况。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评估企业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四、企业报告中的环境指标与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关联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企业在发展中应该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企业报告中的一些环境指标如能源消耗、废水排放、固体废弃物处理等可以反映企业在环境方面的表现和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情况。
五、企业报告中的社会指标与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关联企业是社会组织的一部分,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关注员工的福利,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评价研究
![可持续发展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评价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ba55176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0.png)
可持续发展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评价研究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企业越来越重视的重要议题。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关乎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还关系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绩效。
本文将评价研究可持续发展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探讨可持续发展对企业创新能力、声誉和市场竞争力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从企业角度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包括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但是研究表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企业的绩效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可持续发展对企业的绩效有着直接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两个方面,通过降低环境成本和社会负担,企业能够减少对资源的依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提供社会价值的企业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消费者认可和支持,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其次,可持续发展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采取创新的方法和技术,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运用不仅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绩效,还能够促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此外,可持续发展对企业声誉的塑造也具有重要影响。
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保护环境的行为能够获得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好评,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声誉。
这种良好的声誉不仅对吸引潜在顾客具有吸引力,还能够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企业,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绩效。
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多个维度,包括企业的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
然而,目前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尚不完善,难以完全客观和准确地评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绩效的影响。
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以更好地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绩效的影响。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对企业绩效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降低环境成本和社会负担,企业能够提高经济效益,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提供社会价值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消费者认可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研究作者:瞿天易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第12期[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对现有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专家系统和模糊神经网络推理构建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该方法采用基于规则推理和案例推理的专家系统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等情况进行定量评价;利用模糊神经网络对社会、文化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进行评价,并将二者所得信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获得较为准确的评价结果。
[关键词]企业;可持续发展;专家系统;模糊神经网络doi:10.3969/j.issn.1673-[中图分类号]F272.5;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9)12-0106-04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借鉴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含义与性质,本文将企业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企业在追求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近期利润增长和市场扩大化,又要考虑长期持续的利润增长;企业在实现效益、利润增长的同时,也做到了与人口、环境、生态相协调、相一致的发展。
企业可持续发展涉及自然、资源、环境、社会、技术、人力等众多因素,也与政策密切相关。
据统计,国内企业的平均寿命一般为短短几年。
企业经营的成功与否,一方面受市场、银行利率、经济、政治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受自身经营管理方式的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使企业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
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应能够随着外部各种因素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身的经营策略和方式,善于管理,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一些企业可能因为经营管理不善,或受外部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等,使财务状况发生困难,表现为产品滞销、积压、资金周转不灵、产品开发研究滞后等,导致盈利能力下降或出现亏损、现金流转不畅、资金短缺、难以按期偿还到期债务的局面。
因此,研究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对于广大企业经营者和社会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目前,正确处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世界各国企业的共识。
然而,如何判别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并已成为当前各国企业界、学术界的研究重点。
这是因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某一时刻反映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另一时刻可能会降为次要矛盾或矛盾的次要方面。
由于人们对企业发展变化的特征与规律的认识具有相对性,因而这种基于对企业发展变化的认识建立起来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具有相对性,所以必须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不断修改补充评价指标体系。
同时,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又具有空间差异性。
在我国,地域发展的不平衡往往导致企业发展的不平衡,企业间二元结构严重,基础条件差异大,因而在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在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一般性认识的基础上,考虑具体企业的特殊性。
同时,即使是同一个企业,由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客观存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要想在“代内”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同样需针对不同发展阶段考虑不同的主要矛盾,进而尽力延长企业代内的发展轨迹。
所有这些因素都对企业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建立带来了许多困难。
二、现有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我国在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面十分活跃,目前已建立并正式提出了多种评价。
其中主要有以下两类:(1)宏观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系统。
该类评价系统的对象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水平和能力,具有宏观、综合、全面、动态等特点。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评价方法:①系统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该种方法属于复合的、庞大的和具有理念性结构的评价方法,采用了可测的、可比的、可以获得的指标,体现了“发展、协调、持续”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本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但由于其指标数量过于庞大,而且指标的选取人为因素影响明显,有些指标相关密切,计算出现重复,从而影响到实用性和评价结果的客观准确性。
②资源环境容量型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该评价框架通过不同时段协调程度的比较,可以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特别是该指标体系提出的新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消除了通常使用GNP所带来的资源空心化以及盲目开采和浪费现象,为测度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更科学的核算手段。
但该方法目前仅仅是一个框架,没有给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指标,同时自然资本耗减与退化数据收集与量化都相当困难,因此可操作性受到限制。
③压力—状态—响应型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该方法突出了环境受到的压力和环境退化的因果关系,但对于社会和经济指标,这种逻辑关系的界定还是不太清楚,而且该方法指标数目庞大,粗细分解不均,有些指标相关系数过高,出现了重叠计算现象,因此有待进一步对指标进行遴选。
(2)中观微观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该类方法中主要包括:①地区(地带)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主要针对局部某一地区的具体特点而设计的。
目前,此类指标体系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向,但都还处于探索阶段,较少应用于实践操作。
②省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③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相对国家和区域层次,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范围和尺度较小,通用性弱,但针对性很强。
但是,上述两类评价方法都是广泛意义上的评价,缺乏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针对性。
为此,本文主要对企业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自己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的一些方法进行研究。
三、基于专家系统和模糊神经网络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近40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作为人工智能一个重要分支的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ES)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应用科学。
专家系统是一种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它运用知识和推理步骤来解决只有专家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
建立专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某一特定问题领域的专家知识,支持和帮助该领域的非专家去解决复杂问题。
专家系统是目前人工智能中一个最活跃且最有成效的研究领域。
专家系统有3个特点:①启发性,能运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
②透明性,能解决本身的推理过程,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
③灵活性,能不断地增长知识,修改原有知识[7]。
目前已研究的专家系统模型有很多种。
其中较为流行的有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基于案例的专家系统、基于框架的专家系统、基于模糊逻辑的专家系统、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专家系统和基于遗传算法的专家系统等。
根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和各种专家系统的特点,本文选择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基于案例的专家系统作为定量分析的研究工具。
基于规则推理(Rule Based Reasoning,RBR)的方法是根据以往专家诊断的经验,将其归纳成规则,通过启发式经验知识进行推理。
它具有明确的前提,可以得到确定的结果。
RBR是构建专家系统最常用的方法,这主要归功于大量的成功实例和工具的出现。
基于规则的方法容易使知识工程师与人类专家合作,易于被人类专家理解。
规则库中的规则具有相同的结构,这种统一的格式便于管理,同时便于推理机的设计。
基于案例推理(Case Based Reasoning,CBR)的方法就是通过搜索曾经成功解决过的类似问题,比较新、旧问题之间的特征、发生背景等差异,重新使用或参考以前的知识和信息,达到最终解决新问题的方法。
这种类比推理比较符合人类的认知心理。
基于案例的专家系统具有诸多优点:无需显示领域知识;无需规则提取,降低了知识获取难度;开放体系、增量式学习,案例库的覆盖度随系统的不断使用而组建增加。
基于案例的推理方法适用于领域定理难以表示成规则形式,而容易表示成案例形式并且已积累丰富案例的领域。
综合CBR和RBR的专家评价方法的结构如图1所示。
在基于规则推理和案例推理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型都可以包含在规则库中,并且模型越多、模型越准确、数据越详细、成功实例越多,则该方法越准确,同时,经过多次判断以后,该模型还可以利用专家系统的自学习的方法提高以后评价的准确度。
利用专家系统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得出相关结果。
但这一结果并未考虑到非量化因素的影响,这样就可能造成评价的不准确性。
为此,还需对非量化因素进行考虑。
考虑到非量化因素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本文采用在这方面具有良好应用经验的模糊神经网络推理法进行评价。
模糊理论是以控制领域、计算机领域及OR(Operations Research)领域为中心进行研究的。
模糊控制是把控制经验方面的知识记述在包含模糊集合的if-then规则中,并且用推理处理得出结果的一种方法。
在评价中,可否持续发展往往是模糊的,解决模糊诊断问题的常用方法是将各条模糊推理规则产生的模糊关系矩阵进行组合,用与逻辑或并逻辑。
随着模糊理论的发展及完善,模糊理论的一些优点逐步被重视,如模糊理论可适应不确定性问题;模糊知识库使用语言变量来表述专家的经验,更接近人的表达习惯;模糊理论能够得到问题的多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并可以根据这些方案的模糊度的高低进行优先程度排序等。
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不确定因素对于要求严格匹配搜索的专家系统来说,很容易导致错误的结果,若在专家系统中融入模糊理论后,由精确推理变为近似推理,在相当程度上会增强专家系统的容错性。
本文采用的模糊推理控制法可用一个如图2所示的神经网络构成。
图中e和P 为模糊推理控制法的2个输入,NA,NB,NG等是e和P划分的7个模糊集,可用三角型隶属度函数Gauss表示,μ′为总的输出,Wi为第i个模糊规则对于输出的作用权值,μi表示第i条模糊推理规则的隶属度。
一般模糊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BP)学习方法是一种建立和调整模糊推理的良好方法,但这种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只考虑局部区域的梯度法,缺乏全局性,有可能仅优化到局部极值部分,其调整的收敛性依赖于初始状态的选择。
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GA)是一种基于生物进化过程的随机搜索的全局优化方法,它通过交叉和变异大大减少了初始状态的影响,使搜索得到最优化结果而不停留在局部最小处。
遗传算法不仅可以优化模糊神经推理系统的参数,而且可以优化模糊神经推理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