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考试卷1(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检测卷(B卷)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书写
1.读拼音,写词语。

mòshuǐqīng shuǎng mógu tòu míng lǐyóu
biǎo dìfēi yuèyīng ér suīrán xīwàng
二、填空题
2.按课文填空。

《“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一篇,它按照“雾海夜航→ →盛赞船长”这一海难发生过程安排情节,刻画了船长在海难关头,,在死亡面前,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英雄形象。

3.填空。

本文描写了战争英雄(_______)的故事,读了本文,我们明白了(_____)是一个(________)的人。

4.按要求写词语
1.表示人物心情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人物外貌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示人物神态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示变化快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示颜色多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含人体器官或部位名称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以数字开头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反义词。

1.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
..的一次阵地战。

(______)
2.黄继光所在的营要在黎明
..之前夺下被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

(______)
3.在黎明前如果不能摧毁这个火力点,已经夺得的山头就会全部丢失
..。

(______)
4.黄继光坚定
..地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______)
6.默写《芙蓉楼送辛渐》和《塞下曲》。

芙蓉楼送辛渐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塞下曲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7.遁.逃( )
A.逃走,逃避。

B.隐藏;消失。

8.我们常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和下列哪句话意思相似?()A.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B.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D.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9.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爸爸最近在工作上忙得不可开交
....。

B.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挡
....。

C.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
....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D.成成入迷地读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看上去失魂落魄
....,连旁边同学的呼叫声都没有听见。

10.选择最符合语境的句子是()
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地望着这位年轻人,他知道如果不让他干活儿,他是不会吃东西的。

思量片刻后,杰克逊大叔说:
A.小伙子,您愿意为我捶背吗?
B.小伙子,给我捶背吧。

C.小伙子,快点给我捶背!
D.小伙子,你为我捶背来换食物吧。

11.理解《墨梅》一诗,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黑色的梅花。

B.“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C.后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孤芳自赏的品格。

D.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诗人自己的立身之德。

四、连线题
12.将词语中加点字的含义相同的连起来。

解.剖注解.劫.迫打家劫.舍
解.渴瓦解.劫.案劫.后余生
解.说解.禁浩劫.劫.制天下
五、判断题
13.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墨梅》一诗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

(______)
2.《囊萤夜读》选自《后汉书》,《铁杵成针》选自《方舆胜览·眉州》。

(______)
3.《“诺曼底号”遇难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维克多·雨果。

(______)
4.《黄继光》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______)
14.理解《塞下曲》一诗,并判断对错。

(1)全诗语言简洁,作者以雪的寒冷更加衬托出将士们杀敌的热情。

(____)
(2)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战斗的场面,但可以通过领悟诗意想象出一幅战争的画面来。

(____)
六、修改病句
15.修改下面一段话。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中华美食文化一部纪录片。

不少人都在每晚10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

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和声音。

本片的魅力在于它将“饮食文化”这个洪大的主题,浓缩在短短的几集纪录片里。

不少观众表示,纪录片引发了他们食欲和思乡情感的双重共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语文对我产生了兴趣。

______________
2.大街两旁五颜六色的红旗迎风飘扬。

______________
3.他大概用了一小时左右做完了作业。

______________
七、排序题
17.将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____)张明觉得妈妈说得对,就赶紧起床去锻炼了。

(____)有一天早上,外面在刮风下雪。

(____)张明给自已立下规定要在早上六点起床锻炼。

(____)妈妈说:“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不容易,得拿出毅力才行啊!”
(____)张明想:反正起来也不好锻炼,不如多睡一会儿。

(____)妈妈叫了几声,他躺着一动也不动。

八、信息匹配
18.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轰.鸣(hōng hēng)屡.次(lǚlǔ)摧.毁(cūn cuī)
爆.炸(bào pào)浓.烟(nóng néng)匍.匐(fúpú)
19.下面每组的五个词语中,有一个不是同类的,找出来写在括号里。

1.敌人机器人好人老人军人(______)
2.故乡异乡水乡梦乡家乡(______)
3.丝瓜黄瓜苦瓜冬瓜西瓜(______)
4.孔雀夜莺杜鹃蝙蝠鸽子(______)
5.梅花凤仙向日葵芍药松脂(______)
6.电笔铅笔毛笔钢笔粉笔(______)
7.浅蓝墨绿白桦金黄紫红(______)
九、语言表达
20.按要求写句子。

1.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十个人全部被船长救上了岸。

(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危急时刻,我们的头脑要保持安静。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仿照下面的例句,选一种情况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例: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壁虎捉蚊子奶奶夹菜爸爸下班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只要
..摧毁敌人的火力点,就.能取胜。

(用加点的关联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爱学习,不爱劳动的学生,不是”三好学生”。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讨论会上,刘华首先第一个发言。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礼花__________绽放。

(将句子写具体)
十、诗词曲鉴赏
课外阅读。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3.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________的竹子。

2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

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那一只灯(节选)
大约是年三十的早上,我醒得很早,正当我又将迷迷糊糊地睡去时,我突然被屋子里一阵沙沙的声音吸引了,我努力睁开眼睛,只见父亲在离炕很远的地方,一只手托着东西,另一只手在里边打磨着。

我又努力地醒了醒,等我适应了凌晨有些暗的光后,才发现父亲正在打磨着一块冰,姿势像是在洗碗。

父亲每打磨一阵,就停下来,在衣襟上擦干手上的水,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

我说:“爹,你干啥了?”
父亲说:“醒了?天还早呢,再睡一会儿吧。


我说:“爹,你干啥了?”
父亲就把脸扭过来,有点尴尬地说:“爹四处找废玻璃,哪有合适的呢,后来爹就寻思着,给你做个冰灯吧。

这不,冰冻了一个晚上,冻得正好哩。


父亲笑了笑,说完,就又拿起了那块冰,洗碗似的打磨起来。

父亲正在用他的体温融化那块冰呢。

我看着父亲又一次把手放在脖子上取暖的时候,我说,爹,来这儿暖和暖和吧。

随即,我撩起
了自己的被子。

父亲一看我这样,就疾步过来,把我撩起的被子一把按下,又在我的前胸后背把被子使劲掖了掖,并连连说,“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冻了你……”
末了,父亲又说,天还早呢,再睡一会儿吧。

我胡乱地应了一声,把头往被子里一扎,一合眼,两颗豌豆大的泪就洇进棉絮里:你知道吗?刚才父亲给我掖被子的时候,他的手真凉啊!
那一年春节,我提着父亲给做的冰灯,和大军他们玩得很痛快。

伙伴们都说这个冰灯做得有意思,后来,没几天,它就化了,化成了一片水。

但灯,还在我心里。

26.写出相应的量词。

一(____)冰一(____)手一(____)水
一(____)声音两(____)豌豆一(____)晚上
27.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父亲为了满足“我”的心愿,给“我”做了一个_______。

父亲做灯的过程让人十分感动:只见他在离炕沿很远的地方,一只手_______一块冰,另一只手在里面_______着,姿势像在_______,每打磨一阵,就在衣襟上_______手上的水,把双手_______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

28.“我”追问父亲在做什么的时候,父亲为什么有点尴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当小伙伴们夸赞冰灯的时候,“我”会想()
A.看这个冰灯多好,你们都没有,羡慕吧!
B.要是这个冰灯能不化就好了。

C.明年再让父亲做个更好的冰灯,比这个更漂亮。

D.你们哪里知道父亲为了做这个受了多少冻,这冰灯里面都是深沉的爱。

十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天地。

截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①无所出。

俄②有老父③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①计:办法。

②俄:一会儿。

③老父:对年老的男人的尊称。

30.解释加点的字。

初竖执.之:_____遂依.而截之:_____
31.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你觉得文中老父说的办法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这篇短文给我们什么启示?下面分析有误的有_______。

(填序号)
①别人提意见时,你要学会分析,不能盲目听信别人的话。

②别人提出的建议,尤其是老年人,我们一定要尊重、听从。

③人不能自作聪明,倚老卖老,这样会耽误了别人的事。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十三、书面表达
34.习作。

在每个人的心里,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更了解自己,今天我们用手中的笔为自己描绘一张自画像。

请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写一篇习作。

【参考答案】
1.墨水清爽蘑菇透明理由
表弟飞越婴儿虽然希望
2.小说;海难发生;舍己救人;哈尔威;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
3.黄继光黄继光视死如归、为战争的胜利牺牲自我
4.忐忑不安、惊慌失措、闷闷不乐、惴惴不安亭亭玉立、老态龙钟、西装革履、婀娜多姿扬眉吐气、怒目而视、目瞪口呆、面红耳赤、热泪盈眶变化多端、变幻莫测、千变万化、瞬息万变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万紫千红、绚丽多彩指手画脚、愁眉苦脸、心明眼亮、目瞪口呆、张口结舌一去不返、十全十美、百发百中、千辛万苦、万马奔腾
5.柔和傍晚获得犹豫
6.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7.A
8.D
9.D
10.A
11.A
12.
13.√××√
14.√√
15.《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一部中华美食文化纪录片。

不少人都在每晚10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

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

本片的魅力在于它将“饮食文化”这个宏大的主题,浓缩在短短的几集纪录片里。

不少观众表示,纪录片引发了他们食欲和思乡情感的双重共鸣。

16.我对语文产生了兴趣。

大街两旁的红旗迎风飘扬。

他大概用了一小时做完了作业。

17.621534
18.hōng lǚcuī
bào nóng pú
19.机器人梦乡西瓜蝙蝠松脂电笔白桦
20.轮船下沉。

船长把六十个人全都救上了岸。

在危急时刻,我们的头脑要保持冷静。

21.奶奶拿起筷子,向一盘色泽鲜艳的菜伸去,轻轻夹起一片,用左手在筷子下方端着,小心翼翼地跟随着筷子。

本来筋脉突兀的手此刻一用力青筋更加明显。

她小心地把菜放入嘴中,细细地品尝着。

22.只要有辛勤的付出,就能取得收获。

只爱学习,不爱劳动的学生,怎能是“三好学生”呢?在讨论会上,刘华第一个发言。

美丽在天空中
23.高山破岩中
24.用拟人手法,很形象。

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25.借物喻人,托竹抒情。

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26.块只片阵颗个
27.冰灯托着打磨洗碗擦干捂在
28.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废玻璃,只能用冰代替,所以父亲感到尴尬。

29.D
30.拿。

依从。

31.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间截断后进入城门呢?
32.不好。

可以有更好的办法让鲁人执竿进城,不必损坏竹竿。

33.②④
34.范文:
我的“自画像”
一对弯弯好似月牙的眉毛,一双水汪汪的眼睛,一个中等的小鼻子,加上一张爱说话的嘴巴和一副瘦瘦的身材,就组成了活泼开朗的我。

我最喜欢画画了,在家里的书上,草稿纸上……不管什么书,什么纸,不管在外面,或是画黑板时,我都会在能上面画公主、小动物等一些东西。

总之,我画的画在许多人眼里,都是非常漂亮的。

我平时非常好动,几乎每时每刻都停不下来。

但是客人来到我家做客,我就会变的很乖,我就像菩萨一样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装作很文静的样子。

直到别人夸我听话,我才甘心,这就是小滑头的我。

我虽然是个小姑娘,但也有嫦娥脸上长痣——美中不足。

有一次,妈妈出去一会的时间,我和弟弟吵架,我当时心在想:“我是姐姐,我应该让让弟弟,”于是我的火气便降了下来。

可是弟弟在
不停的说我坏话,我实在忍不住了,就用手抓他,不小心把他的脸抓破了。

弟弟也手下不留情,把我的脸也抓得破相了。

等妈妈回来的时候,发现我俩脸上都破了好几个洞,不但没安慰我俩,而是恶狠狠的揍了我们一顿。

事后,我也很后悔,兄弟姐妹之间应该团结互助。

我没有做好姐姐的本分,因为我是姐姐,要爱护弟弟妹妹,这个就是我的缺点。

好了,介绍到这里,你该知道我是谁了吗?对了,我就是淘气女孩“小叶子”。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
第七单元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

(40分)
1.读拼音,写词语。

(8分)
ū long wéi chí jiā pín
2.下列带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2分)
A.单.于(chán) 遁.逃(dùn) 焦躁.不安(zào)
B.估.计(gū) 剖.开(pāo) 临危不惧.(jù)
C.战役.(yì) 摧.毁(cuī) 惊慌失措.(zuò)
D.铁杵.(chŭ) 徘徊.(huí) 心急如焚.(fén)
3.选字组词。

(2分)
[洛格] ()阳空() [博搏] ()学拼()
[伦轮] ()理车() [措错] ()误举()
4.辨字组词。

(3分)
壶()坤()萤()贫()遣()
壳()抻()荧()贪()遗()
5.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2分)
(1)平明
..送客楚山孤() A.天刚亮 B.白天 C.平民 D.平常
(2)单于夜遁逃
..() A.遁地 B.逃跑 C.快跑 D.带着盾牌逃走
(3)只留清气
..满乾坤( ) A.清新 B.轻的气体 C.清香之气 D.清晨的空气
(4)一片冰心
..在玉壶()A.坚硬的心 B.冰做的心 C.纯洁的心 D.冰冷的心6.选词填空。

(2分)
维护维持
(1)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想( )秩序。

(2)我们要依靠法律( )自己的合法权益。

支援救援
(3)“诺曼底号”遇难后,船上的( )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

(4)洪水过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前来( )灾区。

7.下列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2分)
A.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B.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C.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D.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8.给引号选择正确的作用,填序号。

(3分)
①表示引用的部分;②表示特定的称谓;③表示特殊含义。

(1)“诺曼底号”是一艘大轮船,在英伦海峡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邮船之一。

()(2)海员们都说它很“年轻”,因为它才七岁,是1863年造的。

()
(3)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0分)
(1)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大概没有发生什么争执。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在一片浪花中飞驶过来。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营参谋长紧握着黄继光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黎明前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

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会全部丢失。

(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6分)
(1)《芙蓉楼送辛渐》一诗的作者是代的,送别的地点在,这首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诗人坚守高洁、清白品格的诗句
是。

(2)《塞下曲》中,点明环境的一句是 (2分) (3)《“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赞扬了哈尔船长的高贵品质。

(4)天行健,__________________。

《周易》
(5)胤恭勤不倦,_____________。

(6)胜人者有力,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欣赏(30分)
(一)古诗阅读(13分)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2分)
2.这首诗中突出墨梅气味的诗句是。

(2分)
3.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x”。

(6分)
(1)诗中直接描写墨梅的诗句是“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
(2)诗的三、四句是对墨梅的赞誉。

()
(3)在作者看来,墨梅特别普通,不值得夸赞。

()
4.诗人借墨梅表现了( )(3分)
A.厌恶官场生活,向往田园生活的志趣。

B.有才华却不能施展的愤恨。

C.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二)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17分)
左权的英雄事迹
左权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军著名的高级将领。

左权多次指挥战斗并取得胜利,体现了他高超的军事素养和深厚的军事理论功底,他学习刻苦,精于钻研,人们对他非常尊敬。

1942年5月,日军纠集3万兵力,再次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空前残酷的“大扫荡”,形势十分严峻。

鉴于敌我兵力对比悬殊,彭德怀、左权等决定于5月23日进行转移。

为保证八路军总部的安全转移,左权不顾危险,站在山头上沉着地指挥战斗。

他心里不仅想着总部各部门的安全,也惦记着群众的安危。

①当他看到附近山上还有群众没有脱离险境时,便命令警卫连长唐万成从已经十分吃紧的兵力中抽出一部分兵力吸引敌军,以便让群众转移。

直到安排妥当,左权才不慌不忙地走下山去。

日伪军发觉了八路军分路突围的意图,迅速收缩包围圈,并将一簇簇炮弹砸向密集的人群,给突围的人们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和恐慌。

面对这一极度危险处境,左权一边鼓舞士气,一边迅速督促彭德怀赶快转移。

他说:“你的转移,事关重大,只有你安全突出重围,总部才能得救。

”彭德怀关注着包围圈里的大批战友,坐在高大的马背上就是不挪动。

左权急了,以强硬的口气命令唐万成:“连人带马,给我推!”彭德怀被感动了,挥起马鞭,在警卫战士的掩护下,向西北方向疾驰而去。

②目送彭德怀离去后,左权又奔向司令部直属队,继续指挥大队人马的突围行动。

他的身体这时已虚弱得很厉害,但仍然尽全力招呼着每一个人。

午后2时,在十字岭高家坡,利用短暂的休整,左权用嘶哑的声音激励着已极其疲劳的队伍:“同志们,虽然敌情严重,但大家不要慌。

我们要胜利,就得一齐冲,一齐冲就要听从指挥,只要冲过前面一道封锁线,我们就安全了。


③左权从容地指挥队伍继续突围,他登上一块高地,尽管他声音更加嘶哑了,但还
是一遍又一遍地高喊道:“不要隐蔽,冲出山口就是胜利,同志们快冲啊!”大家见副总
参谋长就在身边指挥,情绪很快就稳定下来,突围的速度也更快了。

当队伍冲向敌军最
后一道封锁线时,敌人的火力更加凶猛。

突然,一发炮弹落在左权身边,他不顾危险,
高喊着让大家卧倒。

接着第二发炮弹又接踵而至,左权的头部、胸部、腹部都中了弹片。

就这样,一位才华横溢、智勇双全的八路军高级将领,为了拯救民族的危亡,失去了年
轻而宝贵的生命。

为了纪念左权将军,根据太行人民的请求,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1.读文中画“ ”的句子,完成练习。

(5分)
(1)句①中“十分吃紧”的意思是 ,从中可以
看出左权将军 。

(2)句②抓住左权的 ,描写了他 。

(3)句③进一步表现了左权 的优秀品质。

2.读文章,完成填空。

(3分)
(1)文章既写了人们 ,又写了左权将军 。

(2)为了纪念左权将军,根据太行人民的请求,辽县改名为 。

3.用“ ”画出文章的过渡句,它的作用是: 。

(4分)
4.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感受到左权将军怎样的伟大精神? (5分)
三、习作与表达。

(30分)
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熟悉的一个人吧!把这个人的外貌性格特点写清楚,题目自拟,不
少于350字
参考答案:
一、1.芙蓉乾坤砚台水壶勤劳窟窿维持家贫
2. A
3. 洛格博搏伦轮错措
3. 水壶蛋壳乾坤抻面萤火虫荧屏贫寒贪玩派遣遗忘
4.(1)②(2)③(3)①
5.(1)A (2)B (3)C (4)C
6.(1)维持(2)维护(3)救援(4)支援
7. B 8.(1)②(2)③(3)①
9.(1)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2)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

(3)穿透飞驶过来。

(4)营参谋长紧握着黄继光的手,说,好,他相信黄继光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5)如果在黎明前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九会全部丢失。

10.(1)唐王昌龄芙蓉楼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月黑雁飞高(3)临危不惧舍己为人(4)君子以自强不息
(5)博学多通(6)自胜者强
二、(一)1花色淡墨,花香清芬 2.只留清气满乾坤
3.(1) √(2) √(3)x
4. C
(二)1.(1)我军兵力少,抵挡敌军非常吃力把群众的安危放在第一位(2)动作不顾身体的虚弱,沉着地指挥着战斗
(3)从容镇定、临危不惧
2.(1)突围的场面指挥突围的过程(2)左权县
3.他心里不仅想着总部各部门的安全,也惦记着群众的安危。

承上启下
4.我从左权将军抽调兵力吸引敌军注意力和指挥队伍突围的事迹中感受到了左权将军心怀群众、沉着从容、不畏牺牲的伟大精神。

三、习作例文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