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焚烧作业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 年第 6 卷第 70 期2019 Vol.6 No.70
171
・卫生论坛・
生活垃圾焚烧作业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
金祖荣
(江苏省常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苏州 215500 )
【摘要】目的 分析评估生活垃圾焚烧作业职业病危害风险。
方法 对我市某生活垃圾焚烧厂进行研
究。
结果 经系统分析与评估,对生活垃圾焚烧作业的风险水平进行确定,同时提出相关管理优化顺序。
结论 对于生活垃圾焚烧作业职业病危害风险,经有效风险评估,可以确定风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优化措顺序,减轻职业病危害。
【关键词】生活垃圾;焚烧作业;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R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70.171.01
焚烧作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重要处理方式之一,其此种处理方式应用愈加广泛。
但因生活垃圾性质不均匀,而且成分复杂,所以焚烧期间可能会产生多种化学反应,造成职业病危害问题,因此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焚烧作业职业病危害风险问题[1]。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评估生活垃圾焚烧作业职业病危害风险,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市某生活垃圾焚烧厂进行研究。
1.2 方法
以澳大利亚制定的风险管理手册等为参考,调整相关参数,形成生活垃圾焚烧作业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方法,并利用两个因素矩阵,(1)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可能性,(2)职业病危害影响程度,对各作业单元危害风险进行确定。
2 结 果
2.1 工艺流程
从工艺流程上来看,生活垃圾焚烧作业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单元:(1)垃圾接收储存;(2)垃圾焚烧;(3)热能利用;(4)烟气净化;(5)渗沥液处理;(6)灰渣处理。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从各单元主要危害上来看,垃圾接收储存危害以硫化氢、氨为主;垃圾焚烧危害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金属类物质、酸性气体、二噁英类物质为主;热能利用危害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金属类物质、酸性气体、二噁英类物质为主;烟气净化危害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金属类物质、酸性气体、氢氧化钠、二噁英类物质、氢氧化钙、噪声、飞灰粉尘、活性炭粉尘、高温等为主;渗沥液处理危害以硫化氢、氨为主;灰渣处理危害以金属类物质、二噁英类物质炉渣粉尘、飞灰粉尘、水泥粉尘、螯合剂粉尘、噪声、高温等为主。
2.3 风险管理优化顺序从上述分析来看,生活垃圾焚烧作业各单元均存在较高水平的危害风险,以各单元风险为依据,对其进行优化顺序,(1)灰渣处理;(2)垃圾接收储存;(3)垃圾焚烧;(4)热能利用;(5)渗沥液处理;(6)烟气净化。
3 讨 论
生活垃圾组成成分复杂,经过焚烧处理之后容易产生多
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本次研究发现,在职业病危害风险中,焚烧单元危害最大,另外如果焚烧单元中,垃圾燃烧不充分,则会产生更多的一氧化碳以及二噁英类物质,使后续各个单元的有害物质增加[2]。
因此在焚烧处理期间,应避免有害物质的产生,是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基础和前提。
在焚烧处理期间,需要对焚烧温度进行控制,还需要对搅拌混合程度进行控制,另外对过剩空气率以及气体停留时间进行控制,以充分分界二噁英类物质,减少危害因素[3]。
同时在本次研究中还发现,在职业病危害风险中,灰渣处理单元风险较高。
因生活垃圾经过焚烧处理之后会产生灰渣,而这些灰渣会吸附高毒物质,如重金属物质、二噁英类物质等。
对于此,应根据WHO 制定的策略要求,通过有效措施进行防控,可以通过控制发生源的方式进行,还可以通过控制散发途径的方式进行,另外还需要注重工人的防护。
在飞灰与炉渣输送期间,应采取湿式作业,使除尘装置保持运行状态,在输送机转运期间,应使用局部封闭或湿式喷淋等方式进行处理。
在飞灰稳定化处理时,应采取密闭操作,并装设局部吸风装置。
另外不管是作业人员,还是巡检人员,均需要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及时清扫积尘,选用湿式处理方式,防止出现二次扬尘问题[4]。
在生活垃圾焚烧作业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分析中,应避免主观判断,减少不确定性,另外针对罕见时间以及意外事件,应做好应急处理措施,建立并完善应急机制,以有效响应不同危害事件。
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深化对各个单元的研究,使其保持稳定运行状态,减少危害风险。
对于生活垃圾焚烧作业职业病危害风险,经有效风险评估,可以确定风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优化措顺序,减轻职业病危害。
参考文献
[1] 闫雪华,黄汉林,吴 雪,etal.两种风险评价方法在某铅酸蓄电池
企业铅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中的应用比较[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7,35(02):130.
[2] 林兵武.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高新技
术企业,2016,01(06):188-189.
[3] 李鹏飞,杨永坚.风险评估法在某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中的综合应用[J].职业与健康,2016,32(01):11-14.
[4] 刘嘉昊.关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风险评价[J].黑龙江科
学,2016,07(09):124-125.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