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过滤带水土保持和水质净化效益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被过滤带水土保持和水质净化效益研究
茅超颖;王云琦;马瑞;夏妍;王婕;向靓杰;张守红
【期刊名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7(39)11
【摘要】植被过滤带是水土保持和面源污染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研究于2016年8月在鹫峰人工降雨大厅通过土槽植草冲刷试验,观测不同宽度和坡度的植被过滤带(高羊茅)对地表径流、总悬浮物(TSS)以及污染物(TN、TP、K)的削减效果,定量分析植被过滤带宽度、坡度及入流流量大小等因素对植被过滤带径流拦蓄、TSS 拦截和水质净化效益的影响。
结果表明:植被过滤带的宽度对径流拦蓄效益影响较大,宽度为1、3和5 m植被过滤带的径流削减率分别为25.9%、79.6%、79.7%;污染物(TN、TP、K)削减率随着宽度逐渐增大,分别为51.7%~92.9%、
44.4%~98.8%、31.7%~97.9%;TSS削减率分别为97.6%、99.4%和77.4%。
随着坡度的增加(3°、7°和10°),径流和TSS的削减率呈逐渐减小趋势。
对于同一个植被过滤带而言,较小的入流流量所对应的径流和TSS削减率较大,而污染物负荷削减率较小。
研究表明,植被过滤带能有效拦蓄径流、拦截悬浮固体等污染物质,具有较好水土保持和水质净化效益。
【总页数】10页(P65-74)
【关键词】植被过滤带;水土保持;水质净化;径流;总悬浮物
【作者】茅超颖;王云琦;马瑞;夏妍;王婕;向靓杰;张守红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市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14.7
【相关文献】
1.不同参数下植被过滤带对径流中农药的净化效果研究 [J], 马艺坤;杨方社;李怀恩;刘兴誉;王浩;张鸿敏;韩琛
2.基于水文和土壤侵蚀模型评估植被过滤带净化径流中氮磷的效果 [J], 邓娜;李怀恩
3.径流流量对植被过滤带净化效果的影响 [J], 邓娜;李怀恩;史冬庆;汪磊
4.植被过滤带对地表径流中泥沙和杀虫剂的净化效果 [J], 刘兴誉;杨方社;李怀恩;王浩;马艺坤;张鸿敏;韩琛
5.河岸植被缓冲带植被类型与宽度对水质净化效益的影响 [J], 吴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