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练出高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铝制容器可盛装热的浓硫酸
B.镁的金属性比铝的金属性强
C.氢氧化铝能溶于过量氨水
D.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固体只有MgO
答案 B
解析铝与热的浓硫酸发生反应;氢氧化铝不能溶于氨水;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固体有MgO、Mg3N2和C。
2.铝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它并非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食用后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食品中铝的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下列关于铝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在空气中不易氧化是因为其性质不活泼
B.氢氧化铝可与胃酸反应,常用作中和胃酸的药物
C.明矾可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D.硫酸铝铵常用作面粉膨化剂,该物质不溶于水
答案 B
解析A项中铝在空气中会与O2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C项中明矾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色素和杂质的性能,通常用作净水剂,但不能用于杀菌消毒;D项中铵盐都溶于水。
3.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3②(NH4)2SO3③Al2O3④Al(OH)3
⑤Al
A.全部B.只有①③④⑤
C.只有③④⑤D.只有②③④⑤
答案 A
解析弱酸的酸式盐、弱酸弱碱盐、Al、Al2O3、Al(OH)3等物质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故选A。
4.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时,消耗
碱量最多的是() A.Al B.Al(OH)3 C.AlCl3D.Al2O3答案 A
解析假设上述四种物质均为1 g,则物质的量分别为1
27mol、
1
78mol、
1
133.5mol、
1
102mol,
完全溶解转化为NaAlO2时,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
27mol、1
78mol、(
1
133.5×4)
mol≈
1
33.4mol、(
1
102×2) mol=
1
51mol,所以选A。
5.有一块镁铝合金,其中镁与铝的质量比是8∶9。
加入足量稀H2SO4使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 A
解析镁与铝的质量比是8∶9,则物质的量之比是1∶1,NaOH溶液过量后Al(OH)3完全溶解,只有Mg(OH)2,B错;等物质的量的Mg(OH)2与Al(OH)3的质量之比是58∶78,即剩
余的Mg(OH)2的质量小于沉淀最大质量的1
2
,排除C、D,故选A。
6.甲、乙两烧杯中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和NaOH溶液,各加入10 mL 0.1 mol·L -1 AlCl3溶液,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多
B.甲中沉淀可能比乙中的多
C.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少
D.甲中和乙中的沉淀一定一样多
答案 B
解析①若AlCl3过量,由于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比NaOH提供的OH-物质的量大,所以甲比乙生成的Al(OH)3沉淀多;②若AlCl3电离出的Al3+与氨水或NaOH溶液电离出的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的量相等;③若AlCl3少量,由于在NaOH溶液中生成的Al(OH)3可继续与NaOH反应而溶解,乙中的沉淀量小于甲。
7.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2-3、SO2-4、NO-3中的几种。
①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Mg2+、Al3+
B.溶液中n(NH+4)=0.2 mol
C.溶液中一定不含CO2-3,可能含有SO2-4和NO-3
D.n(H+)∶n(Al3+)∶n(Mg2+)=1∶1∶1
答案 B
解析由①知溶液中一定含有H+,一定没有CO2-3、NO-3,由②及图像知溶液中一定含有Mg2+、Al3+和NH+4,且n(NH+4)=0.7 mol-0.5 mol=0.2 mol,n(H+)=0.1 mol,n(Al3+)=0.8 mol-0.7 mol=0.1 mol,沉淀Al3+、Mg2+共消耗0.4 mol OH-,其中沉淀Al3+消耗0.3 mol OH -,沉淀Mg2+消耗0.1 mol OH-,根据Mg2+~2OH-,可得n(Mg2+)=0.05 mol,故只有选项B正确。
8.从海水中提取镁,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把贝壳制成石灰乳;②在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在HCl气体氛围中干燥产物;④将得到的产物熔融电解得到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
B.第④步电解时阴极产生氯气
C.①②③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MgCl2
D.以上提取镁的过程中涉及化合、分解和复分解反应
答案 B
解析电解熔融的MgCl2时,阴极产生镁,阳极产生氯气,B错。
9.某无色透明溶液与铝反应放出氢气,该溶液中可能含有Mg2+、Cu2+、Ba2+、H+、Ag+、SO2-4、SO2-3、HCO-3、OH-、NO-3十种离子中的若干种,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当溶液中有Al3+生成时,溶液中可能存在:SO2-4、NO-3、H+、Mg2+
B.当溶液中有Al3+生成时,溶液中一定存在:H+、SO2-4;可能存在Mg2+
C.当溶液中有AlO-2生成时,溶液中一定存在:OH-、Ba2+、NO-3
D.当溶液中有AlO-2生成时,溶液中可能存在:OH-、Ba2+、NO-3、SO2-3
答案 B
解析据题意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u2+、HCO-3。
当溶液中有Al3+生成时,原溶液中含有H+,不含有NO-3(产生的气体为NO)、SO2-3、OH-,据电中性原理知其中必定含有SO2-4,于是不能存在Ba2+、Ag+,可能含有Mg2+,A项错误,B项正确;当溶液中有AlO-2生成时,原溶液含有OH-,肯定没有H+、Ag+、Mg2+,据电中性原理知其中必定含有Ba2+,于是不能存在SO2-3、SO2-4,可能含有NO-3,C、D项错误。
10.将一定质量的Mg和Al的混合物投入250 mL 2.0 mol·L-1的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
待反应完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0 mL时,溶液的pH等于7
B.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0 mL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镁和硫酸铝
C.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1
D.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答案 C
解析从图像可以看出加入的NaOH溶液先将过量的H2SO4中和,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MgSO4、Al2(SO4)3和Na2SO4,但是此时因Al3+、Mg2+水解使溶液呈酸性,A、B项错误;当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 mL时,此时溶质只有Na2SO4,根据元素守恒,可得n(NaOH)=2n(H2SO4),c(NaOH)×0.2 L=2×2.0 mol·L-1×0.25 L,则c(NaOH)=5 mol·L-1,C项正确;用于生成氢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8 L×5 mol·L-1÷2=0.45 mol,即H2的物质的量,标况下氢气的体积为0.45 mol×22.4 L·mol-1=10.08 L,D项错误。
11.A、B、C、D、E五种化合物均含有某种短周期常见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的溶液为澄清溶液,C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E则易溶于水,取A的溶液灼烧,焰色反应为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KAlO2Al(OH)3Al2O3AlCl3NaAlO2
(2)AlO-2+CO2+2H2O===Al(OH)3↓+HCO-3
AlO-2+4H+===Al3++2H2O
解析在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必为两性物质,又因为B受热时转化为C,故可知C为Al2O3,B为Al(OH)3,由此推出D是AlCl3,A与过量CO2反应生成Al(OH)3,且A的溶液的焰色反应为浅紫色,则A为KAlO2,E为NaAlO2。
12.如图所示为一定量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产生Al(OH)3白色沉淀的质量与NaOH 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时已参加反应的AlCl3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2)AB段曲线所表示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B处生成的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含有0.1 mol 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5 mol·L-1 NaOH溶液,开始发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一段时间后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最后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
请在下图中画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示意图。
答案(1)1∶3
(2)Al(OH)3+OH-===AlO-2+2H2O
(3)生成白色沉淀
(4)
13.(2013·大纲全国卷,29)铝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工业上用Al2O3和冰晶石(Na3AlF6)混合熔融电解制得。
①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和SiO2等。
从铝土矿中提炼Al2O3的流程如下:
②以萤石(CaF2)和纯碱为原料制备冰晶石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液Ⅰ中加入CaO生成的沉淀是________,反应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可作为建筑材料,化合物C是________,写出由D制备冰晶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法制铝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以石墨为电极,阳极产生的混合气体的成分是________。
答案(1)2NaOH+SiO2===Na2SiO3+H2O、2NaOH+Al2O3===2NaAlO2+H2O
(2)CaSiO32AlO-2+CO2+3H2O===2Al(OH)3↓+CO2-3(或AlO-2+CO2+2H2O===Al(OH)3↓
+HCO -3)
(3)浓H 2SO 4 12HF +3Na 2CO 3+2Al(OH)3===2Na 3AlF 6+3CO 2+9H 2O
(4)2Al 2O 3=====高温
通电,Na 3AlF 64Al +3O 2↑ O 2、CO 2(CO) 解析 结合Al 2O 3、SiO 2与NaOH 溶液反应后产物的性质来分析流程图一,根据萤石和纯碱为原料制取冰晶石来分析流程图二,充分利用质量守恒等来书写化学方程式。
(1)在加入NaOH 溶液时,Al 2O 3和SiO 2都能与NaOH 反应,分别生成NaAlO 2和Na 2SiO 3。
(2)
加入CaO 后,SiO 2-3与Ca 2+结合生成难溶物CaSiO 3;滤液Ⅱ中主要含有AlO -
2,通入CO 2后生成沉淀Al(OH)3,煅烧后生成Al 2O 3。
(3)萤石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CaSO 4和HF 气体;HF 、Na 2CO 3、Al(OH)3三者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写出化学方程式。
(4)电解Al 2O 3制取金属铝,加入的冰晶石为助熔剂;阳极产生的O 2能与石墨电极反应生成CO 2(可能含有CO)。
14.镁在空气中燃烧除生成MgO 外,还可能生成Mg 3N 2。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镁在空气中燃烧后的固体(不含单质)进行实验,探究其组成。
(1)甲组同学取一定量燃烧后的固体投入水中,得到了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固体中含有Mg 3N 2,生成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为测定Mg 3N 2的含量,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再加热A 。
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A 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加入的固体质量为4.0 g ,最终C 装置增重a g ,则固体中含Mg 3N 2______ g(用含a 的式子表示)。
(3)丙组有的同学认为乙组同学的测定结果偏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同学认为乙组同学的测定结果偏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组同学进行了改进,他们将乙组同学实验中得到的难溶固体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并灼烧固体至恒重,测得其质量为 4.08 g 。
上述过程中,洗涤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镁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的固体中Mg 3N 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4)有一种用铵盐与含镁矿石混合煅烧制取氧化镁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方法存在的原料成本高、项目投资大、能耗高、副产品不好用等问题,其原理是将含镁矿石粉(含氧化镁)与铵盐混合,经过煅烧、水溶、过滤,得到粗镁盐溶液,并回收煅烧产生的氨。
写出用固体(NH 4)2SO 4与含镁矿石粉混合煅烧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H 3 Mg 3N 2+6H 2O===3Mg(OH)2+2NH 3↑
(2)吸收生成的NH 3 使A 装置中反应产生的NH 3全部进入到C 装置中 50a 17
(3)C 装置的两侧无干燥装置,NH 3中的水蒸气以及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都可能进入C 装置而被浓硫酸吸收,造成结果偏高 可能有部分NH 3滞留在装置内没有完全被浓硫酸吸收,从而造成结果偏低 向过滤器中的沉淀物上加蒸馏水至恰好完全浸没沉淀,待水全部流出后,重复操作2~3次 10%
(4)(NH 4)2SO 4+MgO=====高温MgSO 4+2NH 3↑+H 2O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11 解析 (1)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NH 3,Mg 3N 2与水反应生成Mg(OH)2和NH 3。
(2)浓硫酸是酸性干燥剂,可吸收NH 3,对A 加热可促使NH 3挥发,使反应产生的NH 3全部
被C 装置吸收,则由关系式Mg 3N 2~2NH 3可求出a g NH 3对应50a 17
g Mg 3N 2。
(3)A 装置中产生的NH 3会含有水蒸气,C 装置中浓H 2SO 4既吸收NH 3,也吸收NH 3中的水蒸气,而且C 装置后未连接隔绝空气中水蒸气的装置,所以C 装置增重的a g 中包括水蒸气的质量,造成测定结果偏高。
反应产生的NH 3在反应结束后由于气压的原因无法全部被排出,而在装置中滞留一部分,造成产生的NH 3不能全部被浓硫酸吸收,所以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
丙组同学所得4.08 g 固体是MgO ,包括原混合物中的MgO 和Mg 3N 2转化来的MgO(Mg 3N 2~3Mg(OH)2~3MgO),设原固体混合物中Mg 3N 2、MgO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 、y mol 。
则⎩⎪⎨⎪⎧
100x +40y =4.0
3x +y =4.0840(Mg 原子守恒)
解得:x =0.004,y =0.09
则燃烧后生成的固体中Mg 3N 2质量分数为0.004×1004.0×100%=10%。
(4)含镁矿石粉中含MgO ,MgO 与(NH 4)2SO 4高温反应生成MgSO 4、NH 3和H 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