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太原教师招考公共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太原教师入编考试公共理论
一:填空题
1.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12月1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谈话。
他强调,我们要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和伟大成就,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2.2009年1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徐光宪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3.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4.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5. 发生违反本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6.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
7.个体身心在发展过程中受环境、遗传、成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8.品德是指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或倾向。
包括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情感、道德认识。
9
10.
二:单选题
1.8月8日至24日,北京成功举办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第一次名列奥运会金牌榜首位。
2. 6月5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环境日”。
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改变习惯: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3.学生上课边听课边记笔记,这是注意的______品质
A 分配
B 范围
C 选择
D 广度
4. 11月4日,美国举行第56届总统选举,民主党候选人Barack.Hussein.Obama (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当选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
5. 每年的教师节是9月10日。
6.9月25日晚,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漫步,并在太空中展示五星红旗。
7.今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纪念日。
8.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9
10
三:判断改错题
1.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
2.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相互联系,培养目标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
3.有人记忆快,有人记忆慢;有人善于思考,有人善于形象思维。
这是能力素
质。
()
4.脑是产生心理的主要器官。
(√)
5.人在高兴时能兴高采烈,在失败时能垂头丧气。
这是应激情绪。
(X )正确
答案应该是心境情绪吧
6.人常常在学习汉字后,在遇到汉字偏旁部首时,能根据词义,把汉字的残缺
部分补充完整。
这是知觉的整体性。
(X)应该是知觉的理解性吧
7.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这是课的类型。
()
8.学生在学校违反校规时,学校可以批评教育,严重违反时,学校可以开除学
生。
(X )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学生不可以开除
9.
10.
四.简答题
1.教师法中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请列举出3条)
答( 1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 2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 3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 4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 5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 6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下图反映的是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反映的是什么规律。
在教学中,怎样应用这规律让学生学习。
答: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可以有效地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和反复识记相结合
3.学生在学校被教师批评后,家长家长找到学校,把教师打倒在地,并使教师住院治疗。
家长该承担什么责任。
4.请列举出中小学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列举4种)
答:(一)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方法。
1 讲授法
2 谈话法
3 讨论法
4 读书指导法
(二)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
1 演示法
2 参观法
(三)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1 练习法
2 实验法
3 实习法(或称实习作业法)
教师采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答:一、教学的目标、任务
二、教材内容
三、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
四、教师的素养条件
五、学校的设备条件和教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