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二物理第二学期期中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初二物理第二学期期中复习资料
新杨中学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杠杆
★1、在_____的作用下,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硬棒,这根棒就叫做杠杆。
★2、作用在杠杆上,______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动力,__________杠杆转动的力叫做阻力。
从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距离叫做动力臂。
★3、杠杆平衡是指杠杆处于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状态。
★4、杠杆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公式:_________表示)
【练习】
1、关于杠杆平衡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用在杠杆支点同侧的动力和阻力,如果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则杠杆一定平衡
B、作用在杠杆支点两侧的动力和阻力,如果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则杠杆可能平衡
C、若杠杆上的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7、一根水平平衡的杠杆,分别在两侧挂上两组钩码(每个钩码质量相等),如上图所示,则杠杆将________________(填“水平平衡”、“右端将向上倾斜”或“右端将向下倾斜”),若两侧钩码分别减少一个的钩码,则杠杆将____________________。
8、轻质杠杆AB长2米,支点O在中间,右端A处挂一重力为5牛的物体,求:(1)若要使用弹簧测力计用10牛的力竖直向上拉杠杆,使其水平平衡,那么弹簧测力计应在支点O哪一侧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点距离O 点多远?(2)如果不用弹簧测力计,而在杠杆上离A端1.5米处再挂一个物体使杠杆平衡,那么这个物体重是多少?
9、如下图所示,杠杆水平平衡,请在下面两图中画出F 1的力臂L 1和力F 2。
10、一根轻质杠杆,如左下图所示,请在图中标出杠杆平衡时支点的大致位置并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F 2=5N
F 1=10N
F 1
11、如右上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块大石头,某同学要用如图所示的杠杆把大石头移走,请在图中作出撬起大石头的最小的力F1,并标出对应的支点O。
12、如右图所示,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为2牛,现要把一个钩
码(钩码重为1牛)挂上使杠杆平衡,请把钩码画到图中适当的位置。
★5、根据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刻度的杠杆、
铁架台、线、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实验中,首先把杠杆的_______支在铁架台
上,其目的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调节横杆两端的____________,使杠杆
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调节杠杆平衡时,发现杠杆的右
端翘起,则可以调节右端的螺母,使它
向_______移动;或者调节左端的螺母,
使它向________移动。
4)操作时,若在杠杆的两侧挂上钩码后,杠杆
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使杠杆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一组钩码用线先系在杠杆上,再用弹簧测
力计在杠杆的同一侧拉杠杆,则弹簧测力计应__________拉杠杆。
若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的另一侧拉杠杆,则弹簧测力计应__________拉杠杆。
6)某同学把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为了归纳出
结论,请你帮他把表格中空白的项目填写完整,并计算出所需数据。
序号
动力
(F
1
)
(牛)
动力臂
(l1)
(米)
阻力
(F
2
)
(牛)
阻力臂
(l2)
(米)
1 3 0.05 1.5 0.10
2 2 0.10 4 0.05
3 1 0.15 3 0.05
7)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写出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1、某同学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平衡的实验,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实验过程中保持钩码的质量
和位置不变,通过调节弹簧测力计位置和拉力方向来研究实验规律。
(1)根据a、b两个图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b、c、d三个图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6、省力杠杆是动力臂_____阻力臂的杠杆。
它能______,但__________。
费力杠杆是动力臂_____阻力臂的杠杆。
它能______,但__________。
等臂杠杆是动力臂_____阻力臂的杠杆。
它既不______,也不__________。
【练习】
1、下列杠杆中,在使用时属于省力的是_______________,在使用时属于费力的是
______________,属于等臂杠杆的是____________。
①定滑轮;②理发剪刀;
③切纸刀;④镊子;⑤
筷子;⑥汽水瓶扳手;
⑦人的前臂;⑧钓鱼竿;⑨羊角锤。
2、如图所示的杠杆,O点为支点,B点挂一重物G,在A点分别施加力F1、F2、F3,使杠杆平衡,这三个力中最小的力是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二、滑轮
★1、定滑轮使用时,滑轮的____固定不动。
定滑轮相当于______杠杆,使用它可以________,但不能_____。
★2、动滑轮使用时,滑轮的____
随物体一起移动,动滑轮相当于
____杠杆,使用时可以_______,
但__________。
【练习】
1、图1中滑轮是_____滑轮。
若弹簧测力计向下
拉动0.4米,示数为5牛,则重物的重力为______牛,重物被提升_____米。
(滑轮重力和摩擦不计)2、图2中滑轮是_____滑轮。
若拉力F竖直向上拉动0.4米,拉力大小为5牛,则重物的重力为______牛,重物被提升_____米。
(滑轮重力和摩擦不计)
3、如左下图,请画出滑轮和绳子,将小船拉上岸。
4、如右下图,请分别作出两个滑轮的杠杆示意图。
5、如图3所示,滑轮分别在力F
l 、F
2
、F
3
的作用
下匀速提升物体,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A. F
l >F
2
>F
3
B. F
l
<F
2
<F
3
C. F
l
<F
2
=F
3
D.
F
l =F
2
=F
3
6、如图4所示,滑轮分别在力F
l 、F
2
、F
3
的作用
下匀速提升物体,这三个力关系是()
A. F l >F 2>F 3
B. F l <F 2<F 3
C. F l <F 2=F 3
D.
F l =F 2=F 3
7.如图5所示,滑轮的重力和绳子摩擦不计,重力是100牛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是20牛,则拉力F 是( )
A.120牛
B.10牛
C.40牛
D.60牛
8.如图6所示,滑轮的重力和绳子摩擦不计.物体的重力是100牛,在20牛的力F 的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是( )
A.10牛
B.100牛
C.40牛
D.60牛
图 3 图 4
图5 图6
9、某同学在研究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
F 1 F 2 F 3
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比较图中(a)、(b)两图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图中(b)、(c)、(d)三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某同学在研究动滑轮的使用特点,他每次都匀速提起钩码,研究过程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已知动滑轮重0.2牛)
(1)比较图中(a)、(b)两图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图中(b)、(c)、(d)三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机械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机械功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3、机械功的单位:__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表示)
【练习】
1、用60牛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牛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前进5米,推力对物体做了________焦功.物体的重力做功是________焦。
2、某同学提着质量为2千克的重物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走180米,该同学对重物做的功是_____焦。
然后他又沿着10米长的楼梯登上6米高的楼上,则登楼时该同学对重物做的功是_____焦。
3、如图所示,已
知m
1>m
2
>m
3
,在同
样大小的力F的
作用下,三个物体都沿力的方向移动S,则力F 所做的功()
A、甲情况下F做功多
B、乙情况下F做功最多
C、丙情况下F做功多
D、三种情况下F做功一样多。
4、某举重运动员在1.5秒内将重1500牛的杠铃举高2米,则举重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多少功?做功的功率多大?若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高后坚持了3秒才放下,那么在整个过程中他对杠铃做功的功率多大?
4、枪膛长70厘米,子弹重0.2牛,子弹在枪膛内受火药爆炸后产生的气体的平均推力是1000牛,射出后子弹在空中飞行450米,则气体对子弹做的功是多少焦?
5、甲、乙两位同学用大小相等的水平推力,分别将两个箱子沿水平地面推动10米,甲推的箱子重为1000牛放在比较光滑的水平面上,乙推的箱子重为500牛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则甲做的功________乙做的功。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一辆汽车的功率是50千瓦,以10米/秒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10分钟,求:
则汽车所做的功________焦,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的阻力_______牛。
四、功率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功率。
功率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2、马长时间工作的功率约为350瓦,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功率的符号为_____,定义公式________。
功率的国际单位是_____(用字母____表示)。
练习
1、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0分钟,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为
2000牛,求:汽车牵引力在这个过程中所做的功?汽车的功率多大?
2、甲乙两人进行爬楼梯比赛,已知两人的重力之比为5∶6,同时从底楼出发直到三楼,两人所用时间之比为10∶9,则甲、乙两人做功之比_________,功率之比为__________。
3、质量相同甲、乙两位同学分别从底楼
匀速走到5楼,甲跑步上楼,乙较慢地上
楼,则甲乙做功和功率的关系是()
A、甲乙做功相同,功率相同
B、甲乙做功相同,乙功率小
C、甲做功少,功率小
D、甲做功多,功率大
4、关于力、距离、功与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力越大,功率越大
B、距离越长,功率越大
C、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D、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5、为了测量某同学爬到竹竿顶端的功率,则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6、某工人用一个动滑轮将重为500牛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3米,求:(1)拉力的大小;(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3)拉力做功为多少;(4)若货物以0.1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
则拉力的功率为多大?
7、物体A的质量为10千克,在拉力F为20牛的作用下通过滑轮使物体A恰好以0.1米/秒的速度匀速前进,(不计绳和滑轮的重),求:(1)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2)1分钟内拉力F拉动的绳子的长度。
(3)拉力F做的功;(4)力F做功的功率。
8、为了研究物体做功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设计并做了三组实验。
他把不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不同的高度,同时测出相应的时间,记录的实验如下表所示。
已知每一组的做功快慢相同,而各组不同,第一组最快,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慢。
表一
实验次数拉力F/牛提升高度h/米拉力做功W/焦所用时间t/秒
1 50 4 200 10
2 75 2 150 7.5
3 100 1 100 5
表二
实验次数拉力F/牛提升高度h/米拉力做功W/焦所用时间t/秒
4 2
5 8 200 20
5 50 3 150 15
6 100 1 100 10
表三
实验次数拉力F/牛提升高度h/米拉力做功W/焦所用时间t/秒
7 100 1 100 20
8 25 3 75 15
9 50 1 50 10 (1)分析比较实验次数1、4或2、5或3、6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次数_________________可得出结论:在相同的时间内,拉力做的功越多,做
功就越快。
(3)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以上a、b两个结论说明物体做功的快慢由______________决定,为此我们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称为________。
五、机械能
★1、物理学中认为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其他物体_________,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_______。
★2、物体由于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它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和__________。
★3、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而具有的势能叫做重力势能,它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和__________。
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而具有的势能叫做弹性势能
★4、机械能是_______和_________的统称。
【练习】
1、在空中以同样的速度飞行的飞机和小鸟,__________动能大。
当飞机匀速下降时,飞机的动能将________,势能将__________,机械能将_________。
2、物体从光滑的斜面上下滑,在下滑过程中,它的动能将_______,重力势能将_________;物体从粗糙的斜面匀速下滑时,它的动能将_________,重力势能将_________。
3、滚摆上升到顶端时具有_________
能,下降到底端时具有_______能;
上升过程中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
能,下降过程中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滚摆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右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研究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在实验中,该同学是根据______________来反映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图中该同学研究在______相同时,重力势能与______的关系。
5、如图7所示已知重物的质量m
1=m
2
<m
3
,松手让
重物从某一高度落下能将小木桩打入沙中。
(1)观察比较(a)(b)两图,可以知道在__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2)观察比较(a)(c)两图,可以知道在__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8所示,某同学做“研究与动能大小有关的因素”实验中,分别将A、B、C三个小球
(m
A =m
B
<m
c
),先后从同一装置的h
A
、h
B
、h
C
高处
滚下,并用DIS仪器精确测量出它们到达水平面
的的速度,v
A =v
C
>v
B。
三小球到达水平面后推动
同一纸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图示位置。
(1)分析比较(a)、(b)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a)、(c)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分析比较(b)、(c)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这里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衡量小球动能的大小。
图
7
图8
六、温度、温标 ★1、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要准确测量物体的温度必须使用________。
★2、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该温度计采用的是________温标,它规定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为0℃,____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为100℃。
并将这两个温度点之间______等分。
★3、人的正常体温为____℃,读作_________,冷冻室的温度为-20℃,读作________。
★4、常用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A B C (a (b (c m m (a ) (b ) (c )
制成的。
★5、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到_______,最小分度值为______。
体温计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6、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首先要______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_______和_________合适的温度计。
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被测物体________,且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的_____或_______;读数时,温度计_____(“能”或“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且眼睛的视线应与温度计的________。
★7、一切物体是由_____组成的。
分子在______做________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_______。
★8、扩散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扩散越_____。
★9、平时我们能闻到各种香味是属于______现象。
★10、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将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两滴水滴相互接近能自动结合成一滴大的水滴,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
【练习】
1、如图所示为一支_________,它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
此时它的示数为_______。
若它直接去测量一位体温为37℃的同学的体温,则它的示数为_______。
2、如图,用温度计分别测一杯水(图
a)和一杯煤油(图b)的温度,则水的
温度为_____ ,煤油的温度为
_______,两者相比,温度相差
________。
3、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_________。
(多选)
A、扫地时扬起灰尘;
B、八月桂花香;
C、糖放入水中后,水变甜;
D、酒精擦在皮肤上时能闻到酒精味;
E、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F、长期堆煤的墙角会染上黑色。
4、“花气袭人知骤暖”。
说明:气温在_________,分子运动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