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课改教学工作点滴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新课改教学工作点滴体会
河北省的新课标展开的相对较晚,但是,这不是我们各项工作可以拖延的理由,我们反而应该后发先至,积极做好课改各项工作,在此,根据新课改的精神以及我个人一个阶段的以来的工作总结出以下一些体会。

一、新课改,我们新在哪里?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学校教育要成为“活的教育”,成为真正培养人的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教育。

所以,面对新课改、面对新教材,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是当务之急。

历史新教材的教学要求已不仅仅停留在考试的层次上,更多地是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历史,分析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的某些事件的前因后果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再是培养只会考试的“书呆子”了。

2、更新备课方式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历史新教材的特点,我们在备课时充分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素材进行备课,这些素材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教参和辅导资料了,更多的是利用网络资源,因为网络上的素材非常丰富。

(二利用互联网络,查找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

(三改变以往手抄式备课为电子备课,这样不但提高了备课效率,也提高了备课质量。

(四加强集体备课,优化个人备课。

通过集体备课,得出本节课的施教框架,然后教师再根据个人和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集体备课基础上的二次备课。

这样,备出来的一节课,既充分实现了教学目标,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活”字。

3、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和新教材对课堂教学方法极为重视,明确提出要教师转变角色,教师已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了,教师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

学生的学习也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

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填鸭式”的课堂上是不可能存在的。

所以,当今的教师应该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和在课堂教学中假设活动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也是我们目前使用过的两种较好的方法。

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教师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集图像和声音于一体,模拟展示当时的历史情景。

这样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由感而发,认识历史、感受历史
和分析历史,从而记住历史。

这就是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使课堂变得更加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②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活动情境。

常用的课堂活动形式,如:分组讨论、分组辩论、小组搜集资料竞赛、课堂表演及其它课堂活动形式。

有时,还可以把几种活动形式结合起来使用,那样效果更佳。

通过活动,不但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并作出分析、判断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加强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学生对历史课枯燥无味的看法,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我们的问题和困惑
1、学生的基础问题
学生学科基础十分薄弱,现行的中考制度除语数英三科外,其余学科实施等级考试,导致了明显的偏科,更糟糕的是,历史实行开卷考,学生连基本的必要的识记都谈不上,更遑论理解掌握,学生甚至出现不辨商君始皇现象!
2、新颖的教学方式使用问题
历史课程改革存在的一股“浮躁现象”——“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学生还没有学习基本历史知识就过度地采用探讨(辩论活动、参与式小组活动、课堂历史短剧(历史人物扮演、观看历史影像资料、展示课外收集的有关资料或提前准备学习内容等探究学习的倾向。

仔细观察和深入了解这种看似热热闹闹,课堂很是活跃的表象背后,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并没有应该学到的基本历史知识。

也就是说,历史教育的目标并没有达到、教学任务也没有真正完成。

如果听任这种表象长期发展下去,中学历史课程质量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课改的预期目标就会泡汤。

”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观点,也就无法真正地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

每一次运用历史知识都要去查资料,那么这种探究学习是“空中楼阁”,况且短暂的课堂教学时间也不容许。

3、会考问题
历史会考真的要开卷考吗?这真的是叫我们历史老师寒心啊,我们一厢情愿地自说自话,会有多少学生重视呢?又会有多少其它所谓的主科老师的重视呢?又会有多少家长重视呢?又会有多少历史老师自己去重视呢?到了最后我们是不是应该认真思考到底上历史课是干什么用的呢?有必要上历史课吗?开卷考下的历史课?怎么上呢?有意义吗?历史采取开卷会考弊大于利。

理由主要有:一是历史学科特点决定,学生必须要掌握最基本的历史基础知识,该记的史实还是要准确记住,不然历史真的会成为“戏说历史”,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哀。

三是,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作为龙的传人,可不能把老祖宗给忘了。

现在学生的学习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如果历史开卷考的话,还有多少学生会认真地对待我们的历史学科,再过N年,真不知道还有多少中国人懂
得多少自己老祖宗——中华民族的文明?理科班学生所获取的历史知识,基本是在中学时期,尤其是高中阶段,上了大学以后几乎没有再学。

所以,会考采取闭卷考试,学生们必须掌握必备的历史基础知识,不然会我们会闹历史笑话,会忘了祖宗!
课程改革我们在探索中前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