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讲课比赛课件2013-10-20节点电压法全文编辑修改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电导为接在结点与结点之间所有支路的电 导之和,总为负值。
iSn1=iS1+iS2 流入结点1的电流源电流的代数和。 iSn2=-iS2+uS/R5 流入结点2的电流源电流的代数和。
流入结点取正号,流出取负号。
由结点电压方程求得各结点电压后即可求得各 支路电压,各支路电流可用结点电压表示。
一
G11un1+G12un2+…+G1,n-1un,n-1=iSn1
结点电压法 3.说明
参考极性:以参考结点为负,独立结点为正。 支路电压与结节点电压关系:连接支路两结点电压差。
4.基本思想 选结点电压为未知量,各支路电压、电流可视
为结点电压的线性组合,求出结点电压后,便可方 便地得到各支路电压、电流。
二、教学过程
节点电压法 5.完备性、独立性分析
完备性:任意支路电压都可以由结点电压来表 示。
教
原理讲解 理解、分析能力
学
效
果
规律总结
逻辑思维能力
类比练习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教学过程
1 课程引入(约2分钟) 2 讲授节点法的原理、实质及步骤(约10分钟) 3 课堂练习反馈(约2分钟) 4 课堂小结与延伸(约1分钟)
二、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支路iS法2
i2 R2
i3 R3
i1
b个 i4
R5
般 情
G21un1+G22un2+…+G2,n-1un,n-1=iSn2
况
Gn-1,1un1+Gn-1,2un2+…+Gn-1,nun,n-1=iSn,n-1
其中:
Gii: 自电导,等于接在结点i上所有支路的电导之
和(包括电压源与电阻串联支路)。总为正。
Gij = Gji:互电导,等于接在结点i与结点j之间的所
<<电路>>
节点电压法 说课稿
节点电压法
一、 教学设计(5分钟) 二、 教学过程(15分钟)
一、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
教学任务
学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设
计
教学过程方法
教师教法
学生学法
教学效果
1、教学背景
教材分析
节点电压法素材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邱关源 主编的《电路》第三章第六节,该教学内容是线 性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的一种,该方法常用 于复杂电路、动态电路及交流电路的分析,是分 析处理线性电路的基本方法和常用手段,贯穿于 整个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是电路分析基 础学习中必学的重要方程分析方法,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是本章和全书的一个重点。
支路的电导之和,总为负。
iSni: 流入结点i的所有电流源电流的代数和(包括
由电压源与电阻串联支路等效的电流源)。
当电路不含受控源时,系数矩阵为对称阵。
二、教学过程
课堂练习
例
GS +
Us _
试列写电路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点电压方程。
1
G1
G2
G3
2
(G1+G2+GS)U1-G1U2-GsU3=USGS -G1U1+(G1 +G3 + G4)U2-G4U3 =0
二、教学过程
7.一般方程
列KCL方程:
i出= i入
i1+i2=iS1+iS2
iS1
-i2+i4+i3=0 -i3+i5=-iS2
iS2
1 i2 R2
i3 R3
3
i1
2
i4 R5 i5
R1
R4
+
u_S
二、教学过程
iS2
7.一般方程
1 i2 R2
i3 R3
3
根据结点电压与支路电压关系
i1
及支路VCR把支路电流用结点
整理,得:
(
1 R1
1 R2
)
un1
(
1 R2
)un2
iS1
iS2
1 R2
un1
(
1 R2
1 R3
1 R4
)
un 2
1 R3
un3
0
1 ( R3 )un2
(
1 R3
1 R5
)
un3
iS2
uS R5
等效电 流源
令 Gk=1/Rk,k=1, 2, 3, 4, 5 上式简记为:
G11un1+G12un2 +G13un3 = iSn1 G21un1+G22un2 +G23un3 = iSn2
独立性:利用(n-1)个独立节点列写(n-1)个KCL 方程,包含结点电压的个数为(n-1)个。
二、教学过程
节点电压法
6.实质
结点电压法列写的是结点上的KCL方程,独立方程 数为:n-1个,利用n-1个结点电压与元件的VCR来表示 支路电流,代入到n-1个方程中去得到关于结点电压 的n-1个独立方程数。
知知识识目目标标
使学生能够 理解并掌握 节点电压分 析法实质、 原理及步骤。
能能力力目目标标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求知 欲。
2、教学任务
教学重点难点
实质、 原理及 步骤。
重点
难点
原理说明 及具体应 用电路分 析中特殊 情况处理。
突出典型,分类处理,化繁为简, 深入浅出,层层递进。
3、教学过程方法
i5
iS1
R1
R4b-n+1 +
u_S
回路法
网孔法
b-n+1 ?
结点电压法
二、教学过程
节点电压法 1.定义
以结点电压为未知量列写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
2.概念 节点:连接三个以上支路的交点。 节点电压:在电路中任选一个节点为参考点,其余 各节点对参考点间的未知电压就成为该节点的 节点电压。
二、教学过程
G4
G5
-GSU1-G4U2+(G4+G5+GS)U3 =-USGS
3
二、教学过程
课堂小结 结点法的一般步骤:
(1)选定参考结点,标定n-1个独立结点; (2)对n-1个独立结点,以结点电压为未知量,列
写其KCL方程; (3)求解上述方程,得到n-1个结点电压; (4)通过结点电压求各支路电流; (5)KCL验证,其它分析。
教师教法
范例 分析法
媒体演示 讲解法
启发引导 教学法
部分
包括:课程引人、定义及实质分析、一 般方程推导、特殊情况处理、几种方法 类比、实际应用电路分析和总结。
3、教学过程方法
学生学法
发现 问题
思考 问题
解决 问题
环节
观察、思考、分析、练习、类 比、总结。
4、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 提问引导
观察、探索能力
1、教学背景
学情分析
理论推导
实际应用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掌握简单电路的分析 方法如2b法厌,学 基本复杂电路的乐学分析方法如 支路电流法等,面向学生的特点是:基础 相对较差,学弱习积极性不高,强具备一定基 本能分力析,复能杂力但电对路复杂电路分析能简力单电较能路力弱的。计算
2、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归纳、 总结问题的能 力,并熟练将 方法应用到实 际电路分析中。
G31un1+G32un2 +G33un3 = iSn3
标准形式的结点 电压方程
说明:
G11=G1+G2 结点1的自电导。 G22=G2+G3+G4 结点2的自电导。 G33=G3+G5 结点3的自电导。 结点的自电导等于接在该结点上所有支路的电导之和。
G12= G21 =-G2 结点1与结点2之间的互电导。 G23= G32 =-G3 结点2与结点3之间的互电导。
电压表示:
iS1
R1
un1 R1
un1 un2 R2
iS1 iS2
un1 un2 un2 un3 un2 0
R2
R3
R4
un2 un3 R3
un3 uS R5
iS 2
2
i4 R5 i5
R4
+
u_S
i1+i2=iS1+iS2 -i2+i4+i3=0 -i3+i5=-iS2
iSn1=iS1+iS2 流入结点1的电流源电流的代数和。 iSn2=-iS2+uS/R5 流入结点2的电流源电流的代数和。
流入结点取正号,流出取负号。
由结点电压方程求得各结点电压后即可求得各 支路电压,各支路电流可用结点电压表示。
一
G11un1+G12un2+…+G1,n-1un,n-1=iSn1
结点电压法 3.说明
参考极性:以参考结点为负,独立结点为正。 支路电压与结节点电压关系:连接支路两结点电压差。
4.基本思想 选结点电压为未知量,各支路电压、电流可视
为结点电压的线性组合,求出结点电压后,便可方 便地得到各支路电压、电流。
二、教学过程
节点电压法 5.完备性、独立性分析
完备性:任意支路电压都可以由结点电压来表 示。
教
原理讲解 理解、分析能力
学
效
果
规律总结
逻辑思维能力
类比练习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教学过程
1 课程引入(约2分钟) 2 讲授节点法的原理、实质及步骤(约10分钟) 3 课堂练习反馈(约2分钟) 4 课堂小结与延伸(约1分钟)
二、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支路iS法2
i2 R2
i3 R3
i1
b个 i4
R5
般 情
G21un1+G22un2+…+G2,n-1un,n-1=iSn2
况
Gn-1,1un1+Gn-1,2un2+…+Gn-1,nun,n-1=iSn,n-1
其中:
Gii: 自电导,等于接在结点i上所有支路的电导之
和(包括电压源与电阻串联支路)。总为正。
Gij = Gji:互电导,等于接在结点i与结点j之间的所
<<电路>>
节点电压法 说课稿
节点电压法
一、 教学设计(5分钟) 二、 教学过程(15分钟)
一、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
教学任务
学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设
计
教学过程方法
教师教法
学生学法
教学效果
1、教学背景
教材分析
节点电压法素材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邱关源 主编的《电路》第三章第六节,该教学内容是线 性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的一种,该方法常用 于复杂电路、动态电路及交流电路的分析,是分 析处理线性电路的基本方法和常用手段,贯穿于 整个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是电路分析基 础学习中必学的重要方程分析方法,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是本章和全书的一个重点。
支路的电导之和,总为负。
iSni: 流入结点i的所有电流源电流的代数和(包括
由电压源与电阻串联支路等效的电流源)。
当电路不含受控源时,系数矩阵为对称阵。
二、教学过程
课堂练习
例
GS +
Us _
试列写电路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点电压方程。
1
G1
G2
G3
2
(G1+G2+GS)U1-G1U2-GsU3=USGS -G1U1+(G1 +G3 + G4)U2-G4U3 =0
二、教学过程
7.一般方程
列KCL方程:
i出= i入
i1+i2=iS1+iS2
iS1
-i2+i4+i3=0 -i3+i5=-iS2
iS2
1 i2 R2
i3 R3
3
i1
2
i4 R5 i5
R1
R4
+
u_S
二、教学过程
iS2
7.一般方程
1 i2 R2
i3 R3
3
根据结点电压与支路电压关系
i1
及支路VCR把支路电流用结点
整理,得:
(
1 R1
1 R2
)
un1
(
1 R2
)un2
iS1
iS2
1 R2
un1
(
1 R2
1 R3
1 R4
)
un 2
1 R3
un3
0
1 ( R3 )un2
(
1 R3
1 R5
)
un3
iS2
uS R5
等效电 流源
令 Gk=1/Rk,k=1, 2, 3, 4, 5 上式简记为:
G11un1+G12un2 +G13un3 = iSn1 G21un1+G22un2 +G23un3 = iSn2
独立性:利用(n-1)个独立节点列写(n-1)个KCL 方程,包含结点电压的个数为(n-1)个。
二、教学过程
节点电压法
6.实质
结点电压法列写的是结点上的KCL方程,独立方程 数为:n-1个,利用n-1个结点电压与元件的VCR来表示 支路电流,代入到n-1个方程中去得到关于结点电压 的n-1个独立方程数。
知知识识目目标标
使学生能够 理解并掌握 节点电压分 析法实质、 原理及步骤。
能能力力目目标标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求知 欲。
2、教学任务
教学重点难点
实质、 原理及 步骤。
重点
难点
原理说明 及具体应 用电路分 析中特殊 情况处理。
突出典型,分类处理,化繁为简, 深入浅出,层层递进。
3、教学过程方法
i5
iS1
R1
R4b-n+1 +
u_S
回路法
网孔法
b-n+1 ?
结点电压法
二、教学过程
节点电压法 1.定义
以结点电压为未知量列写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
2.概念 节点:连接三个以上支路的交点。 节点电压:在电路中任选一个节点为参考点,其余 各节点对参考点间的未知电压就成为该节点的 节点电压。
二、教学过程
G4
G5
-GSU1-G4U2+(G4+G5+GS)U3 =-USGS
3
二、教学过程
课堂小结 结点法的一般步骤:
(1)选定参考结点,标定n-1个独立结点; (2)对n-1个独立结点,以结点电压为未知量,列
写其KCL方程; (3)求解上述方程,得到n-1个结点电压; (4)通过结点电压求各支路电流; (5)KCL验证,其它分析。
教师教法
范例 分析法
媒体演示 讲解法
启发引导 教学法
部分
包括:课程引人、定义及实质分析、一 般方程推导、特殊情况处理、几种方法 类比、实际应用电路分析和总结。
3、教学过程方法
学生学法
发现 问题
思考 问题
解决 问题
环节
观察、思考、分析、练习、类 比、总结。
4、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 提问引导
观察、探索能力
1、教学背景
学情分析
理论推导
实际应用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掌握简单电路的分析 方法如2b法厌,学 基本复杂电路的乐学分析方法如 支路电流法等,面向学生的特点是:基础 相对较差,学弱习积极性不高,强具备一定基 本能分力析,复能杂力但电对路复杂电路分析能简力单电较能路力弱的。计算
2、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归纳、 总结问题的能 力,并熟练将 方法应用到实 际电路分析中。
G31un1+G32un2 +G33un3 = iSn3
标准形式的结点 电压方程
说明:
G11=G1+G2 结点1的自电导。 G22=G2+G3+G4 结点2的自电导。 G33=G3+G5 结点3的自电导。 结点的自电导等于接在该结点上所有支路的电导之和。
G12= G21 =-G2 结点1与结点2之间的互电导。 G23= G32 =-G3 结点2与结点3之间的互电导。
电压表示:
iS1
R1
un1 R1
un1 un2 R2
iS1 iS2
un1 un2 un2 un3 un2 0
R2
R3
R4
un2 un3 R3
un3 uS R5
iS 2
2
i4 R5 i5
R4
+
u_S
i1+i2=iS1+iS2 -i2+i4+i3=0 -i3+i5=-iS2