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裁剪及其适用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新生认知服装结构的人门课程。
第3 期
戴建国等: 立体裁剪及其适用性分析
[1] 19
332 立体裁剪的还原性 .. 人体是立体的, 因此平面的衣片最终必须转化 为立体形态的服装。用平面方法设计纸样, 纸样是 平面的, 且纸样设计的状态也是平面的, 所以需要凭 借设计师的经验推想服装立体成型的效果。这对设 计师经验要求很高, 尤其是一些复杂结构的服装, 哪 怕是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也会觉得毫无把握。而立体 裁剪虽然制成的衣片本身也是平面的, 但因为是在 立体状态下获取的, 因此它的最终立体还原性一定 优于平面制成的衣片。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本质 区别在于立体制成的衣片最终成衣是还原性的; 而 平面制成的衣片最终成衣则是验证性的。 333 立体裁剪的直观性 .. 直观性强是立体裁剪的核心价值, 是立体裁剪 所有优点中最值得称道的。 1立体裁剪的直观性有利于设计师对服装形态 ) 的调整与塑造。服装是具象的, 服装造型美观与否 须通过观察才能判断。因此形态的塑造与调整选择 直接、 直观的方法是最有效的。由于立体裁剪是在 立体的、 直观的状态下进行, 所以其所构成的服装从 局部到整体 , 无论形态还是 比例 自始至终可以不断 观察反复调整, 直至达到最佳或满意为止。平面裁 剪观察纸样推想成衣效果 , 观察成衣效果调整纸样, 始终是间接的, 二者相比优势不言自明。 2立体裁剪的直观性有利于设计师对服装材料 ) 性能的控制与把握。服装材料是柔性的, 在悬垂状 态下具有伸缩变形的特性 , 尤其是一些悬垂性好的 织物以及斜裁衣片, 其伸缩变形性更甚。服装材料 伸缩变形的问题并不仅是悬垂伸缩变形问题, 其它 还有 自然收缩、 水缩、 热缩、 缝缩等问题, 这些都必须 在衣片设计中加以考虑。但后者不管是平面还是立 体都可以利用测试数据在衣片设计中直接加放 , 唯 独材料的悬垂伸缩变形问题只有采用立体裁剪方式 才能直接解决。悬垂性好的织物以及斜裁衣片在悬 垂状态下必然产生水平收缩、 垂直伸展现象 , 这既是 服装结构设计中大可利用的优点, 同时又是服装结 构设计中的难点。由于立体裁剪始终将服装材料处 于悬垂状态, 即与穿着状态一致情况下进行的, 这就 为设计师巧妙利用或克服材料悬垂伸缩变形提供了 极为有利的条件。在某种意义上说服装材料悬垂伸 缩变形特性对于立体裁剪只是优点不是缺点。比如 荡领( 又称垂坠领) 设计便是立体裁剪的强项。再比 如褶纹造型的礼服 , 其褶纹的疏密、 刚柔、 方向以及 褶纹源端深浅、 褶纹消失点位置等与成品效果密切
性、 制造均质性及品种配套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使得 很多服装款式无法直接、 完整地用立体裁剪的方法
来完成。 面对成衣市场的个性化、 时尚化、 高级化的发展
趋势, 单一的平面结构设计手段已越来越难以应对 服装结构变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高品质服装所追 求的合体性、 舒适性等隐性质量指标很难用单一的 平面结构设计手段来实现。随着我国服装产业的竞 争格局从价格竞争向产品竞争乃至品牌竞争递进 , 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特别是时装企业开始重视立体 裁剪技术的应用。近年来浙江不少女装企业在招聘 打板师时特别强调应聘者的立体裁剪技能, 有的企 业招聘时就考立体裁剪; 有不少企业与高校联系, 请 求为其员工进行立体裁剪技术的专门培训 , 这反映 出一种趋势和需求。因此加强对立体裁剪技术的研
戴建国, 陈敏之, 何瑛
(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 杭州 301) 1 8 0 摘 要 分析了立体裁剪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 通过对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深人比较 , 指出立体裁剪在处理
服装复杂结构 、 解决服装材料悬垂伸缩变形时的独特性与作用 。
关键词 服装结构设计 ; 立体裁剪; 平面裁剪; 优势比较 中图分类号 :S4 . T911 7 文献标识码 : A
32 立体裁剪的基本作用 .
立体裁剪的基本作用与平面裁剪相同, 都是解 决服装结构设计的一种方法。通过立体途径获得的 坯型布样便是服装样板, 经过确认补正同样可以成 为服装工业样板。因此立体裁剪既可以应用于量身 定制, 也可以应用于成衣生产。
33 立体裁剪的特殊作用 .
331 立体裁剪的易学性 .. 因立体裁剪是将布附着在人体模型上 , 直接依 据人体的形态设计衣片形状 , 所以对很多合体设计 的衣服来说, 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对人体体表复制的 性质。人体的形态极为复杂 , 比如四肢似圆柱非圆 柱, 似圆锥非圆锥。若用数学方法平面展开是很困 难的, 也是不可取的。而用立体裁剪进行体表复制 则轻而易举。可见, 立体裁剪是最原始却又是最有 效的方法 , 因此国外不少服装院校将立体裁剪基础
1 文化差异对服装构成技术的影响
由于文化差异, 西方人的衣着观念不尽相 东、 同。西方人崇尚人体, 在绘画、 雕塑创作中以人体为 对象的作品比比皆是。 西方绘画注重写实的立体表 现, 重视明暗与体面的运用, 强调解剖形体的准确与 形似。受这种观念影响西方人在服饰审美上, 追求
表现人体的曲线与凹凸, 讲究合体的服装造型, 刻意 表现优美体形。
是平面的。18 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邀请 日本 91 立体裁剪专家石藏先生举办立体裁剪培训班, 可称 我国服装业立体裁剪技术的启蒙教学。18 年原 95 轻工业部, 从全国各省市服装企业 中选派技术骨干 去 日本文化服装学院学习;0世纪 8 2 0年代中期 以 后, 自费出国留学生大增, 不少人在国外选学立体裁 剪。9 年代起 , 0 各地举办服装节蔚然成风, 其中不 乏高水平的立体裁剪技术讲座。与此同时服装院校 的对外交流 日益密切, 以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为 例, 先后与 日本杉野服饰大学、 美国纽约时装技术学 院等建立合作关系, 经常有对方院校的专家来校作 立体裁剪技术的交流。 尽管立体裁剪在国内的传播已相当广泛, 但迄 今为止服装行业结构设计的主流技术依然是平面裁 剪, 其主要原因是服装企业对立体裁剪技术的认识 还不够充分,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立体裁剪的工具材 料尚未配套。 人体模型是立体裁剪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国 产立体专用人台, 还停留在对 日 本人台的仿制阶段 , 无论是品种、 型号还是规格都很单一。现有品种只 有 A体型、 中码、 无放松量的半身人台, 缺少手臂和 下肢模型, 没有不同体型、 不同放松量与不同用途的 立体专用人台。国产人台在形体标准性 、 规格精确
t h o g ad e p cbly e nl y t a lait c o n h pi i
D I - o C E Mnzi H Yn A J ng , N - , E g i u H a i h i
( hi g -e Uirt, ag o Ze n S T h vs H n hu j a c c nei i y z
第2卷 第3 7 期
20 0 6年 3月
纺 织 学

V l2 o . 7
No. 3
Ju a o T x l R sac o r l ete erh n f i e
Ma . 2 0 r 06
பைடு நூலகம்
文章编号 :2392 (060-17 4 05-7120 )3 1- 0 0
立体裁剪及其适用性分析
[1 1 18
纺织学报
第2 7卷
肥瘦进行调整。由于试穿调整不是一次能完成, 而 且须随衣服缝制进程不断进行 , 因此十分不便 , 于是 就有了人体模型。人体模型最初的作用是替代真人 的试穿补正, 渐渐人们发现一些复杂结构服装的衣 片在模型上比在平面上更容易设计 , 于是就产生了 立体裁剪技术。 中国古代服装样式可以从历代留存的绘画、 雕 塑作品和考古发掘的文物中清楚看出, 从商周时代 的深衣、 隋唐五代的圆领袍衫, 到清末民初的长袍、 马褂, 无不具备前后身连肩、 连袖、 直身 、 宽据这 4 个 显著的中装特点。这是因为传统的以中装为代表的 东方服装注重的是服装大轮廓造型, 对人体与服装 空间关系的理解侧重于抽象的整体空间。在这种理 念支配下, 东方传统服装造型表现出平面的、 宽松的 显著特点。因为衣服是完全平面的, 所以特别适合 采用平面的方法进行结构设计。
究与推广显得十分迫切。
2 立体裁剪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我国 2 世纪 0 3 年代开始出现收省、 0 打褶等服
装立体造型的工艺技术, 但服装结构设计手段仍然
3 立体裁剪的作用
31 立体裁剪的定义 .
立体裁剪是设计师凭借 自身的审美修养和对服 装结构的理解 , 依据设计构思, 以材质相近的白坯布 为( 替代) 材料, 用大头针等工具, 在人体模型上通过 收省、 、 打褶 起皱、 剪切、 转移等手段直接表现服装造 型的一种结构设计方法。
收稿 日期 : 0 - 6 6 2 5 0 -1 0 修回日期: 0 - 0 0 2 5 1- 5 0
面裁制的衣片经过假缝后在穿着者身上反复补正, 在试穿过程中裁缝师用针线或别针对紧身衣的长短
基金项目: 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 目 201 6 ( 32 ) 0 0 作者简介 : 戴建国(95 , 汉族, 1 一)男, 5 高级设计师。 主要从事服装技术与管理的研究。
30 1 ,C i ) 108 hn a
A s at e a hrgv a ir utn h p s t ao ot apctn r i t hog i bt c r Rs r e a n dco tt re sutn h plao od p g nly e c s e n t o i o e n i i f e t e i i f n e o n a c or n , d a pro bten ptr ai ad p g hi e ad n d t t u cut m e o as e e ft e m k g d i t n u , n pie ot t o r a cm in w l a n y a t n n r n e q a c ot u h h a e d p g ui e cis e c l di s s h tli aprs cm la d c rad r i hd q eet o s i c i n, a aon pa lwt o pc e sute a n a n u f n p a o t f m e n o u s rg e i c i h i t t u n r dan wt d p g pre ose h rs elg h i p ei f t f i . i i r n r t s t c a c a o r b K y rs pa l c r dsn d p g ft e k g cm a te eot e w d apr sut e i ; r i ; ptr m i ; pri s rry o e t u eg a n l a n a n o av u ii r a t p 立体裁剪是高级时装设计的重要手段。目前服 装院校普遍开设立体裁剪课程, 不少时装企业开始 尝试用立体裁剪解决服装的复杂结构。但立体裁剪 技术在我国应用还很不普及 , 日新月异的服装消 与 费需求不相适应。为了帮助服装企业认识不同技术 的适用场合, 更好地利用服装结构设计技术 , 适应不 同材质 、 不同款式的服装生产需要, 很有必要对立体 裁剪问题进行深人分析。 东方人则不同, 尤其是中国人推崇中和、 平易、 含蓄的哲学思想, 在艺术创作 中主张“ 重意轻形” 、 “ 藏而不露”“ 、虚实结合”“ 、不拘形式” 。中国画注重 线条运用 , 讲究平面表现技法, 泼墨写意, 追求神似 胜过形似。受这种审美观影响, 中国传统服装向来 “ 峨冠博带 、 巨袖长袍”注重服装外轮廓造型和着装 , 自然形成的衣褶效果, 服装造型强调整体廓型, 有意 掩饰人体起伏曲线。 西方人服装结构设计理念具有强烈的立体意 识, 他们擅长以解剖学的眼光把人的躯干、 四肢看成 是具体的各种类型的几何体, 并依据几何体表面展 开原理, 对衣片进行合体设计。因此他们更早在服 装结构设计中应用省、 、 褶 归拨 、 剪切分割等服装立 体成型手段。1 世纪前后 , 8 西方女性的社交服装流 行上身极为紧身、 裙子宽大拖逸的 s 形样式。这种 紧身胸衣必须根据穿着者体型设计 , 因此需要将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