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汪曾祺读本品读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汪曾祺读本》品读课
教学目标:
1 •品读读本中的作者童年和生活。
2•了解作者写景的方法,学习迁移,抓住特点写一写自己熟悉的景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自己应该很清楚吧。
那么汪曾祺爷爷的童年是怎样的呢?看过书的同学都明白:汪曾祺的童年是美好的,是令人羡慕的。
二、品读
1、童年
在这本读本中,作者无时无刻不在回忆自己的童年,让我们来领略一下吧。
汪爷爷的童年是幸福的,除了读书,更多时间他都是在玩儿。
放学以后,他到处玩儿,在街上看店铺一一手工作坊、布店、酱园、杂货店、爆仗店、烧饼店、卖石灰麻刀的铺子、染坊,,在湖边看水、看船、看鱼鹰、看打鱼,, 在花园里爬树、摘花、捕鸟、捉虫子,,正因为他东看看、西看看,这里玩、那里玩,奠定了他成为一个作家的基础。
宇宙万汇中,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令他感动,他说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想起桑树和牛,就很感动。
”
“柳树远看如烟,有风则起伏如浪。
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烟柳’、’柳浪’,感受到中国语言之美,可以这样说:这排柳树教会我怎样使用语言。
”
“我曾经在一片开着金黄的菊形的繁花的茼蒿上面看到成千上万的粉蝶,
上下翻飞,真是叫人眼花缭乱。
看到这种超常景象,叫人想狂叫。
”
这些好玩的事儿也许你未曾经历,这种感动也许你未曾体验,这是多么可惜啊!愿你在读了这本书后,开始留心你每天上学走过的路,路上的行人,他们的眼神,他们的脚步。
留心窗前一盆花,校园里的一株树,天空中飞过的那一只鸟,,同学们,你羡慕他的童年吗?其实,只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去发现,你也能从自己的童年中发现许多乐趣的。
2、生活
汪曾祺爷爷的生活很普通,他是个会生活的人,懂得品尝生活中的真味,他的文章有着人间烟火的味道,他是作家中的美食家,会做菜,懂得吃,他还把吃的经验写下来与人分享。
比如《五味》,也许大家会有一种感觉,原来生活中的琐细也能写成文章。
是的,不仅能写,而且还能写得有滋有味,妙趣横生。
这主要得益于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
我们说一位作家的文章好,好在什么地方?一是他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深刻,是我们所没有意识到的,再就是他写出了大家心里想到了,但却没有说出来的认识、道理和体会。
同学们,在《五味》中,你能看出汪曾祺写了几种味道吗?
酸甜苦辣咸臭
其实,这也是作者体会到的人生五味。
三、品读《梧桐》,学习写景物的方法。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梧桐是秋的信使。
梧桐叶大,易受风。
叶柄甚长,叶柄与树枝连接不很结实,好像是粘上去的。
风一吹,树叶极易脱落。
立秋那天,梧桐树本来好好的,碧绿碧绿,忽然一阵小风,数的一声,飘下一片叶子,无事的诗人吃了一惊:啊!秋天了!其实只是桐叶易落,并不是对于时序有特别敏感的“物性”。
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证明秋后梧桐还是有叶子的,否则雨落在光秃秃的枝干上,不会发出使多情的皇帝伤感的声音。
据我的印象,梧桐大批地落叶,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
往往是一夜大风,第二天起来-看,满地桐叶,树上一片也不剩了。
梧桐籽炒食极香,极酥脆,只是太小了。
我的小学校园中有几棵大梧桐,大风之后,我们就争着捡梧桐叶。
我们要的不是叶片,而是叶柄。
梧桐叶柄末端稍稍鼓起,如一小马蹄。
这个小马蹄纤维很粗,可以磨墨。
所谓“磨墨”其实是在砚台上注了水,用粗纤维的叶
柄来回磨蹭,把砚台上干硬的宿墨磨化了,可以写字了而已。
不过我们都很喜欢用梧桐叶柄来磨墨,好像这样磨出的墨写出字来特别的好。
一到梧桐落叶那几天,我们的书包里都有许多梧桐叶柄,好像这是什么宝贝。
对于这样毫不值钱的东西的珍视,是可以不当一回事的么。
不啊!这里凝聚着我们对于时序的感情。
这是“俺们的秋天”。
写景物的方法:
1、立足于观察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对于写景作文,离开了细致准确的观察,是绝对写不好的。
2、抓住特征
写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
3、要层次分明
层次就是文章的内容顺序,也即表达顺序。
(1)、空间方位顺序
(2)、时间顺序
(3)、地点转换顺序。
4、要动静结合
描写景色时,不仅要写出景色的静态,而且要写出它的动态。
5、要抒发感情借景抒情。
板书设计:小学生汪曾祺读本
1、立足于观察
2、抓住特征
3、要层次分明
4、要动静结合
5、要抒发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